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无惧》3.21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三月

本觉

本初的、纯净的、原始的觉醒,是最深奥的、最精要的自性。

3.21

最重要的是不要陷入我在西方常常看见的“购物心态”:换了一个又一个上师、一个又一个教法,从不肯持续专注地修炼某一种法门。几乎所有的精神大师都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专修一种法门。全心全意地遵循一种法门,直到心灵之路的尽头。当然,你要同时保持一颗开放和虔敬的心,兼采不同法门的智慧。

在西藏,我们常说:“解一个(法门),你就完成了所有。” 现代流行的观念是“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 “,使我们吝于承担任何责任,这正是我们文化最大、最危险的迷惑也是”自我”妨害我们性灵成长的最有效方法。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死无惧》3.20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三月

本觉

本初的、纯净的、原始的觉醒,是最深奥的、最精要的自性。

3.20

在死亡的那一刹那,我们的心境非常非常重要。如果死亡时心存正念,可改善我们的下一世,即使此生曾经造下恶业;而就算我们曾经善尽此生,死亡时若心意烦乱忧悲苦恼,也会有不利的后果。

这意谓着:我们死亡前的最后一念和情绪,对于即将到来的下一世有极强大的决定力量。因此,上师们非常强调死亡时周遭的环境气氛。对于即将死去的亲人或朋友,我们应尽全力激起他正面的情绪和神圣的感觉,如爱、慈悲和恭敬心,尽量帮助他放下贪念、欲望和执著 。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死无惧》3.18 3.19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三月

本觉

本初的、纯净的、原始的觉醒,是最深奥的、最精要的自性。

3.18

如果你持续观想慈悲,当你看到别人受苦,你的第一个反应将不只是怜悯而是深刻的慈悲。你要尊重甚至感激他,因为你知道,任何人以其痛苦让你开展慈悲心,就是给你最好的礼物,因为他们正帮助你增长通往觉悟之道的资粮。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在西藏,乞讨的乞丐和让你心痛如绞的老病妇,可能都是诸佛乔装而成的,在你的修行之路上示现,帮助你增长慈悲心,迈向成佛之境地。

3.19

我总是告诉我的学生,禅坐完不要太快下座,让禅定的宁静充盈你的生活。
如我的上师敦珠仁波切所说: 不要跳起来就跑走,让你的正念与日常生活融合;就像头骨骨折的人,老是小心翼翼,惟恐别人碰到他一样。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死无惧》3.16 3.17

生死无惧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三月

本觉

本初的、纯净的、原始的觉醒,是最深奥的、最精要的自性。

3.16

累劫的无明,使我们执意认为整个生命与自我是一体不可分割的。它最大的胜利就是诱使我们相信:它的最大利益,就是我们的最大利益:甚至认为它与我们共相生死。这是个 残酷的讽刺,因为自我和我执正是我们痛苦的来源!

然而,自我却如此可怕得令人信服,长久以来我们都被它骗了,因此只要想到无我, 就会吓坏了。自我向你低语着:”失去自我,就会失去做人的许多乐趣,就会沦落为死板的 机器人或脑死的植物人。”


3.17

伟大的人会隐藏其非凡的能力,表现得一如平凡的我们,除非我们尽全力检视才能察觉。相反地,平凡的骗子却善于假扮圣人欺骗大众。

–贝珠仁波切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死无惧》3.15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三月

本觉

本初的、纯净的、原始的觉醒,是最深奥的、最精要的自性。

3.15

在佛陀证悟之夜,据说他历经 了好几个不同的觉悟阶段。首先,他的心“清净无瑕,无所染污,趋于柔软、敏锐、专注和坚毅无比 “,他开始回忆前世,以下是他对那个经验的描述:

我记起了我的许多前世: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 五十世…… 一百世…… 十万世。我对这些世的一切了若指掌:在哪里发生、我的名字、出生于那个家庭、做过些什么事等。我经历了每一世的好运和恶运,及每一世的死亡,又一再地投生。我用这种方式回忆了无数的前世,及其详尽的特质和细节。这是我在初夜时分所得的知识。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