《不是为了快乐 — 前行修持指引》2 作者,译者简介

作者,译者简介

作者简介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1961 年出生于不丹,被认证为蒋扬钦哲旺波(Jamyang Khyentse Wangpo)的转世,自幼跟随许多伟大的上师习法,特別亲近的是顶果钦哲(Dilgo Khyentse)法王。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在青年时期,便已开始从事弘法利生的事业,例如成立佛学中心、资助修行者,以及出版经典书籍,并到世界各地弘法。仁波切承继了传承上之宗萨佛学院及其闭关中心的弘法职责,于印度与不丹创立佛学院,并在澳洲、北美与远东地区成立許多佛学中心。他所创立的「钦哲基金会」(Khyentse Foundation)更在近十年来以各种创意的方式,在全世界各地致力于护持佛法的工作。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的有《近乎佛教徒》(亲哲文化出版社)、其简体字版《正见》(友谊出版社)、《朝圣:到印度佛教圣地该做的事》(亲哲文化出版社)、《佛教的见地与修道》(商周出版社)与《人间是剧场》(亲哲文化出版社)等,影响深远。仁波切也是闻名影坛的获奖导演,亲自撰写并执导过《高山上的世界杯》与《旅行者与魔术师》两部脍炙人口的电影,以及最新即将完成的第三部电影《VARA: the Blessing》(暂译为《加持》)。

译者简介

姚仁喜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之弟子,曾译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著作《近乎佛教徒》(亲哲文化出版社)、其简体字版《正见》(友谊出版社),以及《朝圣:到印度佛教圣地该做的事》(亲哲文化出版社)。此外,还翻译《普贤上师言教》(橡实文化)。

加州柏克萊大学建筑硕士,大元联合建筑师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曾多次受邀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与鹿特丹等国际建筑展。2007 年荣获国家文艺奖,并曾获中华民国杰出建筑师、远东杰出建筑建筑设计奖、柏克萊大学环境设计学院杰出校友等多种奖项。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不是为了快乐 — 前行修持指引》1 序言

 序言

—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著

 

 

修持,不是要让你“自我感觉良好”,那只是满足了你世俗的自信心; 修持,不是要让你活得开心快乐,那只是昙花一现的幻觉。

《前行修持指引》集结精练了历代大成就者的解脱心法,它不只是一个进入高阶修行的通关护照,而是一切修行的重要基本功,即使顶果钦哲法王也终身不辍地反覆修持。

礼敬吉祥圆满(译注1)

快!请您开展无尽的悲心之网,温柔地拥抱这一切受苦的众生。他们无止尽地追逐快乐,却只带来不幸与伤悲。

前行修持是一套完整的实修系统,对於佛法有由浅入深的次第教授,涵盖所有佛教徒必须理解的基本观念,既可提供对佛法有兴趣的初学人当作基本功练习,而对於修行有成的佛教徒来说,也一样能从中获到无边的法益。

此外,前行修持也是一套最适合现代修行人的学佛方式,你不用听闻佛法的八万四千个法门,就能在前行的心要中根据个人根器,有不同深浅的体悟和受益。

相对于世俗修持者对前行的忽视态度,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重申前行是一切修持的根基,是沿阶梯爬佛学大山的基本功,也是值得终生自我修持的一套心法。书中指出了不少修持前后的自我心理建设,以及过程中可能经历的种种挑战,真切坦率地言明修持的困难及珍贵,为初入门者建立正确的修持心态。而不少正在修持路上困惑彷徨的学佛者,也能在本书中获得再接再厉的勇气和力量。

译注1: 「吉祥圆满」(Tashi Paljor)为顶果·钦哲(Dilgo Khyentse)仁波切之名号。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创古仁波切简介

第九世创古仁波切诞生于藏历第十六甲子水鸡年,也就是公元1933年11月27日。几年之后,尊贵的第十六世大宝法王噶玛巴让炯利佩多杰(Rangjung Rigpe Dorje),以其无碍的智能,审察创古仁波切出生的情形。他在净观中见到:其父亲为蒋扬敦珠,母亲为汪莫。他们住在一间大门朝东的房舍。大门前有一只红色的家犬带着幼犬,象征此户人家有鸡年出生的人。

姓    名
创古仁波切
民    族
藏族
出生日期
1933年11月27日
职    业
创古密宗佛教中心创办人,活佛
兼    任
香港佛教文化产业永远荣誉顾问

学佛之路

编辑

藏历土兔年(公元1939年),仁波切跟随噶玛汪曲(Karma Wangchuk)老师开始读写藏文、背诵密续及学习玛哈嘎拉仪轨,他主持仪轨修供,满足虔诚功德主的各种期望。
历水羊年(公元1943年),创古仁波切前往拉萨大昭寺及坐落于多沃山谷的噶玛噶举传承法源地密严刹土祖普寺朝圣。仁波切在第十六世大宝法王足莲前礼拜及祈请:“请您慈悲顾念我,请告诉我修持哪一本尊最好。”大宝法王回答说:“身为法教持有者,你必须长寿,所以,你应该开始先深入修持白度母如意轮。”如此,仁波切得到大宝法王的身、口、意加持。仁波切仔细朝拜前藏、后藏与西藏南部的许多圣地,并因而圆满清净罪障之后,他返回创古札西确林本寺。
在仁慈的噶玛汪曲老师足下,仁波切以《了义炬》及《普贤上师言教》的法教为基础,开展转心四思惟。在此正确的导向下,他圆满了四加行的修持。完成十万遍大礼拜……等前行法。接着,他修持普巴金刚金刚手菩萨及其他法的重要功课。
随着卓越的上师,创古仁波切由《语灯》学习正字法,由托滇拉萨所着的《正光明》学习一般文法,并由锡度贝玛旺秋仁波切闻名的论著仔细研究文法。星算方面,他研习了《五历算概论》、《五曜论》及《历算》;在诗学方面,他学习了《诗镜论》;在梵文方面,他学习了萨桑巴著名的论注《语音汇集》。这些学习让他对星算的释与论都有详尽的了解。
在学习的过程中,创古仁波切遵循噶举传承的注疏传统,持守遍知第三世噶玛巴让炯多杰及第八世锡度确吉炯内仁波切阐扬的中观他空见传统。创古仁波切聘请大学者堪千多杰进巴洛卓饶色,从雪千寺前往创古寺创立一所高级佛学院。在昼夜不懈的六年当中,创古仁波切极其勤奋且恭敬地学习五部大论及噶举传承特殊不共的《甚深内义》、《二品续》及《究竟一乘宝性论》等三部论典。因此在仁波切接受考试时,不论被问到的法教分类或推论方面的问题有多么细密,仁波切都能毫无迟疑且正确地回答。所以,虽然他是僧团中年纪最轻的,却被大家喻为智能最明者。

功德

编辑

从藏历火猴年(公元1968年)起共八年,创古仁波切在噶玛巴驻锡的印度隆德寺(Rumtek)担任教导四大仁波切,夏玛仁波切(Shamar Rinpoche)、第十二世锡度仁波切(Situ Rinpoche)、第三世蒋贡康楚仁波切(Jamgon Kongtrul Rinpoche)及第十二世嘉察仁波切(Gyaltsab Rinpoche),与其它聪慧之新进僧侣的责任,为他们广说各大教派公认及噶举特殊的重要论著。
公元1976年,创古仁波切在噶宁谢珠林详细讲授《解脱庄严宝论》,并给予《甚深内义》、《二品续》及《究竟一乘宝性论》的口传及解说,从1983年开始,仁波切再度在隆德寺高等佛学院讲授重要的论着。此外,在座落于佛陀舍身喂虎的圣地尼泊尔南摩布达的高级佛学院,他于五十位僧侣的环绕下,讲授各种重要的论着及略说各种学科。
寺院之责
创古仁波切承担重建创古札西确林本寺及所有分寺,建立新寺院,及进一步发展所有寺院的责任,他也负责尊贵扎列仁波切、殊楚仁波切及祖古洛卓尼玛仁波切的认证与坐床。
南摩布达的创古寺兼具学习及实修,在波达那(Baudhanath,藏名:嘉容卡秀Jarung Khashor )的寺院,保有密续研习的各种层次,并在特定的日子举行法会。在位于锡大巴拉(Situpala)的尼寺,密续传统的学习与实修并重。在蒙哥迪普中小学(Mangal Duip School),约有一百名年轻僧侣与在家学生一起学习各种现代学科(数学、社会科学、历史等)及英文、尼泊尔文与藏文。寺院及其所收纳的僧侣、尼师及儿童都受到照顾,得到衣食及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