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无惧》十二月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十二月

12.1

初学者的心,是开放的、空的心,是随时准备好接受的心。

如果我们能以初学者的心来仔细聆听,就可以真正听到。若以一颗宁静的心来聆听,尽可能不受预存思想干扰和左右,教法的真理就可能深铭于我们心中,生死的意义就变得越来越清楚。

我的上师顶果钦哲仁波切说:“你越去聆听,所听到的也就越多;你越去聆听,你就越能深入了解。”

12.2

慢慢地,当你保持开放和专注,运用技巧将你的心越来越集中,你负面的东西会慢慢消失;开始觉得全身舒畅,就像法国人所说的:“être bien dans sa peau (在皮肤中感觉很舒服)。”你会产生一种轻松和完全的自在。我认为这种修行是最有效的心理治疗和自我治疗。

12.3

我们曾经想过和做过的每一件恶事,其根本是源自对虚假自我的执着和爱惜,而让它变成我们生命最亲爱、最重要的东西。

所有造成恶业的负面思想、情绪、欲求和行为,都是导因于我执和我爱。它们是黑暗、强而有力的磁铁,让我们生生世世都遭遇了种种障碍、不幸、痛苦和灾难,所以它们是所有轮回痛苦的根源。

12.4

一次又一次静静地观想:死亡是真实的,且会毫无预兆地突然降临。

不要像西藏谚语所说的那只鸽子一样,整夜忙着做巢,到天明时连眼睛也未曾合过。

12.5

微细但完整地体悟“见”,能够转化你看待每件事的方式。我越来越了解,思想和概念都是障碍,常常让我们无法轻松进入绝对的境界之中。

现在我明白了上师为什么常常说:“要努力学习不要有太多的希望和恐惧。”因为它们只会激起心灵的混乱。

当“见”产生时,就可以看清楚心念的真面目:短暂而清晰,且只是相对的。你可以直接看穿每件事,好像你有X光眼睛一样。你不要执着思想和情绪,也不要加以拒绝;而要在本觉的广阔怀抱中欢迎它们。

到那时,你以前所看重的东西——野心、计划、期望、怀疑和热情等,就不再那么深刻地左右着你,因为“见”已经帮助你看清它们都是徒劳无用的,并真正生起舍弃之心。

12.6

恭敬心是体证自性和万物最纯净、最快速、最简单的方法。

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奇妙的相互依存现象:我们不断尝试从内在生起恭敬心,而这恭敬心可以让我们突然瞥见自性,而这种瞥见又增强了我们对上师的恭敬心。所以,最后恭敬心从智慧中产生:恭敬心和自性的实际体验两者五相激荡且密不可分。

12.7

除了短暂的舞姿之外,人生还有什么呢?过去做过的事,现在看起来不都如黄粱一梦?一起长大的朋友,儿时玩耍的地方,曾经执意坚持的意见和看法,都远远抛在脑后了。此时此刻,你读这本书时似乎那么真实,然而,就是这一页也快要成为记忆了。

12.8

禅坐时,不要“观”呼吸,而要让它自然溶入你,好像你就是它。慢慢地,呼吸的动作,呼吸者的气融合为一;对立和分离都消失不见了。

你会发现这个非常简单的专注过程,能够过滤掉你的思想和烦恼。然后,你好像脱下一层旧皮,某种东西被剥落,而得到了自由。

12.9

静静地坐着,从内心深处,启请真理的化身——你的上师、圣哲或觉悟者,示现在你面前的天空中。

观想上师或佛如彩虹般鲜活、灿烂和透明。

如果你难以观想上师,可以把这种真理的化身想像成光,或去感觉他就在你面前的天空出现。让你心中生起的启示、喜悦和敬畏,取代观想。

我的上师敦珠仁波切常说,如果你无法观想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去感觉这种示现,而且知道它是一切诸佛的加持、慈悲、能量和智慧。

以无比的恭敬心,将你的心与上师结合,然后把你的心安歇在他的智慧心中。

12.10

就如佛陀教示我们的,生命短暂如闪电乍现;华兹华斯(Wordsworth)也说:“这世界再也受不了我们:得到了又用掉,我们浪费了我们的力量。”最令人心碎的是,我们浪费了我们的力量,背叛了我们的本质,放弃了今生(自然中阴)觉悟自性的殊胜机会。

上师一直训示我们:不要再欺骗自己,如果到死亡时,还不知道自己是谁,那我们又学到了什么?

12.11

我们绝不要忘记:透过身、口、意,我们有选择的机会。如果我们选择这样做,就能终止痛苦和苦因,帮助自我的真正潜能和佛性唤醒我们。除非佛性能够被完全唤醒,解脱无明,与不死的觉悟心相结合,否则生死轮回将会永无尽期。

所以佛法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今生不为自己负起所有责任,我们的痛苦将不只延续几世,甚至千万世。

就是这种清晰的真理,让佛教徒把来世看得比今生重要,因为有许许多多的来世在等待着我们。这种长远的眼光,左右着他们的行为。他们知道,如果我们为了今世而牺牲了所有的来世,就好像把一辈子的积蓄一餐就吃喝光了,疯狂地忽略了其后果。

12.12

西方人可能会惊讶西藏有那么多转世的人,而他们大多是大师、学者、作家和神秘家和圣哲,对佛教和社会都有卓越的贡献,在西藏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相信这种转世并不仅限于西藏,随时都可能发生在世界各地。历史上,出现过一些艺术天才、精神领袖和人道主义者,帮助人们向前,如甘地、爱因斯坦、林肯、德蕾莎修、莎士比亚、圣法兰西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等。

当西藏人听到这些人时,会立刻说他们是菩萨:而我听到他们的名字、志业和远见时,我就被诸佛和上师伟大进化过程的庄严所感动,他们为了解脱众生之苦,改善整个世界而示现于世。

12.13

怀疑并非病,而是缺乏我们传统所谓的“见”所导致的症状。“见”就是对自性和实相本质的证悟。

当“见”全部出现时,连一丝的怀疑都不会产生,因为我们会用实相自身的眼睛来看它。但在觉悟前,怀疑还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怀疑是迷心的基本活动。对治怀疑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要压抑它,也不要执着它。

12.14

要了解我所谓的慈悲的智慧,就是要完全看清楚慈悲的利益,以及不慈悲带给我们的坏处。我们绝对要区分清楚,什么是“自我的利益”,什么是“终极的利益”;错认的结果就是痛苦的来源。

我执产生了我爱,我爱又因伤害和痛苦而生起了根深蒂固的嗔恨。然而,伤害和痛苦并非客观存在;唯有我们的嗔恨心才能让它们存在并赋予其力量。当我们了解这点,就会知道:是我们的嗔恨心让自己遭受了恶运和挫折,让生命充满了焦虑、期望和恐惧。

藉由消除我执和对不存在自我的执着,我们就消除了那种嗔恨,而能去除逆境和挫折对你的伤害。因为,你怎么可能攻击根本不存在的人或东西?

12.15

每次禅坐前,都要有这种觉醒:我们和所有众生基本上都拥有佛性和最深奥的本质,为了觉悟佛性,必须灭除无明和痛苦。

我们要让这种动机启发自己,以下面一切诸佛祈祷文的精神,致力奉献出我们的修行和生命给所有众生的觉悟:

藉由此修行的力量和真理;

祈愿一切众生获得快乐和乐因;

祈愿一切众生解脱痛苦和苦因;

祈愿一切众生永不离神圣大乐;

祈愿一切众生心保安详,了无执着和嗔恨,

祈愿一切众生相信一切众生完全平等。

12.16

我常想像一些伟大的上师和获得甚深证悟的人,就如庄严的山鹰,翱翔于生死之上,透彻生死的真面目,和其神秘而纷杂的相互关系。

透过山鹰之眼(觉悟之眼)俯看一切,我们想像中的生死的界线都相融而消失了。物理学家大卫.波姆(David Bohm)描述存在的实相为“流动中未破损的整体”。

大师所清楚透视的,就是那个流动和那个未破损的整体。我们的无明所称的“生”和“死”,不过是那个流动和整体的不同面相而已。

12.17

当你经由戒律净化生活,和由禅修松懈你的攻击、执着和消极心,观照的智慧就会渐渐显现。

在它光芒的无量清明之中,这种洞察力,可以让你清楚而直接地看见心和实相本质的最微细运作。

12.18

十九世纪的一位大师,有个愚笨的弟子。大师一直教授他认识自性,他还是不得其门而入。最后,大师非常生气,就告诉他:“看,我要你把这一整袋子麦子背到对面山顶,中途不可停留休息,直到爬上山顶。”

这个徒弟头脑简单,却对上师有着无比的恭敬心和信心,就完全依照上师的话去做。袋子很重,他花了很久时间才完成任务。

最后,当他到达山顶时,放下袋子,颓然倒地,虽然疲累却感到无比的舒畅。所有的阻碍都消除了,凡夫心也跟着融化。就在那刹那间,他突然觉悟了自性。他跑下山,不顾一切就冲进了上师的房间。

“我明白了……我真的明白了!”

他的上师对他一笑,故意说:“这么说,这趟登山之旅很有趣咯?”

12.19

修习专一可以把散乱的心带回家,把生命的各种面相集中起来,这称为安住或永恒的寂静。

我们过去被分裂的部分,一直处在争战之中,现在都安定了下来,彼此交融熟悉。在这种安定之中,我们更能了解自己,有时甚至能够瞥见自性的光芒。

12.20

安住在本觉的清明和信心之中,能让你的思想和烦恼自然解脱,毫不费力地进入它的广阔中,就像在水中写字或在天空画画一样。

如果你能熟习这项修法,业就没有机会积累,而达到漫无目的、自由自在的离弃境界,敦珠仁波切称它为“无拘无束、赤裸的自在”,因果业力再也无法将你绑缚。

12.21

要学习如何死,就要学习如何生;要学习如何生,就要知道生命不只有今生,还有来生。真正地转化自己,及学习如何投生为觉者以助益众生,是裨益世界的最有力方法。

现在让我们想像:有许多人把握学习佛法的机会,致力于庄严的修行,证悟了自性,并运用死亡的机会更接近成佛,为了服务和利益众人而诞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会是怎样的光景呢?

12.22

要如何描述诸佛的智慧心?

把自性想像成你的脸;它始终跟随着你,却无法看见自己。然后想像你从未看过镜子。上师的教授,就像他突然拿出一把镜子,让你第一次看见自己的脸。

就如你的脸,本觉的纯净觉醒并非上师赐给你的“新”东西,也不是你从外在可以找到的东西;它始终都是你的,始终跟随着你,但在那个震惊时刻发生前,你从未看过它。

12.23

西方人对我所谓的“禅坐技巧”非常着迷。现代人毕竟迷恋于机械结构和构器,对于纯粹实用的东西容易上瘾。但禅坐的心要不是在于技巧,而在其精神:是深富技巧、启发和创意的修行法门,也可以称为“姿势”。

上师们说:“如果你能创造身体和环境的良好条件,禅定就会自然生起。”讨论禅坐姿势并不是神秘的无稽之谈,正确的姿势有助于创造一个更有启发生的环境,以唤起本觉。

身体的姿势和心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是交互关联的。当你的姿势和态度受到启发,禅定就自然生起了。

12.24

十九世纪伟大的上师米凡(Mipham),是喜玛拉雅山的达文西(Leonardo da Vinci),据说他发明了一个钟、一座大炮和一架飞机,但只要一完成,就把它们毁掉。他说它们只会让他的心更乱。

12.25

只要虚空存在,

众生仍旧受苦,

就要长住世间,

消除所有苦难。

——寂天菩萨

12.26

慈悲远比怜悯还要伟大和高贵。

怜悯的本源是恐惧、傲慢和施舍,甚至沾沾自喜的感觉:“幸好不是我。”就如史帝芬.李文(Stephen Levine)所说的:“当你害怕碰到别人的痛苦时,就成了怜悯;当你勇于面对别人的痛苦时,就成了慈悲。”

要培养慈悲心就是要了解众生都是相同的,拥有相同的苦痛,尊敬受苦的人,并了解你既与众生不可分割,也不优于一切众生。

12.27

就像大海有波浪,太阳有光芒一样,心的光芒就是它的思想和情绪。大海虽有波浪,却不会被扰乱。波浪是大海的本质。波浪生起,又会往何处去?回到大海中。而浪又从何而来?从大海。

同样的。思想和情绪是自性的光芒和呈现。它们起自于心,但又消失到哪里去了?回到心。不管心中生起什么念头,不要把它当成问题。如果你不是太冲动,而有耐心一点,它就会回归到它的本质之中。

如果你能了解这点,那么生起的念头只会增进你的修行。但若你不明了它们的真面目就是自性的光芒,你的思想就会成为迷惑的种子。

所以,要以宽阔、开放和慈悲的态度对待你的思想和情绪,因为事实上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家人,是你心的家人。敦珠仁波切常说:在它们面前,“要像个有智慧的老人,看着小孩子玩耍。”

12.28

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在全世界的各各教育阶层,传授死亡和临终的觉悟智慧。不要“保护”小孩子不让他们接触死亡,反而要趁他们年轻时,让他们认识死亡的真相,从死亡中学习。

为何不用最简单的方式,把这种智慧介绍给所有的年纪的人?让社会的各个阶层都能认识死亡;了解如何帮助临终者,及有关死亡和临终的精神本质。在各级学校、学院和大学中,要以深刻的想像力来教授它;最重要的是,特别要教授给肩负临终照护重任的医生和护士。

12.29

我们的佛性到底存在于何处?它就存在于如天空般的自性之中,全然地开放、自由和无边浩瀚。基本上,它是如此地简单、自然而不受染污和败坏;它的纯洁甚至超越“净”和“垢”的概念。

当然,我们说自性有如天空,只是一种譬喻,帮助我们想像它无所不在的无垠广阔;因为佛性拥有一种天空所没有的特质——觉醒的灿烂光明。

有句话说:“佛性只是你的觉醒无瑕的显现,是洞悉一切、体悟空性,不经造作和清醒自在的。”

12.30

一旦你拥有“见”,虽然轮回的妄念还在,但你会像天空一般:当彩虹出现天空时,不会被它谄媚;乌云密布时也不会感到沮丧,而有一种深沉的满足感。

当你看到轮回和涅槃的外相时,会打从心底发笑;“见”能够让你永远愉悦,心中一直沸腾着微笑。

——顶果钦哲仁波切

12.31

人们来了又走,来去匆匆,手足舞蹈,对死亡却从未发出一言。这样很好。不过一旦死亡降临在他身上,或是他的妻子、儿女和朋友,毫无预警地袭击他们时,就被激情的暴风淹没了,再来痛哭流涕、怒不可抑、伤心绝望!

要想剥夺死亡对我们的宰制,就要采取完全不同的观点;揭开死亡神秘的面纱,去熟悉它,习惯它;时时惦记着死亡……我们不知道死亡在哪里环伺着我们,所以让我们随时准备好死亡。

修行死亡就是修行解脱。学会如何死亡的人,就学会摆脱奴隶的命运。

——蒙田

 

返回《生死无惧》阅读目录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