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七、寻法品 84、为半偈舍身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七、寻法品 一

— 索达吉堪布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舍弃众多难以割舍之人、财、物,只为以此而寻觅佛法。

久远之前当如来未出世时,释迦牟尼佛那时曾示现为一外道婆罗门。当时他精通一切学问,行为亦调柔寂静,不但烦恼微少,心与行为都清净无染。

他为寻觅大乘经典已四下打探过很多时日,但却连大乘名称都未曾发现、听闻。其后他在一泉水清冽、瓜果丰饶之森林中入等持,修禅定,不过虽苦行多年,因无如来出世故而始终无从听闻大乘教义,他只能独自苦苦寻觅、默默等待。

帝释天与天子有次于天界集中,有天子即以偈颂方式宣说了人间某位仙人苦行修道之境况。有天子断言说此人可能是外道,只欲获帝释天等天界果位。不过有位天子仙人却批驳道:“此人苦行根本不为获得天界果位,他只欲利益众生,故而才会不顾惜自己身体与一切财富而精进苦行,他唯一目的即为誓得无上圆满佛果。”帝释天此时则以见多识广、老谋深算之语气说道:“按你所说,此人即为佛陀如意树一般,这样一来,他岂不成为所有众生真正皈依处?他定会以荫凉遣除众生炽热烦恼,我等热恼也应被其息灭。但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因虽有无量众生发过菩提心,不过他们发心就如水中月一样,水波稍一动荡,月影也晃荡不平,只要一遇违缘,这些众生所发菩提心便会立刻随之退转。正与我们绘画相似,作画不易,毁坏却易如反掌;真正发心难于上青天,而退转却似顺风行船、一拍即成。好像一人手执兵器,一遇敌军即速后撤;这些所谓发心之众如遇轮回恐怖又怎能不败下阵来?所以很多人虽说以清净行为厉行苦行,但为获无上菩提之发心是否真正稳固,我们还是应到其面前仔细观察一番,看他能否肩负起发无上圆满菩提心之重担。正如车有双轮就能飞驰、飞禽有双翼便容易飞翔一样,一个苦行者虽具清净戒律,有无智慧还得另当别论,我们必须详加观察。若他真有智慧,则必定能肩负起无上菩提之重担。又好比水中鱼儿虽产下众多鱼卵,怎奈真正长成大鱼者却寥寥无几;芒果枝头花朵累累,但结出果实者却少之又少。发菩提心之众人数虽多,又有几人能获真正菩提果?我们还是一同前往,应似冶炼黄金一般再三对其观察、评判。”

帝释天言毕即变现为一令人恐怖之罗刹,飞临雪山仙人苦行地附近,并高声宣说以前于如来前所听闻偈颂之一半:“诸行无常,有生有灭。”旋即便来至仙人前以恐怖眼神打量四方。

释氏源流应化事迹–杨枝净水

苦行仙人听到这半偈后,就如在恐怖深渊中找到朋友一样,又好似长期疾病忽以良药而得以治愈、落水者发现船只、干旱地找到净水、遭怨敌羁捕今得逃脱、长时身陷囹圄终获释放、久旱逢甘霖、客人远行后终又返回一般,内心欢喜无法言喻。他急忙起身、将头发向后拢齐,又抬头四下扫视声音出处,但除眼前罗刹外一无所获。他不禁满怀疑惑问道:“是谁打开解脱之门?是谁传出如来妙音雷声?是谁将我从轮回睡梦中唤醒?饱受轮回饥荒痛苦之人,是谁赐予其无上菩提妙味?无量众生沉迷轮回大海中时,是谁开来解脱宝舟?无量众生深受烦恼疾病困扰时,是谁赠以解脱妙药?听闻半偈后,我心就似半月出来后莲花全部盛开一般,智慧心花亦倏而打开。”

Continue reading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七、寻法品 84、为半偈舍身”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六、精进品 83、诸多精进行迹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六、精进品 十四

— 索达吉堪布

 

久远之前,精勤燃如来于妙见世界正处花源劫时出世说法,当时之世界无有女人名,众生皆从莲花中化生,如来恒时宣说精进法门。那时释迦牟尼佛转生为一坚铠菩萨,他有一日于如来前询问何为精进法门,如来便向他宣说了精进、努力、妙观察、勤修等四种有关精进之法门。坚铠随后就开始精进修持,并在一千万年后终获相应安忍境界。

坚铠后于不离精进之心态中安然离世,并再次转生于如来面前。他又开始听闻精进法门并努力修持,随后再次离世,然后又再度转生。他即如是于八万四千如来前闻法,并令诸佛皆心生欢喜。妙见世界花源劫中,坚铠世世都在如来前精进修法,不断希求善法。因他所具有之大精进力已远超成千上万菩萨众,故而坚铠在他们之前早一步成佛,此道理在《慧海请问经》中有详载。

在燃灯佛之前,有如来名天王如来者出世说法,当时世间人、天众生全由莲花化生,根本无有女人名及淫乱字眼存世,连声闻乘都未曾得闻,全部教法皆为大乘法门,针对大乘根基之利根者。众生若有所需,无论饮食、衣物皆随念而至,善妙境况同于兜率天。众生临死之时,皆腾空至七多罗树高之处,并宣说无生法门,然后便随心所欲前往如来住世之刹土中。于其刹土中,如来及眷属皆不着袈裟,只穿清净天衣,又无遮止戒律,众生全部具足无生法忍,对如来所宣法门样样精通。众人同时得到安忍、陀罗尼等功德,且如来为一法王,再无其他任何国王,如来并且对七万两千菩萨做过授记。

释迦牟尼佛当时也为天王如来眷属,名为无垢清净光菩萨。眼见其他菩萨纷纷得如来授记,他不禁内心多少有些波澜。他想到:得授记之菩萨无人能在正念及智慧、精进等功德上超过我,但为何偏偏就我不得如来授记?

如来早已洞悉他想法,便温和地对他说道:“善男子,将来燃灯佛会为你授记。”无垢清净光听罢当然高兴万分,他腾身虚空说:“尽管燃灯佛一恒河沙数劫后方能出世,但我必获如来果位,此乃如来以真实不虚之语亲口所宣。”

无垢清净光菩萨随后又令光明如来等诸佛皆生欢喜,并于众多如来前听闻戒律、神通、妙慧、智慧等四幻化法门,且身体力行,后终于燃灯佛前得授记。

释氏源流应化事迹–小儿施土

无量劫之前,药王如来于庄严刹土加行劫时出世说法,并住世二十中劫。当时有一转轮王名为宝伞,宝伞拥有一千太子,他即于五中劫中率太子、眷属等人以各种物品供养承侍如来;一千太子随后又于五劫中承侍如来。释迦牟尼佛彼时即转生为一千太子中一月伞王子,他有次前往寂静地,欲以更为殊胜之方法供养如来,但他一时又不知何种供养法方为殊胜。此时承佛神力加持,天人便来到王子前说道:“所有供养中最殊胜者乃为法供养。”王子急忙问:“如何才是法供养?”天人回答说:“你可向药王如来讨教。”

王子又问药王如来,如来告诉他说:“善男子,有两种供养堪称为法供养:一者读诵、受持、忆念、精通与世间论典不同难以证悟之无缘空性佛典;二者趋入菩萨三藏、陀罗尼、六波多蜜多、宣说不退转轮及诸佛赞叹之经典。”

Continue reading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六、精进品 83、诸多精进行迹”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六、精进品 82、常不轻比丘得名由来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六、精进品 十三

— 索达吉堪布

 

无量劫之前,畏宣妙音王如来于巨源世界出世传法,他为众生宣说声闻及大乘法要,住世长达四个恒河沙数劫。当时佛法于赡部洲成千上万微尘数劫中存在,形象佛法亦住世无数微尘数劫。佛法形象期隐没后,此世界又出世二亿皆名为畏宣妙音王之如来。第一位如来教法接近形象期末尾时,众多增上慢比丘纷然应世。当时有一比丘名为常不轻菩萨,此菩萨之得名自有一番来历。

常不轻比丘每每看到四众眷属中任何一位时,总要现身其前、不厌其烦地说道:“我绝不会轻视你。大尊者,你不会受到我任何欺凌。为何如此?因你们皆行菩萨行,将来必获圆满佛果。”他不唯对四众眷属如是宣说,但凡碰到任何一位众生都会将上述话语重复一遍。除去反复诉说“我绝不会欺辱你……”外,常不轻既不诵经,亦不为众生讲法,只是翻来覆去讲述这几句话。大多数人都不耐其烦,他们纷纷对他生起嗔恨之意与邪见,并痛骂、殴打他。这些人理直气壮怒斥道:“我们从未问起过他,他为何自顾自喋喋不休地整日聒噪‘我绝不会轻视你……’,他这种作为即是对我们最大轻视。更何况我们从未希求听他开示,他竟恬不知耻还要为我等授记得无上佛果!”

释氏源流应化事迹–鬼母寻子

众人即如是经常骂他、揍他,但菩萨多年来从未生过嗔恨心及损害众人之意。每当他又老调重弹时,有人便用棍棒、粪便痛击他,他躲到远处后依然平和说道:“我绝不会轻视你……”多年来他即将这些话在增上慢诸眷属前广泛宣说,人们便因此而称他为“常不轻比丘”。

Continue reading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六、精进品 82、常不轻比丘得名由来”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六、精进品 81、莲面调化恶见众生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六、精进品 十二

— 索达吉堪布

 

无数劫之前,四大部洲处光显劫时,人寿长达六万八千年。寂光香光明吉祥如来于当时五浊兴盛之时为四众眷属宣说三乘佛法,释迦牟尼佛那时即转生为统领四大部洲之转轮王,名为莲面。莲面转轮王率众王妃、仆人、军队等人众前往如来前供养、赞叹并闻受佛法,王妃中一名为天丽者于如来前请求能得女身转男身之法,如来即赐予她宝顶陀罗尼法门。凭此法门所具有之大功德,所有闻法女众立即转为男身,且具备男根。

莲面转轮王则将王位交与大太子,然后与九百九十九位太子及变成男人之天丽等八万四千男众,再加九万两千众生全部弃绝俗家、前往如来前出家求法,如理如法修持佛法奥义。

此时有成千上万邪见众生对转轮王等人出家之举大惑不解,他们议论纷纷道:“此沙门(指莲面转轮王)精进于造作魔业,而这狡诈沙门(指如来)在宣说幻化般有魔力之法后,竟让众多男众男根消失,而女众却转为男身。他还将很多人须发剃除,令其皆着袈裟。这狡诈沙门一会儿宣说人、天及三恶趣存在,一会儿又宣说生死皆不存在。这等具有令女变男之魔力的形象沙门,我们连其形象都不欲目睹,更何谈听法?大家实在应远离他。”

释氏源流应化事迹–金刚请食

这时又有一学瓦童子添油加醋道:“我妻子、仆女、女儿等女眷全部被这恶性沙门变为男人,他将他们须发剃除,还给他们穿上袈裟,最后又将其带走,我真真切切为之苦恼万分。从此之后,我们应迁移到连沙门名字都不可得闻之山岩地方居住。”其他人也凑趣说:“这沙门以仙人形象率成千上万众生到偏僻寂静之地为他们宣说无有解脱、无有业力异熟果报之断灭法,他真正乃造魔业之人。若谁前往朝拜、听闻其教法,均能引发心生散乱。现如今依靠他之众生,全都剃发出家,他们以乞讨为生,又喜居寂静之地,且心生厌离、远离妙欲。以此种表面形象宣说断灭法之沙门,实为众生公敌。可惜多有众生从未见闻接触过此类恶人,这次我们方才如梦初醒。”经过这些恶见众生如此宣扬后,很多人都开始执持邪见,并屡屡造恶。

Continue reading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六、精进品 81、莲面调化恶见众生”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六、精进品 80、云驰代龙被啄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六、精进品 十一

— 索达吉堪布

 

久远之前有一金色城市,国王名为云顶,育有一非常俊美之太子。此具殊胜功德之太子也即后来之释迦牟尼佛,他当时已成为众多持明者主尊,名为云驰。父王后将王位交与太子,自己携王妃前往玛拉雅山居住。而云驰觉得离开上师父王后,要那王位又有何用?拥有众多财富又有多少价值与意义?于是他便将王位舍弃,追随父王也前往森林中生活。

后来在吉祥山中,某次春光无限、山美水秀之时,云驰到山中赏玩,忽遇一美艳绝伦之女人正在一金殿内供养一尊郭玛天女像,此像纯由珍宝制成。美女边供养边弹拨琵琶乐器,还轻轻哼唱美妙歌曲。云驰被她美色倾倒,也就用稀奇目光一直专注看她。美女此时也发现了云驰,因前世宿缘,再加上云驰相貌殊胜,美女不觉也用稀奇目光紧盯太子不放。两人就这样互相脉脉对视,含情观望很长时间。

云驰越看越对美女生大欢喜心,他便主动以温柔言辞询问对方种姓、出生地等等情况,那年青女子则略感害羞而不敢正面作答。恰在此时,美女身旁女伴玛达乐嘎解围回答道:“大持明者太子,她哥哥财父早就听闻过你鼎鼎大名,她本人也常常耳闻你美名,并迫切渴望能得你欢心,只不过今日因害羞才不敢开口说话而已。她乃大持明者财部之女,名为玛拉雅见,众多天人非天都喜欢、爱慕她。”

不曾想就在此时,国王派人传语美女玛拉雅见道:“你兄长正与云顶商议欲将你嫁人,请火速回家。”美女万不得已只得快快而返,但心中却未曾片刻割舍对太子云驰之爱恋。云驰心中亦明了美女对自己之情感,他一边对玛拉雅见贪执不舍,一边无奈归家,脑海中一直呈现美女面容,自是难舍情缘。

云驰朋友问他何故如此伤心,他难过答言:“我刚刚见到玛拉雅见美女,对她立刻就生出无穷欢心爱意,故而心境才不由自主变成这般境地。”云驰就将前后经过详细向朋友坦言。正在云驰身心备受煎熬之时,非天适时出现并告诉他说:“你根本不用担心,你之焦虑纯属多余。美女你自会得到,因你父亲索要玛拉雅见不为别人,恰恰就是要将她许配与你,明日你即会实现自己愿望。”非天如是安慰云驰后,云驰高兴难抑地于黄昏时分归家稳坐。

玛拉雅见一直心神不定,尽管天上有皎洁之月,宫殿中不时飘来袭袭水莲花香,但她无论如何也无法安眠,心中一直挂念着云驰,以致夜不成寐,这一晚竟似百年那么长久、难熬。第二日晨,当阳光普照大地之时,玛拉雅见也开始准备婚宴事宜,她用种种装饰细致打扮自己。而世人尊重之云驰太子则在数百位持明者眷属簇拥下来到举行婚宴之吉祥地,玛拉雅见也在手持拂尘之众人护送下来到此处。两人按当地风俗行盛大婚礼,并互相牵手举行仪式。亲朋好友在宴会上载歌载舞,尽享欢乐,并行供养、布施等善举,喜庆盛宴即如是连开六天。

第七日,云驰独自一人进山,不期然却发现龙母与龙子正在那里哭泣。云驰忙问二龙伤心原因,龙母悲戚说道:“这是护贝龙王之子螺顶龙子,我们龙辈历来都要按顺序轮流被大鹏残食,如今恰好轮到螺顶。被大鹏吃掉之龙骨遗骸堆积如山王,每轮到众龙被大鹏啄食时,我们都要为其换上红色衣服,然后再将之送至丧身之地。奈何螺顶被吃后,我们这支龙种姓便要彻底绝迹,所以我才与螺顶龙子放声痛哭。”

云驰听罢自然生起难忍之强烈悲心,他心下忖度道:如龙子被大鹏吃掉,龙母又该如何生存?我一定要用生命护卫好龙子。想到这里,云驰就对二龙说:“你们母子可安然回去,我来替螺顶赴死,你们将红衣交与我就是。”龙母连忙说:“这太不应理,你乃具功德之人,所具功德早已远胜螺顶龙子。具大功德者乃为一切众生依怙处,唯愿你吉祥圆满、长久住世。我们实在是因前世业力才感得如此苦报,再给你增添麻烦、让你承担我们痛苦于情于理都不适宜。”

释氏源流应化事迹–佛救婴儿

尽管龙母如是劝阻,但云驰已经发心,他愿为众生受苦之强烈发心任谁也无法阻止。龙子也在此时劝说道:“我本该被大鹏啄食,再要无缘无故给你添烦恼就更不应该。你身乃为功德所严饰,以三界所有之饮食保护、供奉你躯体也不足为过。而如杂草一般的我怎值得你如此舍身?若你为杂草般的我之身躯而舍身,则定会令我心更加痛苦。母亲也请返回,我现在欲往海边郭嘎那神像前顶礼,然后便直接奔赴大鹏食龙之地。”说完,螺顶龙子便无有厌倦心地前往大鹏所居之地。

Continue reading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六、精进品 80、云驰代龙被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