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 76 迦叶尊者 — 功德无量 世尊亲赞

晋美彭措法王传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日迦叶尊者(Kassapa Thera从寂静的闭关处回到久别的世尊身边。时世尊正为数百眷属传授妙法,眷属们见迦叶尊者须发皆长,衣衫褴褛,心生不悦,觉得他很不如法。世尊悉知眷属们各自的心念,心想:我涅槃后,佛法全靠迦叶弘扬,他本已精通三藏,具足种种功德,是人天诸众所应恭敬赞叹的大德,若常受众比丘轻蔑实不应理,我今应在众人前宣扬其共与不共之功德。佛告众眷属曰:“你们不要轻蔑迦叶尊者,我涅槃后教法全由他来弘扬。”复告迦叶尊者:“迦叶过来,和我同坐一座。”众眷属顿生稀有之感,相信迦叶尊者一定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迦叶尊者来到佛前,右膝着地,合掌顶礼,禀白世尊:“释迦世尊,您是我的本师,您是我的善逝,我是您的声闻【此时,迦叶尊者已得戒体,此是旧仪规中的承诺得戒体】。”世尊对众眷属宣说迦叶尊者的功德:“譬如我于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之间可以住于第一禅定,迦叶也可以如我一样,乃至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的境界,凡我所能得,迦叶同样能如是;复又如四无念、四无色界等我所有的境界,迦叶全部具足,我之种种不可思议的神变诸如大变小、一变多、水不能溺、火不能烧、住于虚空等,迦叶也同样具足【以上种种境界,《百业经》藏文版本中有详细讲述】。”闻世尊对迦叶尊者如此赞叹,众眷属自然生起很大的信心。

迦叶尊者受到众人恭敬,世尊复对众眷属广作授记。时诸比丘赞曰:“世尊如此赞叹迦叶尊者,人、天诸众也生起极大恭敬心。稀有!奇哉!”

佛闻此言告诸比丘:“不仅是现在,以前我也在众人前赞叹他,他因此而得到众人恭敬。印度鹿野苑曾有位梵施国王,在位期间举国安泰,无诤、无仇、无盗、无灾,政通人和,五谷丰登,君慈臣贤,庶民忠君,梵施国王如理如法地把整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宫内有五百王妃,但国王一直没有太子,祈祷了所有的天尊仍无济于事。时国王手下有五百骄傲自满、恃势放逸、性格恶劣的大臣,只有胜藏大臣具足智慧、人格稳重、心地慈善、深谋远虑而又谨慎周到。梵施国王与黎宏国王之间产生矛盾,梵施国王认为如果派胜藏大臣住在黎宏国家,定能化解两国之间的矛盾以免战患。梵施国王把想法告诉胜藏大臣,彼欣然领命前往黎宏国。以胜藏大臣的智慧使两国之间的关系日渐融洽。梵施国王年岁渐高,他的一个王妃终于生下一个很庄严的孩子,宫廷上下为小太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各种上好饮食精心喂养。太子刚会行走时,梵施国王虑及自己已经是年迈体衰,将不久于人世,太子尚且年幼,无力执掌国政,恐其他大臣心机不良谋害太子篡夺王位,便自然而然地想把自己爱重的胜藏大臣请回来接替王位,相信他会很好地保护小太子,国家人民也不会遭受违缘。毕竟他现在身为大臣,要想让他继承王位,一定要当众赞叹他的一切能力才干等,以免众人不服。决定后梵施国王特派专使迎请胜藏大臣回宫商议大事。胜藏大臣从命返回鹿野苑,梵施国王率宫内大小重臣乘象骑马,在装饰一新之城市内外的道路两旁列队迎接,场面非常隆重。君臣二人久别重逢,悲喜交集,然后共乘一大象,共享盛宴,共一碟食。宴会将毕,国王慎重告诉胜藏大臣:‘爱卿,我年事已高,太子尚幼,朕驾崩后,一切国事均交付于您,请好好保护小太子!’胜藏大臣答应下来。不久国王因病医治无效驾崩,胜藏大臣召集所有大臣宣布:‘各位大臣,现在国王已驾崩,太子尚幼,以后,应由太子继承王位、统领天下,我们现在要好好保护太子。’因国王曾亲赞其功德,故众人很信服于他。诸比丘,你们是如何想的?当时的胜藏大臣即今世之迦叶尊者,梵施国王即今现证菩提的我,往昔我也曾在众臣前赞叹过他,今亦如是。”诸比丘闻言,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百业经 75 本师 — 两世引导 亲眷证果

晋美彭措法王传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施主先后生下七个孩子,夫妇俩给每个孩子都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都用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喂养,让他们学习文字历算、八种观察等学问,他们全部精通无碍。

他们长到选择事业、立足世间、为人处事的年龄时,施主教导他们以后还要好好听从父言,多亲近给孤独长者,如是今生来世都大有利益。七个孩子因各自前世因缘不同,唯有第七个孩子听从父教、亲近给孤独长者,并对世尊生起了欢喜心。六位兄长分别依止了外道六大本师 ,并恭请各自本师到家中受供。七弟也打算恭迎自己的本师释迦世尊到家中应供,故与六个哥哥商量:“你们以前迎请各自本师时,虽然我不信仰他们,但还是尽力帮忙,现在我要恭请本师释迦世尊到家中来应供,请你们也尽力帮助。”他的六个哥哥比较明达,和请来的亲眷一起准备了很多饮食,次日亲迎殊胜福田。世尊率僧众著衣持钵到他家应供,供养圆满后,世尊观察他们的根基,传予相应之法,彼等都摧毁萨迦耶见,获证预流果位。他们在佛前再三祈求:“我们为了解脱三恶道的痛苦,也为了六道众生解脱轮回痛苦远离生死,祈求世尊及所有的僧众,在有生之年一定只受我家的供养,不要去别的地方。”世尊告诉他们:“莫作是说,我可以跟你们结缘,同时还要度化很多其他有缘众生。”他们遵从佛言,世尊率僧众返回经堂。七弟征得父母同意后,于佛前祈求出家受持比丘净戒,佛陀以“善来比丘”的方便使他纳受了戒体,并传授一些教言,他精进修持后灭尽三界轮回的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

诸比丘赞曰:“世尊,施主家七个孩子有六个依止外道本师,最后都是藉七弟的引导遇佛教化,证得圣果,且七弟自行出家亲证罗汉果位。”

世尊告诸比丘:“往昔他们六个也是不太和合,依靠弟弟的调和,得以出家证得四禅五通。很早以前中土有七国各自为政,常因一些矛盾而互相作战,死伤甚多。嘎西的梵施国王希望和解六国纠纷,但自己又无能为力,打算请附近一位具五神通的仙人来调和六国之间的矛盾,便到仙人前再三祈求:‘尊者,现在六国之间矛盾重重,相互作战,已经杀害很多众生,今特意恳求尊者慈悲调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仙人默许。六国又各自率领四大军队在印度鹿野苑对阵时,梵施国王再次到仙人前请求,仙人跃入虚空显示种种神变,六个国王见状,对仙人生起欢喜心,都放下武器恭敬顶礼,祈求依止仙人出家,仙人默许。他们分别回去处理妥善国内事务后出家,依照仙人教言精进修持,最后获得四禅五通。诸比丘,你们是怎样想的?当时的仙人即今现前菩提的我,梵施国王就是现在的七弟。其余六个国王即今学外道的六兄弟。当时,六个国王依靠他而得到四禅五通,现在,六个哥哥依靠他而获证圣果。”

诸比丘复又启问:“世尊,施主的儿子和眷属造何善业,今生富贵之家,并在佛的教法下得到圣果?”世尊复告曰:“这亦是他们前世因缘所致。贤劫人寿二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印度鹿野苑一位施主家生了七个孩子,前面六个观点不一,修学外道,只有小儿子对佛法具欢喜心,用种种方便法引导六位哥哥对迦叶佛生起信心并出了家。七兄弟各自在临终前都发愿:愿将来释迦佛出世时,令佛欢喜,不做佛不欢喜之事,以今生出家的功德,在释迦佛的教法下灭尽烦恼得证圣果。那位施主也作了广大布施,一生中皈依守持居士戒,临终时发愿:以此善根,愿我生生世世生于富贵之家,依靠我的七个孩子在释迦佛教法下令佛欢喜,不做令佛不欢喜的事。诸比丘,你们是怎样想的?当时的施主一家即今施主一家,他们都因往昔的愿力及积累资粮所致,今生值遇我的教法,闻得教言后皆获证圣果。此即他们各自的前后因缘。”

外道六大本师:又作外道六师。以佛教立场而言,此为古印度佛陀时代中印度(恒河中流一带)势力较大之六种外道,实为当时反对婆罗门思想之自由思想家。

  • 一、珊舍耶毗罗胝子,怀疑论者,不承认认知有普遍之正确性,而主张不可知论,且认为道不需修,经八万劫自然而得;
  • 二、阿奢多翅舍婆罗,唯物论、快乐论者,否认因果论,乃路伽耶派之先驱;
  • 三、末伽梨拘舍梨;宿命论之自然论者。主张苦乐不由因缘,而唯为自然产生,系阿奢毗伽派之主导者;
  • 四、富兰那迦叶,无道德论者。否认善恶之业报;
  • 五、迦罗鸠陀迦旃延,无因论之感觉论者。认为地、水、火、风、空、苦乐、灵魂为独立之要素;
  • 六、尼甘陀若提子,奢侈那教之创始人。主张苦乐、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应偿之,并非今世行道所能断者。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文殊真实名经》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敬礼孺童相妙吉祥!


复次吉祥持金刚,难调伏中胜调伏,
勇猛超出三界内,自在金刚密中胜。
眼如白莲妙端正,面貌圆满若莲花,
自手执持胜金刚,时时仰上作抛掷。

复次第现忿等像,亦有无边持金刚,
勇猛调伏难调者,具威猛相极怖畏。
于金刚尖出胜光,自手向上令抛掷,
有大慈悲及智慧,方便益生极殊胜。

具足喜乐安隐心,示有忿怒之形相,
于行正觉行中尊,众皆来集身恭谨,
向彼如来薄伽梵,究竟正觉礼敬已,
于前恭敬伸合掌,端坐正念而告白:

遍主与我作饶益,益我慈悲于我故,
如幻网中成究竟,愿我真实获菩提!
有诸烦恼乱其心,不解泥中而没溺,
为利一切有情类,令获无上之果故。

究竟正觉出有坏,是有情师及导师,
亦大记句达真性,了知根心殊胜者。
彼出有坏之智身,是大顶旋言词主,
亦是智身自超出,妙吉祥智勇识者,
诵彼殊胜真实名,是甚深义广大义。

无比大义胜柔软,初善中善及后善,
过去正觉等已说,于未来中当演说。
现在究竟等正觉,亦遍数数皆宣说,
大幻化网本续中,持大金刚持密咒,
如彼无边诸佛勅,妙音宣畅今当说!

世尊究竟正觉等,愿成真实持咒故,
如我决定未出间,当勤坚固而受持!
远离烦恼令无余,于诸谬解舍离故,
即以无别无异心,为诸有情愿宣说!
密自在者持金刚,向如来前说是言,
告白毕已而合掌,以身恭敬坐其前。
(以上为祈祷十六颂)

 

复次释迦出有坏,究竟正觉两足尊,
于自面门殊胜舌,广长横遍令舒演。
显现三种世界内,调伏四魔诸怨敌,
有情皆具三恶趣,为现清净微笑相。

于其清净梵音中,遍满三种世界已,
为持金刚大力者,密自在主而答说:
具足有大慈悲者,汝为利益有情故,
具足智身妙吉祥,诵真实名是大益。

能作清净除罪业,于我精勤应谛听,
善哉吉祥持金刚,手持金刚汝善哉。
密主我为此事故,为汝巧妙令宣说,
汝今一心应谛听,唯然薄伽梵善哉。
(以上为回答六颂)


复次释迦出有坏,一切密咒大种性,
密咒明咒持种性,于其三种令观察。
世间及出世间性,显作世间大种性,
殊胜广大手印种,大种大髻应观察。
(以上观察六种性二颂)

 

言词之主演偈颂,密咒王者具六种,
将令显出于无二,无生法者自宣说:

阿阿 厄厄 呜呜 诶诶 喔喔 昂阿 萨特多 舍德 加纳 么儿德

杭 部多 部达能 扎哈达 哇德能
aa ee uu eiei oo· ang a· sa te duo· she de· jia na·me
er de·ra hang· bu duo· buda neng· zha ha da· wa de neng
(住三世佛心,我乃智身佛)

嗡班资儿 德恰纳 德卡策达 扎加 加纳 么儿大耶 加纳
嘎雅 瓦格 修 阿巴匝纳 雅喋纳玛
ong ban zi er· de qia na· de ka ce da· zha jia· jiana· me er da ye· jia na·
ga ya·wa ge · xiu ra · a ra · ba za na · ya die na ma
(金刚利断苦,具足智慧身,智身语自在,令熟尊前礼)
(以上为幻网现证菩提次第三颂)


如是正觉出有坏,究竟正觉阿中出,
阿者一切定中胜,是大利益微妙字。
诸境之内出无生,即此远离于言说,
是诸说中殊胜因,令显一切诸言说。

大供养者是大欲,一切有情令欢喜,
大供养者即大嗔,一切烦恼广大怨。
大供养者是大痴,亦愚痴心除愚痴,
大供养者即大忿,即是忿恚之冤讐。

大供养者大贪欲,一切贪欲皆除断,
大欲即是于大乐,大安乐者大喜足。
大境色与广大身,大色并及大形像,
大名及与大广大,大中围者是广大。

持于广大智慧器,钩烦恼钩大中胜,
普闻妙闻皆广大,显中即是广大显。
解者执持大幻化,大幻化中成利益,
大幻化内喜中喜,大幻化中施幻术。

大施主中最为尊,大持戒中持殊胜,
于大忍辱即坚固,以大精进悉弃舍。
以大禅定住静虑,以大智慧令持身,
具足大力大方便,大愿胜智是大海。

大慈自性无量边,亦是大悲胜智慧,
有大智慧具大智,大解即是大方便。
具大神通及大力,大力及与大速疾,
复大神通大名称,大力令他令摧伏。

三有大山悉能坏,持大坚固大金刚,
大紧即是大雄勇,于大怖中施怖畏。
尊者大种即殊胜,上师密咒大殊胜,
住在于彼大乘相,大乘相中最殊胜。
(以上为金刚界大曼茶罗十四颂)


广大正觉众明主,具大寂默大寂默,
大密咒中令出现,有大密咒自性理。
欲得十种到彼岸,住于十种彼岸中,
十彼岸到是清净,即是十种彼岸理。

尊者十地自在者,住在于彼十地中,
具知十种之自性,持于十种清净者。
十种义相义中义,自在寂默十力主,
作诸利益无有遗,具有十种大自在。

离彼无始戏论主,真如自性清净主,
言说真实不讳句,如其所说而依行。
于无二中说无二,住于真实边际中,
无我狮子具音声,外道恶兽极怖畏。

游行一切有义中,速疾犹若如来心,
胜及最胜胜怨中,于转轮者施大力。
集中之师集中胜,集王集主集自在,
执持爱护大灵验,大义不受他恩念。

句王句主能言词,句中自在句无边,
以真实句说真实,于彼四谛宣说者。
不还之中复不还,教如缘觉及独觉,
种种决定超出中,彼诸大中独一因。

比丘罗汉即漏尽,调伏诸根并离欲,
获得安乐无怖畏,成满清凉亦无浊。
明解及与于神足,世间善逝胜明解,
于我不执不执我,住于二种谛理中。

能到轮回之彼岸,所作已毕住露地,
于一智中而出现,以智慧器破一切。
法王妙法具显现,于世间中胜明照,
以法自在法中王,能演妙道令宣说。

有义成就满誓愿,舍离一切诸虚妄,
无尽法界实离妄,胜妙法界极无尽。
具大福田胜福足,智中广大殊胜智,
具足智者解有无,无二种中而积集。

诸常见中胜禅定,誓修静虑是智王,
自解各各皆不动,最上胜者持三身。
具足正觉五身性,遍主五种智自性,
首冠庄严五觉性,持五种眼离执着。

令诸正觉皆增长,正觉尊子胜微妙,
胜智出有出生处,出现法中离三有。
独一坚固金刚性,初生已做有情主,
现空性中自超出,胜智妙智如大火。

以大光明遍照耀,以智慧明令显现,
是有情灯智慧炬,具大威势显光明。
是胜咒主明咒王,密咒王者作大益,
具大肉髻希有顶,大虚空主说种种。

是诸正觉胜自性,具足有情欢喜眼,
能令增长种种相,诸大仙等皆供赞。
令持三种之密咒,大记句者持密咒,
尊者守护三宝故,宣说最胜三乘法。

真胜有义之罥索,是大执持金刚索,
金刚铁钩大羂索,怖畏金刚施怖畏。
(以上为清净法界智二十五颂)


金刚王者六面怖,六眼六臂力具足,
亦具骨相露牙者,哈喇哈喇具百面。
是狱王主魔中王,有力金刚能作怖,
名称金刚金刚心,幻化金刚具大腹。

金刚中生金刚主,是金刚心如虚空,
不动独发相严身,所着大象生皮衣。
大紧呵呵皆哮吼,希希声吼能作怖,
若作笑者有响笑,金刚喜笑大哮吼。

金刚勇识大勇识,金刚王者大安乐,
金刚坚者大乐喜,金刚吽者吽声吼。
器中执持金刚箭,金刚剑断令无余,
众持金刚具金刚,一种金刚能退敌。

炽炎金刚施恶眼,金刚头发如炎炽,
金刚降临大降临,具足百眼金刚眼。
身中具有金刚毛,金刚毛者独一身,
指甲增长金刚尖,以金刚心皮坚硬。

执金刚鬘具吉祥,以金刚鬘而庄严,
呵呵响笑决定吼,具六种字金刚声。
大柔和声大音声,三世界中独一音,
遍虚空界声哮吼,诸有声中皆殊胜。
(以上为不动中围十颂)


真实无我真实性,即是真际无有字,
宣说空性众中胜,甚深广大声哮吼。
即是法螺具大声,亦法犍椎大音声,
超越无住圆寂性,十方法中即大鼓。

无色有色中微妙,具种种相意中生,
具诸相者显吉祥,执持影相使无余。
无能过中大名称,三界之中大自在,
住于最极圣道中,大兴盛中之法幢。

三世界中一孺童,长老尊者四生主,
三十二相具庄严,三界所爱于中妙。
是世间解为胜师,是世胜师无怖畏,
救世间尊意无私,救中救者而无上。

尽空边际悉受用,解一切中智慧海,
解散一切无明壳,亦能破坏三有网。
能灭无余诸烦恼,到彼轮回大海岸,
胜智灌顶具头冠,真实究竟令庄严。

灭除三种诸苦恼,灭三毒得三解脱,
决定解脱诸障难,住于如空平等中。
超越一切烦恼垢,能解三时及无时,
诸有情中即大龙,功德带中之鬓带。

诸有身中即解脱,虚空道中真实住,
持于如意大宝珠,遍主一切宝中胜。
圆满是大如意树,胜妙净瓶大中胜,
能作有情诸利益,随顺有情而利益。

亦解善恶及时辰,遍主解记具记句,
解时及解有情根,亦能作于三解脱。
具足功德解功德,解法赞叹现吉祥,
吉祥之中最吉祥,吉祥名称善名称。

大止息中大法筵,大欢喜中大音乐,
恭敬承侍悉具足,胜喜名称性吉祥。
具胜施胜是尊者,微妙归处堪归敬,
于世怨中胜中胜,离一切怖无有余。

顶髻及髻各分垂,头发摸搜戴头冠,
五面具有五种髻,五髻各系花鬓带。
即是秃发大勤息,行净梵行胜勤息,
大苦行者建苦行,微妙净宫乔答弥。

梵婆罗门解净梵,超圆寂时得净梵,
脱离缠缚解脱身,解脱圆寂是圆寂。
超越悲哀灭悲哀,微妙决定近出离,
能除苦乐之边际,离欲身中而超越。

不可比量无与等,非见非显非朗然,
虽往不改亦普遍,微细无漏离种性。
无尘离尘即无垢,离失舍除于过患,
最极寝寤觉自性,诸解诸明即微妙。

识心超越于法性,持理即是无二智,
离虚妄者默然成,修于三世正觉行。
正觉无垢亦无边,最初正觉亦无因,
独一智眼无垢染,具足智身即如来。

以句自在广宣说,演胜丈夫法中王,
宣陈微妙殊胜处,诠说师子无与等。
于胜观察殊胜喜,积聚威势是入意,
炽炎光中吉祥相,手臂光耀令显现。

殊胜大医即尊者,能离痛刺无有上,
亦是诸药枝茂树,对治诸病大怨讐。
入意三界中殊胜,吉祥游宿具中围,
十方一切虚空界,建立法幢极微妙,

游行唯一广大伞,即具慈悲妙中围,
吉祥莲花舞自在,广大遍主大宝伞。
具于正觉大威势,持于一切正觉身,
是诸正觉大修习,是诸正觉唯正法。

金刚大宝灌顶相,诸大宝性即自在,
世间自在诸法性,持金刚者一切王。
一切正觉即大心,一切正觉在心中,
一切正觉之大身,亦是一切正觉语。

金刚日是具大明,金刚月是无垢光,
离欲等中是大欲,种种诸色炽炎光。
金刚跏趺正等觉,执持真实究竟法,
吉祥正觉莲花生,亦能摄持正觉藏。

复持种种幻化王,广大正觉持明咒,
聪明金刚即大剑,真实清净殊胜字。
是广大乘除苦恼,金刚法者广大器,
金刚甚深唧哪唧,金刚智慧依义解。

诸到彼岸皆究竟,一切地中具庄严,
真实清净无我法,真实智月殊胜光。
广大精进幻化网,本续一切殊胜主,
金刚坐者具无余,持于一切智慧身。

一切殊胜妙智慧,即是心地持往复,
一切正觉之大心,复持种种之化轮。
是一切体殊胜性,亦持一切体自性,
即无生法种种义,持于一切法自性。

广大智慧刹那中,解持诸法无遗余,
现解一切诸法者,胜持寂默真实际。
殊胜不动自性净,持于正觉妙菩提,
一切正觉现于前,智火炽炎光显盛。
(以上为妙观察智四十二颂)


随乐成就微妙义,一切恶趣悉清净,
诸有情中殊胜尊,一切有情令解脱。
烦恼敌中独勇猛,威猛能破愚痴怨,
具吉祥智而严身,执持坚固之恶相。

能令动于百种手,举步相中而作舞,
吉祥百手皆圆满,遍空界中能作舞。
大地中围一界分,以一足跟坚踏之,
以足爪甲界内分,净梵世界尽令押。

无二一义法之义,即微妙义无怖义,
亦种种识具色义,于心意识具相续。
体义无余数欢喜,爱空之性殊胜智,
舍离三有之贪欲,三有欢喜广大者。

色貌鲜洁若白云,光明殊胜如秋月,
亦如初出妙日轮,爪如赤铜光皎洁。
头冠殊胜尖末青,胜发亦复绀青色,
大宝光明具吉祥,正觉化身庄严具。

诸百世界皆令动,而能具彼神足力,
持于广大实性念,四念住中静虑王。
以七觉支为花香,即是如来功德海,
解八道支义理故,是解真实正觉道。

于诸有情大分著,亦如虚空无所着,
一切有情意中生,速疾犹如有情意。
解诸有情根与义,能夺有情诸心意,
亦解五蕴实性义,清净五蕴令受持。

决定出彼诸边际,亦能出于决定中,
向决定出道中住,宣说一切决定出。
拔十二支三有根,持于清净十二种,
具有四谛之义相,解持八种之心识。

十二实义令具足,十六实性现体解,
以二十种成菩提,胜解一切正觉相。
一切正觉幻化身,无边亿界令出现,
彼诸刹那现了解,亦解刹那诸有义。

种种乘者方便理,利益去来皆了解,
决定出于三乘者,住在于彼一乘果。
诸烦恼界清净性,尽能灭除诸业果,
过于一切江海中,寂静加行中出现。

烦恼及与随烦恼,及以习气皆弃舍,
以于大悲智方便,于诸有情作利益。
一切想义悉弃舍,亦令灭除心识意,
能缘一切有情心,亦解一切有情意。

在彼一切有情心,随顺一切有情意,
充满一切有情心,令诸有情心欢喜。
成就究竟无错谬,一切谬解皆舍离,
于三义中无疑智,诸义三种功德性。

五蕴义理三时中,于诸刹那能分别,
一刹那中正等觉,持于一切正觉性。
无身之身身中胜,解了诸身之边际,
种种诸相诸处显,大宝即是大宝首。

解了一切正觉者,正觉菩提即无上,
出密咒处无文字,大密咒者是三种。
诸密咒义令增长,大明点者无文字,
大空即是五种字,空明点者百种字。

种种诸空无种种,十六半半具明点,
亦无支分超于数,即四静虑之初首。
了解一切静虑支,明解静虑种族性,
具静虑身身中胜,受用身者一切胜。

化身即是殊胜身,持彼化现之种性,
种种化现十方中,依法利益于有情。
自在之天天中天,非天自在非天主,
自在无灭天之师,作坏作坏即自在。

三有寂静令超越,唯一师者有情师,
名称普于十方界,施法之主广大者。
备足庄严慈铠者,以慈悯心为坚甲,
智慧为剑持弓箭,欲离不解烦恼敌。

能降勇猛魔怨者,兼除四种怖畏魔,
亦能退诸魔军旅,究竟正觉救世间。
是堪供赞礼敬处,亦是恒常承侍境,
应供咏处最殊胜,真堪礼敬胜上师。

一步能游三世界,如空无边实镇押,
清净三明是清净,具六神通随六种。
菩提勇识大勇识,大神通者超世界,
达彼智慧之实性,亦获智慧之体性。

一切自明令他明,殊胜丈夫胜一切,
超离一切诸譬喻,能智所智殊胜主。
尊者即是法施主,宣说四种手印义,
有情奉施殊胜主,决定所入三种住。

微妙义中净吉祥,三世间中大胜福,
具足吉祥皆成办,文殊师利胜吉祥。
(以上为成所作智十五颂)


胜施金刚我敬礼! 真实边际我敬礼!
出现空性我敬礼! 正觉菩提我敬礼!
正觉贪着我敬礼! 正觉欲者我敬礼!
正觉欢喜我敬礼! 正觉戏论我敬礼!

正觉微笑我敬礼! 正觉笑者我敬礼!
正觉语者我敬礼! 正觉心者我敬礼!
出现无者我敬礼! 出现正觉我敬礼!
出现虚空我敬礼! 出现智者我敬礼!

幻化网者我敬礼! 正觉显论我敬礼!
一切一切我敬礼! 彼智身者我敬礼!
(以上为赞五如来智五颂)


嗡 萨儿瓦 达儿玛 阿巴瓦 索巴瓦 贝修喋 班资儿 则恰
阿阿 昂阿 扎格儿德 巴热 修达 萨儿瓦 达儿玛 雅独达
ong ·sa er wa ·da er ma ·a ba wa ·suo ba wa ·bei xiu die· ban zi er ·zeqia·
a a · ang a ·zha ge er de ·ba re ·xiu da ·sa er wa ·da er ma ·ya du da
(一切法无事自性清净金刚,一切法自性清净如是)


萨儿瓦 达踏 嘎达 加纳 嘎雅 曼则 谢热 巴热 修德达 么巴
达雅德 昂阿 萨儿瓦 达踏 嘎达 舍达雅 哈 哈
sa er wa ·da ta ·ga da ·jia na ·ga ya ·man ze ·xie re ·ba re ·xiu de da ·me ba ·
da ya de ·ang a ·sa er wa ·da ta ·ga da ·she da ya ·ha ra ha ra
(当持一切如来智慧身妙吉祥清净)


嗡吽舍 班嘎万 加纳么儿德 瓦格 修热 玛哈 巴扎 萨儿瓦
达儿玛 嘎嘎纳 阿玛辣 素巴热 修达 达儿玛 达度 加纳 嘎儿巴 阿
ong hong she ·ban ga wan ·jia na me er de ·wa ge ·xiure ·ma ha ·ba zha ·saer wa ·
da er ma ·ga ga na ·a ma la ·su ba re ·xiu da ·da er ma ·da du ·jiana ·ga er ba ·a
(世尊智慧身,语自在大语,诸法如虚空,无垢极清净,法界智慧藏)


复次吉祥持金刚,恳分欢喜而合掌,
如来尊者出有坏,敬礼究竟正觉已。
复次尊者密自性,持金刚之金刚王,
所余种种同住处,高声如是而白言:

尊者我等亦随喜,善哉善哉说善哉,
为彼欲求解脱果,有情为无救度者,
我等真实救度者,作护菩提大利益,
宣说幻化微妙理,此是清净微妙道,
亦是甚深极广大,大义有情作利益,
一切正觉境界者,诸正觉等皆已说。
(以上为总结五颂)


出有坏妙吉祥智勇识所诵真如之真实名经· 出有坏世尊如来所说已毕

 

下载完整版pdf文件

阿知仁波切藏文《文殊真实名经》传承录音:

真实名经归纳七句

莲华生伏藏


嘉嘎嘎德阿尔亚曼智西尔丹札嘎尔巴


喔嘎德帕巴将华杰阶玖央酿        圣妙吉祥续经之最精华
将华云纳吉巴拉香擦洛        顶礼孺童相妙吉祥
德达桑吉炯丹迪                  如是正觉出有坏
益西格迪让雄瓦                 亦是智身自超出
益西莫玖哲玛美                 独一智眼无垢染
益西囊瓦朗美瓦                以智慧明令显现

巴札那雅得那玛
益西格尼却拉德             彼智身者我敬礼
卓比桑吉根吉些             诸正觉等皆已说
炯丹迪将华益西森比、参央达巴觉比酿波,炯丹迪夏加特比、雅内松巴卓索
出有坏妙吉祥智慧勇识所诵真如之真实名经.出有坏世尊如来所说已毕


莲华生大士赐给觉姆西珍(益西措嘉空行母),亦说诵此颂一遍与诵真实名经一遍相同也。
修一个月能成就,毋庸置疑!格日曲吉王修之伏藏经也。

下载归纳七句版pdf文件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百业经 74 圣身父子 — 害怕被杀 出家证果

晋美彭措法王传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有一富如多闻天子的著名施主,其妻生下一个身色金黄、面如满月、绀目如莲、臂长过膝等具种种妙相的庄严孩子,因父名圣身,故取名妙身,精心喂养。妙身如海莲般迅速成长,稍大便学习文字历算、婆罗门行为等十八种学问,通达无碍,并精通有关辩论的许多经典。

时圣身准备作一次大的上供下施,想到世尊是能仁遍知,悉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事情,所作一切皆如理如法,为令此次供施圆满,理应请问释迦世尊。施主即乘马车前往舍卫城,在佛前顶礼恭谨启问:“世尊,我欲作一次较大的上供下施,现有五百牦牛、五百犀牛及成群的小牛、山羊、绵羊等,另外备有丰盛的饮食,准备迎请僧众和婆罗门(Brahmin)受供,为圆满供施,请世尊开示我当如何行。”世尊为他传了供施的究竟法要,他立即摧毁萨迦耶见(Sakya Ditthi)得到预流果位(Sotapanna Phala)

回家后孩子请教父亲如何对婆罗门供养布施(Dana),父亲回答:“应该先供佛及僧,再供养婆罗门。”孩子遵依父命,父子同去佛前恭请佛陀应供,世尊默许。他把准备的牛羊全部放掉,对它们说:“野外有清净甘甜的泉水、清凉和煦的微风、碧绿广袤的草原任你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当晚准备很多饮食,次日亲自迎请佛陀及僧众光临家中应供。佛陀及僧众著衣持钵依次敷座而坐,圣身父子亲手供养佛陀及僧众甘美饮食,复又供养了世尊无价妙衣及各位僧人僧衣(Kasaya)。圆满后,世尊为他们宣说相应法要,并赞叹正法的功德,之后返回经堂。

次来接受布施的几位婆罗门见牲畜全放掉了,生起大嗔恨心极为不满地问:“为什么放掉牲畜,又将财富供养了沙门果达玛?”圣身知道这些婆罗门生了嗔心,赶紧解释:“你们为何对世尊不满?我们还可以布施你们其他财富。”这些婆罗门怒气难消,对他们皈依佛门亦大为不满,并蓄意将之谋杀。圣身父子知道后非常担忧,只好去祇陀园,在世尊前恭敬顶礼,讲清事情原委并祈求:“凡夫人于世间生活很难满足别人之愿,我们现在已舍弃世俗间的一切事情,愿在世尊教法下出家,受持比丘戒,行持梵净行(Brahmacari),祈请世尊慈悲开许。”世尊以“善来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为他们授予比丘戒,复传教言,父子俩依教修持后灭尽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诸比丘赞曰:“世尊,圣身父子最初因害怕被杀而来祇陀园,现在却证得阿罗汉果位。善哉(Sadhu)!善哉!”

世尊告曰:“不仅是今世,以前他俩也是在被害时对世间法生起厌离心而出家。贤劫人寿两万岁时,如来正等觉人天导师迦叶佛出世,一婆罗门常行上供下施,无意间与另一位势强力大的婆罗门发生冲突,面临被杀之难。他知道后即舍弃所有的俗家事务,带着儿子到佛前出了家。他们临终发愿:我们在迦叶佛教法下一生出家,虽没得到什么境界,但愿将来在释迦世尊出世时,令佛生欢喜心,在佛陀教法下出家灭尽三界轮回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婆罗门父子就是现在的圣身父子。他们害怕被别人杀害而出家,并于临终发愿,今生他们同样是害怕被别人杀害而出家,以往昔愿力成熟故,在我教法下出家,灭尽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百业经 73 哥玛达鸟 — 恶口骂僧 累世受报

晋美彭措法王传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时,佛在舍卫城。檀香山上一只哥玛达鸟临近寿终。如来正等觉具二种智慧【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遍知一切,每时每刻都在观照众生的苦乐,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

释迦世尊观知度化哥玛达鸟的机缘成熟,依靠它可以度化无数众生。佛于舍卫城刹那间来到檀香山,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以神变显现出五百只扎夏鸟恭敬右绕佛陀。哥玛达鸟也对佛陀生起欢喜心想去转绕佛陀,还没来得及去转绕,即于欢喜心中去世转生天界。他观知是蒙佛之恩德而生天,即来佛前恭敬供养,祈求传法,世尊传了相应的法,他得到圣果返回天界。世尊把哥玛达鸟的尸体带到诸比丘前,为令众等生起厌离心,咐嘱舍利子:“你观察一下它前世以何因缘今世转为飞鸟。”舍利子立即以声闻智慧入定观知它的前一世、二世乃至声闻眼无法观察到的生生世世一直是鸟,却观不到是以何业转生为鸟。舍利子出定于佛前恭敬顶礼合掌祈求:“世尊,弟子尽力也无法观察它的业缘,唯世尊具大智慧遍知一切,祈请世尊宣说其前后因缘。”

世尊告曰:“诸比丘,这只鸟因前世造恶业而感得此报。昔日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见义如来出世,其教法下有一僧团的管家四处化缘,很多僧众劝他不要再做此无义之事。管家生起大嗔恨心愤然恶口相骂:‘你们这些出家人,天天像哥玛达鸟一样,只会叽叽喳喳地说废话,什么事都不考虑,哪像比丘!’后来他慢慢生起后悔心,励力忏悔前愆( qiān ),临终时发愿:愿我对僧众粗语的恶业不要成熟,愿我将来在见义如来同等的佛陀前,令佛生欢喜心。当时的这位管家即此哥玛达鸟的前世,自见义如来出世一直至我的教法下都在旁生界。今对我生欢喜心故,死后立即生天。之后向我求法获证圣果后返回天界。今我与见义如来功德、智慧、事业、力量相等无别,故他在我教法下,对我生欢喜心。”世尊如是宣说竟。诸比丘闻知此鸟前后因缘,都生起厌离心,世尊见彼等已堪为法器,便传了相应的法,令很多谛听者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