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无惧》十一月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十一月

HUM
一切诸佛的智慧心

11.1

认真看待生命,并不表示要我们住在喜马拉雅山或古老的西藏,终日禅坐。活在现代社会,我们必须赚钱过活,但切勿受朝九晚五的生活束缚,而不去探寻生命的深层意义。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求取平衡,发现中道。学习不要以行动过分膨胀自己,要越简单越好。寻得生活快乐平衡的关键就在简朴。

11.2

夫复多言?
幼稚者只谋求自利;
诸佛谋求众人之利,
只要看看其中不同。
若我不将己之快乐,
与他人之苦相交换,
我将永无可能成佛,
在轮回中不得真乐。

——寂天菩萨

11.3

禅修时,心不要涉入评论、分析或闲谈。不要把心中持续不断的议论,(“现在我吸气,现在我在呼气”)当作是正念;最重要的是纯净的当下。

不要太过专注於呼吸之上;只要百份之二十五的注意力就可以了,其余的百份之七十五则要沉静而深深地放松。当你越能专注於呼吸时,就越能活在当下,收摄起散乱的思想,回归内在,融合为一。

11.4

佛陀教义的核心是,如果我们能妥为准备,那么不管活着或死亡都充满了无限希望。佛法告诉我们:证得无穷和奇妙的解脱,在此生是可能的。证得解脱能让我们选择何时死亡,及选择下一世的投生。

对某些修行成就者而言,死亡并非挫败而是令人欢欣之事,是此生最具荣耀的时刻。

11.5

菩提心的生起

哦!被种种认知催眠,

就如月映水中的幻象,

流浪迷失在轮回苦海。

从光明寻得安详自在,

以及自性的无所不在,

我生起菩提心觉醒心的

无量爱、慈悲、喜悦与宁静。

——吉美林巴

11.6

我们的佛性有积极的层面,就是我们的“内在老师”。

它从我们困惑的时刻开始,就孜孜不倦地想把我们带回自性的广大和光明之中。我的上师蒋扬钦哲说,内在老师不曾一刻放弃我们。它无量的慈悲,与一切诸佛和觉悟者的慈悲融合为一,不断为我们的进化而努力,生生世世,运用各种方便法门和情境,教导唤醒我们,引导我们回到真理之中。

11.7

业的运作真的难以看见吗?只要我们反省过去,不就可以明了行为的后果了吗?当我们扰乱、伤害别人时,不也同时反弹到自己吗?不就会留下痛苦黑暗的回忆,以及自我厌恶的阴影吗?

那些记忆和阴影就是业;我们的习性和恐惧也是起因于业,都是过去所行、所言或所思的结果。如果我们能检视自己的行为,而能清清楚楚,会发现其中存在着反覆的模式。只要做坏事,就会得到痛苦;做好事,就会产生快乐。

11.8

要想在精神之路上有所成就,必须要克服许多挑战,和学习许多东西。

我们必须学习如何克除障碍和困难;如何澄清怀疑和洞察邪见;如何启发自己;如何了解自己的情绪;如何将教法付诸实际的修行;如何唤起慈悲心,并在生活中实践;以及如何转化痛苦和烦恼。

在修行之路上,我们都需要来自领悟教法所产生的良好基础和支持,但这不能太过强调,因为我们的修行越精进,洞察力和智慧就会越加清晰。

到时,当真理来敲门时,我们就会马上知道,高兴地把门打开,因为我们可能已经猜到是真理在敲门了。

11.9

禅定可以把心带回家,但首先要修习专一。

从前有位老妇人前来参见佛陀,请问禅坐的方法。佛陀告诉她,在井边汲水时,手的每个动作都要明明了了,如果做到了,很快就能找到禅定的觉醒和广阔的宁静。

11.10

要激发慈悲的力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发现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最简单的方法。

若我们能好好把握,日常生活就有许多开放我们心胸的机会。一个老妇人与你擦肩而过,脸上带着悲伤和寂寞的神色,手上是满满沉重得几乎提不动的两袋东西;打开电视,一个贝鲁特的母亲跪在她被杀死的儿子的身旁;一个莫斯科的老祖母指着一小碗汤说,这是她今天唯一的食物……。

这些景象都能打开你的心眼,去看看世界上无穷的苦难。让它打开,不要浪费它所引起的爱与悲伤。当慈悲心涌现的那一刹那,不要扫到一边,不要耸耸肩,然后很快回到“正常”。不要害怕你的情绪或觉得不好意思,也不要觉得困恼。要保持敏感:运用那一闪而过的慈悲,集中注意力,进入内心深处,观想它、发展它、强化它、深化它。经过此修习,你会发现自己对痛苦是多么盲目。

众生,无论身在何处,都在受苦;把你的慈悲心自然而无量地投注在他们身上。

11.11

人们常问我:“一次禅坐时间应多长?早晚禅坐二十分钟比较好,还是分成几小节在白天做?”是的,禅坐二十分钟效果不错,但并不是说以二十分钟为限。我不曾在经典中看过这种记载,我想这是西方发展出来的概念,我称它为“西方禅坐标准时间”。

重点不是在禅坐时间的长短,而在它是否把你带入明明了了和活在当下的境界。在此境界中,让你能够开放,与你的心相联结。清醒禅坐五分钟,比二十分钟的昏沉还要好!

11.12

就如佛陀初转法轮时所说的,我们在轮回中所遭受的一切痛苦都源自于无明。除非我们从中解脱,否则痛苦是无穷无尽的。即使我们走上修行之路,还是会被它所迷惑。

不过,只要你牢记,把教法谨记在心,慢慢地你就能看清楚无明无数困惑的真面目,而不会让它破坏了你的愿力和希望。

11.13

每一种精神传统都强调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深藏着你想像不到的潜能。如果你错过今生转化的机会,得要等上好久才能再度拥有。

想像有一只盲龟,漫游在如宇宙一样大的深海中,每一百年才会浮出水面一次。浪涛中漂荡着一个木环。佛教徒说,出生为人,比那只龟浮出水面,而且刚好把头穿过木环还要困难。

即使出生为人,能有接触佛法福分的人也是很稀有的;而能谨记教法,且付诸修行的人,更是寥若晨星。

11.14

因为我们的文化太过重视智能,而让我们误以为开悟需要极高的智力。事实上,聪明有时候反而是种障碍。西藏有句话说:“你太聪明,反而会漏失重点。”

敦珠仁波切说:“逻辑化的心似乎很有趣,但它却是迷惑的种子。”人们可能会沉溺在理论中,而错失了真正重要的东西。我们西藏人说:“理论就像外套的补丁,早晚会脱落的。”

11.15

虽然我们相信只要放下就会一无所有,但生命却一再显现出相反的事实:放下是觉悟的真正方法。

就像海浪冲刷岩岸,并不会破坏岩石,反而雕刻出美丽的外形;同样的,改变能塑造我们的人格,磨平我们的棱角。经过改变的考验,可以培养出温和及无可撼动的沉稳;自信也增强了,从内自然发射出的善心和慈悲心,也益加强大;同时把喜悦带给别人。

每个人心中都存有善心,它能超越死亡。生命就是在教导我们找到那颗善心,也是一个了解它的修炼过程。

11.16

不要把怀疑看得过分严重或膨胀它,也不要落入迷惑或去分别对错。而要慢慢改变对怀疑的观点:把我们的文化制约和感情掣肘转变为自有、幽默和慈悲。意思是要给怀疑时间,也要给自己时间,去寻找解答,不只是学理或“哲学”上的答案,也是生活的、真正的和可行的答案。

怀疑不会马上自己消除,我们要用耐心,营造一个空间,详细客观地检视、分解、消除和治疗它。我们文化所缺乏的,就是这种心灵的正确、专注和广阔,这些唯有透过禅修才能达到,而禅修所生的洞察力才能使我们慢慢成长、成熟。

11.17

人一诞生,烦恼也随之诞生。

有些人活得越久越愚蠢,因他想要逃避免不了的一死,而变得越来越焦虑。

多么苦啊!为了这永不能实现的愿望。

长生不老的渴望,使他无法活在当下。

——庄子

11.18

那些曾有濒死经验的人说,在濒死经历之后,他们产生了令人惊讶的结果和改变。

有一个女人说:

慢慢地,我感觉心中生起一股浓烈的爱,能够把爱传输给别人,也能够在最微不足道的事物上找到喜悦和乐趣。对于病人和临终者,心中产生了无比的慈悲心。真希望让他们明了:死亡不过是生命的延伸而已。

11.19

当我们长久祈求,渴望真理,经过多世,业被完全净化后,奇迹就会发生。

若我们能了解并利用这种奇迹,无明就会永远结束;如影随形的“内在老师”,会以“外在老师”的面目示现,几乎像奇迹一般,我们就跟它相会了。这相会是生生世世最重要的事。

11.20

身体躺平在最后一张床上,

口中低喃着最后的几句话,

看着心中最后的回忆消逝,

这戏何时在你的身上演出?

——达赖喇嘛

11.21

业的意思是,不管我们的身、口、意做什么,都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即使是最微细的动作,也蕴含着结果。上师们说,即使最少量的毒药也会致命;一颗小种子也会长成大树。而佛陀说:“不要因为恶行小,就小看它;火花虽小,也能烧毁像山一样大的干草堆。不要忽略小善,以为它们没有什么利益;即使是小水滴也能充满整个大容器。”

业不像物质会腐朽,或永远不活动。它不会被“时间、火和水”摧毁,它的力量永不消失,直到它成熟。

11.22

噢!爱。

噢!纯洁深刻的爱,

愿此时此地涌现,

成为一切;

世界溶化在你无瑕无尽的光芒中,

脆弱的叶子与你一同燃烧,

其光明亮于寒星:

让我做你的仆人,你的呼吸,你的精髓。

——路米(Rumi)

11.23

佛陀教示我们:要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怀疑,“就像解析黄金一样,要烧、切和磨才能测出它的纯度。”若我们彻底遵从这种怀疑,真理就会现前。但是我们既没有洞察力和勇气,也没有修炼。我们已经被训练成沉溺在盲目无用的反对中,一再剥夺了我们认识真理的尊贵、宽广和开放。

为了取代当前虚无主义式的怀疑,我要请求你们,要有我所谓的“神圣的怀疑”,这是迈向觉悟所必须的。这个古老神秘教法所传给我们的伟大真理,是当今危机重重的世界所不容忽视的。与其怀疑“它们”,不如先怀疑我们自己的无知、自以为了解一切、贪欲和逃避。我们对于所谓的心灵热切追求,其实,实相的信差——上师们,早已用他那令人敬畏,无所不包的智慧告诉我们,实相并非如此。

11.24

我们甚至会半相信地说,慈悲真奇妙,但实际上却一点也不慈悲,只会造成自己和别人的挫败和悲伤,而非我们一直想要的快乐。

这不是很荒谬吗?我们一直苛求快乐,然而我们的行为和情感却让我们隔绝了快乐。

究竟什么才会使我们快乐?我们都知道,精明的自我追求、机智的自私、自我利己的保护,有时候会让我们失去理智。当你真正看清楚我执和我爱时,你会明白它们是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的根源。

11.25

有些人认为禅坐时不应有一点念头和情绪产生,一旦念头和情绪生起,他们就会恼怒而认为自己失败了。

事实并非如此。有句西藏谚语说:“要肉不要骨头,要茶不要茶叶,这是很离谱的要求。”只要你还有心,就一定会有念头和情绪。

11.26

我们把自我关在黑暗狭小的牢笼中,却认为这是整个宇宙,很少人能够想像心的另一个面向。敦珠仁波切曾说过一个故事:

有一只老青蛙一辈子都住在湿湿的井中。有一天,一只海边来的青蛙来看它:

“你从哪里来?”井底之蛙问。

“从大海来。”它回答。

“你的海有多大?”

“非常大。”

“你是说像我的井四分之一大?”

“大一点。”

“大一点?你是说像我的井一半大?”

“不,再大点。”

“是不是……象井一样大?”

“大得无法形容。”

“这不可能!我要亲自去看看!”

于是,它们就一起出发去看。当井底之蛙看到海时,惊讶得头爆成碎片。

11.27

不管我们投生于何处,佛性始终存在,切永远圆满具足。即使诸佛的无量智慧,也无法增添它的圆满。众生的无穷烦恼也不能破坏它。

将我们的自性比喻为天空,凡夫心的困惑比喻为云。当天空被云完全遮住了,我们从地上往上看,很难想像天空除了云之外,还有什么。但只要我们坐上飞机,就会发现云上有无垠蔚蓝的天空。我们原以为它就是一切的云,看起来如此渺小,远在我们之下。

11.28

“行”就是要真正地观照你的善恶念头,不管什么念头升起,都要看清楚它的真面目;既不追踪逝去的念头,也不期盼未来的念头。不执着喜悦的经验,也不会被忧伤的情境打败。

若你能这样做,就能达到深刻宁静的境界。到那时,善和恶,喜悦和悲伤,就不分轩轾了。

——敦珠仁波切

11.29

你可以把自性想像成一面镜子,拥有五种不同的力量或“智慧”。

它的开放和广阔就是“虚空藏智”,慈悲的温床。能够准确照见一切微细生起的是“大圆镜智”;立于不偏不倚境地的是“平等性智”;明辨一切外在现象的是“妙观察智”;拥有能够使万物成就、圆满和自然示现的潜能的是“成所作智”。

11.30

要进入禅定,就要创造一个宁静、祥和的情境。在我们尚未主宰自心之前,首先要先清静心的环境。

此刻,我们的心就像蜡烛的火焰一样,被思想和情绪的暴风吹袭得摇晃闪烁,不断改变。只有把风停息,火焰才有可能平静。

相同的,只有把思想和情绪的纷扰平息,才可能瞥见和安住于自性。另一方面,当我们找到禅坐的稳定后,任何噪音和混乱都不会困扰我们。

 

返回《生死无惧》阅读目录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