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为了快乐–前行修持指引》 74 第十章 5

第二部 前行

第十章 供养曼达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著

 

 

福德愈多愈好

七支供养

  • 福德回向

最后,我们必须随时尽快地回向自己的修行与善行,才不至于浪费所积聚的福德。藉由将福德回向给一切众生的究竟快乐与证悟,我们不仅保障了福德的安全,也保证它会如银行存款的利息般持续累积。因此,我们的善行就会成为自己的成佛之道。假使我们不立即回向,这些福德资粮可能就会被突发的瞋火,或任何其它折磨我们的极端恶行或恶念,烧毁殆尽。

福德——抵御障碍的盔甲

大家都形容佛法是绝对无价的,又说它有如能切断各种二元分别之网的金刚钻。而另一方面,我们却如穷极潦倒、愚昧无知的乞丐,毫无任何价值的概念。因此,当有一颗珍贵的钻石突然落入手中时,我们却不知道该拿它来做什么才好。我们根本不知道它的真正价值,因此说不定会拿它去换一条热狗,或不经意地把它弄丢。这种情形竟出人意料地常常发生,因为有珍贵的佛法之处,就总会引来障碍;而当修行者引来障碍,这表示他的修行正在见效。若非如此,何来障碍骚扰?它们没必要去攻击那些修行不太好的人,因为那些人可能已经为自己制造足够多的麻烦了。

话虽如此,我们遇到的许多障碍都是强大而恼人的。因此,我们藉由修持佛法的许多法门,试图发展出一种能力,来操控、欺骗、引诱、转化、忽视所有引来的障碍,其中最「高明」的方法就是把障碍视为「加持」。但是,要能真正这么做,需要很多福德。幸运的是,佛法提供了我们「供养曼达」的法门,这是所有积聚福德中最深奥的方法。

修持

噶玛·恰美仁波切说,像我们这种初学者去建造一座寺院时,内心不可避免地会生起一些不纯净的念头或行为。在整个过程中,也必定会面临许多挑战,因此一旦竣工之后,我们必然会对它产生执着,或者产生各式各样的悭吝行为。然而,「供养曼达」的修持完全不会产生这种后果,也由于这种原因,它才如此重要。

我们供养什么?

从受供者的观点来看,任何种类的供品都是无关紧要的。因此,我们应该供养自己认为珍贵的物品。

例如,向过去诸佛与菩萨供养自己的身体,我们就与释迦牟尼佛的身、语、意、功德、事业结了吉祥之缘。向现在佛——我们的上师——供养身体,我们的身、语、意就成为完美的智慧法器;向未来佛供养身体,就圆满了能让我们利益一切有情众生的吉祥之缘。

在供养曼达过程中,主要是将圣众做为我们的资粮田。至于到底应该供养什么,随你自由想象发挥。如果你觉得须弥山与其周围的大小洲很难在心中呈现,那就以一座雄伟壮丽的山代替。或者想象亚洲、南美洲、北美洲与澳洲等,并且包含其中所有美丽的国家公园、宫殿、瀑布与财富等。

如果供养不属于自己的物品会令你不安,请记住,你对世界的感知完完全全是以你自己的方式,而非别人的方式。因此,你可以在观想中加入各种财富之源,例如:德意志银行、森林、铁矿、钢铁、人类喜欢攒积的各种物质财富、天人的财富(通常以飞毯与华盖来代表)等。你还可以再加入龙族的财富(有时显现为能启动战争的海螺),或能转化成王国与宫殿的小贝壳,或如意树、满愿牛,甚或俊男美女。你可以尽量发挥,努力突破自己的想象的界限。为了强化观想,也可以利用你认为珍贵的各种物品,例如西藏人在供养时就使用大量的米、铜板与金、银等贵金属。

如果你打算将这个修持当作前行积聚的一部分,你就需要一个曼达盘,以及你所能积聚的、尽量多的供品。根据德松(Deshung)仁波切的说法,曼达盘可以是满大的,不过如果你喜欢小的也无妨;至于其材质,则取决于你的经济能力,例如石盘、檀香木盘、铜盘、铁盘、钢盘,甚至你愿意的话,金盘都可以。主要的修法供品则是各种谷物,不一定只是米,而你所加入的其它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你专注的对象来加强修持。将每一粒谷物观想成上述的各种物品,如果你像我一样,很受印度风格代表财富的东西所启发的话,你也可以加上华丽的澡堂,其中有成群美丽的舞娘,还有——为了政治正确之故——众多英俊的舞郞。虽然修持的法本上所写的,常常让人觉得好像我们是为了取悦诸佛与菩萨而做供养;但请诸位牢记于心,事实绝非如此。佛、法、僧三宝不可能被我们微薄的供养所贿赂、收买或影响,甚至连取悦都不可能。多想一想你就知道,传统上的供品,并非为了让诸佛与菩萨在世俗上「有用」而设计的。事实上,「有用」并非目的。就以「牛宝」为例,一头牛对于某个住在纽约市中心的人而言,会多有用处呢?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