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四千问》70 佛教与现代教育,艺术及社会(9)

《八万四千问》佛教与现代教育,艺术及社会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我们的孩子正在忘记自己是人。

 

19. 您为什么对电影感兴趣?为什么电影对您来说很重要?

我甚至不知道电影是否依然重要,因为有很多其他媒介,或许电影已经过时了。但我想,我喜欢电影肯定有很多原因。

大多数原因非常自私、世俗和物质主义——和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非常相似。

我们喜爱影像,特别是能动又能发出声音的影像。当然,还有一点,能够讲个故事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即便只是五分钟,也能让你有种成功地欺骗人们、并把他们带入幻境的胜利感。肯定就是这个原因。

当然,我并没有以电影赚钱的野心,否则就不会制作我正在制作的这类的电影了。这并不是因为我对用电影赚钱不感兴趣,也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对钱没有执着、有出离心的人,我只是觉得制作一部赚钱的电影很难。

人们总是说,“哦,一部垃圾电影”,“为什么这么垃圾的电影都有人看”,“多么糟糕的电影”,或者“是部大片,人们花了这么多钱去看”。然而制作那样的影片很难,因为你必须真正了解人们想要的,那是很难的。你必须制作陈词滥调的、老套的电影,而同时还得有趣,因为观众很难被打动,而且他们并不是白痴。

人们以为表现色情、暴力和飞车追逐的电影会卖座,但其实不一定。一部电影可以有九十分钟的色情镜头,但还是可能彻底失败。你得知道怎么讲故事。今天我仍在笑话印度电影,但如果有人请我制作一部,对我而言却不那么容易。我不了解那种类型的电影所惯用的修辞和语言。

我一直在想,或许有一天,如果遇见一个想要扔掉一亿美元的傻子,我也许可以制作一部关于佛陀生命的电影。这只是在虔诚的佛教徒的掩饰之下,我捍卫自尊的、属于凡人的、有野心的情绪之一。谁知道呢,通过制作这样一部电影,我可能连一个众生都利益不了。

但是时不时地,我有想要这样做的冲动——那种真的想要把佛陀的生命呈现给观众的冲动,不仅是给佛教徒,而且是更多观众。虽然完全正确地描写佛陀很难做到,但起码多少能给他们一些关于佛陀的画面。除了这个愿望以外,我肯定没有以电影为职业的兴趣,因为那太难了。

我个人确实喜爱电影。我最喜欢的总是那一两部片子,它们好像永远不会消逝。有些电影很有力量,比如1979年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的《潜行者》,至今仍是最有力量的电影之一。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喜欢《潜行者》,我不知怎样表达,但我模糊地认为它是最勇敢的影片之一,而且精神性很强。我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它。这部影片的概念和前提都很有趣。当然,这完全不是一部普通的电影,虽然它包含英雄、悬念和浪漫等老套的内容。这部片子有很多象征意义,它试图讲述的是,如果你超越特定区域、非同一般地思考问题,却又试图留在正常区域里,那么融入社会将会有多难。但这可能完全是我自己的诠释。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