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传 11

童年的趣事

 

 

每个人在天真无邪的童年时代,都会有许多趣味横生的事情,到了老成持重之年,每每回忆起都会别有一番感受,甚至聆听别人有声有色地讲述他孩提时难以忘怀的趣事,也会为之感染。普通人的儿童时代尚且如此令人迷恋陶醉,对于成就自在的高僧大德,那富有神奇色彩的童年,岂不更令人回味无穷、遐想无尽吗!

这里,叙述几则法王童年时的小事,与您同享其乐。

法王于世尊苦行之地-尼莲河畔

 

儿时,有一次他和几个小伙伴手牵着手趟过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河,他们一边用脚试探着一边慢慢地向前行进。走着走着,突然发现一块巨大的石头横在河水中间,挡住了去路。小朋友们不知如何是好,个个脸上露出惊慌失措的神情。这时,年仅4岁的法王却不慌不忙,满脸稚气地对大家说:“不要害怕,你们跟在我的后面来。”说完从容不迫地走到那块光滑的大石头上,他所踩过的地方留下了深深的脚印,居然形成了一行小台阶。其余的小孩顺着台阶陆陆续续地过去了,大家高兴不已,跟着法王继续向前走去。那块岩石上的足迹现今依然清晰可见。

还有一次,他与小朋友根德在一起玩耍,刚开始他俩只是你一下我一下地相互嬉闹,渐渐地,动起真格的了,扭打在一起。由于法王当时身单力薄,哪里会是身强力壮根德的对手呢,被他压在身下,正当他举手要打时,法王急中生智猛地拽住了他的耳朵,使劲向上提,疼得根德嗷嗷直叫,苦苦告饶,连声说:“你不要拽了,不要再拽了,我不打你了。”两个小孩儿又和好如初了。

法王朝拜莲花生大师以神通火焰变成的大海之地

 

在人们的心目中,“水向低处流”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然而,作为四大获得自在的大成就者却可使河水倒流。10岁的时候,夏季晴空万里的一天,法王赶着成群结队的牦牛度过色达河,当时河水缓缓地流淌着,刚刚没过脚腕。到了一片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牛儿们自由自在地吃着草,他也悠悠自得地躺在柔软如棉的草地上,望着蓝天白云,内观心的本性。慢慢地,心似乎已与虚空浑然成为一体,进入了忘我的境界中。不知不觉,落日的余辉映红了西方的天,不一会儿,已消失无余。突然,狂风四起,乌云笼罩,急骤地下起大冰雹。他如梦方醒,急忙将牛群集中一起,往回走。来到色达河边,他全然没有注意到此时水势暴涨,仍旧漫不经心地步入河中,结果被湍急的水流冲走了。岸边的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吓呆了,回过神儿来时,便慌慌张张地大声喊:“孩子被水冲走了,快去救啊!”大家乱成一团。又有许多人围观在那里,叹息着。正在这时,忽然一个人惊叫起来:“啊!你们快看呀,水向上流了!”所有的目光全部集中在河里,真难以令人相信,河水竟然奇迹般地逆流而上,并且形成了一个漩涡,在漩涡的中央法王神态自若地躺着,好像依旧在观心的本性。人们被顷刻的变化惊得目瞪口呆,他却安然无恙地上了岸,若无其事地赶着牛儿走远了。

 

— 文字引自索达吉堪布所著 《圣者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传》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传 10

悲哀中的慰藉

 

 

九岁的时候,刚刚三十出头的父亲不幸离开了人世,致使家境每况愈下,日趋贫寒。因生活窘迫,他身上穿的衣服也是破烂不堪的,经常受到别人的欺凌。一次,在宗采地方(色达五色湖附近)又遭到几个小孩的凌辱后,他异常哀伤,一边哭一边往家里跑。这时天色已晚,空中乌云密布,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到了家中全身已淋透了。


夜深了,他裹着湿漉漉的衣服躺在那里双眼凝视着上方,久久不能入眠。外面大雨依然下着,“轰隆隆”的雷声震耳欲聋,闪电也时尔划破漆黑的夜空。他冻得浑身颤抖,伤心极了。想到慈爱的父亲这么早就离开了自己,这个人世间实在太痛苦了,凄楚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不知不觉进入了似睡非睡的状态中。

法王朝拜莲花生大师降伏魔鬼之地,也是不丹圣者巴卓达则上师修行之地


在光明的境现中,一面二臂、手结契克印、国王游舞坐式的莲师金光闪闪、笑容可掬地出现在面前,慈爱地对他说:“善男子,你不要悲伤难过,也不要对这个世间生起厌烦,待你长大后,会成为不可多得的人才,宛如繁星围绕中的明月一般,将受到许许多多人的恭敬拥戴,麦彭仁波切直接摄受、加持你,你未来的弘法利生事业十分广大。”这样抚慰一番后,莲师就不见了。他欢喜不已,受到了莫大的安慰,悲痛厌世的情绪也已荡然无存。第二天醒来,他重新振作精神,披上精进的铠甲,对前途充满了信心。此时,东方一片通红,朝阳慢慢地露出笑脸,似乎预示着法王辉煌的利众事业。

— 文字引自索达吉堪布所著 《圣者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传》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传 9

开启智慧的莲花

 

和普通的学龄前儿童一样,到了六岁法王开始学习文字,刚刚学习字母的拼读时稍微觉得有点儿吃力,心里不免有些着急,这该怎么办呢?


一天,路过卡鄂石经堆时,他看见石堆缝隙里有一个小纸团,便好奇地跑过去把它取出来。打开一看,上面写了好多字,因不能直接拼读,就让一个识字的人读给自己听,原来是《文殊语狮子修法》。在结尾写了这样一个偈颂:

印度圣境一老人,高龄已至九十九,
不识文字勤修持,一日得见文殊尊。

听完后,他暗想:这么老的人只修了一天就达到了这么高的境界,像我这样的孩童很快修成,肯定没问题。他高兴极了,拍着手连声说:“太好了!太好了!”于是专心致志地修了几天,结果出现了获许多殊胜加持的验相。从此之后,没有再学拼读就自然而然地会了,而且也领悟了一切经典注疏的大致内容。


本来,高僧大德或者修行人的功德完全表现在闻、思、修,讲、辩、着,戒、定、慧以及弘法利生的事业上。然而,大部分世间平凡人往往要通过神变神通而对某人起信心。如佛经云:“世间之愚人,以神通生信。”基于这一点,先略微提及法王五六岁时的无碍神通。对于高山岩石阻隔遮障的物体能够通彻无阻尽收眼底(无碍眼通);别人心中的所想所思,清清楚楚全然知晓(他心通);昔日在莲师座下倾听大圆满法要及于夏嘎巴上师前聆听大圆满法和贡智云丹嘉措尊前闻法的情景了了分明历历在目,尤其是九百多年前成为格萨尔王的意子丹哲悦欧布美大臣时的事情仿佛发生在昨日一般,明明清清(宿命通)。

法王在果吾拉则神山的岩石上留下的脚印


由于前一世的串习,法王孩提时代便如探囊取物般轻而易举地取出了许多伏藏品,当时所开取的佛像、宝箧至今仍然珍藏着。就像以前恰美仁波切5岁时一样,法王和孩童们一起游乐之时,也经常在草地上打坐、参禅、观心,寻找心的来龙去脉,对自己心性已有了一定的认知。有时和小朋友玩耍的过程中也会奇妙地获得伏藏品。并且,常常见到天尊、护法神等。当时,罗珠上师满怀喜悦地赞叹道:“你这般频繁地现见天尊护法,不知是前世的善缘,还是身为嘉贡种姓的原因?真是稀有!”

— 文字引自索达吉堪布所著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传》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传 8

在母亲的怀抱里

 

 

降生后,母亲以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他,这一点和其他的婴儿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一般一两岁的婴儿思维还没有健全。可此时在他那幼小的心灵中已具足了正信和慈悲。

在母亲的怀里,他有神的大眼晴不时地打量着万事万物。每当看到有人宰杀牛羊时,心中便会生起无限的怜悯之情,焦急地想:这些众生无辜遭杀,实在太可怜了!如果有可能,我宁愿用自己的宝贵生命去挽救它们的生命。但是却无法用语言表达这种悲悯的心情,只能抱着母亲”呜呜”地哀哭。时时流露出与生俱来的菩提心,每次看到苦难的众生时都会想:我若能将他们从痛苦的深渊中解救出来,让每个有情都拥有幸福快乐,满足他们的一切愿望,那该多么好啊!

当他看见佛像经典的时候却显露出异常欢喜的神态,手舞足蹈,”咯咯咯”地笑个不停,并用柔嫩的小手触摸、合十等。还不会叫妈妈就已经会念观音心咒等许许多多本尊的心咒了。

有时母亲出去干活,将他放在摇篮里,他透过帐篷的天窗看到林丘山峰上的青松与蓝天相接壤,不禁有些惊奇,天真地想:这树真高呀,都长在天上了。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1985年7月25日法王如意宝於黄财神圣地龙扎取出来的伏藏莲师像

 

三四岁时,法王就对麦彭仁波切有了不共的信心,在他心目中麦彭仁波切就是文殊菩萨,每当对其祈祷时,就认为是在祈祷文殊菩萨。从那时开始便屡屡见到形象各异(寂怒)的佛菩萨,如同常事。如果天黑以后境界中出现威猛相的本尊,他十分恐惧。所以,经常在临睡前央求母:“好妈妈,你不要先睡着了,不然,看到那些威猛的菩萨,我很害怕。”母亲轻轻地安抚他说:“好宝贝,不怕不怕,妈妈一直陪着你,我们可以同时入睡。”他也以为母亲在陪他,就放下心来,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渐渐地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这种慈爱、虔信和求知欲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日益强烈。

— 文字引自索达吉堪布所著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传》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传 7

神奇的诞生

 

 

公元1932年,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阳春三月,意措怀孕后,出现了许多不同以往的感受,心情异常舒畅,对有情更加慈悲。当时,巴德也同样有许多吉祥梦兆,而且室内经常散发出芬芳扑鼻的妙香,夫妻俩都感到莫名其妙。并且,周围的人们也常常听到从他们的帐篷里传出美妙悦耳的声音等等,有各种各样的奇特征象。


翌年(即公元1933年),释迦牟尼佛显示神变降伏六外道本师之佳节——藏历一月初三的吉祥日,意措临产了,她神清气爽,无有丝毫痛苦。一般来说,普通的人被业风所吹都是倒头降生的,而这个婴儿却是头部朝上出母胎,随即便身体端直金刚跏趺而坐。他睁开双眼,目光炯炯,面带微笑地注视着人们,将胎盘像披法衣一样甩到左肩上,口中朗朗念诵文殊心咒“嗡啊巴扎纳德”七遍。在场的忠泽等众人被眼前这一奇特的情景惊呆了,大家甚感稀奇之余,猛然意识到这非同小可,立即派人到闻名当时的莲花金刚大师(巴多活佛)前呈述此事始末。大师听后喜出望外,高兴地说:“这个孩子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高僧大德的转世灵童。”接着他又郑重地叮嘱众人:“此事关系重大,万万不可传开,为了避免出现意外,大家暂时应严守秘密。”后来伏藏大师旺修及大成就者阿亨拉贡等许多大德,根据伏藏大师列绕朗巴的授记及他出生时的稀有标志,准确无误地认定法王是伏藏大师列绕朗巴的转世活佛。

 

— 文字引自索达吉堪布所著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传》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