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病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士道:思维苦谛 益西彭措堪布
申三、思惟病苦
思惟病苦分五。
思惟病苦分五個方面:① 身性變壞之故;② 憂苦增長多住之故;③ 於可意境不能受用之故;④ 於不可意境非其所欲強受用之故;⑤ 能令命根速離壞之故。
身性變壞者,謂身肉銷瘦、皮膚乾枯等。
第一,病後身性會變壞:生病時身體消瘦憔悴、皮膚乾枯、臉色臘黃等。
增長憂苦、多住憂苦者,謂身中水等諸界,分不平均、增減錯亂,身生逼惱、心起憂痛,而度晝夜。
第二,病後增長了憂苦、多處在憂苦之中:身體內地水火風四大種不平衡、增減發生了錯亂,導致身體產生了逼惱、內心憂慮痛苦,晝夜都在身心痛苦的狀態中度過。
不能受用悅意境界者。謂若有云,諸可意境於病有損,雖欲享受而不自在。如是諸威儀道,亦多不能隨欲。
第三,不能享用喜歡的境界:如果某些喜歡的東西對治病有損害,那麼雖然想要享受也不得自在,而且行住坐臥的各種威儀,也多不能隨心所欲了。
諸非可意境界受用,雖非所欲須強受用者。謂諸非悅飲食藥等,須強食用。如是火炙及刀割等諸粗苦事,皆須習近。
第四,對不稱心的境界雖然心中不願意而必須勉強受用:為了治病,必須勉強服用自己不喜歡的飲食、藥物等,被迫感受藥味的苦、澀、酸等痛苦;而且為了治病,必須承受火烤、開刀、扎針、放療、化療等痛苦的治療。
速離命根者,謂見病難治,便生痛苦。
第五,速離命根:見到疾病難以治癒,便憂心忡忡,害怕馬上死去。
由於以上這五種原因,所以說病是痛苦。
當於此等審細思惟。
對於以上五種病苦之相應當詳細思惟。
以下引教證。
《廣大遊戲經》云:“多百種病及病苦,如人逐鹿逼眾生,當觀老病壞眾生,惟願速說苦出離。”
《廣大遊戲經》說:數百種疾病以及由病痛所引生的身心憂苦,如獵人追逐鹿群一般,逼惱眾生。應當觀察衰老和疾病是如何損壞眾生,唯願能仁儘快說出離痛苦之法。
“譬如冬季大風雪,草木林藥奪光榮,如是病奪眾生榮,衰損諸根及色力。”
猶如寒冷冬季的大風雪,奪走青草、樹木、園林、藥草的繁茂。同樣,疾病奪走了眾生的健康,令眾生的六根、容貌、氣力衰損。
“令盡財谷及大藏,病常輕蔑諸眾生,做諸損惱瞋諸愛,周遍炎熱如空日。”
疾病會耗盡病人的財產、穀物和積蓄,常常輕蔑侮辱眾生,不斷損惱眾生的身心,破壞悅意的境界,此疾病如同空中烈日般炎熱難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