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无惧》3.14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三月

本觉

本初的、纯净的、原始的觉醒,是最深奥的、最精要的自性。

3.14

万物本质皆为虚幻短暂,
有分别心的人,如舔刀锋之蜜,
以苦为乐。
坚持万物实有的人,
多么可悲啊!
精神之友们,
往内观照吧!

— 纽舒仁波切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死无惧》3.13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三月

本觉

本初的、纯净的、原始的觉醒,是最深奥的、最精要的自性。

3.13

禅定和净心的初级训练,可以使学生的心成熟开放,直接体证真理。

然后,在这种传授的有力时刻,上师可以把他对心性的证悟(我们称为上师的“智慧心”),直接传授给真正准备好的学生。

上师只不过是把佛陀的真正面目传授给学生,唤醒学生当下内在的觉醒而已。在那种经验中,佛陀、心性和上师的智慧三者融合为一。学生将会在感恩的光明中,毫不怀疑地体悟到:在学生和上师之间,上师的智慧心和学生的心性之间,现在不可能,过去不可能,将来也绝不可能有所分隔。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死无惧》3.12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三月

本觉

本初的、纯净的、原始的觉醒,是最深奥的、最精要的自性。

3.12

虽然我们的行为所种下的因,还没开花结果,不过总有一天一定会成熟的。

我们常常会忘记,结果总是在很久以后才会降临,在这之前,我们总是无法将因和果联想在一起。

吉美林巴说:“看看老鹰吧,它高高地翱翔天际,了无踪影,但一旦它侦测到地上的猎物,就会突然从高空俯冲袭击。当它降落时,它威嚇的身影就出现了。”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死无惧》3.11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三月

本觉

本初的、纯净的、原始的觉醒,是最深奥的、最精要的自性。

3.11

慈悲是最好的护卫;就如古代大师所体悟的 ,它也是一切治疗的源头。假设你得了癌症或 AIDS 之类的重病,若你以满怀的慈悲之心,不仅承担自己的痛苦,还能承担与你相同境遇者的痛苦,毫无疑问地,你就可以净化过去所造恶业,而这些恶业是你过去、现在、未来之所以一直遭受痛苦的原因。

在西藏,曾发生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例子:当人们知道自己病入膏肓时,会布施所有钱财,独自走到墓地等待死亡来临。在那里,他们修习承担他人痛苦的法门,令人惊异的是,后来他们却没死,反而痊愈回家了。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死无惧》3.10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三月

本觉

本初的、纯净的、原始的觉醒,是最深奥的、最精要的自性。

3.10

了知万物就如:
缥缈幻影,浮云城堡;
如梦,如魂,
可见却无实体存在。

了知万物就如:
朗空明月照映清湖,
而却未存在湖中。

了知万物就如:
音乐、声响或哭泣的回音,
但回音中却无旋律回绕。

了知万物就如:
魔术师的幻术,
变出马、牛、车子等东西,
其中却空无一有。

— 佛陀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