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心清不清晰重要还是动不动重要呢?
— 阿知事业林文章
弟子:师父,我就是停不了多久,一会儿妄念就来了。
师:对,这个是正常的。我们还没有特别习惯,我们往昔的习气特别重,所以坐一会儿,就会跟着纷飞的妄念走了。然后,有可能一会儿又停下来了,一会又妄念纷飞了,这是一个过程,只要有毅力、能坚持,久坐必有禅。
弟子:师父,《楞严经》里面,还是哪个经里面说到,非常安静的时候,灵性的光明会显现,这是不是自性的显现呢?
师:都是自性的显现,一切万事万物,感官接触到的都是自性的显现。藏传佛教的角度来说,你禅修的时候,如果看到了原来完全没看过的显现,刚开始以为这是眼睛看到的。你修得比较稳定的时候,眼睛闭上了,还能看得见,这跟眼睛闭上和张开没有关系,遮上眼睛还能看得见。这确实是非常接近自性的显现了。
耳朵的听力很有限,多少米以外的就听不见了,或者有一堵墙隔开就听不见了。但是,当心完全静下来的时候,安住在自性的状态中,即使是很远很远的声音也能听见。假如我在阿坝,你在北京说的话,我就听见了。然后我下座了,马上给你打个电话,确认你是不是这样说的,这完全是可以核实的。但是大家会认为不可能听得见呀,几千里以外怎么能听得见呢?这时候还是能听得见的。距离是我们的概念而已,究竟上来说,远和近都是概念,远和近是相互依存的,不是事实存在的。
弟子:就像是千里眼和顺风耳一样,把眼根和耳根开发出来了。
师:佛经非常好,但是佛经是很深很深的,一句话里面有很多的道理。汉地有个习惯,直接就看经。这就像我不上小学、初中、高中,直接上大学一般。佛经是很难懂的,没有基础的话有可能完全理解错了。我们是佛教徒,当然应该以经为主,但是我们应该先看高僧大德写的论。我们应该先从浅显易懂的论开始学习,然后再学习比较深入的论,等这些都熟悉之后,再看经就不会出问题了。如果小学、初中、高中都上过了,大学的课程完全不算难。如果小学、初中、高中都没上过,直接就上大学,就会觉得大学的课程很难,理解不了,或者完全理解错的可能性也有。汉地原来也不是这样的,原来也翻译了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的论,但是现在直接就看佛经,论都不看了,这不是好事。
弟子:师父,弟子最近在看《楞严经》,它说人在修行过程中,五根五识都会经历魔的幻境,禅修的时候必须要用楞严咒去护身,来避免被魔的幻境干扰。
师:这样的话,还是在排斥和追求的状态,我追求的是佛,我排斥的是魔,这样心能平衡吗?心平衡不了呀,应该是我完全不追求,没有追求就没有排斥,这样的话才会平衡,是不是这样呢?
弟子:对。
弟子:师父,我看过一篇文章说,禅修的时候嘴要张开一点,这样就不会走偏。
师:也是有这个说法,但是这和走不走偏没关系,只是我们习惯性是用鼻子呼吸。如果完全改道,不用鼻子呼吸,用嘴巴呼吸的话,注意力一定要集中,这样对注意力集中有帮助。如果一个人的习惯是嘴巴呼吸的话,你跟他说不能嘴呼吸,得闭着嘴用鼻子呼吸,他必须要注意力特别集中才能用鼻子呼吸。人的习惯很难改,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这上面,用正知正念来护持这个觉知,否则他一不小心就会按照自己原有的习惯来呼吸。比如我们走路,习惯是往前走,就算注意力不怎么集中在走路上,也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让你往后退,这样的话,你就必须要注意力要集中,一点都不能散乱和昏沉,不然的话,你可能会跌倒。
弟子:那就是说嘴闭着和张着嘴其实没有关系,是吗?
师:当然是有关系啊,不是他乱说的,他是按照与习惯相反的方式来引导的。假如说你走的时候,手会这么动,然后我跟你说走路的时候,你完全不能动。这样的话,你就需要用正知正念来保证你的觉知,不然的话,一放松就会按照原有的习惯动。道理是一样的,大圆满的修法窍诀中,没有说一定要用鼻子呼吸或者用嘴呼吸不可,这两种方法都有。彻却的修法一般是用鼻子呼吸;托嘎的修法有用嘴呼吸的窍诀,而这也是和气脉有一定的关系。
我也看过你说的这篇文章,也有人问过我,说不用嘴呼吸会着魔,这个完全没有逻辑性。如果是这样,那我就把鼻子塞住,然后只能用嘴巴呼吸,这样就完全不会着魔吗?可能吗?用逻辑来推理一下就知道,不是他说的没有道理;但不能说用鼻子呼吸会着魔,用嘴呼吸就不会着魔,这么说是不合理的。这样的话,是不是你站着不会着魔,坐着就会着魔一样,着魔跟站着和坐着有关系吗?假如说你用两只脚这么站着的时候,然后一个人跟你说,你只能用一只脚站着,一只脚要抬起来。这样的话,你的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这个上面,不然会跌倒呀,这也是让注意力集中的一种方法。这不是什么帮助都没有,用与原来习惯相反的方式来锻炼注意力集中,也是有帮助的。
弟子:师父,我想请教一个禅修的问题。您刚才说寂止修得好的话,你让心停它就能停,这个我能理解;但是您说让它想它就能想得很周全,这个我不太明白了,它怎么能想得很周全呢?
师:假如说你观想金刚萨埵的时候,想到金刚萨埵了,但忘记想金刚萨埵的装饰品了;装饰品想了,又忘记金刚萨埵的衣服了;衣服观想了,又忘记观想裙子了;头观想了,头发又忘记了,这就是想得不周全。如果观想得很周全的话,就会从头到脚想得特别圆满,谁都不能影响你,从头到脚想的详详细细,里面一点漏洞都没有,这就是周全。
弟子: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啊?
师:心完全自由的时候就可以了。
弟子:师父,如果寂止修好的话,我们考虑世间问题的时候,是不是也能考虑得很周全?
师:当然了,思维清晰的人,不管做什么都是很清晰。大大咧咧的、思维不是很清晰的人,不管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是稀里糊涂的。
弟子:如果我在世间法上,有很多事情想不明白,是因为我的思维太混乱了?
师:这个也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如果所缘是让我看了就很欢喜的,还是有帮助的;如果所缘我看了就很烦的话,就不想看了,这也是有关系的。
弟子:我很喜欢看这个弥勒佛。
师:对。假如我看着你,你老是在微笑,那我就喜欢看你;如果你老是愁眉苦脸的,我就不想看了。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的心现在还不是完全自由的,所以这些都会有影响的。如果我们的心完全自由了,这些影响不了。
弟子:所以,我们把心训练到完全自由了,就能想周全了。
师:假如说你很不高兴,心里很难受的时候,你很在意的人跟你说好听的话,或者跟你微笑,你心里感觉好受多了。同样,如果你很开心的时候,你在意的人完全不理你,或者对着你愁眉苦脸,你的好心情一下就少了一半。还是有关联的,对吧?所以,我们的所缘物可以是一个让自己很喜欢的东西。
谁说的我忘记了,估计是宗萨仁波切。他说,如果所缘物是自己的女朋友或男朋友的照片,从欢喜的角度来说,是有帮助。但也有可能会想歪,看到了就会生起贪心;或者敌人的照片放在这里,很容易生起嗔恨心,这些都是有关系的。我很喜欢的人照片放在那里,我喜欢看,但是我又容易生起贪心,这样就不对了,心要平衡。贪心生起了,心不平衡;嗔恨心生起了,心也不平衡,是不是?微笑的佛像放在那里,我不会对佛像生起贪心,我又喜欢看,这样我觉得更好。不然,如果是一个很愤怒的、很吓人的佛像放在那里的话,看着就会恐惧或反感,这样的可能性也有。
弟子:我们现在心还不自由的时候,还是按您说的方法坐比较保险。
师:有一个人买了一个仪器送给我,禅修时戴在头上使用,据说是可以检测禅修的状态。他好心好意买过来,送给我,他说这个多么多么好,上师您一定要戴。虽然我不是很愿意,但是我也戴了,他走了以后,我就放在那里,完全没有用过。有一个弟子也买了这个仪器,好奇想知道我用了没有?我说没戴,我也没说这个不需要戴,或者说这个不准。用一个机器来检测这个人到底是快乐还是痛苦的,这是胡说八道。这样一个小的机器能检测到心吗?然后这个人就问我,这个机器准不准哪?我说不太清楚。那个人继续问这个准不准哪?我说这个是不可能准的。然后这个人说,上师你说的太对了。我说,怎么对啊?他说他也买了,大概花了七八百。然后他戴着这个机器禅修,进入状态后,坐得特别好的时候,这个机器就检测到他坐得特别好,特别标准。第二天他打坐的时候完全是昏沉的,稀里糊涂的。时间到了,他就下座了,机器检测的结果是打坐打得很标准。实际上,你妄念纷飞的时候,这个仪器能检测到,因为想事情的时候脑电波会动,所以它能检测到。但是很昏沉的时候,脑神经也是不动的,所以它检测不到。心动不动它能检测到,但心清不清晰它完全检测不到。
我们的心清不清晰重要还是动不动重要呢?还是清不清晰重要。最重要的它检测不到,最不重要的它检测到了。但是人就是这样,喜欢不经过独立思考就盲目跟风,大家都争着去买。有些人完全没有去考察,觉得这个很宝贵。假如说,一个脑瘫的人戴上这个仪器的话,肯定是最标准的状态,因为他的大脑完全不动了。但是大家就是容易人云亦云而相信一些事。
ཆོས་གསུང་མཁན། ཨ་གྲགས་རིག་འཛིན་རྒྱལ་མཚན།
讲法者:阿知·仁增坚赞仁波切
ཟིན་བྲིས་པ། ཏཱ་ལེན་ཡེ་ཤེས་སྒྲོལ་མ། ཞུ་དག་པ། བཀྲ་ཤིས་འཚོ།
文字:益喜卓玛 校对:扎西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