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三、布施品 五
–索达吉堪布
释迦牟尼佛曾有一世为统领赡部洲之慈力国王,治下有八万四千小国。慈力王乃一大慈大悲之人,一贯以四无量心教导臣民行持十善法。以此缘故,专事危害众生、散播瘟疫、挑起战争之饿鬼,以及以人血肉维生之恶性魔鬼,皆无法获取饮食,因而身体日渐羸弱。此时尚有五夜叉亦无法损害众生,并因之而愤愤不平。五夜叉一日于一寂静处见一牧童,就详细向其描述饥渴难耐之近况。牧童闻之则言:“我等国王慈力王慈悲心切,他定可解除你等痛苦。”
五夜叉便前往王宫,问国王道:“我们本应以人之精气血肉滋养身命,怎奈国王令人民皆行十善,使我等再也无法找到饮食。眼见我们身陷痛苦之中,国王能否多加慈悲怜悯?”
慈力王听后立即对这些夜叉生起真实无伪之大悲心,他随即出自身血,又用器皿盛之喂饱五夜叉。布施完鲜血过后,慈力王又挥起锋利宝剑割掉自身骨肉以布施夜叉。五夜叉喝饱吃足慈力王血肉后心满意足,并从此息灭危害众生之暴虐心。王又令其行持十善法,五夜叉均依教奉行,并在慈力王前猛厉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慈力王又发愿道:“我现在以血肉满足你们,待我成佛时,愿我能以清净戒律、等持、智慧遣除你等贪嗔痴三毒,使你等夜叉皆获安乐涅槃。”

王与百官出城迎佛。佛为说法。大王。此五阴身。以识为本。因于识故。而生意根。以意根故。而生于色。而此色法。生灭不住。如是观者善知无常。如此观身。不取身相。则能离我及以我所。若能观色。离我我所。即知色生。便是苦生。若知色灭。便是苦灭。若人能作如此观者。是名为解脱。
王闻法已。大臣人民。得法眼净。时王白言。我从今日。供养世尊。住于竹园。佛言。大善。
王勅诸臣。速于竹园起诸堂舍。惟愿世尊。往住于彼。佛与比丘。及无量诸天。前后围绕。作诸伎乐。与王俱往竹园。
时王手执宝瓶。盛以香水。于如来前而作是言。我今以此竹园奉上如来及比丘僧。唯愿哀愍。为我纳受。
诸王见佛。最为其首。诸僧伽蓝。最为始也。
后来当释迦牟尼佛成佛时,五夜叉就成为当时之五比丘。因释迦牟尼佛曾发愿无论转生何处,都要调化他们,故而当世尊第一次转法轮时,五比丘就同获圣果。
慈力王布施过后之身体,后依帝释天奉献之药物而得以愈合,身体又恢复如前。赡部洲普天同庆,众生皆感安乐。
其他经中又说,当释迦牟尼佛有一世做金刚力国王时,曾专门砌成用作布施之房屋,广行布施以利益众生。同时也用自身血肉布施五夜叉,大致经过与上文基本相同。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