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为了快乐 — 前行修持指引》18 第一章 7

第一部 我们为何要修持前行

第一章 佛法有什么好处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著

 

 

持续的存在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连续现象的显现,只有能接受这种看法的人,心灵之道对他们才有重要性。无法相信这个真理的人,追寻心灵之道是毫无意义的。佛经上将「转世」比喻成师生之间的关系。一位音乐老师教导学生如何歌唱,学生从直接的指导经验中受益而学会歌唱的技巧,但老师并未从自己的喉间抓出一首歌来塞入学生的口中。「转世」与此类似,它是我们所学一切的延续,就如同以一支蜡烛点亮另一去蜡烛,或一张脸庞与其镜中的反射一般。

如果没有持续的存在,或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其实都只活一次,没有「转世」这种事的话;或如果像许多「新时代」心灵修持者所说的,不论你是山中隐士、布朗克斯区(Bronx)的浪人或野心勃勃的纽约银行家,当你死亡时都与天地元素融合归一的话,那么,修持佛法或任何其他心灵之道有何意义可言?为何要花上许多小时坐在蒲团上?为何要限制自己不去尽情享受一切世间美妙的事物?为何要舍弃任何一切可得之物?

我们修持佛法,是为了切断生命轮回的无尽轮转。如果在死亡的当下,它自动就被切断了,那我们何须追随心灵之道?我们大做文章地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为「证悟者」,正是因为他终能切断生与死持续的幻相。如果这在死亡时会自然发生,如果在医生关闭维生系统时,轮转的存在就自动断除,那么,为何我们不在此刻就自己结束生命?然而,在西方有许多自称学者、导师及号称追寻证悟的人,就持有这种看法。如果他们真正依循自己的理论去做逻辑结论,他们应该现在就举枪自尽!

除此之外,「业」与「转世」几乎是同义字,而且两者都不易理解。要确实了解其意,我们先要理解佛教「空性」的观念,至少是在知识层次上的理解。

佛性:培养「最糟的染污也能洗净」的信心

踏上心灵之道的我们,应该把自己顽固的烦恼看成有如昨晚未洗的肮脏碗盘。一开始,这一大堆碗盘看似真实而令人感到恐惧,当你想到这么巨大的工作量,加上自知无力处理它时,就会很容易掉入极度无望的心情。然而,不论这些剩菜残肴看似如何地紧紧粘住于碗盘、刀叉上,你一定要记得,只要用热肥皂水就能洗掉它,碗盘、刀叉也会再度洁净如新。因此,与其让外相征服自己,你应记得染污是可以被移除的,这会让自己具有信心,而且追随法道的整个过程也会变得几乎是愉悦的。

瞋恨、嫉妒、骄慢等感受来来去去,虽然我们所有的情绪状态,甚至所经历的生命都是如幻而短暂的,但是我们仍误以为它们是恒常而无止境的。很讽刺的是,我们不仅看不透这些迷惑,也看不见唯一恒常持续、永不过时的元素——佛性。虽然它与自己是如此的贴近,甚至可能就在鼻尖之前,我们就是注意不到它,反而执着于所有不真实存在的事物,例如假造出「我」这个幻相的诸蕴,还把「苦」与「苦因」误认为快乐。我们擅长建构将自己束缚于轮回的罗网,却无力拆解它——即使我们想要,也没有能力办到,更何况我们其实并不想要这么做。例如,我们求学获取资格而找到工作,不仅为了糊口,也为了强化自我存在的稳固信念。我们与友人交往,并非因为性喜群聚,而是为了一旦感到不安或寂寞时,有人可以保护或安慰自己。我们订婚,使得彼此的关系比光是约会更加坚实;继而结婚,则是期望两人的关系因此更加有保障;更理想的是再生个孩子,因为孩子终于会让人感觉家庭能恒久维持。

广义而言,我们提倡民主的概念以做为达到自由的方式。然而事实上,这只是另外一个锁链——我们投票选上大位的人,以我们之名做出灾难性的决策因而桎梏我们,不仅毁损自己的国家,还造成世界其他国家经济与环境的大灾难。这些,就是我们将自己捆绑于轮回的方式。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