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禅宗说开来

由禅宗说开来

— 阿知事业林文章

弟子F:上师,禅宗的证悟和大圆满的证悟,它们的境界是一样的吗?

师:禅宗我看得不多、了解得不多。我自己分析的话,大乘佛法最终的见解完全是一样的,但是不同宗派修法的方式上有很多不同。禅宗和密法相比,方法上比较欠缺。从禅修的角度来说,六祖慧能还是不赞同思维的,《六祖坛经》里不是说“不思善不思恶”吗?他注重的是无思维,不注重思维。

我讲一个故事,一个比较傻的人,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上师的弟子。他跟上师说:“我的师兄们都到山上去修行,我也要去修行,但我不知道修什么。”上师说:“你就修我坐在你的头顶上,你就一直想这个,除了这以外什么都不要想,你就修这个吧。”他觉得这个很简单,就去山上了,到山上一切都准备好了,他想:“是上师坐在我的头顶上,还是我坐在上师头顶上呢?”他记不清楚了。想来想去应该是我坐在上师头顶上。他就这么想,除了这以外,没有思维,也没有分析,还是多多少少有一些成果。但总有个感觉,往上师头上一坐就滑下去了、一坐又滑下去了,原因是什么呢?上师是光头。于是他认为自己的修法出了问题,一定要下山问上师,于是就下山了。他说:“上师,我在你的头顶上坐不住怎么办?一会儿就滑下去了。” 如果这个上师不善巧的话,有可能这个人就完了,上师想来想去,说:“没有关系,我老了,你在我头顶上坐不住是正常的。我坐在你的头顶上,你年轻有头发,换过来想一下就可以了。”他说:“对呀!这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呢。”于是又上山了,观想上师坐在他头顶上,就这么坐,后来就开悟了。

弟子A:这个时候他应该想上师太沉了压着我了。

师笑:对,你会想上师这么胖,你这么小,如果上师在头上的话就把你压扁了。

弟子G:上师,既然我们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要去思维,那为什么禅宗还是要坚持不要思维呢?

师:禅宗不是不思维,禅宗非常注重参话头,参话头就是思维啊!你还没有禅修过,简单说一下,禅修分为寂止和胜观,寂止是纯粹的无思维修,胜观包括思维修和无思维修。修寂止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想静就静,想动就动;修胜观能够破除无明,解脱轮回。本来寂止和胜观是合一的,但是要先修寂止,不然直接就修胜观的话很危险。会没有定力,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完全没有定力。

弟子F:就是那个基础没有建立起来。

师:对。

弟子D:禅宗的不思善不思恶是从哪个角度来讲的?

师:他没有分胜观和寂止,直接说不思善不思恶就可以了。但是禅宗内部也有顿教和渐教两种,神秀大师的渐教的角度来说还是有次第的,六祖慧能的方式就是不思维,这两个是不同的。虽然五祖弘忍的衣钵交给了六祖,但从弘法利生的角度来说,六祖的范围很窄,神秀的范围很广。

弟子D:利根的人毕竟占少数。

师:不是,六祖慧能不是有十六年在山上修行吗?他下山的时候神秀大师已经成为皇帝的国师了,所以神秀的影响力很大。有一次武则天赞叹神秀的智慧很了不起,但是神秀说:“我师弟的智慧比我还厉害。”武则天就邀请慧能,但慧能拒绝了。如果慧能一直拒绝下去的话会招惹麻烦,毕竟邀请他的是皇帝呀,皇帝如果动怒或者听信谗言,有可能把他抓来或者杀掉,但是没过多久六祖慧能就圆寂了。

但是你看看达摩的《血脉论》和慧能的《六祖坛经》,对比起来分析的时候会发现见地还是有所不同。本来我们认为禅宗是一个派系、一个见解、一个见地,但完全不是。《六祖坛经》相当于是二转法轮的见地,《血脉论》讲的完全是三转法轮的见地。

弟子E:上师,像六祖慧能和密勒日巴尊者这种,虽然在这一世的显现上他没有通过什么闻思,也没有什么知识,但是不是他往昔已经闻思修积累了很多?

师:应该是的。这一世相对来说,六祖慧能没有密勒日巴尊者经历那么多苦修。密勒日巴通过了很多很苦的考验,后来修行也非常精进刻苦,对上师也有无比的信心,所以即生成佛了。我们如果做到这样听上师的话,完全可以即生成佛。

弟子E:所以他前世也不一定真的修过很多。

师:修得多不多不清楚,但是密勒日巴自己说他不是成就者的转世。他的弟子们说:“上师您这么了不起,您应该是金刚手菩萨或者某某菩萨的化身。”上师说:“从你恭敬我的角度来说没有错,但是从整个佛法的角度来说这是极端的谤法。我是凡夫中的凡夫,我如果真是佛菩萨化身的话不会这么伤害众生,我自己了解自己,我是凡夫中的凡夫,通过上师的恩德和自己的努力才到现在这个境界。”

弟子E:是不是说他通过那些苦行在这一生很短的时间内,就积累了别人很多很多世的资粮。

师:对。

弟子E:上师,密勒日巴是即生成佛,六祖只是明心见性吗?

师:这个不敢说,但是分析的话完全不一样,六祖慧能是显宗的角度来讲的,他没有金刚乘的传承和见解。

弟子E:那就是没有成佛。

师:不能这么说,你这么说的话是非常极端的,这是一种谤法。他是很了不起的。但是密勒日巴尊者是直接修大手印而成佛的。我们认为从他听上师话的角度来说,有可能是修了那些破房子,修完就拆掉,重新修又拆掉,消除了业障。真正来说,修房子等苦行彻彻底底地抹平了他心中的傲慢心。所以,玛尔巴让密勒日巴修房子,不是为了消除他的业障,而是为了彻底消除他内心的傲慢。

ཆོས་གསུང་མཁན། ཨ་གྲགས་རིག་འཛིན་རྒྱལ་མཚན།
讲法者:阿知·仁增坚赞
ཟིན་བྲིས་པ། ཟླ་བ་ལྷ་མོ།  ཞུ་དག་པ། མེ་ཏོག་ལྷ་མོ།
文字:达瓦拉姆  校对:美朵拉姆
གྱེར་འདོན་པ། རིན་ལས།
朗读: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