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美国弘法《修心七要》3
—慈诚罗珠堪布
—慈诚罗珠堪布
2016年美国弘法行。
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弟子:念一亿遍准提心咒能否顺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师答:“念一亿遍咒语的功德非常的大,从功德的角度来说的话,即使念诵一遍准提心咒的功德都非常大,断除轮回的因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能否往生极乐世界,关键还是要看你的发心!
假如你的发心是事事顺利、健康啊、升官发财啊,为了这些或者为了下一世不堕地狱、得到人天的福报。以这样的发心来念准提佛母心咒的话,你念一亿遍也不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是肯定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的发心没有离开世间法,你所行的一切都是世间法,你念的不是往生的因,你念的是世间法的因。准提佛母的加持不可思议,没有别的障碍的话,你肯定会实现你刚才的愿望:身体健康、升官发财啊、不堕三恶趣、得到人天的福报,这些都可以因准提佛母心咒的加持而实现,但是不会往生。
为什么一会儿说可以往生,一会儿又说不能往生,原因是什么呢?就要看你有没有种下解脱的因——出离心!靠这个,不是靠你念什么经、念多少万遍,这不是主要的。你念得多的话,对往生有帮助,但不是重要的因,重要的因就是出离心!所以这个出离心非常非常的重要!
那什么是出离心呢?出离心就是放下世间的一切,能放下吗?包括我在内,放不下。标准的出离心我们做不到,我们可以尽量做到相似的出离心——或多或少能放下,这个是相似的出离心。假如你上一世修的好的话,你这一世就不会贪恋世间的一切,不会执着的,不会把世间的一切都看得非常的重,一点也放不下。心相续中还没有达到标准出离心,这就是相似的出离心,就是或多或少能看淡,或多或少能放下的一个心。
这个出离心又分造作的与无造作的出离心。无造作就是不刻意,不是故意发出离心。除了成就者以外没有这个无造作的出离心,可以这么说。我们没有无造作的出离心的话,可以造作的发出离心。
什么叫造作呢?刻意、故意的就是造作。比如你非常口渴,你喝水,就是无造作的喝水;假如你一点都不渴,我给你说你喝水吧, 你也不好意思,就喝下去了,也不是主动的,这个叫造作。我们修那个人生难得啊、生命无常啊、轮回过患啊、因果不虚啊!这些就是造作实现出离心的一个手段,一个方式。我们一定要重视出离心的修法!
弟子:我们世间人追求工作,生意,这个追求与出离心怎么处理?
师答:“这个可以处理,有办法。你工作也好,做生意也好,无论做什么,如果没有出离心的话,你就会把赚的钱看得很重,舍不得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那这个钱有用吗?你走的时候也带不走他,这样的话,不是更加痛苦吗?你赚了钱反而更加痛苦。如果你有了出离心,赚的钱就会看得淡一些,供养三宝我先不说,你舍得吃,舍得花,这样你痛苦就少了。赚钱是为了更加快乐不是吗?在出离心的基础上赚钱就可以使你减少痛苦增加快乐。
弟子:我现在在修加行,念咒就比较少,怎么办?
师答:从念咒的多少角度来说,越多越好,但是你念咒要调整一下自己的心,考虑一下自己的心。
你念的时候是从头到尾欢欢喜喜、高高兴兴的,还是非常讨厌的?哎呀!还没有念完!这么个态度没有什么用的,你该念就念,该结束就结束。
假如你一天24小时不吃不喝地念当然最好,我们达不到这个要求。我们作为在家人,时间要计算好,该工作就工作,该吃饭就吃饭,该休息就休息。一天24小时,你拿出一个小时来念,就很了不起了。一个小时拿出来,欢欢喜喜,知道干什么、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在正知正见的状态中,你欢欢喜喜的念一个小时,我觉得是很了不起。
我原来遇到一个居士,世间的贪心和佛法混在一起,在这个上师这里求这个法,到那个上师那里求个法。求的法太多了,念的太多,一会看表,还有这么多……一会看表,还有这么多……。我们修法本来是消除烦恼的,他修法是增加烦恼,这不是相反了吗?这样的话一方面有功德,一方面有副作用。”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我们修行的目的是“成佛”,是为了救度他人,因此要生起菩提心。
自己先成佛再救度他人是下等的发心;不管有没有能力都希望能与众生一起成佛是中等发心;即使自己下地狱也要救度他人成佛是上等发心。
“菩提心”是无限的,无论是对以前喜爱还是厌恶的都是平等爱护的,它分为“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就是空性,无爱无恨,不思维善恶的境界。“世俗菩提心”又分为“愿菩提心”( 指的就是发心)和“行菩提心”( 指的就是把发心真实地落在行动上)。
“愿菩提心”里有“造作菩提心”和 “无造作菩提心”。“造作菩提心”就是我们最先刻意强迫自己去那样做,所有的佛菩萨,以及古往今来众多的高僧大德,都是从造作走向不造作的,他们没有学佛之前,都像我们一样,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凡夫。如果在菩提心上下功夫,是绝对会成功的。如果一个人发了菩提心,哪怕他只是念一句佛号,就可以消除亿劫的罪业,可见菩提心是多么的重要啊!(上师特意介绍了《慧灯之光一》,要求弟子们好好阅读。)
要想发菩提心,可以先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如果没有四无量心,这种“菩提心”并不真实。本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中,最初应该从慈心开始宣说,但如果首先没有修成舍心,那么慈心与悲心就会偏堕一方,而达不到完全清净,所以最先要从“舍”心开始修。
所谓的舍心,就是指断除对怨敌的嗔恨、对亲友的贪爱,而对一切众生无有亲疏、无有爱憎的平等心。
大多数凡夫对现世的父母亲友等自方的有情极其贪著、对怨敌等他方的有情嗔恨难忍,这实际上也是未经观察的过患所造成的。事实上,现在的这些怨敌,在往昔的生生世世当中也曾经做过自己的亲友而互敬互爱、和睦相处。而如今被当作亲友的这些人,在以往的生生世世中,有许多也曾经成为仇人而加害过自己。
静坐观想:
①左边为现世母亲,右边为仇敌,极力回忆敌人伤害自己的事情,升起嗔恨心;再极力回忆母亲如何疼爱照顾自己的事情,升起贪心。
②思维他们上一世(上上一世等)与自己的关系是什么?也许这一世的父母子女却是上一世来还宿债的,贪爱心下降;也许仇敌在上一世是我的父母,回忆起几世的恩德,使用多种方法尽力对那些自己心里极其讨厌的对境不嗔不怒,让嗔恨心下降。
③当心里完全能够把他们看成是无利无害的中等人(朋友)的时候,接下来再观想,这些中等人从无始以来在生生世世当中都曾经无数次做过自己的母亲,与现世的亲生父母一样,生起平等的慈爱心。
④加入不同的人,一个单位的、一个村子的、一个国家的,乃至全地球的,到最后,不管对亲人、敌人还是中等人,凡是对所有众生都生起与现世父母没有任何差别的悲悯之情。
在没有生起这种平等悲心之前,务必要反反复复地观修。如果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单单对任何亲怨既不生悲心也不起嗔心,只是平平淡淡的一种心态,这叫做无利无害的愚舍,并不代表是舍无量心。真正的舍无量心对于高贵卑贱、强大弱小、贤善恶劣、高级中等的所有人,无有差别同等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