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四千问》64 佛教与现代教育,艺术与社会(3)

《八万四千问》佛教与现代教育,艺术与社会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我们的孩子正在忘记自己是人。

 

5. 您知道中国的虎爸虎妈现象。母们常努地教育孩,希望他们后取得成功。竞争益激烈,孩们负担很重,即使只是,每天也要花很多时间学习。仁波切能否给这些些建议?

在某种程度上,我其实真挺喜欢这个主意的。但是,我认为重要的问题是,虎爸虎妈必须准备好自始至终都要做老虎。只做二十年的老虎,然后把孩子们留在有各种不同动物、虎爸虎妈和虎仔都不适应的荒漠里,这样做没有意义。

假如虎爸虎妈真的很好地训练了自己的孩子二十年,但是二十年后,世界完全改变了,原来的目标及为之教给孩子的所有东西都不再有用,那将会怎样?显然会是可悲的。可以说,小时候是开心玩耍的时候,然而因为虎爸虎妈,你失去了那样的欢乐。到了二十岁,你已经失去了童年的欢乐,现在你又要失去剩下的欢乐,所以实际上你将要失去所有的欢乐。

举个例子,我们这一代的很多孩子总有那么多事情可以谈论,在丛林中长大、在河里游泳,以及那些不是发生在学校里的事情,并且他们谈论的事情经常是很人性化的。后来我去香港和新加坡之类的地方旅行,那边的大多数孩子没有什么可以和别人分享的,他们除了最新的应用和软件以外,没有什么个人经历。

6. 如何才是最好的对待十几岁青少年的式?

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特定的答案,但或许记住这一点会有帮助:从现在开始,很短时间内,可能只是十年,世界就会发生剧烈的变化。我们生活和沟通的方式将会改变,环境在变化,前沿技术的诞生将使我们的生活更快速、更高效、更经济。这也意味着,挑战也将变得更快、更高效、更复杂。

所以我们的孩子,在大约十年之后,在精神和身体上将会经历另一种不同的痛苦。这是我们作为父母、社会和政府应该知道的事情。意识到这些,即便没有一个实用的答案,我想也会有些帮助。人们普遍认为,孩子们热爱自己的父母,在亚洲社会中尤其如此。我不知道这样的价值观还会持续多久。在西方,可以看到很多现代的孩子不仅不爱自己的父母,事实上还对他们有些反感。很多时候,这些十几岁的青少年对父母的反感有充分的理由。

我遇见过很多朋友,特别是在亚洲,作为父母他们给了孩子一切,但多年以后,孩子长大了却非常叛逆,这把家长们推到了最为令人抑郁的境地。所以,用一种有智慧的方式养育我们钟爱的孩子也是很重要的。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