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 36 法施女 ——成熟音讯 出家之愿

晋美彭措法王传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时,佛在舍卫城。萨迦国王的手下有持兽和财施两位大臣,亲密无间情同手足,风华正茂之年各置妻室,享受幸福生活。一次,两位大臣聚在一起互相畅谈,都希望进一步密切彼此和睦相处的友好关系。财施大臣提议:“我们做亲家吧!”持兽大臣说:“现在我们都没有孩子,怎么做亲家呢?”“那不要紧,做亲家有两种:一种是过去已成亲家,另一种是将来做亲家。今后你我若添得子女则互做亲家。”二臣如是商定。

不久,持兽大臣的妻子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男孩取名萨嘎,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财施大臣的妻子生下一个端庄秀丽的女孩,亦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但她生下来后便大哭不止,怎样哄逗都不行,唯有请众生主母到家中传法时才停止哭叫,众生主母一离开,马上又开始哭闹,屡次都是如此。财施大臣见女儿乐意闻法很有善根,父名是财施故取名为法施女【从《藏汉大词典》与律中推知,可能与供施女是同一人】。财施大臣夫妇用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护养,法施女即如海莲般迅速地长大,对释迦牟尼佛的教法生起无比的信心,常祈求父母迎请僧众应供并去佛前谛听妙法,受皈依戒。她精进修持,获证无来果位,具足种种神通和神变,恳求父母同意出家。父母很为难地解释:“你还未出生时就已许配给了持兽大臣的儿子萨嘎,我们若答应你出家,如何向持兽大臣交代?”法施女据理劝说父母:“女儿对世法毫无贪恋,成家有什么意义?”父母左右为难,最后准备迎请世尊和僧众,也告诉萨嘎,让女儿自己临场抉择。【师言:我恭敬地祈祷上师三宝、空行护法加持,凡是来自全国各地到喇荣出家不要遭到违缘,其他人如父母妻子儿女都不要给他们造违缘,他们毕竟是自己愿意出家,造违缘也没有太大意义。应该随喜他们,他们也默默地回向你们,对每个人都有利益和功德。】财施大臣家即筹备精美食品,恭候佛陀和僧众应供。世尊及僧众著衣持钵应时而来,财施大臣亲手供奉甘美饮食,世尊及眷属受供毕,传相应之法。同时她父母派人告知持兽大臣速来劝阻女儿出家,萨嘎闻言立即带领许多随从前来阻止。世尊传法后返回经堂,法施女则与比丘尼同行。萨嘎见状上前欲抓住她,法施女立即跃入虚空中显示打雷、下冰雹、发光等种种神变。萨嘎甚感稀有,生起信心仰望法施女祈求:“大尊者母,请您下来,我同意您出家,以后还要供养您修法。不过您要救度我等沉溺轮回的众生。”法施女下来传法后离去。

法施女到尼众经堂受了沙弥尼和式叉尼戒 (Sikkha Mana),但受比丘尼戒必须到祇陀林。因她相貌端庄秀丽无比,很多世间男子倾慕追求,唯碍于已与萨嘎订婚而无从下手,今闻法施女出家,即异想天开欲去抢人,并多次去尼众经堂图谋不轨。尼众没能力把法施女护送到祇陀林,又畏于众多男子到寺院骚扰的麻烦,只好把她送回家,之后便到世尊前呈白。佛陀慈悲地开许以音讯方式给她传戒。尼众派人转告法施女:佛与僧众在祇陀林念仪轨时你当观想已圆满得到戒体。世尊开示僧众将来有违缘时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授戒。法施女没能亲自在佛前受戒,但已经圆满地纳受了戒体。此后她精进修学,摧毁了三界烦恼,证得罗汉果位,现前黄金与牛粪等同、虚空与手掌无别的境界,诸天称赞她的功德。

时诸比丘祈问:“世尊,以何因缘法施女今生转生富贵家,对佛生欢喜心,在佛教法下出家证得罗汉果?又以何因缘世尊为她开许音讯授戒?愿为演说。”

佛告诸比丘:“这是她前世的愿力所致。在贤劫人寿两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印度鹿野苑一施主家有位美丽非凡的女儿,长大经父母开许后在迦叶佛的教法下出家,准备受比丘尼戒时遇到一些违缘,迦叶佛开许以音讯授戒方式使她纳受戒体。她精进修持,获证罗汉果位,之后显示种种神变趋入涅槃。为她专门传音讯的堪姆将其遗体做成遗塔,以各种鲜花、香水等妙欲供品作供养,临终时发愿:我一生中于佛教法下出家,虽没得任何境界,愿我将来于释迦教法下成为如我弟子般被专门开许以音讯仪轨得戒的比丘尼,且令佛欢喜,证得阿罗汉果位。以此愿力她现在于我教法下出家证果,我亦专门为她开许音讯传戒。往昔的那位堪姆即今法施女是也。”

诸比丘复次请问:“世尊,以何因缘法施女今生相貌端严,很多人找她麻烦使她持梵净行非常困难?唯愿演说前后因缘。”世尊复告曰:“诸位比丘,不仅是现在,往昔她也是在守持净戒时常受违缘多有障碍。那是在很久以前,有一位梵施国王国王手下的一位施主与妻子生了个非常端庄的孩子,为他举行了诞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以牛奶、酸奶、油饼等喂养着,他长大后,精通了八种观察等世间法,后来娶了一位称心如意的爱妻共同享受着美好的生活,生下了一位美如天仙的女儿。这位丈夫成天贪恋自己的妻子,不料理外面的事务,沉溺在情欲中,施主见此,心想:儿子这样下去,家中所积的财物会用尽的。故非常嫌恶这位儿媳,并迁怒于她:‘以前我的儿子非常勤劳,自从你进了家门,他一天天沉溺下去无所事事,你这个象尸体一样的女人,把我们家染得一塌糊涂。’这个老父亲又直接训儿子:‘你不要天天跟着这个只会说话的女行尸一起,现在血气方刚、四大调合不趁年青时积蓄财物,到了年老看你怎么办?靠谁、靠什么来养活你?’父亲经常唠叨,但对儿子只是阵耳旁风,根本不起作用。后来他想了个办法:让儿子到外面很远的地方去经商。老父亲就准备了很多财物打发儿子外出,子不得不听父之教,就用牛马驴骡载了很多货物,经过了许多大小城市山川森林去了离家很遥远的地方。但他日夜思念着自己一往情深的爱妻,渐渐地他又瘦又黑,身体成了枯萎的绿草一般,看上去很憔悴、很可怜,还一刹那都放不下,经常自己揣摩:现在事务繁忙脱不开身,但这么长时间见不到妻子一面,怎么办呢?天天这样想啊想。后来听说附近有个著名的木匠,能制作先进的飞机,人乘着它可以飞往各地。他就跑到木匠那里祈求:‘听说您有架很好的木头飞机,能否卖给我,我可以给您五百嘎夏巴涅。’木匠说:‘卖给你是不可能的,我只有一架,不过可以借给你,你可以随便用,用完了还给我就是了。’他非常高兴,就跟木匠学怎样飞行、返回等驾驶技术,学会了他经常乘飞机晚上回去与妻子一起生活。后来妻子怀孕了,临近分娩时,那位木匠要去别处,飞机不借了,他知道妻子临产了很想回去,但没能回去。因他以前回来父母及别人都不知道。当他们知道儿媳又要生孩子时,就恶狠狠地审问:‘这个孩子究竟是谁的?你到底作了什么?’这个女的就原原本本把自己丈夫是怎么乘飞机来去的事都讲了。可他们谁也不相信什么坐飞机,执意辱骂她:‘我的儿子离家这么几年了,从未归家,而你却说是他的孩子,太不可能了……。’就将她轰出家门。她无依无靠,流浪街头,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有一天,在一个城市的路口过夜,生下了孩子,当时她痛得昏过去了,恰巧路边一个大施主家的一只名叫‘炯波’的狗把孩子叼回家了,施主见狗叼来一个很庄严的孩子,心想:我家现在没孩子,若自己有个不好的孩子还不如养别人的一个好孩子,养好孩子才有意义。于是就跟妻子商量:‘贤妻呀,我们现在还没孩子,不过自己养个不好的孩子倒不如养别人的一个好孩子有意义啊!现在这个炯波狗叼来如此庄严的孩子我们把他作自己亲生的来养,您说好不好?’他的妻子也同意了,施主说:“那您就躺下抱着孩子睡,我去通知亲属们举行诞生仪式。”他就吹螺打鼓地通知大家:‘我家生孩子了!请参加……。’

此时,已昏厥的产妇苏醒了,便四处寻找自己的婴儿却没找到。天亦拂晓。许多人来围观,她急切地询问:‘你们有没有看见一个婴儿,昨晚刚生的,当时我痛得昏了过去,待醒来时却找不到了,有谁看见了没有?’其中一个人告诉她:‘我看见了,是路边那个施主家的‘炯波’狗把婴儿叼回家了。’她听了很悲伤,哀求一个妇女:‘您能不能帮我看一下我的孩子死了没有?’那位勤快的妇女乐意地答应了,就跑到施主家,只见施主家正在为那婴儿举行隆重的诞生仪式。又返到她身旁安慰道:‘您不要挂在心上,您的孩子没死,施主家还把婴儿当作自己的孩子,正在举行隆重的诞生仪式呢。’她心想:把婴儿抱回来是不可能的,因为施主家有财有势;一旦真的抱回来也不行,现在自己身为乞丐,再喂一个孩子也很困难,干脆暂时让施主家养着他。她自己这样决定后,就离开此地去他方行乞了。

有一次,她到了一个地方去行乞,被一群强盗抢去了,其中的强盗头领见她颇有姿色,想把她强迫作自己的妻子,把她带回家跟她结婚。她心想:我若与他成夫妻,在我的良心里说不过,一方面自己是有夫之妇,有背于妇道,丈夫身虽在外面,可心一直在思念着我;另一方面自己已受了居士五戒,当依戒持净行,怎么样都不能跟他过夫妻生活,应该想个办法来对付他。她心里这么计划着,到了黄昏,她在强盗头领的卧室里,把头发披散开来,嘴巴和眼睛都画得红红的,穿上黑色蓝色的破烂衫,手拿着长长的宝剑,简直象个魔鬼一样。然后,她在卧室里静候着那位强盗首领的到来,当首领一进门,她一边叫出一种怪声,一边一步抢上去抓住他的领口,威吓道:‘今天你别想逃,我不会放过你的。’强盗毫无介备,吓得浑身直打哆嗦,不敢再多看一眼这位‘魔女’,连忙祈求:‘今天饶了我一命吧,以后,您怎么说我就怎么作。’那女人告诉他:‘饶你一命可以,但有两个条件:第一,从现在开始起不能强迫我跟你作夫妻;第二,这件事不得向任何人走露半点风声,您必须给我这样发誓,我才会放了你。’强盗听了马上发誓:‘我以后绝对不跟你作不净行,也不告诉任何人,而且在衣食方面给你照顾。’那个女人就放了他。之后,他就一直白白地养着她。久而久之,他心烦:这个女人一直养着,即解除不了自己的贪欲又要花钱。不如把她卖了。于是,他就勾通妓女,妓女见她很有几分姿色,就把她买到妓院去了。有一天,妓女告诉她:‘从现在开始你给我作妓女的工作,把赚的钱交给我。’她告诉妓女:‘不要说作妓女,就是一般的男人我都不会接触的,你这么要求我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妓女强压她说:‘我花钱买你就是作妓女的,否则,买你有什么用?你必须给我作,不作不行!’她听了心里很痛苦,心想:真是从一个小魔窟又跳到一个大魔窟!不过我还可象上次一样,好好地吓唬这个妓女一次。于是,她又打扮得跟魔鬼一样,等妓女刚跨进门,她立刻冲上去紧紧地抓住她说:‘我是某某魔女,你今天若不乖乖地听我的话,我马上就把你吃了。’妓女真以为是魔女,害怕得马上求饶:‘今天你放我一条命,你的要求我一定照作。’这个女子说:‘那可以,第一,从今以后你不要再让我作妓女;第二,不得向任何人说。’妓女发了誓之后,就一直养着这个女人。日子久了,妓女家养着魔女的消息传开了,很多男人都不敢来这家妓院,生意自然很冷清,妓女想送她到其它地方去,但也无处可送,无人敢要。这样,她就在妓院住了多年。

诸比丘复又启问:“世尊,以何因缘法施女今生相貌端严,很多人制造违缘令她持梵净行非常困难?唯愿演说前后因缘。”

世尊复告曰:“诸位比丘,不仅是现在,往昔她守持净戒时也常受违缘多有障碍。很久以前,梵施国王手下的一位施主喜添了个非常端庄的孩子,举行了诞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以牛奶、酸奶、油饼等悉心喂养。【译者:这些佛教中的公案内容很丰富,表面像小说,实际上有外意、内意、密意,所以大家要好好地看,收获会很大。】他长大后精通了八种观察等世间法,娶了称心如意、美如天仙的爱妻共享幸福生活。婚后丈夫成天贪恋妻子不务正业。施主见儿子耽于尘情,担心家财被坐吃山空,故非常嫌恶儿媳并迁怒于她:‘以前我的儿子非常勤劳,自从你进了家门,他一天天沉溺下去无所事事,你简直像尸体一样把我们家搞得一塌糊涂。’老父亲又直接训斥儿子:‘你不要成天跟这个只会说话的行尸走肉浪费时间,不趁年轻时积蓄资财,待到年老力衰之时靠什么养活自己?’父亲苦口婆心地耳提面命,但儿子总当耳旁风,就准备了很多财物打发儿子到很远的地方去经商。

儿子不得不听从父教,用牛马驴骡载了很多货物,经过大小许多城市山川森林去了离家遥远的地方。他日夜思念一往情深的爱妻,逐渐变得瘦黑,如枯草般憔悴不堪,备受相思之苦,经常揣摩怎样脱开繁忙的事务与妻子见上一面。后来听说附近有个著名的木匠制作了一架能载人飞往各地的先进飞机,【译者:有些人以为一百多年前由美国的科学家发明了飞机,岂不知在释迦牟尼佛还未出世前的时代里,也有人发明了木头飞机。】他立即跑到木匠那里祈求,希望以五百嘎夏巴涅的巨资换取木头飞机。木匠不肯卖飞机,但答应借给他随便使用。他乐不可支,当即跟木匠学习飞行、返回等驾驶技术,然后经常乘飞机回去看望妻子。后来妻子怀孕,临近分娩时木匠要乘飞机去别处,他没能回去。父母及亲邻都不知他私自回家探妻之事,今见儿媳要生孩子极为恼怒,恶狠狠地审问她究竟是谁的孩子。儿媳原原本本地讲述了自己丈夫乘飞机来去之事,可谁也不相信,众人执意辱骂后将她轰出家门。她无依无靠,腆着大肚子流浪街头,一天夜里在一个城市的路口生下孩子后,痛得昏了过去。孩子恰巧被路边一施主家名叫‘炯波’的狗叼走。施主膝下无子见狗叼回一个很庄严的孩子,想到若自己养个不好的孩子不如养别人的一个好孩子有意义,于是和妻子商量决定把炯波狗叼来的孩子当亲生子抚养。他令妻子躺下抱着孩子睡觉,自己敲锣打鼓地通知亲邻参加孩子的诞生仪式。

昏厥多时的产妇苏醒后四处寻找自己的孩子。时天已大亮,引来许多人围观,她焦急地询问孩子的下落,终于有人告诉她是路边施主家的‘炯波’狗把孩子叼回家了。她听了很悲伤地哀求一个妇女帮忙打探孩子是死是活。那位热心的妇女乐意而爽快地答应后就跑到施主家,看见众人正在为孩子举行隆重的诞生仪式,回来据实相告,并安慰她不要担心。她心想:把婴儿抱回来是不可能的,因为施主家有财有势;自己身为乞丐若真将孩子抱回来喂养也很困难,干脆暂时让施主家代为抚养。这样决定后,她就离开此地漂泊他方。

有一次,她在一个地方行乞,被一群强盗抢去,强盗头领见她颇有姿色,想强迫她做自己的妻子。她想:自己是有夫之妇,若与他成亲有背于妇道,良心也会受到谴责,况且丈夫身虽在他乡,可心里一直思念着我;另一方面自己已受居士五戒,当依戒持净行,应该想个办法来对付强盗。她筹划着不觉已到了黄昏,随即在强盗头领的卧室里,把头发披散开来,用各种颜料将自己的面容勾画得如同恐怖的魔鬼,披上黑蓝色的破烂衫,手拿着长长的宝剑,乍看之下,令人骇然。然后她在卧室里静候强盗首领的到来。首领一进门,她便发出一种恐怖的怪声抢上去抓住他的领口威吓:‘今天你别想逃,我不会放过你!’强盗毫无防备,吓得浑身直打哆嗦,不敢再多看一眼这位‘魔女’,赶紧祈求:‘饶我一命!听您吩咐。’女子告诉他:‘饶命可以,但有两个条件:第一,不能强迫我跟你做夫妻;第二,这件事不得向任何人走漏半点风声。你必须这样发誓,我才会放过你。’强盗听了马上发誓,并答应照顾她衣食,之后就一直养着她。久而久之,他心生厌烦:一直白养这个女人,既解除不了自己的贪欲又要花钱,不如把她卖了。于是,他就勾通妓女把她卖到妓院。老鸨让她做妓女的工作以便为自己赚钱。她以严肃而坚硬的口吻说:‘不要说做妓女,就是一般的男人我都不会接触,你这么要求我是不可能的事情。’老鸨岂肯善罢甘休,开始强压和逼迫,她心里很痛苦,觉得自己从小魔窟又跳进了大魔窟,不如像上次一样好好吓唬这个妓女。她又打扮得跟魔鬼一样旧戏重演,要老鸨发誓不再逼自己当妓女并予以保密。老鸨以为真的撞上了魔鬼,害怕得满口答应,之后就一直养着她。日久,妓女家养着魔女的消息传开了,很多男人都不敢来这家妓院,生意日渐冷清,老鸨想送她到其他地方去,但也无处可送,无人敢要。这样,她就在妓院住了多年。

人们称那个被‘炯波’狗叼走的孩子为炯波,他长大后对天文地理、文学历算及八种观察等世间学问通达无碍。尚未承担家务时养父就去世了。他开始经商,料理里里外外一切事务,管理家产,承办父业,后因商务的需要,到了他母亲所在的城里。年迈的母亲一直挂念着被狗叼走的孩子,时常在街头、村巷、路边等多方打听儿子的消息。她后来恰好问到一位炯波商主带来的眷属,知道儿子在养父去世后经商到了本城,于是前去相见。母子重逢,炯波亲闻生身母亲详述当年的经历后,悲喜交集,立即把母亲从妓院赎了回来。

炯波的亲生父亲在外经商多年,赚了很多金银财宝返回家乡。思念儿子的父母远出相迎,阔别多年难诉别情。他唯独不见爱妻身影,到家后去卧室查看也空无一人,非常着急地问父母:‘我的妻子——郎巴姑娘哪去了?’父母很生气地告诉他:‘自你走后,她行为不检点、不守妇道,竟然怀了孕,她说是你的孩子,还撒谎说是你坐木头飞机经常回来等等,后来,我们就把她轰出了家门。’他听了这些话,痛苦难忍,含泪告诉父母妻子说的全是真话,并证实自己的确借用飞机回来过,孩子是自己的亲骨肉。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伤痛,不停地撕扯自己的衣服,乱奔狂喊:‘郎巴姑娘,我的郎巴姑娘!’父母也没办法,只有任他如此疯狂了许多年。

后来全家团聚的因缘成熟。一日他大叫着‘郎巴姑娘’到了炯波家门口。炯波听了回来告诉母亲:‘我们家门口来了个一丝不挂的疯子,一直喊郎巴姑娘,很可怜。’她怀疑是自己的丈夫,立即出去,一看果真是自己的丈夫,就把他带回家,告诉他:‘郎巴姑娘就是我。’他闻言马上神智恢复正常。她又拉着儿子告诉他:‘我是您的妻子,他是您的儿子。’之后为他沐浴穿衣。全家团聚,安享天伦之乐。诸比丘,法施女当时持梵净行受到如此的违缘,今生又遇很多人制造违缘。”

式叉尼戒:译作学法女,乃沙弥尼到比丘尼前两年之称呼,所持之戒为四根本戒和六法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百业经 35 娶媳妇 ——调化丈夫 亦证圣果

晋美彭措法王传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两位关系非常密切的大施主希望两家一直很和睦、没有任何是非的关系在将来能进一步密切。其中一个如是提出建议,另一位说:“我们做亲家吧!”“做亲家固然好,但目前我们都没有子女啊。”“做亲家有两种:一种是过去已成亲家,一种是未来做亲家。假如将来我们两家各有一个男孩和女孩,就可以做亲家了。”两位施主商量得非常高兴并作了如此决定。

不久,一位施主喜添一端庄男婴,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油饼精心喂养。不几天,另一施主家生下一个秀丽的女孩,举行了盛大的贺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油饼精心喂养,她如海莲般迅速成长。女孩长大后对释迦牟尼佛的教法生起极大的信心,恳求父母开许出家未遂。她对父母说:“您们何必阻拦?我早已对世法无丝毫的贪恋,过世俗人的生活毫无意义。”父母解释说:“你还未生下来时,我们已把你许配给一位施主家的儿子,故不能允许你出家,否则就失言了。”父母一边推托,一边悄悄派人告知男方:希望选个良辰吉日早办婚事。男方很高兴,二位施主共同为孩子们按当地的习俗举办了婚礼。婚后几天,新娘就离家出走跑到尼众经堂剃度,受了比丘尼戒。【译者:藏地婚礼的习俗各有不同,有的给鼻子点上酸奶,多数是请僧人念祝福经;印度婆罗门教多是集众人在中间烧上火堆,让新郞新娘手拉手围火转七圈,意味着火中的婆罗门神、诸多护法神给他们做证人,并期望能保佑他们一生平安等。】【师言: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受戒必须经过父母同意,但这种特殊情况是开许的。】堪姆为她传了法,她自己精进修持,很快摧毁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具足种种神通与神变,诸天赞叹她的功德。

丈夫丢失妻子,四处寻找,探知下落后欲将其抓回来。找到经堂时见她已经出家,正身著袈裟参禅打坐,他上去想强拉她的手带回去,但她马上跃入虚空中显现打雷、闪电、降冰雹、放光等种种神变。丈夫及随从见她已得如是成就,立即转忧为喜,恭恭敬敬地祈求:“贤女,请下来吧,您应该慈悲我等沉溺在轮回中的可怜众生。”比丘尼下来后,她丈夫即恭敬顶礼祈求传法,得到相应的法后,他摧毁了萨迦耶见,证得预流果。之后征得父母同意在世尊的教法下出家,精勤修持,摧毁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具种种神通和神变,诸天齐赞他的功德。时诸比丘启问:“世尊,以何因缘此比丘尼先成家后出家,并获证罗汉果位?惟愿为说。”

世尊告众比丘::“这是她前世的愿力所致。贤劫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一施主之女与丈夫过着幸福的生活,后来对佛法生起信心出家修行,丈夫不同意追到经堂却被她度化出家了。她临终时发愿:我在迦叶佛的教法下出家守持净戒,虽然今生没有得到一定境界,愿我将来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令佛欢喜,出家摧毁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她丈夫问知后也发愿:我将来与您成家后随您在释迦佛教法下出家,摧毁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众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比丘尼即现在先成家后出家证罗汉果的比丘尼;被她度化出家的比丘即此先成家后出家证罗汉果的比丘尊者。当时他们发愿先成家再出家证果,现在以其愿力成熟在我释迦佛的教法下先成家又共同出家,共证罗汉果位。”世尊如是宣说,诸比丘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百业经 34 两位仙人 ——偕众眷属 出家证果

晋美彭措法王传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尔时,世尊住在印度阿丹玛城郊一个名叫仲付羌的地方。一日佛陀著衣持钵去城中化缘毕返回途中,阿丹玛城上空霹雳大作,击死两兄弟和四头牦牛,一时众人喧嚣、哭喊。世尊路过时,人群中走出一个人到世尊前恭敬合掌顶礼,然后跟着世尊。世尊向他询问城中众人哭闹的原因,那人禀白原因后问:“世尊,如此巨大的雷声难道您未听到吗?”世尊说:“我没听到。”那个人奇怪:“啊!世尊您是不是睡着了?”世尊说:“我没有睡觉。”那人更加惊奇地问:“世尊,您既未睡觉,耳根尚好,竟然没听见这么大的雷声?”世尊道:“是的,我既未睡觉,耳根又具足,但确实没听到雷声。”那人思忖佛未听到雷声巨响肯定是因入于不可思议的禅定,极为稀有,便对世尊生起更大信心。

阿丹玛附近有两个森林:一个森林中革涅雅仙人带着五百名具足神通的眷属共同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另一个森林中热俄仙人也带着五百眷属共同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我等大师释迦世尊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具有二种智慧、四无畏、七菩提支、八解脱、九等持和十力等无量功德,如来狮吼声传遍三界并以大悲心时时刻刻观照一切众生:哪些众生兴盛、哪些众生衰亡;哪些众生具损害性、哪些众生具善根性;哪些众生堕恶趣、哪些众生从中得解脱;哪些众生具七圣财等等。如是观察众生的种种因缘,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诸如来对众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

世尊以智慧观知调化这两位仙人的因缘已成熟,且应先给四大天王传法,借此方可调化二位仙人。世尊加持四大天王会意这个缘起。四大天王领会佛的密意后,各派眷属到森林附近的海边敷座散花、遍洒香水等作传法准备。革涅雅仙人见此情景便问:“你们在做什么?”四大天王的眷属说:“释迦牟尼佛准备给四大天王传法,我们作准备工作。”革涅雅仙人用傲慢的口吻说:“不知是我给四大天王传法呢,还是释迦牟尼佛给四大天王传法?”四大天王的眷属听了好笑,不屑一顾地说:“哈哈!你能传法?要知道传法的不是你是释迦牟尼佛!”革涅雅仙人不满地反问:“那你们为什么跟着我?”他们说:“为了保护你,因为四大天王来时有很多眷属,其中有些或许要害你。”革涅雅说:“你们仅仅是保护我呢,还是既保护我又保护释迦牟尼佛?”众眷属说:“释迦牟尼佛是人天的怙主,自然有众多人、天时刻保护,根本不用我们保护,只是怕你到时有危险才保护你。”革涅雅仙人揣测人天时刻保护的人天怙主释迦牟尼佛一定具足大神变,很不可思议。

尔时,释迦世尊示现神变从住处来到海边,持国天王 (Dhata Rattha)及数千眷属手持鲜花等供品来到世尊前,恭敬顶礼供养毕,退坐东方,面向世尊;增长天王 (Viru Tarastra)及数千眷属手持各种珍宝来到世尊前,恭敬顶礼供养毕,退坐南方,面向世尊;广目天王 (Viru Paksa)及数千眷属带着各种珍宝来到世尊前,恭敬顶礼供养毕,退坐西方,面向世尊;多闻天王 (Vessavana)及其眷属带着各种金银财宝,恭敬顶礼供养毕,退坐北方,面向世尊。世尊观察到四大天王的方言不同,有些是中土方言,有些是边地方言,便分别对他们宣说了相应的法,四大天王及其眷属都得到了无垢法要【传法经过在藏文《百业经》中有详细宣说】。传法后,四大天王对世尊恭敬顶礼供养,于世尊处受三皈五戒。【师言:四大天王在佛教界都只知道是护法,由此可知他们也是优婆塞,现在汉地几乎每座寺院都在山门内第一层天王殿内塑有四大天王,是指护持正法。】他们虽然未能证得罗汉果位,但是发愿护持释迦牟尼佛的教法。释迦佛赞叹他们的功德,他们也称赞世尊的种种威德,对世尊作礼后返回天界。

时众比丘合掌启问:“世尊,以何因缘四大天王有说中土语有说边地语?惟愿为说。”

佛告众比丘:“此乃前世愿力因缘成熟之故。贤劫人寿二万岁时,我等大师、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须弥山下有两大龙王(Naga Raja)和两只大鹏鸟。【师言:你们以后塑大鹏鸟的像或配戴在身上,会有种种缘起、加持、护身作用的。因为一些天龙夜叉及世间的龙病等传染病,也只有通过大鹏金翅鸟的修法才能对治。藏地佛教传统中,用大鹏金翅鸟来表示金刚上师和降伏邪魔的本尊,用毒蛇表示被伏的邪魔外道,常见的大鹏鸟口中含咬毒蛇,即是忿怒金刚降伏邪魔外道的标志。】【译者:还有一个缘起是,我们的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也是属鸡的,鸡与大鹏鸟是同类。另外在喇荣沟,我们学院的对面是一座护门的大鹏山,挡住了许多邪魔外道和违缘。上师如意宝1968年10月10日,在大鹏山的山坡上放牧时,因众生业力所感,当时藏地雪域几乎见不到僧人,佛法处于危机之时,上师发起大愿,再次广弘佛法于人间,并发愿:为一切众生的究竟利益,我愿将佛法再弘于此国,并劝众多人各自念诵文殊心咒一亿遍。果然十二年后,就在大鹏山的对面,我们现在的喇荣沟里创建了五明佛学院,再一次转起法轮。上师本人也觉得大鹏山各方面的缘起殊胜,加持极大。有许多人认为,藏传佛教有前弘期、后弘期和再弘期,而很多世界历史研究者认为:再弘期将从我们的上师法王如意宝这里开始。】两只大鹏鸟经常对两大龙王制造恐怖气氛,吓得它们逃到金刚大地。迦叶佛出世常转法轮,二龙王去亲近迦叶佛,对佛生大欢喜心,从佛皈依,受居士圆满戒,从此再不受大鹏鸟的危害,便从大海中来到人世间,自由自在地生活。两只大鹏鸟看到两大龙王时扑过来想侵害它们,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得逞。大鹏鸟心下有疑:以前伤害它们轻而易举,现在竭尽全力也无法伤它们一根毫毛,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它们特意去问龙王,龙王说:‘这是我们皈依了迦叶佛及受戒的功德所致!’大鹏鸟问:‘什么是佛呀?’龙王详述佛的功德,它们也对迦叶佛生起了很大的信心,并往迦叶佛前皈依受戒,之后遣除了很多违缘。【译者:佛经中有这种说法:一般皈依佛门后,前世的业障可以消尽;有些业障暂时不能消除,但皈依后,邪魔外道是侵害不了你的。所以,有些仅仅是办个皈依证的所谓的信徒,说什么魔来了怎么怎么的,如果真的是魔找到你,说明你没有真正将自心至诚地皈依,不具甚深的信心,或者是你前世的业缘已成熟,暂时受到一些违缘。】【师言:现在听了《百业经》的人很多对因果非常害怕,担心以后做事有意无意中会违背因果,做起来心里很困难,一方面这种畏惧因果的诚心非常好,说明真正对因果不昧有信心和解行;另一方面也不用害怕,虽然在迦叶佛教法下造恶业者自己忏悔了,后来仍受果报,但是,他忏悔的方法仅仅是小乘的忏悔方法,根本没有大乘菩萨的忏悔方法,《入菩萨行》中寂天菩萨亲口宣说“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显然“诸重罪”的对治法是无伪的“菩提心”;另一方面,迦叶佛当时也是因机施教,对那些小乘根基的众生前,只讲造了业必须受报,所以大家只要搞懂了佛的密意,就不用害怕了。《普贤行愿品》中有“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我们现在有大乘的忏悔法,又有金刚萨埵等密乘的忏悔法,而小乘中他们仅是生后悔心,只具有四对治力中的一个,余三种对治力都不具足,造的业又重,那么肯定受报。现在我们以种种忏悔方便法励力忏悔,还有不少人身带“系解脱”,每天口诵《一子续》,就不用害怕了。】两只大鹏鸟和两大龙王在临终时发愿:我们在佛的教法下受持三皈五戒,以此善根愿我们生生世世都成为主尊,【译者:此《百业经》中主要结集了在释迦牟尼佛教法下出家人得阿罗汉境界的一些公案,所以讲旁生和在家人的很少。释迦牟尼佛观察他眼前一些出家人能证得罗汉果位的缘起,都是由在迦叶佛时出家发愿之因。】将来释迦牟尼佛出世时,我们对佛生欢喜心。当时的两个龙王即现在的持国天王和增长天王;两只大鹏鸟即现在的广目天王和多闻天王。前两位说中土语言,后两位说边地语言。当时它们发了不同的愿,故以它们受持三皈五戒的善根在我教法下转成四大天王并对我生欢喜心。”【译者: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受个三皈五戒,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本来是四个旁生,借此功德便转成四大天王。故各位至少都是居士戒具足,再在此精进修学,发一个往生极乐世界的愿,那肯定将来会有胜过四大天王的果报。】

世尊给四大天王转法轮及对众比丘讲述前后因缘时,旁边的革涅雅仙人全都听到了,马上生起很大的欢喜心去亲近佛陀,恭敬顶礼。佛陀观察他的根界意乐,传相应之法,他以智慧金刚摧毁萨迦耶见,获证一来果位。得圣果的革涅雅仙人在佛前祈求:“现在已过午,我想供养世尊和您的眷属各种水果饮料,祈求世尊纳受。”世尊默许。他拿来红花汁、芭蕉汁、柏子仁汁、阿输陀树汁、昙花果汁、毛诃子汁、柿子汁、葡萄汁八种饮料供养世尊及僧众。世尊一一接纳,并告诸比丘虽已过午但可以饮这八种饮料。世尊及僧众饮用后,革涅雅仙人又祈求世尊携眷属次日中午前来应供,世尊默许。他进一步祈求世尊住在附近的森林中,世尊又默许了。他异常高兴复供养世尊及众眷属休息之地,次日拂晓前起身高声吩咐:“所有的婆罗门子,诸位圣神、贤首们,快起来劈柴,生火做饭。”

热俄仙人也在此处过夜,听到革涅雅仙人一大早起来的吩咐,猜想他们有婚嫁之事或者有国王或贵客登门,便问革涅雅仙人真实原因,革涅雅仙人说:“都不是,今天我要迎请释迦牟尼佛及僧众来此应供。”从未闻过佛号的热俄仙人听到释迦牟尼佛的圣号,立刻毛发竖立、泪如涌泉,生起无比的信心,殷切地问:“什么是佛呀?”革涅雅仙人慢条斯理地道来:“我们雪山有条古老的恒河,在恒河边住着色迦仙人,离色迦仙人不远的地方有个释迦族。释迦太子刚降临人间时,有位婆罗门相士预言:若太子出家将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若在家将做金轮王。后来太子舍弃王位,苦行六年,于菩提树下现前如来正等正觉的果位。佛就是这位证得无上正等觉果位的释迦太子。”热俄仙人又问:“僧众是什么/”革涅雅仙人耐心地解释:“僧众就是一些国王、太子、大臣、婆罗门、施主等众多随佛出家修行的人。”“现在佛及僧众在哪里?”“在我旁边的森林中。”“我能不能去拜见佛陀及僧众?”“当然能,你去了后肯定对你有极大的利益。”热俄仙人急不可待地奔向佛陀所在的森林,他很远就看见佛陀身放金光,具三十二种庄严相,内心的喜悦胜过比丘十二年的禅悦,即往世尊前恭敬顶礼,祈求传法。世尊观察他的根界意乐,传予相应之法,他证得了不来果。热俄仙人恳切祈求:“世尊能否摄受我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持比丘戒?”世尊问他:“你告知眷属了吗?” “没有。”世尊说:“你是有福报、威望的人,若告知眷属将有很大利益。”他立刻回去,集中所有眷属宣告:“我要在世尊的教法下出家,你们怎么想?”五百眷属都说:“我们过去信赖您,现在仍然信赖您,您是我们的上师,上师怎么做我们也怎么做。”热俄仙人说:“若想出家,就随我来。”他们全都跟着热俄仙人到世尊前出家,世尊用‘善来比丘’的方便为他们授戒。热俄仙人及五百眷属皆身披三衣 (Ti Civara),手持钵盂,身带滤水器,成为名副其实的僧人。

尔时,革涅雅仙人往世尊前迎请:“世尊,午斋已备,恭请世尊应供。”世尊著衣持钵与僧众前去应供。革涅雅仙人亲手供养饮食,见热俄仙人已出家,非常高兴地随喜(Amodana)。热俄比丘问:“你什么时候出家?” “供养圆满后我就出家。”饮食已毕,他马上在佛前祈求:“世尊,我愿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持比丘戒,请佛慈悲摄受。”世尊问:“你有没有告知眷属?” “没有。”世尊说:“你是有福报、威望高的人,若告知你的眷属将有极大利益。”革涅雅仙人听后马上召集五百眷属宣告:“我欲在释迦牟尼佛教法下出家,你们如何打算?”众眷属异口同声:“您怎么做,我们也怎么做。”他与眷属在世尊前三番祈求:“世尊,我们愿在您的教法下出家,请世尊慈悲摄受。”世尊以“善来比丘”的方便为他们传授近圆戒。之后佛陀分别为二仙人传了教言,二仙人精进努力断尽三界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位。佛陀又将一千名眷属分别交给嘎单那大罗汉五百【嘎单那尊者持戒非常清净,甚至于小乘戒中的轻罪亦无犯】、目犍连尊者二百五十、舍利子尊者二百五十,并叮嘱三位尊者好好摄受这一千比丘。三人依教奉行,把一千比丘带到海边传法,嘎单那的五百比丘得了罗汉果,目犍连的二百五十名比丘得了无来果,舍利子的二百五十名比丘得了预流果。到了夏天,三位尊者带他们结夏安居三个月,分别住在森林、山洞、茅棚、尸陀林等地,安居圆满后,舍利子、目犍连、嘎单那各带众比丘著三衣去谒见释迦牟尼佛。世尊为众比丘传授应机的法要,他们全都证得了罗汉果。

众比丘启问:“世尊,以何因缘嘎单那尊者的五百眷属现证罗汉果,目犍连尊者的二百五十眷属现证无来果,舍利子尊者的二百五十眷属现证预流果?为何这三位尊者所化眷属有不同果位的差别?唯愿开示,我等乐闻。”

佛告诸比丘:“不仅是现在有差别,往昔他们摄受的眷属也有差别。过去嘎单那比丘的眷属全得四禅五通,目犍连的眷属全得无色界的禅定,舍利子的眷属全得色界禅定。昔有两位仙人各带五百眷属安住在山林中,后来一位仙人去世,他的眷属将其骨灰做塔供养,苦于没有上师,即依止了另一位仙人,这位仙人也乐意摄受他们。到仙人年迈寿高时,虑及自己死后弟子们无处依止,生前应安排好,就在弟子中选了三位有才有智的人并叮嘱各位弟子:‘若我在世别不多言,若我去世,则当如理如法地依止这三位大德。’【师言:本来一切无常,我们学院也是一样。如果我在世不用多说什么,如果我不住世了,则希望你们能好好依止我们当中的具足福慧功德的堪布活佛们,把喇荣沟当作自己的家,依旧闻思修,荷担起如来的家业。万一我不住世,喇荣沟里不要人走鹰飞,那很不好,恐怕对你们以后修行不利。不管怎样,大家观修无常非常重要,易于成就。】其中五百个交给一位婆罗门,他们都得了四禅五通;二百五十交给一位婆罗门,他们都得了无色界禅定;另二百五十交给另一位婆罗门,他们都得了色界禅定。诸比丘,当时带五百眷属得四禅五通的婆罗门就是现在的嘎单那比丘,带二百五十人得无色界禅定的婆罗门就是现在的目犍连,带二百五十人得色界禅定的婆罗门就是现在的舍利子。当时他们各自眷属的证悟有差别次第是因为嘎单那的眷属是利根,目犍连的眷属是中等根基,舍利子的眷属是钝根。然若舍利子的眷属依止嘎单那,不要说是预流果,甚至连加行道 (Pra­yoga Marga)的暖位也得不到。”【师言:我们当中有些人,今天去依止这位上师,明天又依止那位上师,后天又另寻一位上师,天天东寻西找的,身无定处,心无深信,很没意义。一方面要依自己前世的因缘,另一方面要看自己的信心和资粮,全凭上师这个单一的缘,得解脱有点困难。所以在舍利子前能得预流果的眷属,佛说在嘎单那前连加行道的暖位都得不到,说明前世的因缘很重要。】

诸比丘复又启问:“世尊,以何因缘革涅雅仙人和热俄仙人今生令佛生欢喜心,并在佛的教法下出家,断尽三界烦恼,得证阿罗汉果位?惟愿为说。”佛告众比丘:“这也是前世的发愿力。贤劫人寿二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印度鹿野苑有两位大施主,对佛生起信心舍俗出家,之后很快精通三藏,各自摄受了五百眷属,得到很多供养,临终时发愿:愿将来释迦牟尼佛出世时,我令佛欢喜,并在其教法下出家,摧毁三界轮回的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他们的一千眷属知道后也发愿:我们的上师如此发愿,我等亦如是,愿将来于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令佛欢喜,出家证得阿罗汉果。诸位比丘,当时的两位比丘就是现在的革涅雅仙人和热俄仙人,当时的一千位比丘是现在的一千位眷属,他俩及眷属发了这样的愿,所以在今生中他们全部出家,获证罗汉果位。”【师言:在座各位,可能我们曾一起于迦叶佛前或其他佛前共同发过愿,才有今天共同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受戒,现在我们再共同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现在能在一起共同谛听佛法,受持佛法,共享法乐,肯定前世我们有共同的愿力。】【译者:我本人认为大家共同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非常重要。如今法王如意宝及其眷属都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若有一个人不这样发愿,以后堕落也很难说。我们现在能一起共在一位上师的座下闻法、共绕一个坛城、共饮一泉水、共住喇荣沟、共同上课、共同下课、共同聆听妙法等等,皆是往昔的愿力所致。我本人也很珍惜现在的法缘,如此公案中,以前是五百眷属的现在又是,他们也是生生世世在一起的。我们也是这样,今生几千人在这里共同听闻妙法,来世愿在极乐世界共享法乐。】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百业经 33 甘藏嘎比丘尼 — 百世佛母 解经第一

晋美彭措法王传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时,佛在沃达那城郊的寂静森林中。一日清晨,佛陀著衣持钵往城中化缘。一位衣衫褴褛的村妇头顶水罐而行,看见佛陀金光闪闪、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庄严时,欣喜万分,立即放下水罐不顾一切地冲向世尊,口里不停地喊着:“我的儿子!”双手想要抱住世尊。随从比丘上前阻挡【戒律中有男女授受不亲之条规,更何况抱住】,世尊告曰:“不要挡她,否则她会立刻吐血而死。”诸比丘只好任之。她抱着世尊的脖子仍喊:“我的儿子!”等她平静下来后,世尊观察其根基,宣说了相应法要,她用智慧金刚摧毁了二十种萨迦耶见,获得预流果。已得圣果的村妇跪在佛前恭敬合掌祈求:“世尊,我愿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持比丘尼净戒。”世尊欣然应允,把她交给众生主母剃度授戒传法。她自己精勤修持,摧毁三界轮回的一切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位,现前黄金与牛粪等同、虚空与手掌无别的境界,诸天赞叹她的功德。时佛陀授记甘藏嘎比丘尼为佛教法下声闻比丘尼中解经第一。【译者:在《释迦牟尼佛传记》中:诸比丘中,目犍连神通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等等;比丘尼中,也有甘藏嘎解经第一、梳发女精进第一等;优婆塞、优婆夷中也是如此。】

诸比丘启问:“世尊化缘时有成千上万的妇女见到佛陀,无一如此激动失礼,这是什么因缘?唯祈演说,愿乐欲闻。”

世尊告曰:“这是往昔因缘,此前五百世,她一直做我的母亲,失礼之举是她前世习气现前所致。”诸比丘又问:“世尊,她曾五百世做您的母亲,今生为何不再做您的母亲?”世尊告曰:“此有两个因缘:一是我今生的母亲大幻化母曾发愿在我成佛时做我的母亲;二是往昔她做我母亲时的一些不如法行为让我生起了厌烦心。” “世尊为何生厌烦心? ”世尊告曰:“大菩萨喜欢布施,具足出离心,她做我母亲五百世中经常对我布施、生出离心造违缘,故对她生厌烦心。” “世尊,她造了什么业转生成穷人,到晚年才出家呢?” 世尊复告曰:“这是她做我母亲时,经常对我布施和生出离心作违缘的业报。” “请问世尊,她以何因缘在佛的教法下摧毁三界烦恼证得罗汉果位,并且解说佛经第一呢?”

世尊告曰:“此乃她往昔的愿力。贤劫人寿二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有一比丘尼的堪姆在迦叶佛教法下为解经第一者。这位比丘尼终身行持净戒,临终时发愿:我在迦叶佛的教法下出家,一生守持净戒,虽无什么境界,愿我将来于释迦佛的教法下出家,令佛欢喜,并能像我的堪姆一样成为解说佛经第一者,证得阿罗汉果位。因她临终的愿力今已成熟,故于我教法下出家,对我生欢喜心,获证罗汉果,并为尼众中解说佛经第一的比丘尼。”【译者:这个公案主要讲述了前后世的因缘关系:她前世做佛陀的母亲,今世认识前世的儿子。藏地以前也有类似事情发生过:在巴塘的一个大寺院里,一位大格西“文革”后去世了,转生在拉萨的汉人家里,谁也不知道。后来他姐姐去朝拜拉萨觉沃神山时,路过一幼儿园,正巧是中午放学,老师带着幼儿园的孩子们回家。其中有一个六七岁的男孩见了她拉着不放,并用深情的眼光看着她,哭喊:“姐姐,姐姐……”她猜疑:是不是已去世的格西弟弟的转世?四处询问别人。当时寺院的两位喇嘛来拉萨请《大藏经》,她跟他俩说了当时的情况,他们三人一块儿去幼儿园里看大格西,大格西马上认出了本寺院的两位喇嘛,姐姐觉得肯定是她的格西弟弟无疑,就去跟他家人商量带他回本寺院,后来他家人也答应了。八岁时请回寺院准备举行上座仪式,他一到寺院就非常熟悉,高兴地上到自己原来最高的那个法座上,因为他生前是寺院里面的三大格西中最大的,法座也最高。以前做格西的习气都显现出来了,当时因各种因缘不具足,没有举行上座仪式,又将他护送回拉萨一寺院里。在寺院里背诵解经深义都胜过常人,又非常顽皮。一位老喇嘛把他送到印度,请一位大喇嘛认定,这位大喇嘛用佛教所特有的观察方法和窍诀,认定他即是以前的大格西。现在国外,如美国的灵魂研究机构等,都是通过生命转换形式的了解研究,从而证实轮回不虚、因果不昧。】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百业经 32 一只大虫 — 盗用僧物 恒时受报

晋美彭措法王传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外一不净粪池中有一比丘头、大虫身的奇怪动物,【译者:有人认为不可能有这样的怪物,这是孤陋寡闻及不懂业报的缘故。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造什么奇怪的业,就有什么样的业报。曾经四川江油市的一位姑娘,三年中昼是姑娘、夜变毒蛇;去年新加坡的一位九十五岁的老人,头上长出牛角,其照片在我手中;前几年有个对婆婆很恶的妇女去拜九华山时,拜着拜着手变成了猪蹄等等。】它身上寄生着许多似针似毛的小虫啖其身肉,又恒为难忍的臭气所熏,难受之极,痛苦地在粪池中大哭大叫。

如来正等觉释迦牟尼佛具足种种功德,悉知一切众生的根基,时时刻刻观察着众生的苦乐。此时,世尊以智慧观知大虫授记因缘已具足,借此调化舍卫城众生的因缘也到了,于是加持粪池的臭味弥漫整个舍卫城,奇臭无比,众人倾城而出,自然而然地集聚在粪池边查其缘由。看着奇形怪状的大虫,众人各自揣测:它前世究竟造了什么业才受此果报?有人生厌,有人起怜,有人觉得稀有。释迦佛知时缘已到,即与众比丘一同行来。人们远见佛陀走来都纷纷议论。未信佛法者趁机轻毁:“你们看,本来世尊规定出家人不得看集会,今天他却亲自率众比丘来此观看……”信仰佛法者满怀欣喜:“大家看,今天佛陀亲自光临,肯定有精彩的授记或殊胜的法缘……”佛陀来到粪池附近,知道各种根基的人都集中在此,决定与此受苦的众生进行对话,让它亲口说一点觉受以便更多人相信因果。

世尊入定加持这个旁生回忆前世且能说人语,【师言:在并不是说瑜伽士、空行母等没有神通,如果他们说地狱、中阴的众生跟他们说话了,那至少也能入这个定。诸佛菩萨专门有这样的禅定,否则,与牦牛等世间旁生不能对话,而与地狱众生对话恐怕要有困难。】然后慈祥地问它:“贤首,你是三藏法师吗?” 它说:“世尊啊,我是三藏法师。” “身口意所造的恶业会成熟吗?有没有报应?” “身口意所造的恶业确确实实会成熟,一定有报应。” “报应是怎样的感受?是安乐还是痛苦?” “世尊,恶业感召的痛苦不堪忍受。” “你以前曾依止哪位恶知识才致于此?” “不是因为恶知识而是因为没能调伏自心的缘故。”【师言:我们每个人在修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调伏自相续,像这个旁生所感受的痛苦,并不是因为善知识如何,而是自心未能调伏,所以说“是心作佛,是心堕地狱”,调伏自心甚为重要!】众人听得疑惑不解,不住低声耳语:三藏法师是何人?到底造了什么样的恶业?大家想请问世尊又却步于世尊之威严,便请教阿难。阿难不知,又蒙众人之请代为请问世尊,即趋前恭敬合掌启问:“世尊,这个能忆前世又能说人语的众生到底是谁呀?” 世尊说:“它是往昔造恶业的三藏法师。”阿难紧接着问:“世尊,它前世造了什么恶业以致于转生成这样一个旁生?”

世尊复告曰:“久远劫前,如来正等觉、人天导师普胜如来出世。时有一大施主对佛法生起极大信心,舍俗出家,之后精进修学,精通三藏,人称三藏法师,众人皆对他恭敬供养。他财物圆满,即发心将许多财物供养僧众,僧众因此生活得比较圆满。有一年,僧众在洛日的地方准备结夏安居 (Vassa)三个月,当时会集了七万七千位有学 、无学 的僧人。期间需要一位具福报及管理能力的安居执事员负责僧众的生活、纪律等里外一切事务。众人一致认为三藏法师财富比较圆满,与施主善缘深厚,多方面因缘成熟,是首屈一指的理想执事员【有关戒律中规定:在安居中请执事必须经本人同意方可,否则不得实行】,即征求他本人的意见,是否愿意担任安居执事员,以便僧众能顺利结夏。他答应了请求并发愿尽力而为。七万七千位僧人在洛日山开始安居,三藏法师每天把他们的生活、纪律安排得井井有条。

法师觉得自己肩上担子颇重,不能悠闲安住,应该外出找施主化缘,以便把僧众各方面安排得更好,即著衣持钵下山化缘。他到城边时巧遇从大海里取宝回来的五百商主在卸货。他们看见洛日山上集聚了众多僧人,生起很大信心,一边卸货一边向洛日山观望,见到三藏法师托钵走来,立即问候:‘法师去哪里?’三藏法师直言相告:‘今洛日山上集七万七千僧人结夏安居三个月,我是他们的执事员,今下山来找一些能供养的施主。’五百位商主很发心地说:‘既然如此,我们刚从大海里取宝回来,供养七万七千人三个月的生活没问题,您不必到别处化缘。’法师非常随喜。商主们供养很多金银财宝并嘱咐说:‘如若不够,尽管来取,整个安居生活我们全部负责,安居圆满时,我们还将供养每位僧人一套僧衣。’三藏法师兴奋地拿着财宝往回走,路上生起贪念,便把财宝藏起来据为己有,【师言:这个人平时是布施供养,但因一念之差,没能很好地对治,还是很危险。若发心的人平时不观察自心,因一个恶念便造极大恶业,摧毁了今生和来世的善根。所以,对僧众的财产一定要谨小慎微,必须专款专用,供佛的钱只是供佛,供僧的只供僧,供灯的只供灯等等,不得挪用,更何况盗用?在别人知不知、见不见时都应注意因果,如理取舍,切莫因今生之小恶而苦了后世受恶报!】以致僧众生活日趋困难,意见很大。很多人找到三藏法师请他想办法,他不再像答应的那样而是推辞:‘我只有这个能力,你们自己找施主化缘吧。’几个被公推外出化缘的僧人刚下山也遇上那五百位商人,即上前化缘,希望他们能解除僧众的困境。商主们说:‘我们早把财物交给了三藏法师,告诉他不够尽管来取。’几位出家人说:‘此事我们不知道,现在僧众的生活非常困难。’商主们心下不悦,专程找三藏法师质问:‘我们已经答应负责所有安居僧三个月的生活,为什么不把我们供养的金银财宝拿出来供养僧众?’他见事已暴露,就掩饰说:‘本来想给他们供养,但他们不让我做执事员,也就没办法了。’几位僧人据理回辩:‘谁不让你做执事员?你当初发心答应尽力而为,现在又私吞施主对僧众的供养,害得大家无法生活下去,我们只好自己外出化缘。’真相一揭露,他顿时恼羞成怒生大嗔心破口大骂:‘你们这样当众羞辱诽谤我,愿你们以后变成享用不净粪的旁生,一直住在粪池里生活。’众人见他如此恶口骂人造了极大恶业,为避免他造更大的口业,随即默然。他自己亦渐有醒悟,觉得自己不应理,就到僧众前发露忏悔。僧众对他说:‘我们可以原谅你,但在因果面前可能得不到原谅。’众比丘,当时普胜如来教下的三藏法师就是现在正在粪池中受苦的大虫,【师言:三藏法师所造的恶业极其严重,将七万七千僧人结夏安居的供养全贪污了,还恶口骂人,以致于恒时自受果报。我们平时若是贪污了僧众的钱,或是粗心大意没认真对待三宝的财产,这个后果非常可怕!】【译者:以前四川新都宝光寺的一位当家师,无意中将一个供养僧众的宝瓶放在地板下没安排妥,后来变成一只牛来到他原来住房里,一直用牛角顶破地板,见到宝瓶还很乐意地舔着。有些老和尚知道原来的当家师有个供僧的宝瓶没安排好,觉得可能与此有关,就与它对话:“你是不是原来的当家师?” 牛点点头。“是不是曾把宝瓶丢在地板下了?” 牛又点点头。老和尚告诉它会把这事妥善安排,叫它常来听法。后来,它一直去经堂听法,死时,是在野外作狮子卧去世的。这个公案以前在《台州佛教》、《四川宗教》等有关报刊上报道过。这是无意错对僧众财产的果报,若是故意这么做,那果报更是不可思议!】【师言:你们发心为常住做事的人一定要仔细取舍,人生是短暂的,虽仅一念之差,其果报却是恒常的。现在我们当中的活佛堪布,不要认为精通三藏做事情很方便,若不仔细取舍因果,我很担心像三藏法师一样将来受报应。】自普胜如来至我的教法这么长时间,它生生世世都是变成大虫受果报。”

众比丘复又启问:“世尊,这个众生到何时才得解脱?” 世尊复告曰:“它在贤劫五百位佛出世后才得解脱。【译者:应该想想他受苦如是的漫长,从普胜如来到释迦世尊之间很多佛出世也未解脱。本来他听到佛金刚语并与佛进行对话可得解脱,但因其业报未尽还不能解脱,现在它正在受苦,以后弥勒佛等出世也不能解脱,真是……】五百位佛出世后,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作明如来出世,它方能得一人身出家,之后因前世业力现前又造一无间罪,堕地狱几十万年受苦,复得一人身,在作明如来的教法下出家,摧毁三界烦恼,获得阿罗汉果位。大家对他恭敬供养,最终取得无余涅槃。”

舍卫城所有人闻世尊详细讲述此等因果报应的经过后,都对三界轮回生起了厌离心,深信因果不虚之理。世尊观知他们已堪为法器,即传了相应的法,其中有些得到加行道的暖、顶、忍、胜法位;有些得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罗汉果;有些得金轮王位;有些得梵天位及帝释天位;有些得声闻、缘觉、辟支佛位;有些种下了无上菩提之因;其他多数人也对佛法真实地生起信心而皈依佛门。

  • 结夏安居:印度每年夏季长达三月之久,此三个月间出家比丘禁止外出游方而聚居一处修行。此为避免雨季期间外出踏杀地面之虫类及草木之新芽而引世讥。
  • 有学:指十八有学之圣人。即随言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家家、一间、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般。
  • 无学:指九种无学之人,又作九种阿罗汉。自己之所作成办,无复修学之位,也称为无学位。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