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释义 智慧品(四)
— 慈诚罗珠堪布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有迷心,外修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人。闻其顿教,不信外修,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烦恼尘劳众生,当时尽悟。犹如大海纳于众流,小水、大水合为一体,即是见性,内外不住,来去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所有众生心的本性都是平等一致的。这里的“般若”,不是证悟所得的智慧,而是心的本性——佛性。佛经对佛性有不同的称呼,如空性、佛母、光明、如来藏、般若等等。心的本性是佛性,佛性的本质是智慧,所以般若是智慧,亦即心的本性。
佛性本无大小之分,人的根机却有上下之别,原因何在?“为一切众生自有迷心,外修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人。”“为”,因为;“迷”,无明。因为心有无明,向外求佛,未能证悟自己的本性,这样的人是小根机者。
什么是“外修觅佛”?认为佛不是心的本性,不在内心当中,而是像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一样,在遥远的外在世界。唯识、中观等普通显宗,认为众生现在不可能是佛,心的本性最多是空性,空性之外不存在佛性、佛的智慧;众生是众生,佛是佛,两者之间只有因果关系。普通中观将佛经中的佛性、光明、如来藏统统理解为空性,认为心是空性的,因此可以改变;通过修行改变内心,从而断除全部烦恼,之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等刹土,成为一尊佛;学佛、修行是有意义的,总有一天可以得到跟佛一样的果位。以上是显宗普遍的观点。
这其中不包含第三转法轮尤其是如来藏的内容。《大藏经》浩如烟海,绝大部分是讲空性的,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等般若经;直接或间接宣讲如来藏的经典少之又少,藏传佛教将其单列出来,主要有十部。这部分佛经的观点是,众生心中本具佛之智慧——心即智慧,只是还未证悟罢了。对此,密宗讲得更清楚,并且提供了灌顶、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各种相应的方法。
谁在“外修觅佛”呢?肯定不是人天佛教,他们不求解脱;也不是小乘佛教,他们追求的是阿罗汉的果位;只有大乘佛教才可能“外修觅佛”。将大乘佛教再细分,藏传佛教分别将二转、三转法轮的内容,称为自空中观和他空中观,前者讲大般若,后者讲如来藏,讲如来藏以外的大乘佛教就是“外修觅佛”。
禅宗同样强调如来藏,认为向外寻觅佛果是错误的,这样做的人是小根机者。通常所说的小根机是指人天佛教和小乘佛教,大根机指大乘佛教;其实大乘里面也有大小根机之分,这段经文中的“小根人”指的便是大乘中的小根机者,也就是“外修觅佛”的普通显宗——他们只接受空性,不接受佛性,以为佛在外面,不在自己心中。
大根机者什么样子?“闻其顿教,不信外修,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但”,意为只。他们听闻禅宗顿悟教法,对于向外寻佛的修法不起信心,只在内心寻找佛的果位、寻找本净、寻找证悟的正见。此处的“正见”,指“心的本性是佛”的见解,而认为佛在外面则属邪见,这是从大根机者的角度而言。
“烦恼尘劳众生,当时尽悟”。“尽”,全部。到一定时候,众生都会悟到心的本性。换言之,“烦恼尘劳”的众生,虽然现在还未证悟内在的境界,但通过逐步修习空性,最终都能成佛。
这是因为:一是众生心中已有圆满的佛性,不仅人类,乃至蚂蚁、蚯蚓、蚊子、蟑螂之类的小生命,但凡有情众生皆具佛性,这是成佛的主要条件;二是众生的佛性一定会成熟,只是时间早晚不一。为此,无数佛菩萨昼夜不停努力奋斗,目的就是让众生早日证悟。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大乘佛教讲“究竟一乘”——无论大乘的菩萨,还是小乘的阿罗汉、缘觉,都是临时的果位,属于阶段性解脱,终极结果唯有佛果。有些众生虽然仍在向外寻觅,但这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心的本性就是佛。
那时会怎样?“犹如大海纳于众流,小水、大水合为一体,即是见性,内外不住,来去自由”。“小水”“大水”分别用以比喻小根机者和大根机者。小溪、大河最后全部回归大海,无论何种根机的智慧,最终与佛性融为一体,这就是见性——看到自己心的本性。此时心不住于内,不住于外,无有执著,来去自由。
所谓“内外不住”,意思是心既不执著外面的世界,也不执著内在的自己。内在的执著主要是我执——对自己的执著。当看到心的本性,一切执著当下被从源头铲除,不复存在,从而心“内外不住,来去自由”。
现在我们的心非常不自由。一旦发怒或贪恋某样东西时,幸福立刻消失,痛苦随之而来;明知愤怒和贪欲不会有好结果,但往往难以抑制。即使拥有全部的人身自由,然而只要内心不自由,仍然是不自在的。这样的人即便职位再高、权力再大,哪怕统治了全世界乃至全宇宙,同样会面临许多压力、恐惧和痛苦。
究其原因,就在于执著太多的东西——内在的我执,外在的权势、声望、财物等。有了执著,必定失去自由。只有见到本性,内心才能获得真正的自在。这是人类最高的智慧境界,届时纵使身陷牢狱,也可怡然自得。
“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够断除所有的执著,通达心的本性,也就是,毫无障碍地看到心的本性。这个障碍指的是执著。
那时是怎样一种感觉呢?暂且不提外在世界,先说内在精神的空性。假如心本身是真实的东西,那么当我们看到其本质时,只会强化执著;而事实上,若能清晰地见到自己的心,就会发现所有的情绪、意识都如梦境一般虚幻。
早前一部电影曾描述过人死后的情形,与佛教的中阴如出一辙。其中一个场景是,一个中阴身试图用手去开门,结果手穿过了门,却无法抓住任何物体。同样,证悟心的本性是一个虚幻的时候,抓不住任何东西,无法对现实中的物质起作用,如同空气不能对视线造成阻碍一样。换言之,心不存在,因此无法执著,“内外不住”就是这个意思。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还未证悟的人,也能几分钟不思考任何事情,但这不是“不住”,只是单纯的心很平静而已。
“内外不住,来去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并非口号,而是证悟者实实在在的经验之谈,有一天我们证悟了,便可以亲身体会。证悟之前,人们以为是外在的东西进入自心,实际上是内心去抓取它们,从而导致种种烦恼;证悟之后,才发现原来没有什么可以抓取。
假使万事万物真实存在,只要内在的意识是空性的、虚幻不实,就无法跟外在事物发生任何关系,外物也不会使人产生烦恼,两者脱离了所有干系。因此,只要证悟了心的本性,外物存在与否,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密法,尤其是密法的窍诀,只关心内在精神,外面的世界在或不在无所谓,是不是心的投影也不重要,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心修此行,即与《般若波罗蜜经》本无差别。一切经书及文字,小大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故能建立。若无智人,一切万法本无不有,故知万法本从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在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故,智为大人。迷人问于智者,智人与愚人说法,令使愚者悟解心开。迷人若悟心开,与大智人无别。
“心修此行,即与《般若波罗蜜经》本无差别”,心修持这个法——“内外不住,来去自由”的修法,达到“内外不住,来去自由”的境界,则与般若波罗蜜多的内容无有差别。
若能做到“能除执心,通达无碍”,意味着实现了般若波罗蜜多的内容,亦即内心境界与佛经讲的大般若毫无差别——大般若讲的是我现在证悟的境界,我证悟的境界就是大般若的内容。
最初闻思时,我们通过佛经解读心的本性;证悟以后,可以反过来通过自己的内在境界解读佛经乃至整个世界。那时将不再需要文字,禅宗也说“不立文字”,因为文字的作用是让我们明白证悟的境界,当自己内心找到了这个境界,文字自然再无用武之地。
这段经文中的“本无差别”很有意义。我们阅读佛经,观照自已的体会,然后两相对比,就是将般若波罗蜜多的内容与自己的修行境界对比,如果两者吻合,说明自己已经开悟,体会到了大般若。
如前所述,般若讲“无念、无忆、无著”,但是我们在未开悟的无记禅定中,也能找到类似的感觉——这是一个极易混淆的误区,因此证悟必须要有善知识指点。即使惠能大师这般利根者,也需要上师,只是不必多说,仅凭只言片语,便可恍然大悟;我们普通人更需要上师,修行的路上有很多弯路、错路,仅以自身能力很难明察,依靠上师才能正确辨别。
好比在一条陌生的路上行走,只清楚经过道路的情形,对于未经之路,仅大概知道多长距离、多远能到哪个目的地,但是不清楚具体的情况。同样,因为我们尚未经历证悟这段路,无法辨别正确和错误的“无念、无忆、无著”,看不出自身境界与般若波罗蜜多有无差别,因此必须找到一位走过并熟知这条路的人——上师。
当自己稍有体会时,汇报给上师,让其印证是否“与《般若波罗蜜经》本无差别”。当初五祖弘忍大师让弟子们观察自己的心——寻找心的本性,找到答案后写出体会,其中六祖和神秀大师的偈子广为人知。大圆满也是如此,上师不会讲心的本性应该是什么样,而是让弟子自行打坐,观照内心,当找到类似于证悟的体会时,便向上师汇报。
《坛经》短小精悍,大有深意。字面意思不难解释,从未学佛之人——诸如大学教授或某领域的学者,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可以进行讲解;然而真正的内涵,只有证悟者才能传讲。假如我不了解大圆满和大手印,也很难讲解。
“一切经书及文字,小大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全部佛经可以分为十二种类型,通常称做“十二部经”。所有的经书、文字,小乘、大乘,以及十二部经,都是根据人的情况设置安排的。人的根机千差万别,为了与之相应,大乘、小乘以及不同的佛经由此应运而生。
“因智慧性,故能建立。”因为人类具备智慧,所以佛建立了这样的体系。
总体而言,人是有智慧的,可以思考,有能力通过闻思修获得更高的智慧。这是人类与动物、饿鬼等其他众生的不同之处,也是佛法出现的基础。
“若无智人,一切万法本无不有”,此处的“万法”指佛法。如果没有具备智慧的人,佛不会讲八万四千法门,甚至佛法根本不会出现。
敦煌本用的是“若无智人”,宗宝本等其他版本则是“若无世人”,两者都可以,不过我个人认为“智人”更接近原意。前一句“因智慧性,故能建立”接“若无智人”,这样内容连贯,更易理解;其他版本“若无世人”,意思是如果六道轮回中只有地狱、饿鬼等,而没有人类,佛法不可能出现,因为这些众生听不懂。
“故知万法本从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由此可见,佛法根据人而兴起,所有的经书也是为人类而宣说。简而言之,佛法皆以人为本。
当然,佛陀是所有众生的导师,但在六道轮回中,唯有人和天人能够听懂佛法。佛陀以人的身份出现,直接与其对话、受其教育者是人,因此佛陀被称为人天之导师,而非六道之导师。同时,佛陀慈悲,并未放弃其他道的众生,而是通过不同的方式予以摄受。
“缘在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故,智为大人。”只是人类当中,有稍嫌愚钝的,也有颇具智慧的;前者为小根机,后者是大根机。虽然人的智慧有大小之别,但相较其他众生,人类还是一个具备智慧的群体。
“迷人问于智者,智人与愚人说法,令使愚者悟解心开。”尚未证悟的人向证悟者提问,证悟者对其讲法,使未证悟者得以开悟。
“迷人若悟心开,与大智人无别。”迷人若能证悟,便与大智者无有差别。因此,所谓的愚人或小根机者是暂时的,最终都会证悟,到那时如同百川入海、河海交融,将不存在大小根机之别。
故知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源自性清净。识心见性,自成佛道。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故知不悟,即佛是众生”,因此要知道,如果尚未开悟,佛就是众生。并不是出现佛退转变成众生,永远没有这种可能。众生本具佛性,但在尚未证悟时,不能了知自己是佛,因此还是众生。
“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如果一个念头悟了,众生就是佛。只要证悟了一个念头——了知其本性,就知道所有念头都是如此,无需逐个证悟。虽然证悟的当下距离成佛依然遥远,但是很快就会成佛。因此,只要能够证悟,就可谓大功告成,余下的不过是区区小事。
“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心中”,这里的“万法”指的仍是佛法。由此可知,八万四千法门真正的精华,不在外面,都在自己的心中。也就是说,我们在内心深处能够找到一切答案,根本无需向外寻求,从外面得到的都不是终极答案。
“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既然万法在自心当中——心中的真如本性即是佛性,为什么还不去证悟?一旦证悟,真正的本性顿时就会出现。
“《菩萨戒经》云:我本源自性清净。”心的源头,本身是清净的。
“识心见性,自成佛道。”前半句特别重要,尤其是“识心”两个字,大圆满也持这个观点。何谓“识心”?即认识自己心的本性。
怎么才算是“认识”?比如,以前不太关注自己内心的状态,修习禅定之后,发现杂念纷飞,充斥着各种烦恼。这不是“识心”,只是对表面现象的认识。现在我们所能感受的不是内心的本来面目,只是内在本性的外衣——情绪。
真正的“识心”,是识别内心的本质;识心等于见性,识别了心的本性,就是见到心的本性。此时自己已成为佛道,虽未成佛,但是看到了佛的法身,已经走上成佛之路。
最初我们通过皈依,进入佛门;生起出离心,走上解脱道;发了菩提心,进入大乘菩萨道;真正走上佛道,则是证悟的时刻。
“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这是《维摩诘所说经》中的一句话。突然间恍然大悟,看见心的本性,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那才是真正的回归自然。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是故顿以教法,流行后代,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令自本性顿悟。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这里惠能大师讲述自己证悟的经历:当年我在五祖弘忍大师座下,听其传讲《金刚经》,只因经中一句,当即恍然大悟,现见本性。曹溪原本这样记载:“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仅凭一句话而开悟的,并非六祖一人。
当时弘忍大师处聚集了各式各样的人,他非常清楚有人是为了求法,有人则专为衣钵而来。若将衣钵传给有威望的神秀,众人会欣然接受。而惠能表面上平淡无奇、默默无闻,倘若突然传给这样一个“普通人”,很多人会无法接受,进而伤害惠能。因此五祖传衣钵给惠能后,让他立即去往南方。众人得知,果然前去追赶。其中有一位惠明和尚,一心只为求法,最后只有他找到了六祖。
惠明表明来意,六祖只简单说了一句:“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意思是不思善,不思恶,那时的这个就是本来面目。何为“那时的这个”,六祖没有说,我们也不知所云,然而惠明和尚听完立即证悟了。可见,那时的人根机确实不一般。
“是故顿以教法,流行后代,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令自本性顿悟。”因此,将这支顿悟的法脉流传给后代,让学道之人证悟菩提,禅宗的修行者应当各观自心,使自己顿悟本性。此处,曹溪原本的文字为“是以将此教法流行”。
若不能自悟者,须觅大善知识示道见性。何名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是大善知识,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一切善法,皆因大善知识能发起故。
“若不能自悟者,须觅大善知识示道见性。”倘若自己不能证悟,则必须寻求大善知识开示佛道,籍此开悟见性。
曹溪原本、宗宝本等版本有“不”字,敦煌原本、敦博本和旅博本没有。其实,有没有“不”字并不影响本文所表达的内容。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绝对自悟,除了佛陀以外,佛教历史上没有自悟的人。所谓“自悟者”,指的无非是能够证悟空性的上等根机者。实际上,无论上等根机还是下等根机,都需要依止善知识,通过善知识的开示,见到心的本性。如果加上“不”字,表示还未证悟的人需要依止大善知识。
藏传佛教有个特有的修法——上师瑜伽,以此可以获得上师的加持。禅宗虽然没有这种修法,但是祖师大德们肯定对上师抱有信心,否则不可能开悟。此外,证悟还需要上师的指点。惠能大师虽然在五祖处待了八个月,但是听五祖讲《金刚经》之前没有真正开悟,原因就在于尚未得到善知识的指点。总之,像慧可大师和惠能大师那样的人,离开善知识的开示都证悟不了,还有谁能证悟呢?
“何名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是大善知识”,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大善知识?对于上师、善知识的标准,显宗密宗、小大二乘均有界定,禅宗的标准是,要了解最上乘法——不是理论上了解,而是自心有所证悟,并且善于表达所证悟的内容,即具备讲法的能力。总之有两个条件,一是自己已经证悟,二是能够指导别人证悟。具备这种资格,才是大善知识,才能成为禅师。
所谓“直示”,就是直接开示,直指人心,不走一点弯路,告知正确的路。这一点,只有证悟者才能做到。若要学习佛教知识,未证悟者也能教授,譬如怎样磕头、念佛等等;若要讲解心的本性光明,未开悟的人就无能为力了。
“是大因缘”,在整个的学佛过程中,善知识是最为关键的因缘。正如密法所强调的,依止上师是学佛的第一个缘起。证悟需要诸多因缘,包括积累福报以及藏传佛教修的四加行、五加行等等都很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无疑还是善知识。
“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化”,教化;“导”,开导。因为上师的教化、开导,让我们得以见佛——这个佛是心中的佛,亦即法身佛。
“一切善法,皆因大善知识能发起故。”闻思修、戒定慧等一切善法,均来自大善知识。藏传佛教尤其强调这一点。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中说:“贤善弟子敬上师,恒依诸位智者师。因智功德源于彼,随说般若波罗蜜,佛诸法依善知识,具胜功德如来语。”没有善知识,我们什么都不懂,不可能自己有戒定慧、闻思修。关于善知识的重要性,禅宗跟密法讲得一模一样。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得善知识示道见性;若自悟者,不假外善知识。若取外求善知识,望得解脱,无有是处。识自心内善知识,即得解脱。若自心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即有教授,不得自悟。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如佛也。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三世诸佛及十二部佛经,所表达的内容本来就是心的本性——并非佛经在我们心中,而是佛经所讲的核心内容在我们心中。二转和三转法轮的核心内容分别是空性和佛性,正是心的本性原本具有的。
“不能自悟,须得善知识示道见性;若自悟者,不假外善知识。”如果不能证悟,必须请善知识开示佛道,让我们得见本性。这句话的意思并非是说有人能自悟,始终不需要依止善知识;而是如果证悟了,从此之后才不用依靠外在的善知识。
“若取外求善知识,望得解脱,无有是处。”如果不追求内在的善知识或三宝,一味向外寻求,希望借此获得解脱,则一无是处。当然并非禅宗或大圆满的修行人,完全不求外在善知识。它的意思是,不懂得善知识、三世诸佛在自己心中,始终向外寻求,这是错误的。
“识自心内善知识,即得解脱。”认识了内在的善知识,便得到了解脱。内在的善知识是自己心的本性,也称作内在的上师。
“若自心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即有教授,不得自悟。”假如自己心存邪见、烦恼和无明,抱持很多错误的观念,尤其是不认为心的本性是佛,一直谋求外在善知识,就不能自悟。虽然外在善知识可以讲经说法,但若是自己一直向外求取,不知心中有佛,那么依然无法解脱。
“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个人认为敦煌本这里有一点问题,“汝若不得自悟”与“当起般若观照”两句的意思衔接不上。敦煌本、敦博本、旅博本都是这样。
我们可以参照宗宝本“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外善知识虽然可以教授佛法,却无法救你。听闻再多的佛法,最终仍要自己去证悟,否则无济于事。后面接“若起真正般若观照”,这样能讲得通。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供大家参考。
《坛经》现存的二十多种版本中,敦煌本是最早的,但并非历史上最初的版本,更不代表其内容毫无瑕疵。敦煌本也有不同的版本,最早被发现的叫敦煌原本,后续的有敦煌博物馆收藏的敦博本,还有旅顺博物馆收藏的旅博本。这些敦煌本之间也有出入,其中一个原本中错字较多,例如把“天”写成“无”。目前看到的几个敦煌本均为手写抄录,出现个把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
“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如佛也”,启用智慧观照自己的本性时,妄念于刹那间全部消失,这是自己真正的善知识——内在善知识,一旦证悟,自己便与佛相差无多。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