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四千问》65 佛教与现代教育,艺术及社会(4)

《八万四千问》佛教与现代教育,艺术及社会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我们的孩子正在忘记自己是人。

7. 从您的度来看,母和孩之间完美的关系是怎样的?您可否谈谈年轻应该成为怎样的母?佛教可以帮助改善家庭关系吗?

或许我有偏见。本身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会说,如果孩子们在佛教的环境中长大,父母都是修行的佛教徒,家里有佛像,他们闻思佛陀的教授,经常说些“爱”、“慈悲”、“宽容”和“智慧”之类的词,这肯定会有效果。至少比像阿富汗那样的地方好得多,在那里人们谈论的全是枪,还没有AK47高的孩子却背着AK47步枪。

当然,这是非常个人的看法。我不是说仅仅因为生活在佛教家庭,孩子们就可以成长为很好的人。事实上,不要强迫你的孩子成为佛教徒,这一点很重要。开放性的精神以及不把自己的见地强加给他人,是佛教徒引以自豪的事,也是佛教的方便之一,应该要保持下去。

8. 尽管如此,仁波切您会认为不信仰佛教的就没有希望吗?

不是,他们作为人并不是真的没希望,特别是有其他很多同样深刻而优秀的宗教,比如耆那教和印度教的几个流派。对中国来说,受到道家哲学和智慧影响的人们是这个国家的希望,因为道家敢于讨论超越了这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