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无惧》2.3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二月

“阿”代表“空”, “未生”的实相。

2.3

从某方面来看,海浪似乎各各独立分开,有始有终,有生有灭;从另一方面来看,海浪并不存在,只是水的行为而已,“空”无任何个体,而是“充满”着水。

所以当你真正思考海浪,会发现它只是风和水的短暂聚合,依赖着一不断改变的外在环境。你也会了解,海浪与海浪之间是共相依存的。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海涛法师开示如何修行

如何修行

— 海涛法师 泰国 2013/02/01

@對六道眾生無分別的平等心。

@放棄對享樂的追求。

@培養看到都是順境。

@把自己喜歡的都給眾生。

@圓融圓滿沒有嚴格的想法。

@對眾生難忍的大悲心。

@對三惡道平等,願其離苦心態。

@從眾生忍到法忍。

@觀身不淨,觀眾生苦。

@了解自己堅持的都是妄想執著分別心。

@在服務別人當中禪定。

@忘掉自己所學一切。

@轉世間執著的感情,變成大悲心空性。

@平等的看待所有法。

@人我平等,照顧家人以外的人。

@放下對佛法的範圍和認知的執著。

@放下生氣對立的心。

@保持空性跟正見,不隨意表達自己的意見。

@平等的大愛。

@智慧與服務眾生。

@把眾生當家人。

@沒有想法,只有佛法。

@永遠忍辱。

@為眾生掉眼淚,不為自己傷心。

@無分別的愛與奉獻。

@喜歡生活中發生的一切事情和所有人。

@用正面的力量去做每一件事。

@圓滿內心的菩提心和般若智慧。

@接受痛苦與變化。

@痛苦的考驗。

@為眾生下地獄的決心。

@沒有人我的界線。

「在清邁雙龍寺,禮拜供養佛陀舍利的大金塔,有何功德?」:

@朝聖時,累世善業惡業會快速現前。

@禮拜時,累世善願會現前。

@禮拜時,許願會滿願。

@發善願能快速現前。

@累世心裡的願會現前,有時心裡會痛苦,趕快實踐即可。

@禮拜時,能夠消除修行障礙。

@開智慧。

@有世間天人福報。

@能消除最重的業。

@所求滿願。

@許願成就。

@障礙消除,善願完成。

@好壞同時現前。

@這輩子最希望生活圓滿會滿願。

@以後會不生氣。

@小孩健康家人平安。

@放生事業成就。

@修行滿願。

@多禮拜障礙消除。

@禮拜會消除最痛苦業障。

@所求滿願,修行會成就善知識引導。

@身上病苦消除,菩薩加持。

@心情快樂,所求圓滿修行。

@生意成就。

@生活中修行的路會打開。

@修行願成就。

@消除面對人生障礙容易滿願。

@消除面前最大障礙,容易滿願。

@幸福快樂,生活滿願。

@累世殺業消除。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死无惧》2.2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二月

“阿”代表“空”, “未生”的实相。

2.2

执著是我们所有问题的根源。因为无常会带来痛苦,虽然万事万物都会改变,我们还是拼命地执著。我们害怕放下,其实是害怕生活,因为学习生活就是学习放下。这就是我们死命执著的悲剧和讽刺:执著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带来我们不想要的痛苦。

执著的出发点或许并不坏,希求快乐也没有错,但我们一心执著的东西到头来根本无法执著。

西藏人说:“同一只脏手不可能在同一流水中洗两次。”;又说:“无论你如何用力,还是无法将沙子榨出油来。”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海涛法师在泰国悟孟寺的开示

泰国悟孟寺开示

— 海涛法师 2013/01/31

@當我們認真修行時,其實是在業力跟習氣裡修行,不是在真理。要有善知識加持,實踐真理佛法,才能改變業力習氣,不然容易著魔。

@斷除對真理的堅持,圓滿破除所有關於我相的執著。

@要斷除對世間的喜歡,進一步圓滿成就佛法。

@斷除對自己認定的範圍,圓滿接受所有不能接受的事情。

@斷除男女感情執著,圓滿菩提大悲心。

@斷除自己範圍的想法,圓滿佛法的實踐。

@斷除對自己理想的追求,而圓滿真理大愛的無畏無懼。

@斷除対佛法法門的執著,而圓滿接受無我所有的變化。

@斷除對正確事情的堅持,圓滿放棄爭強好勝的心。

@斷除對人對天對做善事的享受,圓滿所有理想破壞後也享受。

@斷除自我追求,圓滿放下自己莊嚴眾生。

@斷除對自己慈悲,圓滿對所有人及眾生的慈悲。

@斷除對天福的追求,圓滿接受被污辱破壞的變化。

@斷除感情執著,圓滿不生氣。

@斷除對於修行的渴望,圓滿無我利他的奉獻。

@斷除對自己感受的在乎,圓滿接收所有的痛苦。

@要斷除對兒女的執著的疼愛,圓滿對事情看法皆變成佛法。

@斷除世間家庭煩惱。

@斷除對於自己和家人事情所有堅持,圓滿接受所有人都不理你。

@斷除對事情佛法執著,圓滿大悲心。

@斷除世間的追求。

@斷除對自己的關注,變成對眾生的關注,圓滿家人慈悲眾生

@斷除凸顯自己,圓滿讓自己失敗讓別人成功。

@斷除自己跟家人愛情,圓滿接受家人所有變化。

@斷除對金錢的執著,圓滿接受自己一無所有且很快樂。

@斷除控制的想法,接受感情的痛苦。

@斷除自我範圍的喜歡,圓滿放下擁有一切

@斷除情感執著,圓滿平等大悲心。

@斷除對感情的恐懼,圓滿結受所有的傷害。

@斷除喜歡享受滿足現狀,圓滿讓自己吃苦利益眾生。

@斷除對自己喜歡的執著,圓滿把自己喜歡的一切佈施給眾生。

佛塔開示:

為自己消業障最快的方式就是替眾生消業障。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死无惧》2.1

生死无惧

— 索甲仁波切

GLIMPSE AFTER G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二月

“阿”代表“空”, “未生”的实相。

2.1

两千五百多年以前,有个累世追寻真理的人,来到印度北部一个静谧的地方,端坐于菩提树下,发誓如果不觉悟真理就不起来。

传说,他在黄昏时征服了所有黑暗的愚痴;第二天清晨,金星划破黎明的天空时,他在长久忍辱、持戒修行和圆满禅定后,终于成就了人类存在的最终目的:觉悟。

在此神圣的一刻,天地震动,“好像快乐得醉醺醺的”;经典上记载:“ 没有人愤怒、生病或悲伤;没有人为恶;没有人心怀傲慢,大地变得非常宁静,好似达到圆满的境地。”

他就是有名的佛陀。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