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悟者的100句心髓 — 顶果钦哲法王讲述(三十四)

上师是一切加持之源,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之总集。《修行百颂》是十一世纪的伟大学者帕当巴桑杰的心灵证言,由顶果钦哲法王加以论释。其意义深奥又简明易懂。诚挚认真的修行者将发现,这些偈颂中的所有教导,都是正统佛法修持不可或缺的精髓。

 

91

经常和损友交往,一定会让你做出有害的行为,

听瑞的人们啊,

弃绝任何负面的友谊。

  心如同一颗水晶,随著周遭环境而变换颜色。你所交往的益友或损友的品德或缺点,一定会在你身上显映。如果你和恶毒、自私、心怀怨恨、偏执、傲慢的人做朋友,他们的缺点将影响你。你最好和他们保持距离。

92

经常和益友交往,一定会使你生起美好的品质,

听瑞的人们啊,

追随你的心灵上师。

  亲近心灵上师总是有所助益。这些大师如同药草园圃,如同智慧圣殿。在一个证悟的大师面前,你将迅速获致证悟。在一个博学多闻的学者面前,你将获得巨大的知识。在一个伟大的禅修者面前,心灵的觉受将在你的心中显露曙光。在一个菩萨面前,你的悲心将延伸扩展,如同一根被放置在檀香木旁边的寻常木头,将渐渐充满檀香木的香气。

93

诡计和谎言不只欺骗他人,也欺骗自己,

听瑞的人们啊,

以自己的良心为见证。

  如密勒日巴尊者所说:“问心无愧,乃是誓愿清净的征兆。”你的良心,即是最佳的见证;它比任何人都清楚你所拥有的善念和恶念,以及你所犯下的各种业行。任何一个能够充满信心地说“我已全力以赴”的人,拥有一个满足而宁静的心。

  做一个评断自己过失的裁判,而不要做评断他人过失的裁判。只有佛知道其他人内心深处的动机。检视自己,看看你是否真切地遵循佛法来过生活。受情感所驱使的虔诚心,表面的尊敬,肤浅的慈悲,以及装模作样的出离,不是真正修行者的特质。过著完全抵触佛法的生活,又维持一个没有任何过失表象,是相当可能的。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