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 96 懒惰者 — 见佛生喜 得佛授记

晋美彭措法王传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郊有一大施主富如多闻天,其妻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夫妇举行贺生仪式,取了适合其种姓的名字,精心喂养,孩子如海莲般成长起来。但这孩子特别懒惰,整天躺在床上不起来。父母很担忧地问他:“孩子,你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心里不舒服?”他连话都懒得回答。父母请来医生诊断,得知孩子身心健康,只是过于懒惰不愿起床,即苦口婆心劝导:“孩子,这样懒惰下去以后怎么生活呢?要想得安乐必须勤劳精进。”父母又一一迎请六大本师来家里应供对其作加持,但都没起作用。后来听说世尊的威望能力无比,即恭请世尊及僧众来家中应供。

世尊著衣持钵率领僧众前来,孩子一见世尊身心调柔、身相庄严,生起极大欢喜心,立即从床上跳下急趋佛前恭敬顶礼,与父母一起供养世尊饮食。饭食讫,世尊为他传予相应之法,宣讲了精进的教言,并告诉他:“只要你精进修持,定能获证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他想到世尊教诲精进积累资粮才能获得佛果,自己如此懒惰怎能对世尊及三宝做有益之事,应该入海求取如意宝作供养。他即去大海顺利圆满取回珍宝后,在三个月中供佛及僧,最后一天对世尊供以最好的衣食,亦对僧众一一供养,并发愿:以此善根,愿我将来能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度化无量无明的众生。世尊授记曰:“汝将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号称具精进如来,能度化无量众生。”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百业经 95 供施 — 供施功德 得佛授记

晋美彭措法王传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一大施主之妻生下一个很庄严的孩子,夫妇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以牛奶、酸奶、酥酪等精心喂养。他长大后学习并精通文字和婆罗门行为等十八种世间学问,又研究各种论典,辩才无碍。他自恃才貌双全非常傲慢。父母去世后有婆罗门劝告他:“您父母在世时好行供施,您也应该上供下施。”他说:“我相貌如此庄严,智慧如此高超,岂能对别人供施!”婆罗门闻言都认为他人格不好,在内部秘密规定任何人不得与他接触,他知道后也愤然与那些婆罗门绝交。

世尊观知这个傲慢的婆罗门子具大善根能发起无上菩提心,即从祇陀园刹那间来到其家,从地下徐徐露出地面显现在他眼前。婆罗门子见状生起极大欢喜心,急敷宝座请世尊入座。世尊对他宣讲了有关供施的教言。他想续承父母生前上供下施之善举,就向世尊祈求:“世尊,我很想供施积累资粮,苦于财产不具足。”世尊指点后他得到了宝藏,即于世尊前恭敬顶礼祈求供佛及僧三个月,世尊默许。同时他向舍卫城的人们宣布自己将于某时广行供施,来者不拒,皆可享用。与他绝交的婆罗门耿耿于怀,不愿前去享用。后来他又再三宣布:如果你们婆罗门不愿享用的话,我将把所有财物供养世尊及其眷属,然后在佛的教法下出家。婆罗门知道这个人有言必有行,如果出家把全部财物供养出去,自方谁都得不到。他们即解除旧约,去领回大量财产。婆罗门子在供佛及僧三个月的最后一天,仍对僧众一一供养,对世尊供养上等饮食衣物等,尔后在世尊前发殊胜菩提大愿:以此善根,愿我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饶益无边的无明众生。世尊立即称赞并授记:“善哉!善哉!汝将成为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名见义如来。”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百业经 94 刚布 — 神变生信 得佛授记

晋美彭措法王传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时,佛在王舍城。毗邻日札城中的刚布大施主富如多闻天子,以慈爱心善待每一个众生,经常举行大型供施法会,布施财产给索求者,迎请众多婆罗门及其教主应供,学习各派的论典并作详细观察,他觉得婆罗门及其教主的观点都不究竟,不能使自己满意。来自王舍城的一位居士对他宣说、赞叹了世尊的功德,他便生起很大信心,想到自己常举行的供施大法会中成千上万的应供者没有一个像世尊那样功德圆满让人生信,盼望能有机缘幸运地供养世尊。

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迦世尊已了知大施主的心愿,观知他具有不退转善根,将来能速获如来正等觉果位,依靠他能调化饶益很多众生,即偕一千僧众来到日札城。世尊加持人们不见僧众,唯见世尊独自一人,之后径至施主家。施主遥见世尊欣喜踊跃:“世尊善来!世尊善来!恭请世尊接受我的供养。”世尊开许道:“大施主,用各种饮食何时装满我的钵,我何时享用你的供养。”刚布施主遵言供上很多饮食,一直不见钵满,即发大心令眷属把所有饮食取来盛在钵里。世尊观知千僧饮食已足够,即以神变显现钵满,对施主说:“可以,钵已满。”施主很高兴。世尊突然又把千僧显现出来一一入座、受供。施主亲眼目睹世尊不可思议的神变,赞曰:“稀有!奇哉!一钵能供千僧食!”他对世尊生起很大的欢喜心恭敬顶礼祈求:“请世尊及僧众接受我三个月的饮食衣药等供养。”世尊默许。大施主供佛及僧三个月圆满之日又以厚礼供养每位僧人,以最贵重的衣物供养世尊,在世尊前发愿:愿我将来能度化无明的众生,成就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的果位。世尊赞叹并授记曰:“善哉!善哉!以汝之愿力将成为度化无明众生的正等觉——刚布如来。”世尊授记毕,率诸比丘返回王舍城。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百业经 93 贞烈之妇 — 耶输陀罗 为夫殉身

晋美彭措法王传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时,佛在迦毗罗卫城。佛子罗睺罗和佛父净饭王前来拜见世尊,世尊亦应邀回父王宫中受供。世尊在昔日王妃的宫殿里应供毕返回,王妃耶输陀罗登楼眺望,目送世尊远去,直至世尊身影依稀不复再见。她痛心至极遂从楼上纵身跳下,幸蒙世尊加被,大地变如棉絮一般柔软,王妃安然无恙。

诸比丘启问:“世尊,以何因缘王妃耶输陀罗为您甘愿置己生命于不顾?祈为我等演说。”世尊告曰:“不仅是今生,往昔她亦曾为我殉身。昔日印度鹿野苑的梵施国王率军于林中狩猎,马突然脱缰狂奔而去,驮着国王到了一个寂静地方。身心疲乏的国王,准备依树小憩,突见一对人非人夫妇悠闲地弹奏琵琶享受舒适甜美的生活。他对此羡慕不已,又见其夫人娇美非凡,不禁生起猛烈的贪心,认为杀掉其夫就可以得到她,即射毒箭杀死她的丈夫。梵施国王上前求婚,夫人说:‘丈夫尸骨未寒,我岂能与你共享生活,待安置好丈夫遗体后再满你心愿。’ 国王信以为真拭目以待。夫人堆积柴薪,将丈夫遗体安置其上,点燃柴薪,当火燃得正旺时即纵身跳入火堆为夫殉身。梵施国王大失所望,便作一偈:‘为得他人妇,置夫于死地,妇为夫殉身,妇亡吾不得,夫妇皆丧命,罪重吾苦痛!’诸比丘,当时的人非人即今行持菩提的我,其夫人即耶输陀罗,当时她为我而置自身于不顾,今生亦复如是。”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百业经 92 人非人 — 摧毁傲慢 令得解脱

晋美彭措法王传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施主富如多闻天子,其妻生下一个身色金黄、头如宝伞、眉毛黝黑、鼻形妙高具足庄严之相的孩子,胜于常人犹如人非人,故取名人非人,施主夫妇用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喂养。他如海莲般迅速成长,学习并通达了文学历算艺术等一切世间学问,在印度六大城市极负盛名,众人络绎不绝前去亲睹其非凡相貌。他自恃貌殊生起大傲慢心,【师言:貌美没有什么值得傲慢。世间的美貌容颜如落花、如流水;出家人恃己貌美生傲慢心,对善知识不理不恭,给自己的修法带来很大的障碍,更不应该傲慢。】对任何人都不恭敬接近,自以为天下第一。父母见孩子如此傲慢,担心对他的前途不利,打算带他去拜见释迦牟尼佛,祈望世尊折服其慢心,即对人非人说:“孩子,你不要自以为了不起,和释迦牟尼佛庄严无与伦比的身相相比,你不及佛陀的千分、万分、十万分之一。”人非人听后急切地想去拜见世尊一睹尊容,即携众眷属往舍卫城拜见世尊,遥见世尊的庄严相好时,他的傲慢心顿时消失,生起极大欢喜心,急趋前于世尊足下恭敬顶礼合掌求法。世尊观察他的根界意乐传了相应的法,他以智慧金刚摧毁二十种萨迦耶见,证得预流果,并得父母同意,于释迦佛教法下出家精进修持,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

诸比丘启问;“世尊,以何因缘人非人恃己貌美生大傲慢?以何因缘见佛陀时傲慢即被摧毁并出家获证罗汉果位?祈为吾等演说。”世尊告诸比丘:“不仅是今生,前世我亦曾摧毁他的傲慢,使他得到四禅五通。汝等谛听:昔日印度鹿野苑有一婆罗门之妻生下一个十分庄严的孩子,精心喂养。他长大后自恃相貌殊妙,不理睬恭敬任何人,极为傲慢。父母担心孩子如此下去绝无裨益,准备设法摧毁其傲慢。时鹿野苑一寂静处有一位具足五神通的仙人,相貌非凡,父母对孩子说:‘你不要自恃貌美无比,如果与鹿野苑的那位仙人相比不及其千万分之一。’他闻言即往仙人处,见到仙人的非凡美貌时傲慢心立即被摧毁,并对仙人生起很大欢喜心恭敬顶礼、听受妙法,复在仙人座下出家修行,终得四禅五通。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仙人即现在行持菩提的我,傲慢的孩子即人非人。当时我摧毁他的傲慢,令证四禅五通,现在我亦摧毁他的傲慢,使获罗汉果位。复有一段因缘:他曾在人天导师迦叶佛的教法下出家、调伏诸根,所以现在得到解脱。”

人非人:1、人与非人之并称。“非人”谓天龙八部、夜叉、恶鬼王众等。2、乐神名。乃天龙八部众之一,为印度俗神紧那罗(梵Kimnara)之别名,以其形态似人,而实则非人,故称人非人。又作紧捺罗、紧陀罗、真陀罗、紧捺洛、疑神、歌神等。彼等虽非人类,然参诣佛陀时,皆现人形。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