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 106 五百商主 — 蒙佛解救 证罗汉果

晋美彭措法王传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施主之妻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夫妇为孩子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取了适合其种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喂养。他长大后学习并精通八观察等一切世间学问,施主又把他送到扎德沃的团体里学习,因其他团体有各种各样的见解和行为,观点都不统一,多是赞叹自宗。施主之子具有超人的智慧,乐于拜读究竟论典,观察到很多宗派的见解不究竟,一直未得满意。后闻一居士赞叹世尊功德,心即数数欢喜,决定无论如何要去拜见世尊,遂舍弃一切诣佛陀前恭敬顶礼祈求传法,世尊为他传授相应的佛法,他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不久,他想到作为佛弟子应该广行布施,然苦于资产不足,即准备入海取宝以作上供下施,积累广大资粮。他率五百商人一路平安入海并取到珍宝,返回途中,突遇飓风狂澜,船在岛边浅海里颠簸,非常危险。众商人恐惧至极失声大喊并祈求:“谁能救护我们啊?!”施主之子安慰道:“不要害怕,我们一起祈祷释迦牟尼佛,承佛的慈悲威力定能得救。” 众商主即刻至诚祈祷:“南无大慈大悲释迦牟尼佛,彻见过去现在未来的怙主,我们现在遇到危难,祈请世尊救护……” 以世尊的加持力他们终于顺利抵达岸边。

返回舍卫城后,众商主恭敬顶礼供养世尊,亲吻佛足,赞叹道:“世尊,是您赐给我们第二次生命!”世尊观察他们的根界意乐,传予相应之法,他们立即以智慧金刚摧毁萨迦耶见,获证预流果位。之后又再三向世尊祈求出家,世尊以“善来比丘”的方便为他们授予比丘戒,并传讲教言。他们自己精进修持,终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现前黄金和牛粪等同、虚空和手掌无别的境界,摧毁世间八法,具足一切功德,诸天共赞。

时诸比丘赞曰:“善哉!蒙佛加持,五百商人解除海中险难,复于世尊教下出家证罗汉果解除轮回苦海的畏惧!” 世尊告曰:“不仅是现在我解救他们,以前也曾解救过他们。昔日印度鹿野苑一个森林中住着一位具种种神变的仙人,当地人大多依止于他,其中有五百商人也皈依了这位仙人。一日五百商主入海取宝,返回途中遇到飓风和种种违缘,都生起很大恐惧,各自祈祷不同的天尊。施主告诉他们:‘天人救不了我们,应该祈祷我们皈依的仙人上师,他会解救我们的……’于是商人们都祈祷仙人。对仙人具有信心的一位天人告诉仙人:‘您的弟子在大海中遇到违缘,请尊者救度。’仙人立即显示神变遣除了他们的违缘,令之平安抵达岸边并来到自己苦行的森林中。五百商人都觉得仙人恩德极大,对他大行供养,后来舍弃一切事务依止仙人出家修持,获证四禅五通。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仙人就是现在行持菩提的我,五百商人就是现在的五百商人。当时我把他们从大海违缘中解救出来,使他们得到四禅五通,现在也解除了他们在海中的危难,并使之脱离轮回苦海。”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百业经 105 老父亲 — 蒙佛加持 今昔得乐

晋美彭措法王传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婆罗门之妻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夫妇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取了适合其种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喂养。婆罗门夫妇后来又生下六个孩子,精心喂养,培养每个孩子都通达世间一切学问,且均分财产,为其安置家业,过着幸福生活。不久婆罗门的妻子去世,婆罗门年迈体衰、两眼昏花、牙齿脱落,而七个孩子不尽孝道,不念养育之恩,居然将老父驱出家门。无依无靠的老父亲只好流浪街头,乞食维生。

如来正等觉具二智慧等无量功德,时时刻刻观照着每一位众生,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世尊观知调化这位老父亲的因缘已成熟,即著衣持钵入城化缘,路见此婆罗门手持一碗一棍挨门乞讨,非常可怜。世尊慈言问其为何乞讨,老婆罗门述说被不肖子逐出家门的凄凉后,世尊和蔼地告诉他:“我教给你一个偈子,你记下来在众人中唱诵。”婆罗门欢喜答应。世尊即说偈曰:“吾生子时心甚喜,如同命根精心育,含辛茹苦集众财,待子成家皆分手。岂料年迈体衰时,被子遗弃逐出门,看吾七子面似人,实与罗刹有何异?幼时呼吾为尊父,此时忆起愤填膺,被子所驱老翁吾,犹如乘者弃老马。逐父如同嫌老马,弃诸街头任乞讨,如是之子真可恶!细细思维吾七子,何如手中所持杖?牛群来时可驱赶,毒蛇侵时可阻止,恶狗来时可驱逐,暗夜亦能探引路,绊倒之时可为撑,七子岂如此手杖?昧心逐父不思恩。”老人熟记下来,待七个孩子在众人中时即一字不漏地唱诵,七个孩子听了生起惭愧之心,愧悔如此虐待老父真不如老父手中拐杖,立即在父亲前忏悔,祈父回家以尽赡养之责。老父生活渐得好转,独自思维自己能安度晚年全蒙世尊恩赐,若有机会一定要好好供养世尊。

一日老父迎请世尊到家中受供,世尊传予相应之法,他以智慧金刚摧毁萨迦耶见,获证预流果位,之后又于世尊前再三请求出家受比丘戒,世尊以“善来比丘”的方便为他传了比丘戒,同时授予教言。他精进修持,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现前黄金与牛粪等同、虚空与手掌无别的境界,诸天赞叹他的功德。

时诸比丘启问:“世尊,以何因缘这位老人先被儿子逐出家门,后以世尊的方便法回到家中安度晚年,并在世尊的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位?祈请世尊为吾等演说。”世尊告曰:“不仅是现在,往昔他也有如是因缘。很早以前,占巴城里一大施主夫妇,辛辛苦苦养大七个孩子,培养他们学习知识,分给每人一份财产,为其娶妻安家,他们却把父亲逐出家门,四处漂泊。当时,附近有位具神变的仙人见施主如此凄惨,即对他说:如果你想回家,我有办法让他们照顾你。老人很乐意。仙人带着老人为其子宣讲佛法,七个儿子听了仙人的教法后都很愿意赡养老人。老人非常感激,常请仙人去家中应供,后来在仙人面前出家修行,证得四禅五通。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仙人就是现在行持菩提的我,老人就是现在的老婆罗门,当时他被儿子遗弃后,我用方便法使他得到四禅五通,现在也是在他被儿子遗弃时,我用方便法使他得以安度晚年,并出家获证罗汉果位。他亦曾在迦叶佛时出家,诸根调伏,故今得解脱。”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百业经 104 两个国王 — 蒙佛加持 证果授记

晋美彭措法王传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时,佛在舍卫城。南方的班札国王和北方的班札国王不合,两国经常作战,死伤无数。他们的好朋友萨迦国王很想予以调和,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即去祈求世尊加被。世尊默许。萨迦国王赞叹随喜世尊的功德,恭敬作礼而去。

世尊从祇陀园来到两国交界处,加持两国各率四大军队激战,世尊再加持他们各自确认自败无疑,乘车来到佛前,世尊又加持他们互不得见,观知二王一个是小乘罗汉的根基,一个是能发起无上菩提心的大乘根基。在佛陀的加持下南方的班札国王在佛前恭敬顶礼,祈求出家受持比丘净戒,世尊以“善来比丘”的方便使他出家受近圆戒,并传授一些教言,他精进修持,灭尽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北方的班札国王祈求世尊及僧众应供三个月,世尊默许。他准备很多饮食供佛及僧,在圆满之日,对世尊及僧众分别作了殊胜供养,并在世尊前发愿:以此善根,愿我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度化无边的众生。世尊赞叹授记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将成就如来正等正觉,度化无边的众生,名曰尊胜如来。”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百业经 103 财宝者 — 清净供养 得佛授记

晋美彭措法王传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施主之妻生下一个庄严的孩子,夫妇举行隆重的贺生仪式,取了适合其种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喂养。孩子长大后学习并精通了世间的文字工巧等一切学问,一日入海取宝。

施主夫妇受给孤独施主的潜移默化,对世尊生起很大信心,皈依受戒,一日迎请世尊和僧众应供,祈佛传法。世尊应供毕观察他们的根界意乐宣讲相应之法,夫妇二人以智慧金刚摧毁萨迦耶见,获得预流果位,之后,仍常去祇陀园闻法,强烈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闻此殊胜妙法。

施主之子到大海里取宝顺利圆满返回,却不见久别的父母,后得知双亲在祇陀园听闻佛法,即前去世尊足下顶礼并与父母一同闻法。世尊观知他很有善根,立即宣说了无上菩提的教言,令他对世尊及其教法生起很大信心。闻法毕他们返回家中互诉惦念担忧之心,父母问孩子出海带回什么宝贝,儿子说:“给父母带回了如意宝。” “千辛万苦从海里得到的是个假宝,我们这次在世尊处得到了真宝。”父母一一对他讲了所证预流果的功德,让他更增上对世尊的欢喜心,遂恭请世尊受供,又祈求世尊及僧众应供三个月。世尊默许。三个月供养圆满之日,他对世尊及僧众一一供养殊胜妙衣,在世尊前发无上愿:以此功德,愿我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度化无量无明众生。世尊赞叹并授记曰:“善男子,善哉!善哉!汝将成就如来正等正觉,度化无量无明众生,名曰波浪如来。”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百业经 102 珠宝者 — 供佛及僧 得佛授记

晋美彭措法王传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大商主准备许多行李货物离开舍卫城前往海边欲入海取宝。临行前他祈祷门神、道神护佑自己圆满顺利取宝回来并许愿回来对他们作供养。到海边时他对海边神和住船神也如是祈祷并许愿。因诸神的护佑及其他因缘和合,他顺利圆满地取宝回来,分别供养了门神、道神、海边神和住船神,又迎请所有沙门、婆罗门、遍行者、贫困者等等广行供施。

如来正等觉具二种智慧等无量功德,时时刻刻观照着一切众生,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世尊观知商主被调化的机缘已成熟,并具有无上菩提 的善根,即著衣持钵与众比丘入舍卫城。商主见到世尊无比庄严的身相,生起无比欢喜心恭敬顶礼,如散花般把种种珍宝抛向空中供养世尊。以世尊的加持力,供养的全部珍宝都停在世尊头顶上空。商主更加欢喜,再三祈求供养世尊及僧众三个月饮食,世尊默许。在三个月供养圆满之日,他对世尊及僧众分别供养殊胜妙衣,并在世尊前发无上菩提心愿:以此善根,愿我获证如来正等正觉的果位,度化无边的众生。世尊对他赞叹授记曰:“善哉!善哉!大商主,汝将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度化无边的众生,名曰宝积如来。”【师言:《百业经》后一部分讲了很多大乘的殊胜愿,发大乘殊胜愿十分重要。发愿要注意,如同自己的金刚上师及三世佛佛子如何发愿,我亦如是发愿。这样发愿肯定究竟,不会错的。不能只知道取舍因果,还要发无上菩提心,若没有菩提心,便不能成佛。华智仁波切的教言说:成佛的唯一根本因是菩提心。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论》宣讲了菩提心的殊胜、利益、功德等等。所以,希望在座各位一定要修持菩提心。】

  • 遍行:无善恶之性格而普通遍现起于各场合之心。有作意、触、受、想、思等五种。
  • 无上菩提:又作无上正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菩提。谓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亦复教他人发菩提心,令他人入信,若有来者及不来者,悉皆恭敬亦生随喜,如此解脱自利利他,为多人利益安乐故,称为无上菩提。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