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无惧》2.22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二月

“阿”代表“空”, “未生”的实相。

2.22

为何我们会活在死亡的恐惧之中?或许我们害怕死亡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

我们相信个人拥有一个私人的、独特唯一的身分,但如果我们胆敢面对它,就会发现这个身分完全建筑在一些永无止尽的东西身上:我们的名字、我们的 传记 、伴侣、家人、工作、朋友、信用卡 ……,我们就把所依赖的安全感,建立在这脆弱虚幻的支撑上。若把这些东西都拿掉,我们还知道自己是谁吗?

我们生活在一个假想的认同下,一个神经质的童话世界,就跟《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乌龟一样不真实。因为被激情所催眠,我们竟然把生活的房子建造在沙上。

这个世界似乎非常真实地让人可以相信,直到死亡瓦解了我们的幻境,把我们从隐藏的地方揪出来。如果我们对真相一无所知,我们会怎么样呢?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死无惧》2.21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二月

“阿”代表“空”, “未生”的实相。

2.21

我推荐给学生的咒语是:
OM AH HUM VAJRA GURU PADMA SIDDHI HUM

藏音念成:“Om Ah Hung Benza Guru Péma Siddhi Hung” ,这是莲花生大士的大咒,也是一切诸佛、上师和觉悟者的咒语。在这暴力无序的年代,持这个咒语具有特别强大的安详、治疗、转化和护卫的力量。

安静专注地念诵这个咒语,让你的呼吸、咒语和你的觉知慢慢地融合为一或者以一种启发心灵的方式念诵,让心安住在念诵后的深刻寂静中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死无惧》2.20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二月

“阿”代表“空”, “未生”的实相。

2.20

持咒是藏传佛教广泛运用的禅定法门。咒语的定义是“心灵的护卫者”,凡护卫心灵不造恶业,或免于受欲心所控制的都称为咒语。

当你紧张、无所适从、感情脆弱时,持咒可完全改造你的心境,转化它的能量和气氛。这怎么可能呢?

咒语是声音的根本之要,是真理的化身。每一个音都含有精神的力量,浓缩了深奥的真理,传载了诸佛的法语加持。心结合了气的微妙能量,可以贯通身体及净化全身的脉轮。所以当你念咒时,你就是以咒语的能量加在你的呼吸和能量,直接作用在心和全身上下。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死无惧》2.19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二月

“阿”代表“空”, “未生”的实相。

2.19

死亡之时,有两件重要的事:一是生前的所作所为;二是死亡那一刻的心理状态。

纵使我们生前造了许多恶业,若在死亡之时,心灵能有真正彻底的改变,将对来世有决定性的影响,能改造我们的业,因为死亡那一刻是净化业的绝佳时机。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死无惧》2.18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二月

“阿”代表“空”, “未生”的实相。

2.18

我们都有遇见某种心灵之道的业因,我诚心诚意地鼓励你,用最大的信心,追寻一种最能启发你的法门。

如果你老是在寻找,这种寻找就会变成僵化的执著,把你套牢。你便成了求道的观光客,忙得徒劳无功。就如敦珠仁波切说的:“把你的大象关在家里,却跑到森林里找脚印子。 “

专攻一种法门,并不是要限制你,或嫉妒地专制独断,而是帮助你持续专一的慈悲方便法门,虽然修行的障碍必定会出现,你也能继续走下去。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