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相升起次第和有相寂止的区别

有相升起次第和有相寂止的区别

— 阿知事业林文章

 

弟子:有相生起次第和有相寂止是一样的吗?

师:有相生起次第,需要从头到脚非常清晰地逐渐观想大量的细节——本来一切都是清净圆满的,不需要“生起”什么,但二元的角度来说,通过观想从自性中显现出清净圆满的本尊、坛城,来示现本来的清净圆满。“有相寂止”是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安住的所缘境。从这个角度来说,两者是不同的吧?

弟子:是的。

师:第二个,有相生起次第的观想,需要以“明空不二”或者“显空不二”的见地来摄持。也就是说,你不管观想一个本尊的身体,还是一个非常广大的本尊的坛城,这些显现虽然清晰明了,但却是空性的,并非实存。而修有相寂止时,只要把心安住在所缘境上,注意力集中,保持觉知就可以了。这个角度来说跟有相寂止也不同,是不是?

弟子:是的。

师:当这些观想得圆满清楚了,就把注意力放松地安住在观想境上,生起次第只有这么一点跟有相寂止相同。所以,有相生起次第不是有相寂止吧?

弟子:不是,只能说类似。

师:也不能说类似,有相生起次第前面90%都跟有相寂止不同,只有后面10%有相似之处。

弟子:那最后的安住属于什么呢?

师:是生起次第的范围,修生起次第的最后会安住一会儿。就好比我用相关的材料、工具和方法把这个杯子做好了,我就在这个做好的状态中注意力继续集中一会儿,延续一会儿,没有一下子放弃去做别的,就这么一个过程。如果我详详细细地观想完之后,注意力不再集中在观想的对境上,而是想别的去了,这就是散乱了;观想结束之后是收摄、融入,就在这个状态中无分别地安住一会儿。安住结束后,还会刹那忆念一下自己为本尊,再进行回向等。这个安住可以说是开始和结束之间的停顿而已,所以还是生起次第的范围。

弟子:这个安住就是注意力集中在观想好的状态上而已。

师:另外,我们修生圆次第时不会讲寂止。寂止是在生圆次第之前讲的、修的,在寂止的基础上,再修生圆次第。

传统来说,五加行修完了,会专门花一段时间修寂止,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传统是这样。但也有大德主张说寂止最好修三年以上,这可能是针对在家的居士来说的,不是针对闭关专修者而说的。因为在家居士平时繁忙,没有太多时间修法。但从闭关专修的角度来说,并不一定要修三年。我觉得三年时间有点长了。我自己的观点是以质量、结果来作为评判的标准。只要你通过寂止的训练,注意力能集中,心也能放松,觉知也明锐了,这些都训练过之后,再修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会容易很多。

另外,你们也需要知道,寂止不是佛教特有的修法,外道也有。修四禅八定,修神通等,都需要修寂止。但佛教的寂止,是为了给胜观打基础。不修胜观,是无法证悟究竟圆满的智慧的。然后,显宗也没有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修法,只有金刚乘才有生圆次第的修法。显宗最高的法门就是般若。从这些角度分析完,你应该就会知道生起次第跟有相寂止是有很大差别的。

弟子:这么说就很透彻了。谢谢师!

ཆོས་གསུང་མཁན། ཨ་གྲགས་རིག་འཛིན་རྒྱལ་མཚན།

讲法者:阿知·仁增坚赞

  ཞུ་དག་པ། བཀྲ་ཤིས་འཚོ། 

文字:  校对:扎西措

གྱེར་འདོན་པ། ཀུན་དགའ་རྡོ་རྗེ། 

朗读:更嘎多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