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释义 智慧品(五)
— 慈诚罗珠堪布
自性心地,以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既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悟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
“自性心地,以智慧观照”。“自性”,指自己的本性;“心地”,是内心的本质。宗宝本是“善知识,智慧观照”,用词稍有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
我们常说要证悟空性和光明,指的是证悟心之本性的空性和光明,而非外在事物的空性和光明。这里的“自性心地”,正是我们需要证悟的目标。
用什么证悟呢?之前讲过,不是通过眼睛、耳朵等感官,也不是意识。意识只能感受表面的情绪,无法深入内心,并不具备证悟的能力。不过在初期阶段,需要暂时借助意识,这是通向证悟的唯一契入点。
意识是由无数个念头贯穿连接而成的。大乘佛教讲阿赖耶识,小乘佛教及大乘的个别宗派不讲阿赖耶识,不管叫什么,姑且可以称之为意识流——有如意识在流动。在意识的深处藏有智慧,我们要依靠这个智慧去证悟心的本性,也就是经文所说的“以智慧观照”。但是经中没有明确讲智慧在何处,更没有说怎样才能得到它。
我们每天冒出无数个念头,每个念头里都隐藏着智慧。假如念头是一棵树,看得见的枝叶就是杂念、情绪和烦恼;深埋地下的树根则是智慧,它处在情绪和杂念的最深处。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个智慧提炼出来,用它去证悟。
提炼的方法有很多。密宗的气脉明点比较快捷,大圆满则有许多独特的方法。禅宗渐悟法门主要通过坐禅,让杂念沉淀下去,智慧逐渐显现出来,像浑水静置后会变得清澈一样。此外,禅宗还有参话头的方法,在念佛的过程中去看谁在念佛,以此寻找智慧。这是证悟的第一个阶段——初步证悟。
初步证悟后,仍要继续修行。此时的修行还在意识范畴内,虽然用的是其中智慧的部分,但这种智慧存在于意识当中,变化无常,并不稳定;而真正的智慧——心的本性不可能是无常的。用无常的东西去感受超越无常的东西,非常困难。
严格来讲,无论通过大圆满还是禅宗开悟,凡是菩萨一地之前的证悟,都只能称为感受,谈不上真正的觉悟。虽然这个无常的智慧远胜于意识,可以看到深层次的东西,但是无法直接感受佛性;只有达到菩萨一地,才能直接感受到一部分佛性。佛性本身没有部分与整体之分,不过从证悟的角度,只能说此时证悟了部分佛性。因此,证悟和感受必须分开,当然这种感受与我们现在痛苦、快乐、无记的感觉截然不同,它是对法界或光明的一种觉受。
大家都希望证悟,但是往往不清楚什么是证悟。密宗将证悟分为若干阶段,如还未证悟时,相当于从未见过月亮的人,仅仅听说了月亮的模样;初步证悟时,相当于看到了月亮的图片,得以大概了解;证悟菩萨一地,才是见到真正的月亮。
因此,从狭义的角度,初步证悟还不是证悟,菩萨一地才能称为真正的证悟;而从广义的角度,一地之前的开悟都是自己感受到空性和光明,而非通过逻辑推理或理论了解。比如,用语言描述咖啡的味道不同于亲自品尝,证悟之前,相当于通过语言了解咖啡的滋味;证悟之后,已经喝过咖啡,有了直接的感受。
一地之前的证悟有什么作用呢?它可以化解意识范畴中的痛苦,诸如焦虑、悲伤等负面情绪,以及愤怒等粗大的烦恼,因此在人生中可以起到重大的作用,任何世俗的事物都无法替代。从本质上铲除烦恼的种子,则要等到一地以后。
用智慧观照之后,得到什么结论?“内外明彻,识自本心”。重点在“内外明彻”,意思是证悟时心没有内外之分,并且感觉到光明。“识自本心”,指认识到自己心的本性。
其中“明彻”二字尤为重要,“明”,光明;“彻”,可以理解为像清澈的水,又像无色透明的空气,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什么是清澈?就是空性。空性什么感觉?就是光明、清澈。用语言表达,只能翻来覆去用这几个词。以智慧往里观照,会发现内心深处清澈透明,与虚空毫无二致,不存在任何阻碍,没有丝毫执著,如《坛经》所云“无念、无忆、无著”。
《持人菩萨所问经》用八个字描述了最低层次的证悟,“心无有心,则曰本净”。第一个“心”,指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念头,这是心的表面现象。如果不用智慧观照,这些情绪会显得无比真实,令我们产生喜怒哀乐,让我们去行善作恶。“无有心”什么意思?以智慧去观照每个念头,会发现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东西,完全虚幻不实,因此念头是不存在的。当你不用任何逻辑、理论,直接感受到“心无有心”时,那么恭喜你证悟了!“心无有心”是本来清净,故而“则曰本净”。这是初步证悟,再往上的境界,就很难用语言描述了。
这句话大家应该记下来,它出自显宗的佛经。如果我们听到的当下没有证悟,那么现在去听大圆满也是一样的结果,为什么?因为大圆满等密宗同样使用这些关键词。如果能够证悟,就在这些关键词上,它们讲的是真正的证悟,其余描述的则是证悟之前的状态、中间的过程和最后的结果。
“心无有心”换成中观的用语,便是“现而无实有”,这句非常重要。“现”,指未经观察时有很多念头,是现象;“无实有”,一经智慧观察并且证悟了,会清楚地感受到念头没有任何真实性,这是本质。虽然意识没有停止,妄念依然存在,但是已经看见了核心部分,亦即发现其本质虚幻无实。当深切体会到每个念头无有真实、完全虚幻时,你就初步证悟了。
以上解释了“内外明彻”,再深入讲就是大圆满。其实大圆满也是讲这些内容,最终还要自己去悟;没有体悟,语言的表述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四加行、五加行以及祈祷上师非常重要。通过上师加持,自己积资净障,有一天以智慧观照时,会轻松体会到“内外明彻”,那时便能领悟到这些词汇的真实含义。
“若识本心,即是解脱”,如果认识了自己心的本性,就是解脱。
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呢?我们一直认为存在一个自我,为了自身利益,产生许多欲望,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便会滋生仇恨和抱怨。假如自己比别人强,会傲慢;不如别人,便嫉妒;相差不多,则攀比——任何人都会给我们带来烦恼。但其实这不是别人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如果心中不是如此黑暗,别人非但不能使我们产生烦恼,反而会令我们生起慈悲心和智慧。当彻底看到心的本性时,便会了知其中没有所谓的自我,而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光明清澈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我”。
佛陀二转法轮讲大般若时,通过复杂的逻辑,运用一切可用的语言,推翻、否定了自我的存在;三转法轮时,又想方设法建立“自我”的存在,看似矛盾,其实不然。二转法轮否定的,是世俗概念中的我;三转法轮建立的,则是内心深处的本质——光明和清澈,并不是一个人,不存在你我他之分,只是为了便于大家了解,姑且称之为“我”。
当彻底见到这个“自我”之后,因为没有自他的对立,不会再产生欲望,由此而来的仇恨、傲慢、自卑等种种心态荡然无存,一切烦恼土崩瓦解。令我们束缚于轮回的烦恼消失了,自然就是解脱,因此“若识本心,即是解脱”。
“既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是智慧;“三昧”,为禅定。得到解脱之后,便进入智慧的禅定。
“悟般若三昧,即是无念”,证悟般若禅定,就是“无念”。前面曾提到过“无念”,但是没有展开讲,下面将详细解释。
“何名无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什么是无念?“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说的是见解;“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讲的是见解带来的行为。这两句话含义深奥,禅宗也许另有解释,但这种理解应该也是可以的。
“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指眼睛能看、耳朵能听,六个感官仍可感知外界,但是不再执著。证悟的当下,世界并没有消失,然而证悟者对待世界的态度不一样了。证悟之前,把世界当作真实的存在,虽有些许幸福和快乐,更多的却是焦虑、悲伤、生老病死等痛苦和烦恼;证悟之后,世界仍然存在,但是不再感到痛苦,而且得到了无漏的快乐。
不要以为证悟以后会变得像木头人,毫无感知,若真如此,人生有何意义?譬如偏远地区的小孩,只吃过牛羊的奶或甘蔗这一类甜食,吃不到就会焦虑不安,因为他们不知道还有巧克力、冰激凌、蛋糕等更加美味的甜品。同样,从世俗生活中,我们只能品尝到物质刺激带来的一点快乐,以为失去了这些,生活将毫无意趣,根本不知道还有更高、更有意义的幸福。
假如证悟之前,我们对某人非常不满,甚至心怀仇恨;从证悟的那时起,虽然仍会遇见此人,感觉却是大相径庭。若是今天证悟,感觉就与昨天不同;下午证悟,则与上午不同。用《坛经》的话讲,后一念看到此人,与前一念见他的感觉有着天壤之别。其实变化的不是对方,而是我们的心——不满和仇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智慧与慈悲。
证悟以后,为了创造生存条件,仍要继续生活,朝九晚五,但是不会再有压力和痛苦,这叫做暂时的解脱。总而言之,解脱不是自己或世界消失了,而是烦恼和执著不复存在。
以上解释了“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看到万事万物,但是不执著于万事万物,这是见解。下面“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讲的是行为,指这种见解亦即证悟的智慧,遍及一切,无所不在;无论何时何地,用这个智慧去看、去听、去感悟,没有丝毫执著。
从宗宝本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点,“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同样地,“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阐述见解和体会,“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则是阐述行为。“用”是运用,指智慧的运用。拥有了智慧的见解,并应用到一切时处——生活、工作等所有方面,见闻觉知无一不用智慧,但是没有任何执著。
常净自性,使六贼从六门走出,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莫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顿法者,至佛位地。
这段经文,对于想要证悟的修行人至关重要。
“常净自性”,指心的本性永远清净、光明,没有烦恼,也就是前面讲的本净、明彻。
“使六贼从六门走出,于六尘中不离不染”。“六贼”,指眼识、耳识等六识;“六门”,指眼根、耳根等六根。六识从六根走出,意思是眼识通过眼根看世界,耳识通过耳根听声音——六根分别通过六识感知外界,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则是“六尘”。六贼、六门、六尘是一一对应的。
未证悟者的六识像盗贼一样,之所以这样形容,是因为它们会摧毁、夺走能令我们解脱的资财。比如眼睛看到某物,立即产生执著,而后滋生烦恼,进而做出杀盗淫妄等行为,从而断掉善根。
证悟之前,六贼从六门出来后,会去执著六尘。执著来自于意识,实际上是意识去执著,换言之,意识被六尘所染污。证悟之后,六识仍会出来,但“于六尘中不离不染”。“不离”,指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不需要离开外境;“不染”,指没有执著。未证悟者和证悟者同样可以看、可以听,但是前者执著于外境,会被外境染污,后者则不会。
这里讲的是行为,在大圆满中称为六根自解脱。龙钦巴尊者在大圆满修法中讲了三种自解脱。自解脱是大圆满的术语,亦即自己解脱或自然解脱,与禅宗的“不染”是一个意思。所谓六根自解脱,指用眼睛去看,但不生烦恼,因此不会造业;同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没有执著,不会被染污,所以是解脱。可见,六根自解脱即“于六尘中不离不染”,也就是“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
这种状态是“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证悟之前,来去不自由,如眼睛见到喜欢的人或物,便忍不住多看;见到讨厌的,则不愿意再看。证悟之后,不再执著,故而“来去自由”,这叫“般若三昧”。
证悟者与未证悟者,虽然看到同样的世界,面对世界的态度却大相径庭。如同两人一起看电影,证悟者了知电影虚幻不实,没有任何执著;未证悟者却将电影当作真实,跟随虚假的画面,时而哭泣,时而欢笑。前者来去自由,后者不得自在。
“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行”,行为。“不离不染”“来去自由”是自在解脱,叫做无念的行为。
证悟者的行为是“无念行”。比如证悟之后仍然继续工作、生活,这缘于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以及自己生存的必需,并非为了追名逐利。再者,一地以下的众生,轮回的主要原因是业力;一地以上的菩萨也要转世,依靠的却是慈悲,投胎后继续度化众生,完成余下的修行。两者表面上看似一样,实则有天壤之别。
“莫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这在智慧品中已是第三次提及,后面定慧品还会讲到,足见这是禅宗以及大圆满、大手印这类法门中极为重要的问题。
这里再次强调,打坐时没有任何思考和杂念,不是禅定,更不是证悟。念头停止后,内心会达到一种非常宁静的状态,倘若以为这是般若三昧、是开悟,则大错特错!实际上,它是“法缚”。这种对佛法的错误理解,会令我们束缚于轮回,不得解脱。
怎么束缚呢?不仅仅是一个错误理解这么简单。如果一直抱持这种认知,停留在“百物不思”的状态,死后会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年中处于无有思维、极度平静的状态,没有修出离心、菩提心的机会,不会有任何进步。虽说其间没有明显的烦恼,但并不能彻底消除烦恼,当死亡来临之际,所有的烦恼和杂念都会恢复,仍要继续流转生死轮回。
现在很多人去打禅七,这是非常好的活动。但是我常常担忧,会不会有人将杂念停止后的平静当作证悟修持?以为这就是禅宗的禅定?暂时不证悟没有关系,误解了证悟,后果将极为严重,可能一辈子陷在其中出不来,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即名边见”,这种错误的理解是一种边见。在佛经尤其是中观的概念中,“边”是极端、堕落的意思;“边见”即极端的错误,也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边见有四种,分别是常见、断见、非常非断、亦常亦断。
“百物不思”属于断见,是修行人非常容易进入的误区。惠能大师预见到未来会有很多人走错路,因此多次提及,反复强调。大圆满也把这个问题列为一大难题,专门加以解释和辨析。
现在有些人写书,还有不少人打禅七之后,谈自己打坐的各种感觉。感觉当然会有,不足为奇。日常生活中,意识大多处于波动的状态,我们习惯了这种情形。当波动减缓,内心趋于平静时,可能出现一些从未有过的新奇感受,这纯属正常现象,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境界。
前文说“无念”有正确、错误之分,“百物不思”就是错误的无念。它是一种无记状态,最多属于寂止的禅定;也可能达不到标准的寂止,只是暂时内心平静而已。这种禅定外道也有,跟禅宗的境界毫无关系,不能让我们解脱。对修行人而言,这是一个无底洞,千万不能陷入其中。
一些化学药物或者植物、动物身上的某些物质,也可以让人变得兴奋或者平静。它们通过刺激人的身体或大脑,间接影响精神,从而令人感到亢奋或者淡定,甚至使感官产生各种错觉。因此,千万不要认为心里平静有多么了不起。
正确的无念什么样?“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不仅百物不思——内心平静,而且万法尽通。“万法尽通”,是指证悟万事万物的本质,而非学会万事万物。不要理解为证悟后数理化等样样精通,证悟事物的本质和学会事物的表面是不一样的。
“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顿法者,至佛位地。”了悟正确无念的人,已经见到诸佛的境界,即见到内在的法身佛,可以说暂时达到了佛的地位,也可理解为很快将获得佛的果位。尽管万法尽通,但是还未真正成佛。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常见吾法身,不离汝左右。善知识!将此顿教法门,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受持而不退者,定入圣位。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常见吾法身,不离汝左右。”惠能大师说,未来得到我法脉的人,证悟之后,能够常常见到我的法身,我不离你们的左右。
相比见到六祖的肉身,更重要的是看到他的法身,其实也是自己的法身。换言之,看到自己的法身等于见到了六祖的法身,不仅如此,还有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的法身。因为法身没有分别,是大平等。
“善知识!将此顿教法门,同见同行”。什么情况下可以宣讲顿悟法门?当遇到与我们有相同见解和行为的人,也就是能接受顿教法门的道友,便可以对其传讲。
“发愿受持,如事佛故”,接受教法的人应发愿受持,因为此法门极其殊胜,甚至达到与佛等同的程度。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能让我们直接见到诸佛菩萨的法身。
“终身受持而不退者,定入圣位”,若能终身学习,尤其是修持此顿教法门,并且不退转,就一定会进入圣者的果位,即菩萨一地以上乃至成佛。
然须传受时,从上已来,默然而付于法。发大誓愿,不退菩提,即须分付。若不同见解,无有志愿,在在处处,勿妄宣传;损彼前人,究竟无益。若愚人不解,谩此法门,百劫万劫千生断佛种性。
“然须传受时,从上已来,默然而付于法。”遇到与禅宗相应根机之人,一定要向其传授顿教法门,如何传?五祖之前的历代祖师大德,都是默默无言地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发大誓愿,不退菩提,即须分付。”受持此法门,应当发愿:首先自己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和修行获得证悟,而后传授给他人。“即须分付”,根据对方的不同情况和根机,予以分别传法。
“若不同见解,无有志愿,在在处处,勿妄宣传”,若对禅宗的见解不认同或不感兴趣,则无论何处都不能向其宣讲。
为什么?“损彼前人,究竟无益”,因为会浪费、损坏祖师大德的法,而且对这样的听法者毫无益处。
“若愚人不解,谩此法门,百劫万劫千生断佛种性。”宣讲之后,倘若有人不能理解,予以毁谤,将导致他们百千万劫、成千上万次生死轮回中,断绝成佛的种性。因为造了谤法罪,这些人将长久堕入地狱,法缘和佛缘都会遭到摧毁。因此,选择根机非常重要,不能随意传授。
这一点与密宗一样,“密”是保密的意思。之所以保密,并非密宗有什么问题,而是有些人不能理解,这样密法非但无法帮助他们,甚至对其有害。这些人的善根、佛缘和法缘极其脆弱,一点空性、佛性等内容就会对他们造成很大冲击,所以保护下等根机者的善根尤为重要。当然,密宗并非对所有人保密,和禅宗一样,如果遇到“同见同行”的人,就要予以灌顶而后传法。
总而言之,传讲深奥的佛法之前,必须观察对方的根机。如果发现对方是下等根机,则不能传授,可以先让他们学习适合自己的法门,以此来逐步提升根机。
以上讲完了智慧品,它是《坛经》的精华之所在。这一品重在阐述见解,没有提及如何修持,后面几品也只是笼统介绍了一些方法,因此具体的修法需要参照禅宗其他的诀窍。
《坛经》为什么不讲具体修法?因为像惠能大师这样的利根者,依靠《坛经》的内容便能证悟,不需要其他的方法。而对普通根机者来说,仅有这些不足以证悟,因此我们更适合神秀大师的渐悟法门。
实际上,大圆满的核心内容也属于顿悟法门,不过为了适应更多人的根机,在正行之前增加了四加行和五加行。厚厚一部《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讲的并不是真正的大圆满,而是它的前行,任何人都可以借此提升根机,最后再修持核心部分。如此一来,大圆满就契合所有人的根机了。
同样的道理,神秀大师的渐门比较适合普通人。至于要按怎样的层次修习,需要一定的规范,作为模式化的修行,如此大家才能学得清楚、修得踏实。这些内容不在《坛经》里面,需要通过禅宗的其他书籍了解,或者跟随禅师学习。
我认为,四加行、五加行完全可以作为禅宗的“前行”,想修《坛经》的道友,可以先修四加行和五加行。实际上这也符合神秀大师的渐门修法,况且禅宗本就存在禅净双修——禅宗与净土结合的修法,同样也可以有禅密双修——在密宗的前行基础上修禅宗的顿门,这样应该能够获益良多。最后的核心部分有很多种选择,既可修持禅宗的顿教法门,也可接受灌顶去修密法,无论选择哪个都能很快证悟。不过若想即生成佛,尤其是虹身成就,唯有去修大圆满。
总而言之,我们此生一定要下决心证悟,千万不能错失良机。建议大家循序渐进地修习,先修四加行、五加行,藉此令根机成熟,以至接近惠能大师当初的根机,然后再修禅宗的顿悟法门或者密法,如此便可轻而易举地证悟。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