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无惧》1.24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一月

1.24

在我的传承教派中,我们尊敬上师更甚于佛陀。虽然佛陀时常示现法力和慈悲,但我们的昏暗无明使我们无法亲近佛陀,而我们却可以亲近上师;上师就在这里,生活、呼吸、 讲话、行动,用尽各种办法示现佛陀的教法:解脱之道。

就像我,我的上师是真理的化身,是觉悟显现于此身、此世、世间,甚至此时此地的确切象征;在我的修行、工作、生活及觉悟之道上,赐给我无上的启示。我的上师担负着预示觉悟的神圣任务,直至我真正觉悟。

我知道,只有等到我觉悟时,才能完全了解他们的本质和无尽的宽容、爱和智慧。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死无惧》1.23

  •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且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一月

1.23

不要太过紧迫,这是真理的教义极端重要的一点,上师也是一样,这就是佛陀教诲我们的”四依”:

  • 依法不依人
  • 依义不依语
  •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 依智不依识 

记住,真正的老师是传布真理的人,是慈悲智慧的显现。佛陀、上师和先知都是真理的化身,示现无数方便法门和慈悲法相,引导我们以其法义,回归我们的真性。 

首先,寻找真理的追随者比寻找上师更重要,因为通过追示真理,你会发现自己与上师连结在一起。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死无惧》1.22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一月

1.22

想像一个从车祸后突然在医院醒来,发现自己患了失忆症,表面上一切都如故:面容和身形依旧;感觉和神识也还在,但对自己是谁却一点记忆也没有。

同样的,我们也记不起自己真正的身分 — 本性。因为狂乱和害怕,我们到处寻找胡乱抓一个认同者,却抓到一个正掉入深渊的人,这种虚假无知的认同就是“自我” 。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死无惧》 1.21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一月

1.21

把心轻轻地安歇在某一对象上是很有效的禅定方法。你可以运用大自然美丽的景物,激起心灵的启示,如一朵花或水晶等,但一些真理的化身如佛陀、基督或特定的上师,会更有效力。

你的上师是你与真理的连结者,只要你亲近上师,或只是看到他的法相,就能得到启示,将自性与灵感、真理连结一起。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死无惧》 1.20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一月

1.20

我们的心是美妙的,但也可能是自己最大的敌人,给我们添了很多麻烦。我希望心能像一副假牙,可以决定带走或留在昨夜的床旁桌上,至少可以暂停它无聊烦人的妄为,让我们得到休息。

我们对自己的心是如此仁慈,甚至当精神教法在耳边弹奏美妙的乐音,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感动时,我们还是退缩不前,因为有一些根深蒂固和令人费解的猜疑心把我们阻挡住了。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