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丹仁波切关于投放龙王宝瓶注意事项及一些常见规定的分析说明

由于龙族生性极喜爱干净,因此在龙王宝瓶投放的注意事项中,往往都有要求参与者要提前吃素,抽烟者及女性经期者严禁触碰宝瓶等事项。近日,多丹仁波切针对居士再次公布的龙王宝瓶投放注意事项中的“女性经期者严禁触碰宝瓶”这一要求进行反问。
 
仁波切:谁说女性经期者不能触碰宝瓶呢?意思是来的东西脏?这样说来,男性这几天也不能拉大便了?

弟子:这条规定是常见的,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

仁波切:这条要求我觉得不太合理,我没有听说过佛经上有这个要求。其他的吃素及不抽烟没什么不合理的。在这类问题上,大家也要自己动动脑筋思考一下看看合不合理,符不符合逻辑。佛教不是教条主义,要依法不依人。

弟子:还有一些相关规定,一直是心存敬畏但却不太理解的,比如护法殿不允许女性进入,寺院结夏安居期间不允许女性进入。不知道其中有什么真义?

仁波切:这些规定不是佛教的真义,这是藏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和佛教融合的结果。不止是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也有汉族的传统文化及习俗的融合,南传佛教也有它自己的传统文化及习俗的融入,佛教是从印度传过来的,所以有印度的传统文化和习俗融入的印度化的佛教。佛教也是一门学科,所以它跟别的学科一样,在弘扬和传播到不同民族的时候,肯定要尊重并结合当地的民族习惯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学科在传播时的普遍方式。在弘扬佛法的时候,藏传佛教化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直接用到汉地的话,不一定有帮助,还有可能会起反作用。同样,汉传佛教化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直接用到藏地的话,也肯定会有反作用。所以我们只想学佛教的人,直接学到没有民族化的纯粹的佛教是很关键的,这样你才会找到真正的佛陀的观点,这种仪式性的大部分的说法,都是民族的审美观和传统文化来定的,没有一个绝对的,这些都不是佛教的真义。所以女性结夏安居的时候不能进寺院,这应该是藏传佛教的特点,但是在《律宗论》(佛教中专门讲解戒律的经典)中是没有提到女性结夏安居时不能进寺院这个事情的。


刚才说到龙王宝瓶,这是要讲究干净的,但是关于龙王宝瓶的仪轨说明里没有要求“女性经期者不能触碰宝瓶”。其实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参加者都要讲究干净,所以戴手套等等是比较好的措施。佛教不是教条主义,在对待这类规定的时候,要分析它合不合理,符不符合逻辑,规定不是由某个人说了算的,佛陀说要依法不依人。
 

弟子:在明白了一些规定是和当地传统文化、习俗有关的时候,重要的是能去理解这些规定。如果这些一直被沿袭下来的规定对佛法的保护及流传有助益的话,即使它并非出自佛经,也是值得保留的,对吗?

仁波切:这些规定在当时来说肯定是有帮助的,但不是说有帮助就保留,没有帮助就不保留,能不能保留不是我们说了算,是由时代来决定的。现在是21世纪了,所以可以很明确的说,这些旧的民族化的规定,大部分已经不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已经脱离了时代的发展潮流了,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被历史的车轮所碾压。但是佛教的真义完全不会受历史的影响,永远不会改变,真理永远是真理。

弟子:但是对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奉为不可改变的旧制度或者旧习俗进行改革的话,阻力是很大的,这需要不一般的倡导者、领导者,合理科学的理论依据,有效的方法等等。总之不是那么简单容易。

仁波切:这当然不容易啦。这其实跟成佛的过程是一样的。这些都可以说是无明,无明不容易消除呀。从历史上来看,不管哪个民族,最早站出来反对那些不合理传统的倡导者牺牲的有很多,大家都是在他们逝去以后,才发现他们的伟大,认可他们的观点并纪念和赞叹他们。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们智慧的增长,越来越学会正确取舍,这些改变是早晚的事。那些早发现、认识到佛教真理的人,就是有福气的人,他能早学习到佛教的真正智慧,对他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早发现的人会得到很多好处,晚发现的人会有所损失。 

这个问题也可以看做是先进和落后之间的差距,先进和落后两者是相对而言的。就像是跑步比赛一样,大家一齐起步,有的早到终点,有的晚到,其实两者最终都会到达,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