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释义(二)

《六祖坛经》释义 智慧品(二)

— 慈诚罗珠堪布

 

般若

前面讲完摩诃,下面介绍般若。

何名般若?般若是智慧。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名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心中常愚,自言我修般若。般若无形相,智慧性即是。

何名般若?般若是智慧。一切时中,念念不愚”。佛经对智慧有不同层次的定义,有时把世俗的聪明称作智慧,有时认为达到很高的境界才叫智慧。此处的智慧,显然不是世俗意义的聪明,而是“一切时中,念念不愚”——任何时候产生的念头都没有无明,亦即将每个念头的本质看得清清楚楚。

平时我们愤怒时,知道自己正在生气,或没有留意到自己的怒火,这都不是“念念不愚”。与真正的智慧相比,世俗中最了不起的智慧,也只能称为愚昧、无明。

比如,一般世俗人看到一部《坛经》,心里会自然冒出“这是佛经”的念头,尽管没有特意思维“这是一本真实不虚的书”,但实际上已经默认书是真实不虚的。从世俗的层面,这没有错;然而就其本质而言,不过是无数分子、原子、基本粒子乃至能量的组合,投射到人的视觉中,于是在我们眼里变成了一本书。可是我们对此全然不知,反而认定书是实有存在的。由此可见,我们的每个念头都是愚昧的。

六祖这里所谓的“念念不愚”,是指证悟者对于任何念头——无论愤怒、贪欲等严重的情绪,还是吃饭、睡觉等无记的念头,当下看到它们是透明的,没有真实性;不管何时何地,任何念头冒出时,都能清楚地了知念头如幻如梦。

愚昧和智慧是相对的,我们需要分清何种情况是愚昧,何种情况是智慧,否则将世俗谛和胜义谛或世俗生活与修行境界混为一谈,就会出现解释不清、相互矛盾的状况。

“常行智慧即名般若行”,每个念头出现时都看得清清楚楚,充分了知其空性的本质,如此长期修持智慧,叫做般若的修行。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一念愚”,不了解且感觉不到念头是空性的,而将其当作真实无伪。如果对一个念头犯了这样的错误,“即般若绝”,般若就此断绝。当嗔恨或开心等念头产生时,未能洞悉它的本质,随其牵制,就会导致无法控制自己。

日常生活中,念头不断产生,我们不会特意去想它是真是假,但其实早已默认它实有存在。将看到、听到的全部当作真实不虚,任何念头、情绪都有无明的成分,这是先天的愚昧,也叫普遍性的愚昧。有这种无明存在,般若便消失了。

一个念头诞生时,当下悟到它是空性、如幻如梦,即为“一念智”。所谓“智”,即念头出来时,当下清楚地了知实际上并没有念头产生,也就是,了知念头并非真实存在,而是空性的,这是核心中的核心。

无论修大圆满、大手印,还是禅宗,只要感觉到任何一个念头或物体是空性,就是正确的觉悟。证悟唯一的标准是感觉到空,这像一盏引路明灯,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当然证悟有不同的层次,起初层次比较低,但再低也是证悟。反之,当念头产生时,看不到其空性本质,硬贴上“光明”“烦恼即是菩提”“佛性”等很多标签,这样是错误的。

“世人心中常愚自言我修般若。”在人生最深奥的关键问题,以及物质世界的终极真理面前,再聪明的世俗之人——甚至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等人都难逃愚昧。可是谁也不会承认这一点,明明自己还没开悟,什么都不懂,却说我在修般若波罗蜜多、修空性、修大圆满……

“般若无形相智慧性即是。这里的“般若”指证悟空性的智慧,最终就是心的本性。般若没有颜色和形状,没有任何能够表达的东西,称为般若无相。“智慧性即是”,智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智慧。

敦煌本字数较少,其他版本则有“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意思是心的本性广大无量。前面讲过摩诃的意思是“大”,但不是二元对立的大。接下来“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意思是,心的本性没有形状,不是方形或圆形,没有大和小;没有颜色,不是青、黄、红或白;没有上下、长短;没有情绪,不是愤怒或欢喜……也没有头、没有尾。总之,无法表达,如同虚空,简单地说就是“般若无形相”。这一点,一定要自己去悟,总有一天当我们往心里一看,会深深体会到以上描述的内容。

不过有一个问题:我们由于事先听了这些内容,打坐时虽然对空性感觉不深,却往往会贴上各种标签——现在的状态是光明,是般若……其实这都是自己想出来的,根本不是感受。如果从未听过这些内容,就不会贴标签,体会到的就是真实的感受。

所以,不要听太多大圆满具体的引导文,要自己去找心的本性,到了一定时候就能找到。就藏传佛教的修行人而言,证悟的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把四加行和五加行修到位,二是对大圆满、对上师有坚定不移的强大信心。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到寂静处,静下来往里观照自己的心,立即会找到心的本性;若是条件不具足,看一辈子也看不到什么,顶多是阿赖耶识层面上的寂止的禅定,永远不会突破。因此,要想证悟必须掌握窍诀。

有一位1997年圆寂的藏传佛教上师,生前名气不大,但令人惊异的是,他这一世修了80遍五加行!很多老上师觉得不可能修这么多,猜测可能是算错了,为此特意去向本人确认。这位上师回答,我的的确确修完了80遍完整的五加行。关于他的开悟,有非常可信而且十分精彩的藏文传记。有些上师就是这么厉害,一生修了那么多遍四加行、五加行,根机肯定相当成熟了,不可能不证悟!现在无论藏传还是汉传,都有非常精进的修行人,只不过大部分远在深山,鲜为人知。这样的人只要观察内心,便能轻而易举地证悟。

这段经文中,真正讲智慧的只有“般若无形相”五个字,根机成熟的人仅凭这几个字也能证悟。如果根机不成熟,掌握再多的佛教知识,于证悟而言也无济于事。有些人看了许多大圆满的书,能够传讲乃至撰写大圆满引导文,但这些不过是一些理论和知识,不一定有证悟的感觉。

很多学藏传佛教的人,以为只要听了大圆满等深奥的密法,就会立即证悟,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有机会接触大圆满,你会发现,看到的仍然是《坛经》所讲的内容,即使是公认的最了不起的引导文,归根结蒂还是那些文字。

倘若根机特别成熟,通过这些文字完全能够证悟,惠能大师等汉传历史上的祖师大德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若是根机不成熟,听了大圆满、大手印,仍然无法证悟——虽然了解大圆满的字面内容,可是悟不出来,如同从没喝过开水的人,只闻其名而不知其味。证悟跟了解是两码事,前者是亲自感受到,后者则是理论上理解,根机不成熟的人会在这种状态中停留很长时间,上不来也下不去。

因此,根机成熟至关重要,我们要把基础打好,以后才有机会证悟空性。想要证悟的人,一定要了解这一点,并且落实到修行中,严格按次第修行,才有希望在今生证悟。

波罗蜜

摩诃和般若解释完了,下面讲“波罗蜜”。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梵音,唐言彼岸到,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是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承长流,故即名到彼岸,故名波罗蜜。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梵音,唐言彼岸到,解义离生灭。“西国梵音”,指当时印度的梵文,不仅波罗蜜一词,摩诃和般若都属于西国梵音。唐朝时将波罗蜜译为“彼岸到”,进一步解释是“离生灭”,即脱离生死。“灭”,意为死亡;“彼岸到”,指脱离生死,到达彼岸。

什么情况下有生灭,什么情况下无生灭?

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是为此岸。“着”,是执著;“境”,指外境,外面的世界。“着境”的意思是,对外面的事物怀有执著,认为真实不虚。有了这种执著,必定会起烦恼;有了烦恼就会造业,造业便流转生死轮回。像水有波浪一样,有执著就有生死,执著是因,生死是果,有生死和因果即是轮回,亦即此岸。

何谓彼岸?离境无生灭如水承长流,故即名到彼岸故名波罗蜜。“离”,指仍然可以看、可以听、可以想,但没有任何执著,非常清楚地了知一切所见所闻皆是空性。离境,则生灭开始停止,如水长流,水面平静,不起波浪,这叫到达彼岸,也称作波罗蜜。

所有宗教都有自己设定的此岸和彼岸,目的都是从此到彼,并且会提供相应的方法。譬如西方宗教,此岸大多是人间或地狱,彼岸往往是天堂;早期印度教的此岸是轮回,彼岸是升天。绝大多数从此岸到彼岸的方法,必须要跟随上帝等造物主,或者依靠与某位神祗的沟通。

其他宗教对错与否,我们不作评论,这里仅仅阐述佛教的观点。佛教认为,通过自己的力量可以到达彼岸;至于方法,不用求任何造物主、鬼神,也不是祈祷、烧香、拜佛,而是拥有智慧。

为什么有了智慧就可以到达彼岸?首先要思考一下,自己为什么在此岸,谁让我们待在此岸?其实没有他人控制,仅仅因为自己念念有愚——每个念头都有无明和烦恼,因此,我们只能流转于生死轮回之中。倘若具备智慧,就可以断掉无明,从而彻底解放,获得自由,届时我们便会抵达彼岸。

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当念时有妄,有妄即非真有。念念若行,是名真有。悟此法者,悟般若法,修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法身等佛。善知识,即烦恼是菩提。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第一,无住无去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将大智慧到彼岸。

“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前文讲过,未证悟的凡夫,常常将空性、光明等词当作口头禅,而不予实修;智者——有智慧的修行人,话不多说,却是用心在修。

“当念时有妄”,有念头时就有狂妄,狂妄亦即欺骗、妄想。般若经讲,我们任何一个念头,包括眼睛看、耳朵听等一切感知和理智都是狂妄。

如前所述,当我们产生诸如一本书、一栋楼、一辆车等念头时,从世俗的角度而言是真实无误的;然而从般若的角度,则属于妄想、欺骗。欺骗谁呢?欺骗自己,将不真实的东西当作了真实存在。因此,当念头出现时,无需寻找,已是妄念。

“有妄即非真有”,但凡妄想存在,所见所感都是假的。

念念若行是名真有。”反之,倘若每个念头都修“般若行”,才是真正的实相。

“悟此法者,悟般若法,修般若行。不修即凡。”证悟此道理之人便证悟了般若,修的也是“般若行”。修般若证悟的人是圣者,不修的则是凡夫。两者的区别,不在于声望或权势大小,而在于是否拥有智慧。

一念修行法身等佛。”倘若能用智慧去修每个念头,意即证悟,那么法身就是心的本性,本性等于佛。证悟心的本性,意味着看到了自己内心的佛,如《金刚经》所说,佛没有形相,佛是心的本性。

善知识,即烦恼是菩提。“善知识”通常指的是上师,但在《坛经》中,六祖经常称呼闻法者为善知识——某种程度上弟子也可以算是善知识。此处用比较笼统的表达方式,讲了一个非常深奥的道理,宏观上说烦恼是菩提,不过没有具体讲何种情况下烦恼是菩提,哪个烦恼是哪个菩提。

大圆满、大手印等藏传佛教的内密也有“烦恼即菩提”的说法,并且阐述得更为详细。例如,愤怒是一种烦恼,发怒的当下观照自心,见到愤怒的本性为空性,则愤怒就是佛的智慧。智慧与烦恼的区别,仅在于悟或不悟,悟了便是佛的智慧,不悟就是烦恼。

此岸和彼岸的区别也是如此。不要以为此岸到彼岸就像移民,从一个国家移居到另一个国家,其实两者之间只有一个很小的隔阂——烦恼。悟了,当下抵达彼岸,此岸即是彼岸;没有悟,此岸始终是此岸。除了此岸之外,找不到也不需要寻找另外的彼岸,此岸就是彼岸。

密法中之所以把自己观想为佛,是因为人觉悟以后就是佛,这样观想是理所当然的;本质是佛,却将自己观为众生,反而违背了真理——这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但修行时不能违背真理。

密宗为什么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本尊?比如五毒烦恼,迷时是贪、嗔、痴、慢、嫉,悟后是五智慧,以五方佛的形式显现;人由五蕴组成,证悟后五蕴也是五方佛;此外人的感官还可细分为十二处、十八界等——由此密法中便相应出现了许多本尊。有些本尊是眼识清净后的显现,有些是眼根清净后的显现,数量众多,不一而足。

日本禅宗的佛堂,往往什么都没有,空空如也。藏传佛教的佛堂,则摆满了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佛像,密宗的坛城也是色彩纷呈。其实这些颜色可以归纳为五个颜色,代表佛的五种智慧,亦即五方佛。

对于凡夫而言,贪、嗔、痴、慢、嫉不是五方佛,而是五毒。若能在愤怒之时了知其本质,此毒瞬间会变成智慧,所以说烦恼即是智慧。

显宗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普通显宗认为,烦恼永远是烦恼,一定要将其消灭,随后继续修行,便可得到智慧。而第三转法轮——尤其是禅宗和《维摩诘所说经》等佛经则不以为然,认为只需认识烦恼的本质是智慧,亦即烦恼即菩提,无需先消灭烦恼再获得智慧,两者并非舍与得的关系。我们之所以是烦恼深重的众生,原因很简单,就在于尚未证悟;一旦证悟,任何烦恼都是菩提,众生就是佛。

“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前一念产生时,尚未证悟其本性,此念依然是烦恼,这个人仍旧是凡夫。后一念诞生时,当下了知烦恼的本性,此人就是佛了——不是变成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的化身佛,而是因为证悟了心的本性,见到了法身佛。因此,凡夫与佛的区别仅仅在于迷或悟。不过,此时虽然可以称为佛,但还不是真正成佛,仍然需要继续修行,才能达到真正佛的境界。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第一”,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最尊贵、最上乘、最重要的。类似于藏传佛教将大圆满、大手印、时轮金刚称为无上密宗,可以这样理解。

无住无去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将大智慧到彼岸”。无住、无去、无来是空性,三世诸佛都是从空性中诞生的。因此,到达彼岸的唯一方法,就是拥有空性大智慧。

无住、无去、无来指的是证悟空性。空性是三世诸佛的来源,所以大般若中将空性称作佛母;藏密双身像中的佛母,同样也代表无住、无去、无来。

前文说,到达彼岸并非真的从河的这边到达那边。比如在佛堂里打坐,前几分钟尚未证悟时,相当于在此岸;后几分钟证悟了,尽管仍旧坐在同一位置,却已到达彼岸。没有真实的移动,只要证悟了无来、无去、无住,实际上便已经抵达彼岸。可见,倘若根机足够成熟,证悟易如反掌,如惠能大师听到《金刚经》一句话就能开悟,无需做任何事,当下便能成佛。可若是根机不成熟,世上没有比证悟更难的事情了。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