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 3 能愿比丘 — 杀生之报 短命多病

晋美彭措法王传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时,佛在舍卫城。当地有一位财富圆满如多闻天子的施主。他的儿子长大后娶妻,生活美满幸福,美中不足的是膝下无子,因此常常祈祷帝释天 (Sakra Devanam Indra)、大梵天 (Maha Brahma Deva)、土地神、森林神等天尊。妻子终于怀孕,立即兴奋地将好消息告诉丈夫:“我已有身孕,并且感觉右侧偏重,可能会生个男孩。”她同时祈祷:“愿我的孩子将来孝顺父母,行持善法,对整个家族及自己的种姓有大利益。”丈夫听后非常高兴,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妻子身心舒畅,特在房顶盖一雅室:冷暖适度,设备齐全,饮食丰美,音乐动听,舒适惬意。

我等大师释迦世尊及十方三世诸佛,时时刻刻观照着一切众生的苦乐,即使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圣者罗汉也同样于昼夜六时中关注着世间众生。

此时,阿那律 (Anuruddha)尊者用声闻眼观知一位最后有 者已投胎到施主家中,施主及其家人被调化的因缘也已成熟,他们是声闻的所化对境,且应由他度化,便来到施主家,为他们传授了相应的佛法。施主一家对尊者生起极大信心,遂皈依 (Sarana) 三宝 (Ti-Ratana),受居士五戒 (Panca Sila)。施主从此广行布施,求施者络绎不绝,其财富却取之不尽。

一日,阿那律尊者独自一人去施主家。施主惊讶地问:“尊者!您这样的大罗汉怎么会没有侍者呢?”尊者说:“你能否为我找一位呢?”施主马上说:“我家儿媳身怀六甲,若是男孩,一定送予尊者做侍者。”尊者说:“长者既然如此发心,那就一言为定。”

九个月后,一个身色金黄、具种种相好的庄严男孩降生,家人为其举行隆重的诞生仪式。因孩子是家人祈祷了很久才得以满愿的,故取名为“能愿”。施主请来八个保姆,以丰富的营养食品喂养,精心抚育。孩子如海中的莲花般成长起来,学习文学、武术、天文、历算等世间的各种学问、技艺,并且通达无碍。

尊者观察到他的出家因缘已成熟,即著衣持钵到施主家化缘,见到能愿便故意问施主:“这是那个还未降生时您就已答应送给我做侍者的孩子吧!” 施主说:“确实是他。”并对孩子说:“在你还未生下来的时候,我已答应把你交给尊者做侍者了。” 孩子听后,兴高采烈地说:“这是祖父您对我最大的恩德,我会好好地侍奉尊者。”阿那律尊者将能愿带回经堂剃度。能愿在尊者前皈依、受具足戒、听闻佛法,昼夜不眠,勤于修持。

能愿比丘偶染重疾,父母闻讯带药前去探望,几日后,病情丝毫未减。父母因家务繁忙,即去请示阿那律尊者:“尊者,我们身为俗家,久住寺中多有不便,能否开许能愿比丘回家养病呢?”尊者观知能愿比丘于家中也能证得罗汉果位,就作了开许。能愿比丘在家中,遵医嘱百般治疗,受尽病苦的折磨,渐渐对痛苦本性的有漏之身生起无比的厌烦心,于轮回产生强烈的出离心。他更加精勤修法,最后断除了一切烦恼,在家中证得阿罗汉果。【译者:也许出家人在家里也可以证悟大圆满,但我本人没神通,不敢开许你们回家,对在家中得证悟有些怀疑。所以,你们请假回去看病,尤其是平时很精进、持戒又清净的出家人向我请假时,我心里很痛,经常不准假,这样许多人没有断传承。虽然当时你们可能对我有点不高兴,可我总觉得出家人回家没多大意义,因为很多僧人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如今社会也比较乱,若清净僧人即便是死在静处,也是很圆满的。】能愿比丘得果后,观察父母及家人的根基并为其传讲相应之法,他们以智慧金刚摧毁了萨迦耶见,证得预流果。能愿比丘以宿命通观知自己前几世皆为人身,但生生世世都感受短命多病的果报,【译者:这个公案主要说明杀生的果报是短命多病,相信会对大家有益。若对因果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相信大家今后在如理取舍因果方面会有很大的进步。于是对自己的肉身生起厌烦心,遂身体放光、出水、出火及闪电等,示现种种神变后趋入无余涅槃 (Maha Parinibbana)


之后父母用白、黄、红、蓝四色彩缎包裹遗体,准备抬到尸陀林 (Sita Vana)去。众人使出全身力气皆是枉然:遗体纹丝不动。父母到阿那律尊者前请示,尊者认为也许是能愿比丘前世的愿力所致,复往世尊前呈禀:“世尊,能愿比丘在家中圆寂,但众人无法抬动他的遗体。”世尊对诸比丘说:“罗汉比丘已在家中圆寂,你们应当去供养他的遗体,我也同去。”世尊率众比丘前往,众生主母得知后,亦带五百比丘尼随行,给孤独长者也带许多优婆塞 (Upasaka)、优婆夷(Upasika)前去。佛与四众弟子集聚在能愿比丘家,众优婆塞请求世尊:我们愿将能愿比丘的遗体抬到尸陀林。世尊允许后,他们将遗体抬到了尸陀林。众人在遗体前发愿,以各种花香等作供养。最后火化遗体,且造了一座遗塔 (Cetiya)【师言:现在修塔很多都不如法,按规矩:佛有佛的遗塔,菩萨有菩萨的遗塔,罗汉有罗汉的遗塔。现在很多人不管是什么上师、师父,一旦圆寂了就造塔子。有些寺院有很多塔,“这个是某某方丈的塔”、“那个是某某当家师的塔”。在《大圆满前行》中讲过,如上师是佛的化身,应按佛的遗塔来造;如是凡夫,则不能造佛塔。你们最好翻查历史。】【译者:你们以后做金刚上师、方丈、大和尚、阿阇黎时,应告诉弟子最好不要为自己修遗塔,即使修了也没有大用处。若是一位圣者,不修塔也可以;若是个凡夫,修了遗塔或许对其转生有很大的危害。】当下世尊为四众弟子传无上甚深妙法。之后,诸比丘请问:“世尊,能愿比丘往昔造了什么业,今世虽生在富贵之家却受短命多病的果报?”

世尊言:“诸比丘,前世所造的业,无论是善是恶,其果决不会成熟于外境的地、水、火、风上,必将成熟在自己的界、蕴上。如云:‘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众比丘,贤劫人寿四万岁时有位国王,其聚乐王宫前居住的大臣有两个儿子。长子对轮回众生的生、老、病、死等痛苦生起厌离心,前去森林静修三十七道品 (Bodhi-Paksika)等妙法,证得无上正等觉的果位,为众生转十二大法轮,此即贤劫第一佛——拘留孙佛 (Krakucchandha Buddha)。次子从小行为放荡,喜欢杀生邪淫等恶行,尤其酷爱打猎,杀害了成千上万条生命。尔时拘留孙佛回家乡传法,其弟也被教化而皈依佛门,并受了居士戒。之后,他发心建造经堂、供养僧众,同时发愿:以此善根愿我生生世世财富圆满,令如来欢喜,并在如来教法下出家,证得罗汉果位!因杀生的果报成熟,他无论投生哪里都是短命多病;以供养僧众及修建经堂的功德而感得财富圆满,闻受如来教言,又在我教法下出家,证得罗汉果位。”

众比丘复又请问:“世尊,以何因缘,能愿比丘的遗体众人无法抬动?”世尊又讲述:“贤劫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应供 (Loka­vidu)、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印度鹿野苑一施主之子长大后出家,最后获证罗汉果而趋入涅槃 (Nib­bana),这孩子的上师就是现在的能愿比丘】。罗汉的上师把他的遗体供养起来,并发愿:愿我将来在释迦佛教法下得证罗汉果,入灭时,佛与四众弟子皆来供养我的遗体。因愿力成熟,故今日我与四众弟子去供养那具抬不动的遗体。”【译者:这个公案主要讲杀生的报应。这是从人寿四万岁一直到人寿八十岁之间,一个漫长的因果报应的过程。正如世尊所言:“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大家要牢记在心间。】

 

  • 帝释天:音译释迦提桓因陀罗,略称释提桓因。本为印度教之神,入佛教后称为帝释天。为佛教之护法神,乃十二天之一,为忉利天(三十三天)之主。
  • 大梵天:位于色界初禅天之第三天,又称梵天王、世主天。大梵天以自主独存,谓己为众生之父,乃自然而有,无人能造之,后世一切众生皆为其化生,并谓已尽知诸典义理,统领大千世界,以最富贵尊豪自居。
  • 阿那律: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于佛传法时酣睡而被佛呵责,便立誓不眠,以致罹患眼疾,导致失明,然以修行益进,心眼渐开,终成佛弟子中天眼第一者。
  • 最后有:生死界中最后之身。阿罗汉、缘觉及菩萨之身。
  • 居士五戒:指五种佛制戒,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及不饮酒。
  • 无余涅槃:谓出离生死苦所显现之真理。即烦恼断尽,所余五阴之身亦灭,失去一切有为法之所依,自然归于灭尽,众苦永寂。
  • 尸陀林:又作寒林,其中位于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北方之森林,林中幽邃且寒,初为该城人民弃尸之所。其后泛称弃置死尸之处所。
  • 给孤独长者:舍卫城之商主,后买下祇陀太子之园林供给僧众。
  • 优婆塞:意译近事男、男居士、男信士。
  • 三十七道品: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为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其学处分为: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
  • 拘留孙佛:乃过去七佛中之第四佛,现在贤劫四佛之第一佛。

思考题:

  1. 能愿比丘的母亲怀有身孕时,觉得身体的哪侧偏重?
  2. 去能愿比丘家里的那位尊者叫什么名字?
  3. 能愿比丘在得果后,观察他的父母及家人的根基,给你们传了相应的法,他们用智慧金刚摧毁了萨迦耶见,他们得证什么果位?
  4. 佛陀传法圆满后,向诸比丘说了一个偈子,内容是什么?
  5. 佛陀告诉众弟子,能愿比丘因何果报,无论投生哪一道,都是短命多病的?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百业经 2 小眼沙弥 — 詈骂圣者 多生为狗

晋美彭措法王传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有一施主,财富圆满犹如多闻天子。他的儿子长大后娶了一位贤妻,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不久,其妻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男孩。诞生那天举行了隆重庆贺仪式,并取适合种姓的名字。家人用牛奶、油饼、酸奶等喂养,待他会独自玩耍时,施主给他买了只小狗。【师言:经中公案多有相同,但不要以为是千篇一律,而是共同业力所感。】小孩子非常欢喜,经常喂养小狗,【师言:其实小狗不用喂,自己一生下来便会吃。】并把它带到路边训练咬人,以致后来小狗咬人十分凶狠。

我等大师释迦世尊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具有二种智慧、四无畏、七菩提支、八解脱、九等持和十力等无量功德。如来的狮吼声传遍三界,并以大悲心恒时观照一切众生,哪些众生兴盛、哪些众生衰亡,哪些众生具损害性、哪些众生具善根性,哪些众生堕恶趣、哪些众生从中解脱,哪些众生具七圣财等等都了如指掌。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圣者罗汉亦复如是。

圣者舍利子以声闻慧眼观照世间众生,知道施主被调化的机缘已成熟。

一天清晨,尊者著衣持钵去施主家化缘。施主远远看见舍利子,正准备迎接,却见那只狗猛扑过来,将尊者咬得鲜血直流。施主立即把狗赶开,将舍利子请到家中,为他清洗伤口并包扎好,然后在尊者前忏悔并请其应供。尊者默许。施主敷座设供,亲手供养美味佳肴。饭食讫,尊者将余食施给小狗,令之欢喜。时施主祈请传法,尊者观其根基和随眠烦恼,传予相应法门。施主以智慧金刚摧毁二十种萨迦耶见之山,证得预流果位,之后皈依受戒,并祈求舍利子尊者说:“请您接受我们有生之年的饮食供养。”但舍利子说:“不能仅在你家受供,我还要利益其他众生。”【师言:当时这位施主想请尊者只接受他家的供养,现在有些居士也是这样:“这是我的上师,这个活佛是我们的活佛,不是其他人的上师、活佛。”有些“活佛”呢,也是执著:“这个居士是我的施主,故他不能到其他活佛前供养,否则我要与他断绝关系!”】施主证果后,发心更加广大,常常迎请舍利子来受供。小狗也不再咬人,【师言:也许因为舍利子喂了它糌粑,不过,印度可能没有糌粑。】每次远远见到尊者,便起身相迎,恭敬地看着尊者,舔尊者的双足、右绕三匝等,尊者应供返回时,又护送尊者很长一段路。【师言:大约有学院到洛若乡那么远吧。】一次,它照例护送尊者,在返回的途中不幸被群狗咬死。

小狗死后,其神识投生为施主妻子腹中的胎儿。舍利子以神通观知小狗的如是因缘,便只身前去度化。施主遥见尊者独自走来,既高兴又遗憾,便问:“尊者,像您这样的大阿罗汉,怎么没有侍者(Sila呀?”舍利子说:“现在我没有侍者,也没有弟子,你能帮我找吗?”施主说:“现在我没办法找,但我的妻子已有身孕,若是男孩,长大后就给您当侍者吧。”【师言:若是女孩也就没办法了。若是女子给一位大阿罗汉做侍者,在戒律上是不如法的。】舍利子说:“长者既出此言,那就一言为定!”过了九个月,施主的妻子生下一个庄严的男孩,因他的眼睛非常小,故取名为小眼。家人照例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用牛奶、酥油及酸奶喂养。他如海中莲花般迅速长大成人,青春美满,聪明伶俐,于文、武、理、术无所不通,并对象马、天时、地理等八种观察也通达无碍。

尊者见小眼已长大,一日复著衣持钵到施主家化缘。施主很高兴地接待尊者。尊者对施主说:“小眼未出生前,您已答应将他送予我做侍者,像您这样的大长者不会言而无信的,现在就将小眼给我吧。”施主欢喜地说:“尊者,我一定言而有信。”然后又对小眼说:“在你未出生之前我已答应将你送予尊者当侍者,以后你要好好地侍奉尊者。”小眼高兴地说:“这是您对孩儿最大的恩德。您放心,我定会好好承侍尊者。”舍利子立即给小眼剃度,并带回经堂传授法要。小眼极为精进,最后断尽三界烦恼证得罗汉果位,现前黄金与牛粪等同、虚空与手掌无别的境界,远离世间八法 (Loka Dharma),诸天共赞他的功德。

证果后小眼仍做舍利子尊者的侍者。一次给尊者洗脚,见其腿上有个很大的疤痕,就问是怎么回事。尊者说:“请你想一想这个伤痕是怎么来的。”小眼罗汉以宿命通观知是自己前世做狗时咬伤尊者而留下的。他继续观察,发现自己前五百世一直是狗身,若不是遇到尊者,自己仍将于后五百世中投生为狗。他悲喜交集,【师言:依止善知识非常重要,若不是上师的话,我们可能会继续轮回。但若遇到一个大成就者,今后我们当中的许多人是不用再轮回了。小眼也如是,若没遇上舍利子,他仍需五百世做狗。遇到尊者,凭其对尊者生起信敬心之故而获得人身,再也不需做狗了。在我的周围,一些人比较辛苦,一方面较累很可怜,另一方面他们做各种事情也有一定意义。当然,我不是大成就者,但给他们传法也有一定的智慧和清净戒律的功德。另外,在说法上师前即使做芥子许的小事,功德也很大,能摧毁轮回的根本,这是至关重要的。】对舍利子尊者感激不尽,生起了无比的信心(Sa­dha),发愿有生之年不做比丘,而以沙弥(Samanera身份来恭敬承侍尊者,以报尊者之恩。他对尊者说:“您对我恩深似海,将我从旁生中解救出来,我愿在有生之年不做比丘,仅以沙弥身份来恭敬承侍您,藉此能报尊者之恩。”有比丘劝小眼沙弥:“为什么不受具足戒?你应当受。”他说;“我在舍利子尊者前发愿不受具足戒,终生当沙弥。”“为什么呢?”“因为尊者对我恩德很大。”“什么恩德?”小眼沙弥告诉众比丘:“我前世为狗,幸蒙尊者的摄受而得人身,否则我还将在五百世中转生为狗。所以,我发愿今生以沙弥身份承侍尊者。”

众比丘听后,即去请问佛陀:“世尊,以何因缘,小眼沙弥转为狗身?以何因缘,若没遇到舍利子还将转狗身五百世?以何因缘,今得人身并具大福报?以何因缘,虽得人身眼睛甚小?又以何因缘,他对如来生欢喜心并证得罗汉果位?”

世尊告诸比丘:“一切善恶业果不会成熟于地(Dhatu、水(Ab、火(Tejo、风(Vayu四大之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五蕴(Panca Khanda、十二处 (Ayatana、十八界 之上。”即说偈曰:“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师言:对因果要有一定的信解,这是佛教徒起码的标志。若对因果无信心,则修什么甚深的法,所得和意义都不大。我们首先应该了知果报是众生的业感,这个业有善有恶;有定业有不定业;有今生受有来世受。来世中,有一百劫后受的,也有十万劫后受的。所以,众生的业感在时间、果报上是各不相同的。现在一些人以为:今天造一个善业,今天能得到善报;或今天造个恶业,今天就要得到恶报。这是不了解佛法中因果的缘故,若真正了解的话,当知“缘合应时际,其果定成熟”。还有些人说:“我一生念佛、参禅,为积累资粮作了许多布施等善业,但我心里仍是烦恼,家庭不和顺,生意又不好,不知三宝的加持力哪里去了?因果是虚妄的吧!”这都是很大的邪见。释迦教法中也没说造业是即造即成熟,而是说“百劫不毁灭”,即使经过一百个大劫,其业果也是不会毁灭消失的。所以,业果有今生报,也有来世报。如以前的瓦蒙格西造论诽谤密法,他与一千多眷属一起活生生地由裂开的地缝堕入地狱,这是现世现报。又如今生经常供养上师、僧众,自己今生中许多事业也很顺利圆满,也是现世现报。还有如五无间罪是来世成熟的,甚至有历经几大劫、几十劫以后才成熟。】【译者:现在汉地、台湾有这样的现象,如果来了一位上师给别人加持,别人的病马上就好了,那别人就认为这样的上师是有能力的上师,是位高僧大德;若上师加持后病没好转,则认为这位上师至少是没有加持力,更不可能是位大德,甚至对三宝也失去了信心。这是一种不懂因果的邪见。当年,法王如意宝去台湾,尤其担心诸如此类的事情。总之,有些业报通过上师加持今生能解决;有些业报虽然通过努力,少许今生能解决,但大部分有待来世。因此,我们对因果报应应该长时间来作观察,否则,对因果生邪见、对上师三宝生邪见,唯有造更为严重的恶业而已。目前世界上相信因果、如理取舍因果的人非常少。若能将此《百业经》成书流传,肯定会广利群生的。法王在此也作了较广的论述与教证,但在此是有侧重地略作些翻译。】又言:“诸比丘,贤劫人寿二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印度鹿野苑有位施主,财富圆满如多闻天子,膝下有一相貌庄严的孩子,长大后对迦叶佛的教法生起了无比的信心,经父母同意后出家。不久,因他精通三学、具足种种功德而成为著名的说法上师,有许多人供养衣药饮食,财富十分充裕,他一人用不了,遂发心供养僧众。

他一方面讲经说法培养僧才,一方面联系施主并安排几个人负责供僧。一天,他将自己和其他施主的财物供养僧众,中午却无人负责,致使僧众没有吃到饭。他不满地追问由谁负责。原来负责的罗汉比丘因上午为僧众做事,午时疲乏,便回房坐禅,所以僧众没吃到饭。这位精通三藏(Ti-petaka的大法师知道罗汉比丘眼睛很小,便在僧众前眯起眼睛嘲弄:‘今天就是这样一位小眼之负责人让大家未能享用斋饭。’他又来到罗汉比丘面前恶口詈骂:‘我经常供养僧众,也多方联系施主,可你呢?自己吃饱了就跑去坐禅,对僧众的事置之不理,简直像狗一样!’【师言:平时不要给他人取绰号、叫恶名。在我们五明佛学院这类情况较少,但有少数人喜欢给他人叫什么大鼻子、小眼睛、小个子、大胖子等。或说:“那个大个子不在!”若这样,也许自己后五百世一直转生为大个子,看起来很不庄严。所以,往往我们一不小心在生活中造了很多恶业。那位法师大管家恶口骂的是位罗汉,而我们这里有许多是发了大菩提心的菩萨。若对境是大乘菩萨,其恶口相骂的业报将是不可思议的。对此,我们很多人不重视也不知道有这样的因果报应,故从此之后,在生活中一定要谨小慎微。】

罗汉比丘觉得他恶口骂人造了很大的恶业,便说:‘你知道你是什么人?我是什么人?你实在不应如此。’大法师回答说:‘你是出家人我也是出家人,有什么不应该的?’‘你是一个凡夫,而我是已经证得罗汉果位的圣者,你如此恶语必将感受苦果,望你尽力忏悔罪业。’法师听后深感自己所为不应理,后悔莫及。

此后,他经常在罗汉比丘前恭敬顶礼、忏其前愆(qiān),并且恒时祈祷三宝,尽己所能广弘佛法,临终时发愿:以一生中恒时修持梵行及供养僧众的功德,愿我生生世世财富圆满;将来在释迦如来出世时,令其欢喜,得以出家,现证罗汉果位;愿我恶口责骂圣者的果报不要成熟。诸比丘,当时的那位法师,即是现在的小眼沙弥。因他恶骂罗汉比丘而于五百世转为狗身;若非值遇舍利子,后五百世仍将投生为狗;又因余愿成熟而生在财富圆满的施主家,于我教法中出家,证得罗汉果。此即小眼沙弥的前因后果。”【译者:这个公案告诫我们,平时不要给他人取恶名,更不能用旁生来代叫一个人,其果报是不可思议的。大家要明白铭记这个道理。】【师言:我们现在应观清净心,在我们五明佛学院,我觉得至少有三百多位得地菩萨,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平时,我们说话、办事一定要谨小慎微。虽然在显现上有些菩萨似乎有烦恼,行为似乎也不如法,但这也许是大乘菩萨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故我们需护持自心,不能随意恶口骂人,更不能欺负他人,不然的话,会造无量的罪业。】

  • 世间八法:称、讥、苦、乐、利、衰、毁、誉。
  • 宿命通:能了知宿世之事。
  • 五蕴:色、受、想、行、识。
  • 十二处: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及六境(色、声、香、味、触、法)
  • 十八界:即六根、六境与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问题思考:

  1.  故事中的那只狗猛扑哪位尊者,还狠狠地撕咬?
  2. 这只狗死后转生成了什么?
  3. 家里人把这个孩子取名叫什么?
  4. 如果当时这个小沙弥没有遇到尊者,未来多少世还会继续转生为狗?
  5. 这个故事中,佛陀念出的偈子是什么?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百业经 1 一只母狗 — 恶口骂僧 累世转狗

晋美彭措法王传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时,佛在舍卫城(Rajagadha。城中有一施主(Pindadayaka), 财富圆满如多闻天子, 崇奉外道宗派,娶妻后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不久,其妻生下一子,肤色金黄,头如宝伞,鼻形妙高,具种种相好。施主为孩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以牛奶、酸奶及酥油等各种食品喂养,孩子如海中莲花般迅速成长起来。到他蹒跚学步之时,施主为他买了只聪明活泼的小母狗(Soni)。这只狗不喜外道,喜欢内道,每次见到外道信徒总是发狠狂吠,扑上去撕咬他们的衣服,看见内道比丘(Samana Bhikkhu)时却高兴地摇尾、转绕、舔脚,如是等等,行为十分恭敬。

我等大师释迦世尊(Bhagava)及十方三世诸佛(Buddha),均具有二种智慧、四无畏(Catasso Appaman Nayo、七菩提支(Saptabodhyanga) 、八解脱 、九等持 和十力 等无量功德(Punna)。如来的狮吼声传遍三界,并以大悲心恒时观照一切众生:哪些众生兴盛,哪些众生衰亡;哪些众生具损害性,哪些众生具善根性;哪些众生堕恶趣,哪些众生从中得解脱;哪些众生具七圣财 (Sapsadhana),如此等等都了如指掌。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如来时刻观察众生的种种因缘,圣者罗汉(Arahan)也是如此。

当时,世尊十大弟子之一的圣者舍利子(Sariputta),以声闻慧眼(Savaka Catu)观察世间,发现度化施主的因缘已成熟。一日晨,尊者(Thera)身披袈裟、手持钵盂(Patra)到舍卫城去化缘(Pindapata)。临近施主家时,那只母狗远远相迎,跑来舔蹭尊者的双足,且不停地摇动尾巴,然后右绕三匝,显得非常恭敬。施主见之,心下感叹:此狗虽为旁生却能如此恭敬比丘,看来很有善根,这位比丘也肯定是位大德;一个旁生尚能如此,自己作为人更应恭敬承侍。于是他亲自迎请舍利子到家应供,尊者默许。施主满心欢喜地敷设高座,亲手供养饮食,尊者如理受食毕,准备洗钵,施主便请求传法。舍利子以神通观察他的根基(Indriya)、意乐及随眠烦恼(Kilesa),传授了相应的佛法。因闻法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施主以智慧金刚摧毁了二十种萨迦耶见(Sakaya-Dithi),获证预流果(Sotapanna Phala)。施主生起极大的欢喜心广行布施,求施者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然其财源却如井水般令众生取之不竭。他经常请舍利子应供,同时也为母狗求法,它亦能以恭敬心来听受尊者所传相应之法。

施主感念自己能得圣果源于母狗的恩德:若不是它去迎接尊者,自己就没有供养尊者的机会,更不可能得到圣者的果位。从此,他更加善待这只母狗。

一日,母狗生病,施主请尊者前来诵经加持。舍利子尊者即为之传讲“诸行皆无常(Sabbe Sankhara Aniccam)、诸行皆痛苦(Sabbe Sankhara Dukk­ham)、诸法皆无我(Sabbe Dhamma Anatta)、涅槃即寂灭(Nibbana Nirodha Hoti)”之法。尊者说:“如若对我生欢喜心(Miccha Ditthi),即使是堕入旁生界(Tiracchana Dhatu)的众生也能从中解脱。”说完就离去了。不久,母狗去世,施主前去请问尊者如何处理,尊者说:“将母狗的尸体置一静处。虽然它的肉体会腐烂,但骨架以后会有很大的用处。”施主听后便按照尊者的吩咐,将母狗的尸体放在一个非常寂静的地方。

母狗死后转生为施主之女,相貌端庄、眉毛黝黑、鼻形妙高、头如伞盖、双臂修长、身色金黄,具有各种相好。施主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以牛奶、酸奶、酥油等喂养。孩子亦如海中莲花般成长起来。

稍长,舍利子让她去听法,由于正值豆蔻年华,性情娇纵,她不肯前去闻法。舍利子就把静处母狗的骨架放在她的面前,令她忆起了前世(Purima-attabhava的因缘。【译者:确实,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城市的姑娘们,应该把前世的骨架放在她们面前,或以前世的某种因缘,使她们也能回忆前世该多好啊!】女孩内心无比忧愁,思维尊者于己有极大恩德:自己是依靠在舍利子尊者前闻法的加持,才得以脱离旁生界,幸获人身。因此,她满怀感激之情,立刻于尊者前闻法。舍利子观察她的根基、界、意乐、精进(Viriya及随眠烦恼,传予相应的法门,她以智慧金刚摧毁了二十种萨迦耶见,证得预流果位。得果后,她对舍利子尊者恭敬顶礼:“我今已得圣者果位(Ariya Phala),愿意在释迦牟尼佛(Sakyamuni Buddha的教法下出家Nikkhamamana),持梵净行。”【师言〖法王如意宝〗:这里是先得圣果后现出家相,按道理是应先皈依受戒后得果。过去的一些公案是这种程序,而此处不然。】尊者说:“出家可以,但必须征得你父母的同意。”得到父母允许后,舍利子把她带到众生主母(Maha Prajapradi前落发出家,披上袈裟,受具足戒。众生主母为她传了相应的佛法。她精进修学,最终断尽三界Tisso Dhatuyo烦恼,获证罗汉果位,【译者:这样很好,原来是母狗,后来变成女人,开始不愿学法,后来学法终于证得罗汉果位。】现前黄金与牛粪等同、虚空与手掌无别的境界,具足种种神变,受到天(Deva、人(Manusa的赞叹和恭敬。想到往昔做狗时舍利子为己传法,今为人时尊者又为己传法,因而对舍利子深怀感恩之情,【师言:小乘的罗汉是如此对上师念恩报恩,那么大乘密宗弟子更应该铭谢上师的大恩。但是现在末法时代的众生,上师无论怎样摄受弟子并传殊胜密法,念恩报恩者又有几人?这也许是末法的一个标志。】经常顶礼尊者并说:“尊者,是您把我从旁生界中救出来的,对我恩重如山;而今又将我从轮回(Samsara中救度出来,使我得果。”舍利子身旁的比丘们常听她说这类感激之言便问尊者:“为什么这位比丘尼((Bhikkhuni天天说‘非常感谢您,您使我从旁生界得到解脱?’”尊者反问他们:“你们还记得施主家的那只母狗吗?”“记得!那只母狗对我们很好。”尊者说:“这位比丘尼就是它的转世。它在我传法之时数数生起欢喜心,死后转生为施主的女儿。因她回忆起前世,所以经常说感激我的话。”

众比丘听后,对因果生起极大信心,又前去启问佛陀:“世尊,此比丘尼以何业感转成狗身?后以何业感转为人身?又以何因缘对佛陀与舍利子生极大欢喜心,并在您的教法中出家,获证罗汉果位?请佛陀明示。”

世尊告诸比丘:“这是她前世业力与今世的因缘所致。所谓前世的业力是:早在贤劫人寿二万岁时,如来(Tathagata、正等觉(Samma Sambud­dh、人天导师Satta Deva Manusanam) 迦叶佛 (Kassapa Buddha出世。印度鹿野苑(Isipatane Miga­daye一施主家有位相貌庄严的女孩,长大后对迦叶佛生起无比的信心,并在其教法下出家。她精通三学、具足梵行Brahmacari、清净戒律(Sila等等有诸多殊胜功德,故成为传法上师,得到各种饮食、衣药等许多供养。她暗自思忖:我一个人享受这么多供养,没有很大的意义,应当发心将这些财物供养僧众(Bhikkhu Sangha。后来,她将每次所得财物供养僧尼二众,以维持他们的生活。有一次,她遇到急事请求僧众帮忙,但大家都说:‘我们诵经很忙,总不能舍离善法去帮你吧。’这位比丘尼顿时生起大嗔恨心口出不逊:‘我平时对你们以财供养,事事关照,可我遇到急事,你们谁都不肯帮忙,一点良心也没有,像母狗一样。’她骂僧众‘母狗’极不应理,造了很大的恶业Akusala Karma【师言:因果方面的报应,应从中了解。本来这次讲《百业经》,希望听法人越多越好,但人就是这样刚强难化。听法的人很少,许多堪布活佛也因种种原因外出堪布活佛也好,大德高僧也好,如果没听此《百业经》,将来可能在取舍因果方面会有些差错。不管什么人,若没听此经,以后做事因果自负,希望各位认真地听。今后特别注意,不应用如“母狗”等恶名来责骂别人。平时讲话必须有礼貌,经常观察自己的语言,不要造恶业。】僧人们问她:‘你是什么人?我们又是什么人?’比丘尼生气地说:‘你们是出家人,我也是出家人。’僧人们告诉她:‘虽然都是出家人,但我们当中有已得果位的圣者,你毕竟是个凡夫,这样恶口Pisuna Navaca骂人造严重罪业,将使你在轮回中感受痛苦Dukkha。所以,你应该以猛烈的悔心来忏悔(Khamapana)。’这位比丘尼觉得言之有理,便在后半生中更加精进地行持净戒,常求忏悔,临终时发愿(Aditthana):愿我一生中持戒供养的功德使我能生生世世投身富贵之家;相貌庄严,并于释迦牟尼佛出世时出家证罗汉果!同时又发愿:愿我恶口谩骂僧众的业果不要成熟!【师言:有些业你不想成熟,但很快成熟。】尽管她临终时如是发愿,但以此恶业仍于五百世中转为母狗,尔后余愿也如实成熟。这是她前世的业力。今生的因缘(Maitreya Buddha是因她为母狗时对舍利子生起欢喜心和信心,以此转为人身,得证圣果。”【师言:在迦叶佛教法下出家持戒的人,在释迦佛时能证得果位;在释迦佛教法下受居士戒以上的人,在弥勒佛教法下能证得果位。如果其中破了戒,在贤劫千佛中任一佛的教法中能得解脱。我们在释迦佛教法下若不破戒定能在弥勒佛的教法下证得果位。若破了戒,在余九百九十五尊佛的教法下得证果位。】【译者:这些观点是荣敦班智达《辨法法性论释》中的教证,所以我们大家应该注意因果,另一方面至少也要受居士戒。要特别注意我们对僧众的态度,作为堪布管家有时会对僧众说些不入耳的话或不好听的比喻,但若自己有很大的忏悔心作忏悔,是否能忏悔清净也很难说!不过上师说过念四十万金刚萨埵心咒能忏净,自己也有点安慰。以上的这个公案对大家启发不小,应从因果取舍方面注意。】

 

思考问题:

  1. 这个故事中,世尊的哪位弟子吩咐狗的主人,让他将狗的尸体放在非常寂静的地方?
  2. 这只狗转生成了什么?和施主是什么关系?
  3. 这个转生的人被谁感化出家?
  4. 它因为什么转生为狗?
  5. 佛陀告诉大家这只狗曾于多少世,生而为狗?

 

  • 多闻天子:四天王中北方天王,佛教中为护法并恒施福之神。《法华义疏》云:“恒护如来道场而闻法,故名多闻天子。”
  • 四无畏: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说尽苦道无所畏。
  • 七菩提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行舍觉支。
  • 八解脱:又名八背舍,违背三界之烦恼而舍离其缚缠之八种禅定。
  • 九等持:四禅、四无色及灭受想定(亦名灭尽定)
  • 十力:知觉处非处智力;知三世业根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禅定及八解脱、三三昧之智力;知种种解智力;知种种界智力;知智一切至所道智力;知天眼无碍智力;知宿命无漏智力;知永断习气智力。
  • 七圣财:信财、戒财、惭财、愧财、闻财、施财、定慧财。
  • 罗汉:小乘极悟之位名。一译为杀贼;杀烦恼贼之意;二译为应供;即当受人天供养之意;三译为不生;即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报之意。
  • 舍利子: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意译为秋鹭子;被誉为“智慧第一”。
  • 萨迦耶见:译曰身见,为五见之一。执著五蕴假合之体,思为有真实之我,起我与我所之见。
  • 预流果:又称初果,指断尽三界之见惑,预入圣道法流,以第十六至八无漏圣道(或圣者)之阶位。
  • 比丘尼:意译乞士女。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女性。
  • 迦叶佛:于现世界人寿二万岁时出世而成正觉,为释迦佛以前之佛,即过去七佛中之第六佛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文殊(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元讲经律论习密教土番译主聂崖沙门释智译
(咒文两处,由林钰堂,参照梵藏,重订汉本。)

敬礼孺童相妙吉祥

复次吉祥持金刚 难调伏中胜调伏  
勇猛超出三界内 自在金刚密中胜
眼如白莲妙端正 面貌圆满若莲华  
自手执持胜金刚 时时仰上作抛掷
复次第现忿等像 亦有无边持金刚  
勇猛调伏难调者 具威猛相极怖畏
于金刚尖出胜光 自手向上令抛掷  
有大慈悲及智慧 方便益生极殊胜
具足喜乐安隐心 示有忿怒之形相  
于行正觉行中尊 众皆来集身恭谨
向彼如来薄伽梵 究竟正觉礼敬已  
于前恭敬伸合掌 端坐正念而告白
遍主与我作饶益 益我慈悲于我故  
如幻网中成究竟 愿我真实获菩提
有诸烦恼乱其心 不解泥中而没溺  
为利一切有情类 令获无上之果故
究竟正觉出有坏 是有情师及导师  
亦大记句达真性 了知根心殊胜者
彼出有坏之智身 是大顶旋言词主  
亦是智身自超出 妙吉祥智勇识者
诵彼殊胜真实名 是甚深义广大义  
无比大义胜柔软 初善中善及后善
过去正觉等已说 于未来中当演说  
现在究竟等正觉 亦遍数数皆宣说
大幻化网本续中 持大金刚持密咒  
如彼无边诸佛敕 妙音宣畅今当说
世尊究竟正觉等 愿成真实持咒故  
如我决定未出间 当勤坚固而受持
远离烦恼令无余 于诸谬解舍离故  
即以无别无异心 为诸有情愿宣说
密自在者持金刚 向如来前说是言  
告白毕已而合掌 以身恭敬坐其前
复次释迦出有坏 究竟正觉两足尊  
于自面门殊胜舌 广长横遍令舒演
显现三种世界内 调伏四魔诸怨敌  
有情皆具三恶趣 为现清净微笑相
于其清净梵音中 遍满三种世界已  
为持金刚大力者 密自在主而答说
具足有大慈悲者 汝为利益有情故  
具足智身妙吉祥 诵真实名是大益
能作清净除罪业 于我精勤应谛听  
善哉吉祥持金刚 手持金刚汝善哉
密主我为此事故 为汝巧妙令宣说  
汝今一心应谛听 唯然薄伽梵善哉
复次释迦出有坏 一切密咒大种性  
密咒明咒持种性 于其三种令观察
世间及出世间性 显作世间大种性  
殊胜广大手印种 大种大髻应观察
言词之主演偈颂 密咒王者具六种  
将令显出于无二 无生法者自宣说

阿阿 依依 乌乌 唉唉 哦哦 昂阿 替埵 啥地加纳目地 阿哈 布多 布达喃 札呀阿哇地南
嗡 班杂 爹噶那 都卡侧达 札架 加纳 布达耶 加纳噶呀 哇吉 秀阿 阿阿 巴札 纳牙碟 那麻

(此下十四颂。出现三十七菩提中围。故赞金刚菩提心即是八十六名数)

如是正觉出有坏  究竟正觉哑中出  
哑者一切字中胜  是大利益微妙字
诸境之内出无生  即此远离于言说  
是诸说中殊胜因  令显一切诸言说
大供养者是大欲  一切有情令欢喜  
大供养者即大嗔  一切烦恼广大怨
大供养者是大痴  亦愚痴心除愚痴  
大供养者即大忿  即是忿恚之冤仇
大供养者大贪欲  一切贪欲皆除断  
大欲即是于大乐  大安乐者大喜足
大境色与广大身  大色并及大形像  
大明及与大广大  大中围者是广大
持于广大智慧器  钩烦恼钩大中胜  
普闻妙闻皆广大  显中即是广大显
解者执持大幻化  大幻化中成利益  
大幻化内喜中喜  大幻化中施幻术
大施主中最为尊  大持戒中持殊胜  
于大忍辱即坚固  以大精进悉弃舍
以大禅定住静虑  以大智慧令持身  
具足大力大方便  大愿胜智是大海
大慈自性无量边  亦是大悲胜智慧 
有大智慧具大智  大解即是大方便
具大神通及大力  大力及与大速疾  
复大神通大名称  大力令他令摧伏
三有大山悉能坏  持大坚固大金刚  
大紧即是大雄勇  于大怖中施怖畏
尊者大种即殊胜  上师密咒大殊胜  
住在于彼大乘相  大乘相中最殊胜

(此下二十四颂三句。是出现众明主中围故赞清净法界一百八名数)

广大正觉众明主  具大寂默大寂默  
大密咒中令出现  有大密咒自性理
欲得十种到彼岸  住于十种彼岸中  
十彼岸到是清净  即是十种彼岸理
尊者十地自在者  住在于彼十地中  
具知十种之自性  持于十种清净者
十种义相义中义  自在寂默十力主  
作诸利益无有遗  具有十种大自在
离彼无垢戏论主  真如自性清净王  
言说真实不讳句  如其所说而依行
于无二中说无二  住于真实边际中  
无我师子具音声  外道恶兽极怖畏
游行一切有义中  速疾犹若如来心  
胜及最胜胜怨中  于转轮者施大力
集中之师集中胜  集王集主集自在  
执持爱护大灵验  大义不受他恩念
句王句主能言词  句中自在句无边  
以真实句说真实  于彼四谛宣说者
不还之中复不还  教如缘觉及独觉  
种种决定超出中  彼诸大中独一因
苾刍罗汉即漏尽  调伏诸根并离欲  
获得安乐无怖畏  成满清凉亦无浊
明解及与于神足  世间善逝胜明解  
于我不执不执我  住于二种谛理中
能到轮回之彼岸  所作已毕住露地  
于一智中而出现  以智慧器破一切
法王妙法具显现  于世间中胜明照  
以法自在法中王  能演妙道令宣说
有义成就满誓愿  舍离一切诸虚妄  
无尽法界实离妄  胜妙法界极无尽
具大福田胜福足  智中广大殊胜智  
具足智者解有无  无二种中而积集
诸常见中胜禅定  誓修静虑是智王  
自解各各皆不动  最上胜者持三身
具足正觉五身性  遍主五种智自性  
首冠庄严五觉性  持五种眼离执着
令诸正觉皆增长  正觉尊子胜微妙 
胜智出有出生处  出现法中离三有
独一坚固金刚性  初生已作有情主  
现空性中自超出  胜智妙智如大火
以大光明遍照耀  以智慧明令显现  
是有情灯智慧炬  具大威势显光明
是胜咒主明咒王  密咒王者作大益  
具大肉髻希有顶  大虚空主说种种
是诸正觉胜自性  具足有情欢喜眼  
能令增长种种相  诸大仙等皆供赞
令持三种之密咒  大记句者持密咒  
尊者守护三宝故  宣说最胜三乘法
真胜有义之罥索  是大执持金刚索  
金刚铁钩大罥索 

(此下十颂句。是出现不动佛中围。故赞大圆镜智即七十一名数)

怖畏金刚施怖畏  金刚王者六面怖  
六眼六臂力具足  亦是骨相咬牙者
曷辣曷辣具百面  是狱王主魔中王  
有力金刚能作怖  名称金刚金刚心
幻化金刚具大腹  金刚中生金刚主  
是金刚心如虚空  不动独发相严身
所著大象生皮衣  大紧呵呵皆哮吼  
希希声吼能作怖  若作笑者有响笑
金刚喜笑大哮吼  金刚勇识大勇识  
金刚王者大安乐  金刚坚者大欢喜
金刚吽者吽声吼  器中执持金刚箭  
金刚剑断令无余  众持金刚具金刚
一种金刚能退敌  炽焰金刚施恶眼  
金刚头发如焰炽  金刚降临大降临
具足百眼金刚眼  身中具有金刚毛  
金刚毛者独一身  指甲增长金刚尖
以金刚心皮坚硬  执金刚发具吉祥  
以金刚鬘而庄严  呵呵响笑决定吼
具六种字金刚声  大柔和声大音声  
三世界中独一音  遍虚空界声哮吼
诸有声中皆殊胜  

(此下四十二颂。出现无量寿佛中围。故赞妙观察智即二百七十五名数)

真实无我真实性  即是真际无有字  
宣说空性众中胜  甚深广大声哮吼
即是法螺具大声  亦法犍椎大音声 
超越无住圆寂性  十方法中即大鼓
无色有色中微妙  具种种相意中生  
具诸相者显吉祥  执持影相使无余
无能过中大名称  三界之中大自在  
住于最极圣道中  大兴盛中之法幢
三世界中一孺童  长老尊者四生主  
三十二相具庄严  三界所爱于中妙
是世间解为胜师  是世胜师无怖畏  
救世间尊意无私  救中救者而无上
尽空边际悉受用  解一切中智慧海  
解散一切无明壳 亦能破坏三有网
能灭无余诸烦恼  到彼轮回大海岸  
胜智灌顶具头冠  真实究竟令庄严
灭除三种诸苦恼  灭三毒得三解脱  
决定解脱诸障难  住于如空平等中
超越一切烦恼垢  能解三时及无师  
诸有情中即大尊  功德带中之鬘带
诸有身中即解胜  虚空道中真实住  
持于如意大宝珠  遍主一切宝中胜
圆满是大如意树  胜妙净瓶大中胜  
能作有情诸利益  随顺有情而利益
亦解善恶及时辰  遍主解记具记句  
解时及解有情根  亦能作于三解脱
具足功德解功德  解法赞叹现吉祥  
吉祥之中最吉祥  吉祥名称善名称
大止息中大法筵  大欢喜中大音乐  
恭敬承侍悉具足  胜喜名称性吉祥
具胜施胜是尊者  微妙归处堪归救  
于世怨中胜中胜  离一切怖无有余
顶髻及髻各分埵  头发摸拶戴头冠  
五面具有五种髻  五髻各系花髻带
即是秃发大勤息  行净梵行胜勤息  
大苦行者建苦行  微妙净宫乔答弥
梵婆罗门解净梵  超圆寂时得净梵  
脱离缠缚解脱身  解脱圆寂是圆寂
超越悲哀灭悲哀  微妙决定近出离  
能除苦乐之边际  离欲身中而超越
不可比量无与等  非见非显非朗然  
虽性不改亦普遍  微细无漏离种性
无尘离尘即无垢  离失舍除放过愆  
最极寝寤觉自性  诸解诸明即微妙
识心超越于法性  持理即是无二智 
离虚妄者默然成  修于三世正觉行
正觉无垢亦无边  最初正觉亦无因  
独一智眼无垢染  具足智身即如来
以句自在广宣说  演胜丈夫法中王  
宣陈微妙殊胜处  诠说师子无与等
于胜观察殊胜喜  积聚威势是入意  
炽焰光中吉祥相  手臂光耀令显现
殊胜大医即尊者  能离痛刺无有上  
亦是诸药枝茂树  对治诸病大怨仇
入意三界中殊胜  吉祥游宿具中围  
十方一切虚空界  建立法幢极微妙
游行唯一广大伞  即具慈悲妙中围  
吉祥莲华舞自在  广大边主大宝伞
具于正觉大威势  持于一切正觉身  
是诸正觉大修习  是诸正觉唯正法
金刚大宝灌顶相  诸大宝性即自在  
世间自在诸法性  持金刚者一切王
一切正觉即大心  一切正觉在心中  
一切正觉之大身  亦是一切正觉语
金刚日是具大明  金刚月是无垢光  
离欲等中是大欲  种种诸色炽焰光
金刚跏趺正等觉  执持真实究竟法  
吉祥正觉莲华生  亦能摄持正觉藏
复持种种幻化王  广大正觉持明咒  
聪明金刚即大剑  真实清净殊胜字
是广大乘除苦恼  金刚法者广大器  
金刚甚深唧哪唧  金刚智慧依义解
诸到彼岸皆究竟  一切地中具庄严  
真实清净无我法  真实智月殊胜光
广大精进幻化网  本续一切殊胜主  
金刚坐者具无余  持于一切智慧身
一切殊胜妙智慧  即于心地持往复  
一切正觉之大心  复持种种之化轮
是一切体殊胜性  亦持一切体自性  
即无生法种种义  持于一切法自性
广大智慧刹那中  解持诸法无遗余  
现解一切诸法者  胜持寂默真实际
殊胜不动自性净  持于正觉妙菩提  
一切正觉现于前  智火炽焰光显盛

(此下二十四颂。赞平等性智。故即是出现宝生佛中围即一百四名数)

随乐成就微妙义  一切恶趣悉清净  
诸有情中殊胜尊  一切有情令解脱
烦恼敌中独勇猛  威猛能破愚痴怨  
具吉祥智而严身  执持坚固之恶相
能令动于百种手  举步相中而作舞  
吉祥百手皆圆满  遍空界中令作舞
大地中围一界分  以一足跟坚踏之  
以足爪甲界分内  净梵世界尽令押
无二一义法之义  即微妙义无怖义  
亦种种识具色义  于心意识具相续
体义无余数欢喜  爱空之性殊胜智  
舍离三有之贪欲  二有欢喜广大者
色貌鲜洁若白云  光明殊胜如秋月  
亦如初出妙日轮  爪如赤铜光皎洁
头冠殊胜尖末青  胜发亦复绀青色  
大宝光明具吉祥  正觉化身庄严具
诸百世界皆令动  而能具彼神足力  
持于广大实性念  四念住中静虑王
以七觉支为花香  即是如来功德海  
解八道支义理故  是解真实正觉道
于诸有情大分着  亦如虚空无所著  
一切有情意中生  速疾犹如有情意
解诸有情根与义  能夺有情诸心意  
亦解五蕴实性义  清净五蕴令受持
决定出彼诸边际  亦能出于决定中  
向决定出道中住  宣说一切决定出
拔十二支三有根  持于清净十二种  
具有四谛之义相  解持八种之心识
十二实义令具足  十六实性现体解  
以二十种成菩提  胜解一切正觉相
一切正觉幻化身  无边亿界令出现  
彼诸刹那现了解  亦解刹那诸有义
种种乘者方便理  利益去来皆了解  
决定出于三乘者  住在于彼一乘果
诸烦恼界清净性  尽能灭除诸业果  
过于一切江海中  寂静如行中出现
烦恼及与随烦恼  及以习气皆弃舍  
以于大悲智方便  于诸有情作利益
一切想义皆弃舍  亦令灭除心识意  
能缘一切有情心  亦解一切有情意
在彼一切有情心  随顺一切有情意  
充满一切有情心  令诸有情心欢喜
成就究竟无错谬  一切谬解皆舍离  
于三义中无疑智  诸我三种功德性
五蕴义理三时中  于诸刹那能分别  
一刹那中正等觉  持于一切正觉性
无身之身身中胜  解了诸身之边际  
种种诸相诸处显  大宝即是大宝首

(此下十五颂。赞成所作智。故出现有义成就佛中围。即九十五名数)

解了一切正觉者  正觉菩提即无上  
出密咒处无文字  大密咒者是三种
诸密咒义令增长  大明点者无文字  
大空即是五种字  空明点者六种字
种种诸空无种种  十六半半具明点  
亦无支分超于数  即四静虑之初首
了解一切静虑支  明解静虑种族性  
具静虑身身中胜  受用身者一切胜
化身即是殊胜身  持彼化现之种性  
种种化现十方中  依法利益于有情
自在之天天中天  非天自在非天主  
自在无灭天之师  作坏作坏即自在
三有寂静令超越  唯一师者有情师  
名称普于十方界  施法之主广大者
备足庄严慈铠者  以慈愍心为坚甲  
智慧如剑持弓箭  欲离不解烦恼敌
能降勇猛魔怨者  兼除四种怖畏魔  
亦能退诸魔军旅  究竟正觉救世间
是堪供赞礼敬处  亦是恒常承侍境  
应供咏处最殊胜  真堪礼敬胜上师
一步能游三世界  如空无边实镇押  
清净三明是清净  具六神通随六种
菩提勇识大勇识  大神足者超世间  
达彼智慧之实性  亦获智慧之体性
一切自明令他明  殊胜丈夫于一切  
超离一切诸譬喻  能智所智殊胜主
尊者即是法施主  宣说四种手印义  
有情奉施殊胜主  决定所入三种住
微妙义中净吉祥  三世间中大胜福  
具足吉祥皆成办  曼祖悉哩胜吉祥

(此下五颂。如次结赞五智。大圆镜清净法界妙观察平等性成所作智。如次一颂一智也)

胜施金刚我敬礼  真实边际我敬礼  
出现空性我敬礼  正觉菩提我敬礼
正觉贪着我敬礼  正觉欲者我敬礼  
正觉欢喜我敬礼  正觉戏论我敬礼
正觉微笑我敬礼  正觉笑者我敬礼  
正觉语者我敬礼  正觉心者我敬礼
出现无者我敬礼  出现正觉我敬礼  
出现虚空我敬礼  出现智者我敬礼
幻化网者我敬礼  正觉显论我敬礼  
一切一切我敬礼  彼智身者我敬礼

持金刚金刚手。此妙吉祥智勇识不共真实名。是出有坏之智身一切如来之智身。汝今应当生大欢喜。满净意乐增长无上。即能清净身语意三之密。若不能究竟不能清净地者。令到彼岸福智二足皆悉圆满令其清净。义无有上。若未解者令解。未得者令得。自此至于一切如来微妙法理真实持故。我为宣说开示显解令其摄受。持金刚金刚手。此者我于汝种性中。及一切密咒法性摄受中。而作摄受。持金刚,金刚手。此真实名者。即是一切如来最极清净。真实洁净一切智智之性。身语意三之密。亦是一切正觉菩提。即能了解真实究竟诸正觉故。亦是无上一切如来。体解一切善逝法界。于诸胜中而能破坏一切诸魔之力。一切十力中即十力之十力。一切智智性中即一切智智之性。是诸法中之敕。真实成就一切正觉。亦是一切大菩提勇识。福智二足真实究竟无垢最极清净也。亦是一切声闻缘觉出生之处。具足人天境界。是大乘之体性。出生诸菩萨行处。即一切圣道之边际也。亦是察度诸解脱道决定出生处。亦是不断如来种性。增长菩提勇识大勇识种族种性。亦能摄伏于他一切作狂敌者。破坏一切外道。退舍四魔军将之力。亦是真实摄受一切众生。决定成熟一切趣向圣果。诸净梵四宫之静虑。诸一心之禅定也。亦是调伏身语意三。精勤禅定能离一切合集。亦舍一切烦恼及随烦恼。灭除一切障碍。解脱一切系缚。亦是解脱一切诸蕴。灭诸乱心成办一切出生处。舍离一切盛衰事。亦能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解脱众乐胜道。令其不入轮回之中。而能转大法轮。建立一切如来伞盖幢旗。一切妙法正法之宫。亦是菩提勇识。于密咒门而修习者
速得成就。亦是了解菩萨摩诃萨精勤般若波罗蜜多之定。解了一切精勤无二戏论之空性。一切到彼岸之二足。究竟真实清净一切究竟地。各各了解诸圣四谛。一心体解一切诸法四种念住。此真实名者。乃至一切正觉功德。能作真实究竟也。持金刚金刚手。此真实名者。能灭有情身语意三之行无余罪业。亦能清净一切有情诸恶趣类。令其退舍一切恶趣。真实断除一切业障无有遗余。能生一切相续八难者令其不生。能灭八种怖畏。能破一切恶梦。决定能尽一切恶相。能灭一切恶见及诸恶魔。亦能远离一切怨魔之行。增长一切福善。亦能除灭诸恶觉观令其不生。破灭一切憍慢威勇我执。不生一切苦恼忧愁。亦是一切如来之心。诸菩萨之密。一切声闻缘觉之大密。一切密咒及其手印。真实增长诸不可说念及正念。增长无上善巧智。亦能具足无患诸力自在。亦能增长吉祥柔善微妙。名称善说偈赞叹美。亦能真实除灭一切病患广大怖畏。亦是极清净中最极清净。极能作清净中最极能作清净。极成办中最极成办。极吉祥中最极吉祥。诸欲归依者为作归依。欲宫殿者为作宫殿。欲拥护者为作拥护。欲亲军将者为作军将。欲洲渚者为作洲渚。欲依仗者为作无上依仗。欲过三有大海者为作舟船。亦是除灭一切病苦之药王。分别取舍之决智。摧诸恶见大闇之明智。能满一切有情誓愿。如摩尼宝珠。亦能获得妙吉祥智身一切智智之性。令得五眼见清净智。亦是财施法施无畏施真实舍故。令六波罗蜜而得圆满。亦是福慧二足及诸静虑。令究竟故能得十地。亦能舍离二边故。即无二法性非余法性。无绮饰故即是真实自性。亦是如来清净智
自性故。即真实边际之自性。亦能除灭百千恶见丛林故。即一切如来真空之自性。此真实名者。即是无二法性义之真实名。若有诵持演说者。是一切法不可说之自性也。持金刚金刚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依密咒门修习者。于此出有坏妙吉祥智勇识。一切如来智身无二真如之真实名。是顶髻之珠者。文字句义一切通彻。无有遗犯亦无增减。每日三时若持若诵若读若说。思惟义理依时为他解脱。时各各应想妙吉祥智勇识身。向诸门中令心止处。于爱乐实性门中诚实作想。了解一切殊胜法智慧无浊。信心具足相续系念一心禅定者。彼诸三世及无始世。一切正觉菩提勇识等皆来集会。得解一切法并现其身。一切正觉菩提勇识。以身语意三业与自种性真实摄受。一切正觉菩提勇识。将诸利益而作饶益。能得一切法中无怖无畏辩说无碍。复有一切诸阿罗汉声闻缘觉摄持。圣法心中亦皆现身。复有调伏一切诸恶大金刚王及持大金刚等。为护诸有情故。将变化身现种种形令其精神威势无能摄伏。能成一切密咒手印记句中围无余。密咒明咒王。并频那夜迦诸恶魔怨。并诸退坏一切他不能者及大母等。于其昼夜各刹那时。诸威仪中潜伏其身为作救护。复有净梵帝释并释近臣。大力摧伏如伏婴童。及大自在种族猫子大黑。作戏自在狱主水神。孤屏啰鬼子母等。拥护十方世界者恒常相续。若昼若夜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睡若觉。入定出定独住在众。潜伏其身为作救护。或住村邑聚落川原。国界王宫门限门楼。大路小路四达三[山/分]。村中店舍空舍。山薮江川丛林大丛林。若不作净昏醉放逸之处。恒常一切门中昼夜潜伏殊胜救护成胜妙乐。更复天龙施碍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与非人众曜游宿。及诸天母集主七母诸施碍母并食肉母。此合集一心一意。并诸军将眷属杂使。能为一切潜伏救护。增长精神具足色力。威势殊胜无病延寿。持金刚金刚手。此真实名顶髻珠者。若起誓愿日日三时。无遗念诵三遍书写令读。时想念出有坏妙吉祥智勇识身。与此相同而作禅定者。以此利益故不经多时。即妙吉祥变化于像令其得见。亦见尽虚空界所处者。一切正觉菩提勇识。种种身相大有情者。于何时分依何所作。不堕地狱趣不生恶道中。不生恶种姓不生边地下贱。亦得诸根具足不作邪见。亦不生邪见家不生无佛国中。生值佛国时不舍正法亦不远离。不生长寿天中不生饥馑疫疾刀兵等劫。不生五浊恶世不遭王怖恶怖贼怖。于世世中不逢下劣贫穷之怖。不值秽气毁谤轻贱恶名恶语之怖畏。恒常得生本性高贵胜族中。能成一切端严胜相颜色美妙。于诸世人皆悉爱乐可意。若与相随情和悦乐见者欢喜。于诸人中端正严好。具大福相发言无滞。随所生处得宿命智。受用广大多诸部从。所受无尽眷属无尽。于有情中最极殊胜。亦复具足殊胜功能。自然具足六波罗蜜。所有功德经于净梵四宫。具足念及正念方便愿力智。亦是一切诸数义中。得无怖畏及能言说。无有愚痴句句显了。成大聪慧具有广解。无懈怠心少欲知足。利益广大情无爱着。即是一切有情殊胜所信之处。亦成恭敬师及上师。此人先所未闻工巧技艺神通一切教法。若文若义皆悉解了。戒及活命。最极诸行最极清净微妙。出家及成近圆。不令忘失一切智智性大菩提心。决定不入声闻罗汉缘觉乘中。持金刚金刚手。如是具足无量功德。亦有如是无量无边广大功德。持金刚金刚手。诵此真如真实名者。即是真实执持微妙丈夫者。聚集微妙福慧具足。一切正觉功德最极。速疾求故不经多时。能成真实究竟无上菩提。于多劫中不入涅槃。为诸有情中多现无上妙法。十方世界中诠演妙法。大鼓之声相续不尽。其声哮吼为大法王。

嗡 沙哇达玛 巴哇 索巴哇 比秀达班杂 阿阿 昂阿阿吉地巴哩秀达 沙哇达玛 亚都达 沙哇达他嘎大 加那嘎呀 曼殊师利巴哩秀地达目巴达耶地 昂阿 沙哇达他嘎大 啥达呀 哈惹哈惹 嗡吽啥 巴嘎望 加那目地 哇吉秀惹 马哈巴杂 沙哇达玛嘎嘎那 阿玛拉速巴哩殊大 达玛搭都 加那嘎巴 阿

复次吉祥持金刚  恳分欢喜而合掌  
如来尊者出有坏  敬礼究竟正觉已
复次尊者密自性  持金刚之金刚王  
所余种种同住处  高声如是而白言
尊者我等亦随喜  善哉善哉说善哉  
为彼欲求解脱果  有情为无救度者
我等真实救度者  作护菩提大利益  
宣说幻化微妙理  此是清净微妙道
亦是甚深极广大  大义有情作利益  
一切正觉境界者  诸正觉等皆已说

出有坏妙吉祥智勇识。所诵真如之真实名。出有坏世尊如来所说已毕

文殊菩萨心咒,一百零八遍。
嗡阿ra巴札那德

文殊父母种子咒,一百零八遍。
底底底心心心

回向功德于法界众生早成佛道,而后下座。
吉祥圆满


应西安熟持此经之赵居士之请求,而造此轨。
感谢林成穗居士提供数种法本以资参考之助。
二00三年四月十八日


整理编辑:磐鼎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佛说稻秆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及诸菩萨摩诃萨俱。尔时具寿舍利子。往弥勒菩萨摩诃萨经行之处到已。共相慰问。俱坐盘陀石上。是时具寿舍利子。向弥勒菩萨摩诃萨。作如是言。弥勒。今日世尊观见稻芋。告诸比丘。作如是说。

诸比丘。若见因缘。彼即见法。若见于法。即能见佛。作是语已。默然无言。弥勒。善逝何故作如是说。其事云何。何者因缘。何者是法。何者是佛。云何见因缘即能见法。云何见法即能见佛。作是语已。弥勒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今佛法王正遍知告诸比丘。若见因缘即能见法。若见于法即能见佛者。此中何者是因缘。言因缘者。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愁叹苦忧恼而得生起。如是唯生纯极大苦之聚。此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死愁叹苦忧恼得灭。如是唯灭纯极大苦之聚。此是世尊所说因缘之法。

何者是法。所谓八圣道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此是八圣道。果.及涅槃。世尊所说。名之为法。何者是佛。所谓知一切法者。名之为佛。以彼慧眼及法身。能见作菩提.学.无学法故。云何见因缘。如佛所说。若能见因缘之法。常.无寿.离寿.如实性.无错谬性.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障碍.无境界.寂静.无畏.无侵夺.不寂静相者。是也。若能如是。于法亦见常.无寿.离寿.如实性.无错谬性.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障碍.无境界.寂静.无畏.无侵夺.不寂静相者。得正智故。能悟胜法。以无上法身而见于佛。

问曰。何故名因缘。答曰。有因有缘。名为因缘。非无因无缘故。是故名为因缘之法。世尊略说因缘之相。彼缘生果。如来出现若不出现。法性常住。乃至法性.法住性.法定性.与因缘相应性.真如性.无错谬性.无变异性.真实性.实际性.不虚妄性.不颠倒性等。作如是说。此因缘法。以其二种而得生起。云何为二。所谓因相应。缘相应。彼复有二。谓外及内。此中何者是外因缘法因相应。所谓从种生芽。从芽生叶。从叶生茎。从茎生节。从节生穗。从穗生花。从花生实。若无有种。芽即不生。乃至若无有花。实亦不生。有种芽生。如是有花实亦得生。彼种亦不作是念。我能生芽。芽亦不作是念。我从种生。乃至花亦不作是念。我能生实。实亦不作是念。我从花生。虽然。有种故而芽得生。如是有花故。实即而能成就。应如是观外因缘法因相应义。

应云何观外因缘法缘相应义。谓六界和合故。以何六界和合。所谓地水火风空时界等和合。外因缘法而得生起。应如是观外因缘法缘相应义。地界者。能持于种。水界者。润渍于种。火界者。能暖于种。风界者。动摇于种。空界者。不障于种。时则能变种子。若无此众缘。种则不能而生于芽。若外地界无不具足。如是乃至水火风空时等。无不具足。一切和合。种子灭时而芽得生。此中地界不作是念。我能任持种子。如是水界亦不作是念。我能润渍于种。火界亦不作是念。我能暖于种子。风界亦不作是念。我能动摇于种。空界亦不作是念。我能不障于种。时亦不作是念。我能变于种子。种子亦不作是念。我能生芽。芽亦不作是念。我今从此众缘而生。虽然。有此众缘。而种灭时。芽即得生。如是有花之时。实即得生。彼芽亦非自作。亦非他作。非自他俱作。非自在作。亦非时变。非自性生。亦非无因而生。虽然。地水火风空时界等和合。种灭之时而芽得生。是故应如是观外因缘法缘相应义。应以五种观彼外因缘法。何等为五。不常。不断。不移。从于小因而生大果。与彼相似。云何不常。为芽与种。各别异故。彼芽非种。非种坏时而芽得生。亦非不灭而得生起。种坏之时而芽得生。是故不常。云何不断。非过去种坏而生于芽。亦非不灭而得生起。种子亦坏。当尔之时。如秤高下而芽得生。是故不断。云何不移。芽与种别。芽非种故。是故不移。云何小因而生大果。从小种子而生大果。是故从于小因而生大果。云何与彼相似。如所植种。生彼果故。是故与彼相似。是以五种观外因缘之法。

如是内因缘法。亦以二种而得生起。云何为二。所谓因相应。缘相应。何者是内因缘法因相应义。所谓始从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若无明不生。行亦不有。乃至若无有生。老死非有。如是有无明故。行乃得生。乃至有生故。老死得有。无明亦不作是念。我能生行。行亦不作是念。我从无明而生。乃至生亦不作是念。我能生于老死。老死亦不作是念。我从生有。虽然。有无明故。行乃得生。如是有生故。老死得有。是故应如是观内因缘法因相应义。应云何观内因缘法缘相应事。为六界和合故。以何六界和合。所谓地水火风空识界等和合故。应如是观内因缘法缘相应事。何者是内因缘法地界之相。为此身中作坚硬者。名为地界。为令此身而聚集者。名为水界。能消身所食饮嚼啖者。名为火界。为此身中作内外出入息者。名为风界。为此身中作虚通者。名为空界。五识身相应。及有漏意识。犹如束芦。能成就此身名色芽者。名为识界。若无此众缘。身则不生。若内地界。无不具足。如是乃至水火风空识界等。无不具足。一切和合。身即得生。彼地界亦不作是念。我能而作身中坚硬之事。水界亦不作是念。我能为身而作聚集。火界亦不作念。我能而消身所食饮嚼啖之事。风界亦不作念。我能作内外出入息。空界亦不作念。我能而作身中虚通之事。识界亦不作念。我能成就此身名色之芽。身亦不作是念。我从此众缘而生。虽然。有此众缘之时。身即得生。彼地界。亦非是我。非是众生。非命者。非生者。非儒童。非作者。非男。非女。非黄门。非自在。非我所。亦非余等。如是乃至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亦非是我。非是众生。非命者。非生者。非儒童。非作者。非男。非女。非黄门。非自在。非我所。亦非余等。

何者是无明。于此六界。起于一想.一合想.常想.坚牢想.不坏想.安乐想.众生.命.生者.养育.士夫.人.儒童.作者.我.我所想等。及余种种无知。此是无明。有无明故。于诸境界起贪嗔痴。于诸境界起贪嗔痴者。此是无明缘行。而于诸事能了别者。名之为识。与识俱生四取蕴者。此是名色。依名色诸根。名为六入。三法和合。名之为触。觉受触者。名之为受。于受贪着。名之为爱。增长爱者。名之为取。从取而生。能生业者。名之为有。而从彼因所生之蕴。名之为生。生已。蕴成熟者。名之为老。老已。蕴灭坏者。名之为死。临终之时。内具贪着及热恼者。名之为愁。从愁而生诸言辞者。名之为叹。五识身受苦者。名之为苦。作意意识受诸苦者。名之为忧。具如是等及随烦恼者。名之为恼。大黑闇故。故名无明。造作故名诸行。了别故名识。相依故。名名色。为生门故名六入。触故。名触。受故。名受。渴故。名爱。取故。名取。生后有故名有。生蕴故。名生。蕴熟故。名老。蕴坏故。名死。愁故。名愁。叹故名叹。恼身故。名苦。恼心故。名忧。烦恼故。名恼。复次。不了真性。颠倒无知。名为无明。如是有无明故。能成三行。所谓福行.罪行.不动行。从于福行而生福行识者。此是无明缘行。从于罪行而生罪行识者。此则名为行缘识。从于不动行而生不动行识者。此则名为识缘名色。名色增长故。从六入门中能成事者。此是名色缘六入。从于六入而生六聚触者。此是六入缘触。从于所触而生彼受者。此则名为触缘受。了别受已。而生染爱耽着者。此则名为受缘爱。知已。而生染爱耽着故。不欲远离好色及于安乐。而生愿乐者。此是爱缘取。生愿乐已。从身口意。造后有业者。此是取缘有。从于彼业所生蕴者。此是有缘生。生已。诸蕴成熟及灭坏者。此则名为生缘老死。是故彼因缘十二支法。互相为因。互相为缘。非常.非无常.非有为.非无为.非无因.非无缘.非有受.非尽法.非坏法.非灭法。从无始已来。如暴流水而无断绝。

虽然。此因缘十二支法。互相为因.互相为缘。非常.非无常.非有为.非无为.非无因.非无缘.非有受.非尽法.非坏法.非灭法。从无始已来。如暴流水而无断绝。有其四支。能摄十二因缘之法。云何为四。所谓无明.爱.业.识。识者。以种子性为因。业者。以田性为因。无明及爱。以烦恼性为因。此中业及烦恼。能生种子之识。业则能作种子识田。爱则能润种子之识。无明能殖种子之识。若无此众缘。种子之识而不能成。彼业亦不作念。我今能作种子识田。爱亦不作念。我今能润于种子之识。无明亦不作念。我今能殖种子之识。彼种子识亦不作念。我今从此众缘而生。虽然。种子之识。依彼业田。及爱所润。无明粪壤所生之处。入于母胎。能生名色之芽。彼名色芽。亦非自作。亦非他作。非自他俱作。非自在化。亦非时变。非自性生。非假作者。亦非无因而生。虽然。父母和合时。及余缘和合之时。无我之法。无我我所。犹如虚空。彼诸幻法。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依彼生处。入于母胎。则能成就执受种子之识。名色之芽。如眼识生时。若具五缘而则得生。云何为五。所谓依眼.色.明空依作意故。眼识得生。此中眼则能作眼识所依。色则能作眼识之境。明则能为显现之事。空则能为不障之事。作意能为思想之事。若无此众缘。眼识不生。若内入眼。无不具足。如是乃至色明空作意。无不具足。一切和合之时。眼识得生。彼眼亦不作是念。我今能为眼识所依。色亦不念。我今能作眼识之境。明亦不作念。我今能作眼识显现之事。空亦不作念。我今能为眼识不障之事。作意亦不作念。我今能为眼识所思。彼眼识亦不作念。我是从此众缘而有。虽然。有此众缘。眼识得生。乃至诸余根等。随类知之。如是无有少法而从此世移至他世。虽然。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业果亦现。譬如明镜之中。现其面像。虽彼面像。不移镜中。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面像亦现。如是无有少许从于此灭。生其余处。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业果亦现。譬如月轮。从此四万二千由旬而行。彼月轮形像。现其有水小器中者。彼月轮亦不从彼移至于有水之器。虽然。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月轮亦现。如是无有少许从于此灭而生余处。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业果亦现。譬如其火。因及众缘若不具足。而不能燃。因及众缘具足之时。乃可得燃。如是无我之法。无我我所。犹如虚空。依彼幻法。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所生之处入于母胎。则能成就种子之识。业及烦恼所生名色之芽。是故应如是观内因缘法缘相应事。应以五种观内因缘之法。云何为五。不常。不断。不移。从于小因而生大果。与彼相似。云何不常。所谓彼后灭蕴。与彼生分各异。为后灭蕴非生分故。彼后灭蕴亦灭。生分亦得现故。是故不常。云何不断。非依后灭蕴灭坏之时。生分得有。亦非不灭。彼后灭蕴亦灭。当尔之时。生分之蕴。如秤高下而得生故。是故不断。云何不移。为诸有情。从非众同分处。能生众同分处故。是故不移。云何从于小因而生大果。作于小业。感大异熟。是故从于小因而生大果。如所作因。感彼果故。与彼相似。是故应以五种观因缘之法。

尊者舍利子。若复有人。能以正智。常观如来所说因缘之法。无寿.离寿.如实性.无错谬性.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障碍.无境界.寂静.无畏.无侵夺.无尽.不寂静相.不有.虚.诳.无坚实.如病.如痈.如箭.过失.无常.苦.空.无我者。我于过去而有生耶。而无生耶。而不分别过去之际。于未来世。生于何处。亦不分别未来之际。此是何耶。此复云何。而作何物。此诸有情。从何而来。从于此灭而生何处。亦不分别现在之有。复能灭于世间沙门婆罗门不同诸见。所谓我见.众生见.寿者见.人见.希有见.吉祥见.开合之见。善了知故。如多罗树。明了断除诸根栽已。于未来世。证得无生无灭之法。尊者舍利子。若复有人。具足如是无生法忍。善能了别此因缘法者。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即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说是语已。舍利子及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犍闼婆等。闻弥勒菩萨摩诃萨所说之法。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