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释义(一)

《六祖坛经》释义 智慧品(一)

— 慈诚罗珠堪布

 

开篇

大乘佛教徒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成佛。此外,还有四个阶段性目标,即坚定不移地皈依佛门、生出离心、发菩提心、证悟空性,其中难度最高的是证悟空性。这次我将通过讲解《六祖坛经》(以下简称《坛经》)的核心思想,来介绍证悟空性的方法。

《坛经》是汉传佛教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主要记录了六祖惠能大师的开示。此经虽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讲,但是由于内容深奥,尤其是将心的本性讲得十分清楚,因此在汉传佛教中地位尊崇。在藏传佛教中大圆满、大手印之所以备受重视,原因也在于此。仅从这点来讲,《坛经》对修行人而言也是弥足珍贵的。

《坛经》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讲授和学习。国内外不少学者,选择了文化、历史或学术等角度进行研究,而我们是从修行的角度来学习。这部经所讲的内容,在大圆满、大手印等密法中阐述得更清楚,不过密法需要灌顶,而且对门槛的要求更高。相对而言,《坛经》没有那么多要求,内容层次与大圆满、大手印的某些方面相差不多,更便于传讲和学习。

《坛经》有二十多种版本,最早的是敦煌本,成书于唐末宋初,由惠能大师的弟子们辑录而成,应该最接近六祖的原意。后来,一些禅师在此基础上增补了部分内容,添加了若干文字,逐渐形成其他版本。这些版本都没有超出敦煌本的原意,更没有违背六祖的本意,只是表达更清晰,更有助于后人理解。

敦煌本又分敦煌原本、敦博本、旅博本,本书主要采用后面两个版本。敦煌本没有划分章节,其他版本则分为十品,核心内容在智慧品、定慧品及坐禅品中。这些内容,大家可以先学习了解,完成四加行、五加行之后再去修持,这一生就有可能证悟。

证悟是否真的存在?这是毋庸置疑的。所谓证悟,就是真正了解自己的本性。什么可以代表我们的本质?不会是肉体,只能是精神,亦即意识。如果不清楚什么是意识,说明并不了解自己,需要去学习、去修证。

六祖惠能大师没有修过四加行、五加行,却可以瞬间开悟,是因为他看起来没有修,其实已经拥有加行的全部内容。例如他去找五祖弘忍大师时,五祖问:“你从哪里来?想要什么?”六祖答:“惟求作佛,不求余物。”意思是除了成佛,其他都不要——这就是出离心和菩提心,可见当时他已经具备了出离心和菩提心。

又如,六祖不识字,有人曾问他:“你不识字,能懂佛经的意思吗?”惠能大师说:“佛法的内容跟文字没有什么关系。”诚如他所言,般若与文字确实没有关系。

还有,六祖自幼家境贫穷,一日去城中卖柴时,偶然听到有人念诵《金刚经》,当下涌起一股开悟般异常的感觉,这就是大乘慧根业已成熟的标志。恰如《入中论》所云:“若异生位闻空性,内心数数发欢喜,由喜引生泪流注,周身毛孔自动竖,彼身已有佛慧种。是可宣说真性器,当为彼说胜义谛。”惠能大师之所以能够如此,源于他前世佛法基础非常扎实。我们经常念《金刚经》,却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反应,说明我们前生虽然与佛有缘,但是基础远远不及惠能大师。

之后,他去找五祖,五祖问:“你想学佛,你能成佛吗?”惠能大师说:“人有南北之分,佛性难道也有南北之别?”六祖不识字,更没学过佛,怎会知道“佛性无南北之分”?

再如,六祖撰写那首广为人知的偈子时,尚未完全开悟,甚至没有学过一句佛经。这种情形下,他写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可见他先天对大乘佛教、对空性理解非常深刻。实际上,惠能大师的前世是位开悟者,母胎中的昏迷使他忘掉了过去,好在很多基本观念还在。因此,他当时虽未学过佛法,却能写出意义深奥的偈子。一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看到这些文字,仍然令人感慨不已。

我们这一世所受的居士五戒和出家戒,死后戒体会自然消失,而菩提心和菩萨戒会跟随我们到下一世。证悟也是如此,来世只需善知识稍加指点,立即会恍然大悟,就像隔着贴有薄膜的玻璃窗能够模模糊糊看到外面,一旦撕下薄膜,视野会顿时变得清晰。惠能大师作这首偈子时的状态,相当于隔着薄膜看窗外——可以看见,但有一点模糊;尽管模糊,但仍能看见。

如果我们今生没有成佛,但只要达到上述四个阶段性的目标,来世就可以像惠能大师那样非比寻常——无论身处何地,有何文化背景,前世的善根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我们一定会与众不同。

很多人担心,转世后不知道前世发了菩提心、受过菩萨戒,一旦犯戒怎么办?拥有一定智慧和菩提心的人,其实不会犯戒;即便犯了戒,也会忏悔的。佛教讲,两世中间存在一种连接机制,可以将上一世的某些东西带到下一世。当然存款、车子、房子这类是带不过去的,而智慧和菩提心一定还在。惠能大师的经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对学佛者而言可谓莫大的鼓励和慰藉。

智慧品

下面介绍《坛经》真正核心的部分——智慧品。 

摩诃般若波罗蜜者,西国梵语,唐言大智慧彼岸到。此法须行,不在口念;口念不行,如幻如化。修行者,法身与佛等也。 

“摩诃般若波罗蜜者,西国梵语,唐言大智慧彼岸到。”“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文音译,唐朝时译为“大智慧彼岸到”,其中包含了摩诃、般若和波罗蜜三个词汇,后面会逐一加以解释。

“此法须行,不在口念”。“行”,指修行。一定要实修“大智慧彼岸到”,才能体会到何为大般若智慧,才能找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口念不行,如幻如化”。“不行”,即不修行;“幻”,指魔术师幻化出的东西;“化”,是变化。如果不用心修行,即使念诵一辈子《金刚经》《心经》,也是如幻如化,毫无意义。可是《坛经》又云:“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两者不是矛盾吗?这实际的意思是,仅仅嘴上念而不修行,没有意义;学习并修持《金刚经》,同时加以念诵,则功德无量。

当年达摩祖师与梁武帝见面时,梁武帝问,我平时吃斋、写经、造寺,有何功德?达摩祖师答说,并无功德。结果两人话不投机,达摩祖师只得离开。梁武帝对佛法非常虔诚,可是他做的善法全是人天福报,而非出世间的功德。《坛经》讲的也是这个意思,我们不要理解偏颇。

“修行者,法身与佛等也。”《坛经》多处提到“法身”,主要是指我们心的本性——佛性。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证悟了佛性,就等于佛了。当然,证悟之后,离成佛还有很长的距离。没有开悟时,我们充满了欲望和无知;开悟以后,虽然尚未成佛,但与之前相比,可以说很接近佛,快要成佛了。此处其他版本是“本性是佛”,即心的本性是佛。因此,修行人用心学习并实修般若波罗蜜多,一旦彻底了解自己的本性,就是证悟了。

下面逐一解释摩诃、般若和波罗蜜多三个词,从中可以了解《坛经》的核心智慧。

何名摩诃?摩诃者,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若空心坐,即落无记空。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何名摩诃?摩诃者,是大。”什么叫做摩诃?“摩诃”,梵文maha,意思是大。

什么东西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开悟后会拥有般若智慧,心胸将不再像如今这般狭隘。现在,我们对任何事物都非常执著,没有时希望获得,拥有时又害怕失去,随时随处感到不安。而证悟以后,心如虚空,可以容纳任何事物。具体下面会展开讲。

“若空心坐,即落无记空。”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种,认为万事万物实有存在的观点是错误的,空性是正确的,并依此去打坐。其实这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概念,应当予以消除。

学习般若前,我们认为万事万物是真实存在的,反之则是错误的;现在恰恰相反,觉得万事万物真实存在是错误的,万事万物为空则是正确的,以为这是般若空性。如此一来,从对万事万物的执著变成了对空性的执著,等于从一种二元对立走向了另一种二元对立。

从大般若的角度,无论认为空还是真实,都是错误的。这是大般若经和中观的基本观点,从《坛经》后来的版本中也可以看到。这些版本里虽然添加了一些内容,但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原意。敦煌本字数较少,了解大圆满、大手印、大般若的人,才能明白这种表达方法;如果没有密法知识,直接读敦煌本,则不太容易理解。

《坛经》其他版本中有两句话,“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清晰地阐述了第一种理解。

“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著”,即执著。不要听到我(指惠能大师)讲空性,就对空性产生执著,认为空性是对的、真实是错的。“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不要执著空性,如果认为空性是对的,依此去打坐,就叫“无记空”。

第二种理解是,心里什么都不想,大脑一片空白,没有对错、善恶等明显的二元对立观念,感觉就像虚空。可是由于缺乏证悟的智慧,因此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点很重要。修空性的人,无论大圆满、大手印,还是禅宗的禅定(禅定的种类很多,禅宗的禅定级别非常高),都要避免“若空心坐”。

这种状态,与佛经讲的开悟,表面上极其相似,甚至可以找到与之相应的词汇。有些人修行经验不足,进入这种状态时,误以为自己开悟了,实际上只是停留在阿赖耶识上面,仅仅内心非常平静而已,属于“无记空”。所谓无记,是指既非善又非恶。而证悟一定要具备智慧,这是无漏的善。

怎样判断自己是落在了无记空,还是证悟了空性?对于证悟者来说很简单,回头一看就会发现两者有很大区别。不过,只有达到证悟的层次,才有机会回头看;还未证悟时,前路尚且不知,何谈往回察看?此时全靠文字和语言来分辨,但是,语言文字无法准确表达证悟的境界。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采用一种间接分辨的方法。“空心不思”没有提升的空间,即使修上十年八年,无非心很平静而已;信心、出离心、菩提心非但不会增长,甚至还会衰退。相反,证悟的智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地到十地境界会越来越清晰,信心、慈悲心也会逐渐增长。

《坛经》的其他版本中另有两句话,“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足以印证第二种理解。“迷人”,指尚未开悟的人;“百无所思”,指没有任何思考,没有善恶等念头。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些未开悟者,空心静坐,没有任何念头,自称这种状态是大般若。下面一句“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不要跟这种人交流,他们持有邪见。

另外还有一句“不思善,不思恶”,这与“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表面上非常相似,描述的却是证悟的境界。不思考善,不思考恶,什么都不思考,当下的那个就是证悟。这是《坛经》特别重要的一句话。大圆满有几个区分,目的是让修行人避免走错路,其中一个是法身和阿赖耶识的区分。《坛经》没有这种说法,但这句话讲的就是法身与阿赖耶识的区分。

我认为禅宗不仅仅属于显宗,而是融合了显宗与密宗,很多观点、修法都和大圆满一模一样。回顾禅宗历史上著名的慧可法师、惠能大师等几位祖师,以及后来证悟级别同样很高的高僧大德,他们的证悟方法,根本不属于显宗,而是与大圆满完全一致。

打个比方,藏传佛教历史上证悟大圆满的绝大多数是藏族人,如果把其中一个人的名字,换成禅宗师父,把他证悟的故事放进禅宗的书里,你绝对会认为这是禅宗的公案;反之,如果将某个证悟禅师的名字,改成龙钦、多吉这类藏族名字,放在大圆满传承上师的故事里,同样谁也分辨不出来。因为禅宗的证悟方法,确实与大手印、大圆满一模一样。

然而最大的遗憾是,如今有多少人能分清楚“空心静坐,百无所思”和“不思善,不思恶”?不是嘴巴上——嘴上说很容易,而是从自己的体会上分清楚。这样的人一定有,但是恐怕非常少。禅宗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法门,对于虔诚的佛教徒而言,值得用生命去保护它。

大家一定要知道,“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是证悟空性的一个误区,就像在路上看到的提示前方有急转弯、下坡、暗冰等危险的交通标志一样,今后无论修大圆满、大手印,还是修禅宗,对此一定要倍加警惕。否则,误以为自己已经开悟,永远困于其中,就太可惜了!

以上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解释了敦煌本“若空心坐,即落无记空”,并结合大圆满的法身与阿赖耶识的区分,同时援引《坛经》其他版本加以佐证。今后大家修行时,切记一定要注意!

四个阶段性目标,难度最高的当属最后一个——证悟。证悟时,要么走大圆满、大手印的路,要么走禅宗的路。若按普通显宗的方法,则是利用中观推理。中观有很多思考方式,用这些道理加以分析、逻辑推理,最后可以将我们原有的观点、所有的执著全部推翻。

届时我们不禁要问:这些都不对,那什么是对的?接下来的方向在哪里?普通显宗会说,语言无法表达。最关键的地方不了解,怎么学?又如何去证悟?按照显宗的方法,可以修四念处等等,修很长时间——最快三个无数大劫之后,才可以成佛。

三个无数大劫是多长时间?一个大劫约等于12到13亿年;“无数”是1后面带59个零,共60位数;三个无数大劫,则是这60位数乘以12亿年,再乘以3。这是成佛最快的时间,不可能再快了,释迦牟尼佛也是如此。面对这个天文数字,真的让人感到失望甚至绝望。花三五年修加行,大家都难以忍受,何况三个无数大劫!

其实“三个无数大劫”只是一种表达方法,带有一些含义,实际上并不需要那么长时间。如果修禅宗、大圆满、大手印,很快就可以成佛,这让我们看到一些希望。

接下来继续解释“摩诃”。前文说过,摩诃的意思是大,并用“犹如虚空”来比喻。“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大自然、太阳系、银河系,以及有情众生、六道轮回乃至善恶等等,万事万物都在太空之中。通过这个比喻,表示空性能够容纳所有的东西。

“世人性空,亦复如是。”众生心的本性也是空性的。上句说万事万物都容纳于空性,可是空性本身并无任何东西,那怎样容纳呢?正确的理解是,万事万物都离不开空性,如同虚空能包罗万事万物,心的本性也是如此。

这里可以有两个不同层次的理解:

第一种,唯识宗认为,这个世界,包括宇宙、六道轮回等一切外界,并非真实存在,而是我们内心的投影。这跟唯心主义是两码事。当然,不想探究的人,无需理会这些,按部就班地生活即可;想要一探究竟的人,一旦真正深入便会发现,这个世界就是虚幻不实的。

第二种,中观的观点是“尽在空中。世人性空”,提出了“空”的概念。这个“空”当中容纳了万事万物,包括如来藏、佛性都离不开空性。

对于上述观点,唯识宗通过复杂的道理加以阐述,中观则采用繁复的逻辑进行推理,而《坛经》一两句话全部包含了——这叫做窍诀。其实明白了意思、得到了结果就已足够,不用复杂的推理过程。所以,不需要学习太多的佛教知识,有当然很好,没有也无妨。

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见一切人及非人、恶之与善、恶法善法、尽皆不舍,不可染着,由如虚空,名之为大。此是摩诃。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不思,名之为大。此亦不是。心量大,不行是少。若口空说,不修此行,非我弟子。

 “性含万法是大”。“性”,指本性,即佛性如来藏;“万法”,指万事万物。佛性如来藏包含了万事万物,因此叫做“大”。

这个“大”,不是二元对立的概念,理解为大小的大,就完全错了。既然不是二元对立的大,又说万事万物都容纳于佛性之中,因此是“大”,如何理解看似矛盾的两句话呢?用语言表达时,可以说大、小,清净、不清净,这些全部在意识范畴中,而佛性已经超越了这个范畴。

中观很难说清楚这些。我们学了不少中观的书籍,期望从中得到答案,可是最后它说,你的观点诸如有无、非有非无等都是错误的,正确的答案需要自己另外去悟。这不免让人有点心急。

幸亏有禅宗、大圆满、大手印等直接感受的方法,把自己的观点全部推翻之后,有一个全新的境界等着我们去体会,最终的答案就在那里。佛陀把所有的方法一层一层安排好,他知道何种层次的人适合哪种方法,由此禅宗、大圆满、大手印等便应运而生。中观没有揭示的答案,借助这些方法去悟,就会知道到底何为“大”了。

“万法尽是自性”,万事万物都是自性。大圆满的上师瑜伽讲,一切现象都是上师的化现。上师是人,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怎么可能是他的化现呢?上师是善知识,善知识有内外之分。此处的上师并非指人,而是指内在的善知识——佛性,这才是真正胜义谛的上师。禅宗“万法尽是自性”与大圆满“一切现象都是上师的化现”,如出一辙。

刚才提到万事万物都是内心的投影,那么内心到底是什么?其本质是佛性,归根溯源,万事万物是佛性的投影,所以说“万法尽是自性”。“性含万法是大”,也是这个意思。

“见一切人及非人、恶之与善、恶法善法、尽皆不舍”,一切有情众生、善恶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心的本性的现象。

“不可染着,由如虚空,名之为大。此是摩诃。”此处“由”通“犹”。心的本性没有任何烦恼、污染和执著,犹如虚空一般,所以名叫大,这就是梵文的摩诃。

“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尚未证悟的人,将空性、光明、佛性、清净等词汇像口头禅一样挂在嘴边;而智者——真正证悟的人,如惠能大师,话不多讲,内心却已了悟。

“又有迷人,空心不思,名之为大。”这句与前文提到的“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是同样的意思。一些还未证悟的人,打坐时心里无善无恶,任何念头都没有,却说这是大般若。其实根本不是,只是停留在阿赖耶识而已。

藏传佛教有很多这方面的批评。一部分修大圆满、大手印的人,并没有证悟,只是在修寂止的禅定,内心非常平静,没有明显的执著。因为执著本身是意识在起作用,而禅定时意识已经消失在阿赖耶识中。具体而言,前面的意识已经消失,后面的意识尚未出现,处于没有意识、只有阿赖耶识的状态。此时的状态与大圆满、禅宗所讲的空性,至少字面上看一模一样,甚至可以从佛经里找到类似相应的描述,于是他们以为佛经已经证明了我的境界,从而更加认定自己已经证悟。其实佛经讲的并不是这个意思,他们理解错了。

“空心不思”四个字,仅从字面很难理解。没有其他佛教知识,尤其是不了解大圆满、大手印,直接去看这四个字,不可能正确理解。过去的禅师们有传承,一代一代心心相传,自然明白何为“空心不思”。密宗之所以格外重视传承,就是因为很多东西必须由人来解释,仅从字面无法获取正确的含义,更不知如何将“空心不思”落实到具体的修行上。因此,对于禅宗、大圆满、大手印这类非常深奥的修法,传承格外重要。

接下来“此亦不是”,意思是前面的“又有迷人,空心不思,名之为大”是不对的,不要以为这叫大,不要以为这就是摩诃。

“心量大,不行是少。”如果不修行,就无法懂得何为真正的心量大,何为真正的摩诃。因此,实修是不可或缺的。

“若口空说,不修此行,非我弟子。”倘若只是嘴上说,而不去修行,就不是我的弟子。

惠能大师为什么这么说?难道是为了敦促大家修行,吓唬大家?不是。如果不修行,就没办法给你传法。禅宗真正传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字背后的内涵,所谓心心相传,意思是用心传。

如果停留在文字上面,比如,师从一位法师学习中观或五部大论,不修行,也可以称作是他的弟子,因为他把这些文字教授给你了。而禅宗、大圆满、大手印等,是以修行心心相传,不是用文字心心相传。因此如果你不修行,惠能大师只能说:对不起,我无法给你传法,你不是我的弟子。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