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为了快乐–前行修持指引》 82 第十二章 5

第二部 前行

第十二章 上师瑜伽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著

 

 

修行指南

不要承诺过多的修行

就如前述,在此未法时期,听闻佛法是极为稀有而珍贵,我当然会鼓励你尽可能地多去接受各种教法。但是,如果你渴望接受灌顶,我会强烈建议在你去之前,先了解自己将会做什么承诺,然后自问是否真的有时间每天完成连篇的仪轨修行?如果生活已经够忙碌了,你最好想清楚是否真的要收集灌顶?不论仪轨看上去是多么简短,但这些修持都会累积起来的。当然,如果你的时间充裕,而且接受灌顶以及集结承诺让你感觉良好,尤其是对自己无法适切地兑现承诺心无愧疚的话,那么,悉听尊便。

修行者在初入心灵之道时,通常都会显得异常热诚,竭尽全力去修持每个所能接触到的教法。然而同样的,厌倦感注定会悄然而至,而且常在你进入最后阶段的时刻出现。如果此时你改修另一个法,虽然,或许在几天或几周内新的修法会令你深受鼓舞,但就心灵的进展而言,你将坠回原点。讽刺的是,不久之后,你就会像厌倦旧法般地双开始厌倦新的修法。

你可以尽量去求见更多的上师,听闻更多的法教,尤其若是你渴望遵循更高阶的法道的话,你也应与修持同样传承的道友们相交往,但要尽量避免分心散乱,特别是对于那些乍看之下,比你所修持的似乎更吸引人的法门。

修行者成熟的征兆

策列·那措·让卓曾说,随着修行者对见地的理解愈成熟,他对相当微细的因缘就会愈加挑剔;随着体验与了悟的增长,他对装疯弄狂就会愈缺乏勇气;他愈调伏自心,对别人就愈加具有清凈显相。从他的观点来看,不仅是上师,而是包括金刚道友在内所有的人,都是「善」的,这是他的心已调伏的征兆。

你或许会认为,自己的心愈调伏,就愈有可能看见他人的狂乱,然而事实恰好相反,成熟的修行者对他人的显相,通常会比初学者更加清凈。修行者获得愈多的证悟功德,他就愈加谦卑;他与上师在一起的时间愈长,便会愈加具有虔敬心;他愈听闻、思惟佛法,就会愈快减少骄慢与自负。

一个大修行者最殊胜的征兆,并非生出光环,或有非凡的吉祥梦兆,或感受连绵的大乐,或能预知我们痛苦的未来。最殊胜的征兆,是他对物质上的获益、名声、他的的敬仰或做为众人的焦点,毫不感到兴趣。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