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四千问》67 佛教与现代教育,艺术及社会(6)

《八万四千问》佛教与现代教育,艺术及社会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我们的孩子正在忘记自己是人。

11.有的试图把基督教和佛教结合在起。仁波切对此有什么看法?

那是毫无用处的,非常愚蠢,而且是同时剥夺了两个传统。首先,你肯定不能把佛教加入到基督教、伊斯兰教或者其他宗教里去。我不是在说佛教更好——它只是不同。事实上,这些独特之处正是人类的财富,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见地、哲学和宗教以供选择。向左与向右不能被合并为一个方向,否则你哪儿也到不了。你应该选择一个方向,并尊重那些往另一个方向走的人。

12. 中国年轻的佛教徒应怎样帮助佛教成长,您对此有何建议?除了慈善活动,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佛教的力量来源于对思辨与批判性思维的珍视。一直如此。如果你了解古代那些伟大的大学,比如那烂陀,就会很清楚,佛陀本人提倡批判性思维。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地方,人们始终不应该忘记这一点。对于佛教的存续来说,对思辨与批判性思维的这种承许可能比慈善活动更加重要。与布施免费汤羹的寺院相比,我更喜欢一个有正规学术课程、能够学习批判性思维的寺院。

正如我之前所说,年轻人应该认识到,成为佛教徒不一定意味着必须成为僧侣,或者放弃拥有的一切去加入一个寺院。他们仍然可以听摇滚、跳舞、享受生活。当然,成为佛教徒以后,即便可能没有能力帮助他人,但至少要努力做到不伤害别人。他们可以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同时追随佛法。认识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13.现在,我想问您对些有争议的事情的态度。先,您对同性恋者有什么看法?

我个人对此没有看法。如果你问我佛教对同性恋的看法,那我只需要重复我以前说过很多遍的话——佛法的主要目标是真正地了解真理,并从错觉中得到解脱。错觉的意思是,看到幻象却以为它是真的。从这种错觉中解脱是最重要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我不认为性取向会带来很大的不同。我也不能说一个异性恋者比同性恋者有更多的机会了悟真理。事实上,同性恋者往往要敏感很多,这也可能对他们的精神旅程有些帮助。

但是我们必须记住,和其他所有宗教一样,佛教也是通过文化的媒介来传递的,所以一种对同性恋者有偏见的文化可能会把同性恋诠释为不道德的。但这是人类文化的问题,和佛教没有关系。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