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四千问》47 乘(7)

《八万四千问》 乘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佛法就像不同种类的医药与疗法,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形下奏效。

 

12. 您对净宗的弟有什么建议吗?如果把刚乘和净宗的法结合到起来修,是否可以更快地去到净

修行者不一定要同时修持两种法门以迅速往生净土。但是如果两种法门都有,有点像是带了一块额外的电池。

修持净土法门靠的是虔诚与信心。那些希望往生净土的人必须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为此,修行者必须对我们习惯性的怀疑生起怀疑。当我们面向西方睁开双眼时,我们无法当下见到阿弥陀佛的刹土。我们的心识习惯性地认为阿弥陀佛的刹土不可能在那儿,因为我们看不到,也从未接到过一封来自阿弥陀佛刹土的信,为我们描述那里的样子。实际上,正是因为我们这样认为,所以我们看不到。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和思考,你会意识到,我们所有的怀疑都是基于非常琐碎而肤浅的理由,因为我们不敢超越惯有的方式去思考。因此,我们应该学着怀疑我们惯有的思维模式,以及我们通常得出结论的方式。然后,我们可以逐渐生起专一的、不退转的信心,相信阿弥陀佛的净土就在那里。当我们达成了这样一种不退转的确信,我们就已经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了。

 

13. 刚乘中也有许多净的修持,那么刚乘者的标应该是什么呢?是应该发愿即证悟成佛,还是往,在那开始修证?

一般来说,在金刚乘中,往生到净土就是证悟。金刚乘是这样诠释的。

 

14. 但是我们是否应该发愿让所有其他的先去呢?

是的,当然,那是菩萨最基本的态度。

 

15. 认为自己修持的是大手[13]这样的不法门,所以对往的渴望也是种应该避免的执着;另外认为净法门适合,其他法门没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性。仁波切,您认为这两种观点是否盾?修者是否有可能吸收者的精华,并在常修持中加以利呢?

两者都是错的。前者没有理解净土本身就是没有二元分别的刹土,后者剥夺了佛教法门的多样性。有选择总是件好事,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剥夺自己的选择权呢?

  • [13] 大手印(梵Mahamudra,英the Great Seal):“大手印”是噶举派的禅定传统,由印度的大成就者萨惹哈(Saraha)传递给多个传承,现今继续由香巴噶举派(Shangpa Kagyu)持有。大手印是证悟心性的最直接的修持方法之一,也是金刚乘见地的基本构成部分。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