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释义(七)

《六祖坛经》释义 定慧品(二)

— 慈诚罗珠堪布

 

善知识,又见有人教人坐,看心看净,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悟,便执成颠。即有数百般以如此教道者,故知大错。

“善知识,又见有人教人坐”。有人教别人打坐,这时他怎么说呢?

“看心看净”。这里各版本略有不同,敦煌本是“看心看净”,宗宝本是“看心观静”,还有些版本是“著心著净”

“看心”,观察自己的心,或在很平静的状态中看自己的心;“著心”,执著。二者文字上虽然不同,但实际内容没有区别。为什么没有区别?因为对未证悟的人来说,每天24小时中念念都离不开执著——只要看到、想到任何一个事物,便已陷入执著。比如,我们心里想房子、车子等,虽然没有刻意去想这是真实的车子、房子,但只要冒出这样的念头,便自然而然地默认为是真实的房子、车子等,这就是执著。

然后“看净”。“净”,清净,指心平静下来,没有明显的贪嗔痴念头,或这些念头全部消失,心处于一个非常平静的状态。未证悟的人,误以为这就是佛经里讲的本来清净、佛性等。因此,有些人教禅定时会说,当心里没有杂念,非常平静的时候,这个就是本来清净;安住于这样的“看心看净”即禅修,这就是证悟,无需其他。

“著心著净”的意思也一样,就是执著自己的心,执著自己心的平静。

如前所述,已开悟的人看这两者截然不同,但对于仅在理论上听闻、未曾亲历证悟境界的人来说,真正的证悟是什么情况尚不得而知,因此很容易把自己体验到的这种禅定,误以为是佛性的本来清净。

佛经里有个公案。释迦牟尼佛刚成佛时,想找几个印度当时比较德高望重的人,通过他们的影响力传播佛法。佛陀当然不需要这么做,这只是一个示现,寓意未来我们弘法时,可以依靠一些这样的力量。

佛陀找的人叫优楼频螺迦叶,当时人们都认为他是阿罗汉,他自己也认为已获得了阿罗汉果位,但佛陀知道,这个人其实还没有达到阿罗汉的境界。由于对方根本不接受这个事实,佛陀于是为他示现了许多神通、神变,然而这个人依然固执己见,拒绝承认自己不如佛陀。他认为,虽然这位大沙门很了不起,但我也是阿罗汉啊!

这种人到处都有,藏传佛教中也不乏其人。他们自认为已经证悟,但其实根本没有。此时理论派不上用场,需要的是切身感受;而这种感受,没有证悟的人很难辨别。因此,《坛经》里反复强调这种误区。

总之,光“看心”是没有用的,还要看心的本性,因为心的本性才是佛性。日常生活中我们感觉到的意识并不是佛性,而是其表面现象,即各种各样的情绪。看这些情绪毫无意义——当它们全部消失时,不就是阿赖耶识的状态吗?看阿赖耶识是没有用的。

当然,有用、没用都是相对而言。从《坛经》的角度,凡是证悟的、有智慧的都有用;凡是没有证悟、有执著的这些,无论心平静或浮躁,都没有用。

不过,修四禅八定的时候,看自己的心、念头或阿赖耶识则是有用的。因为那时的目标不是证悟,而是让心静下来,看心可以使之逐步平静、沉淀,最后进入禅定的状态,所以这时候看心是有用的。

因此,先禅修、看心,然后藉此进一步了解心的本性,这种做法是可行的,这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但若始终只“看心”,看不到心的本性,就没有用。

“不动不起,从此置功”。“不动不起”可以从两方面解释,一是身体坐着不动,不起来走动;二是内心不动,不起妄念。这句话的意思是,未证悟的人教导他人禅修时说,从“看心看净”开始努力用功,便可以证悟,这是真正的智慧、禅定。

“迷人不悟,便执成颠。”很多教禅修的人本身没有开悟,不懂什么是禅定和智慧,只是执著于“看心看净”,认为禅修就是“看心看净,不动不起”;学禅修的人也认定这个就是真正的禅修,并对此产生执著,最后的结果,就是把内心稍微平静一点的状态误以为是证悟,这显然颠倒了。

“即有数百般以如此教道者,故知大错。”这样教禅修的人不是一两个,也不是一两百个,而是“有数百般”,有很多很多人。他们认为“看心看净,不动不起”就是佛性、光明,其实大错特错。

禅宗在唐朝非常兴盛,修禅者众多,不仅出家人,社会上许多文人雅士等也爱好打禅,其中不乏开悟者。但现在,不只禅宗,整个佛教很多传承都已断层,证悟者越来越少,真正懂禅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当年六祖在世时,尚且有这么多人颠三倒四地教禅修,更何况千年之后的今天!

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禅修的目的是证悟,就必须把这些问题搞明白;如果只是为了化解压力,疗愈精神疾病,那么“看心看净,不动不起”还是有用的。但是,佛教徒的禅不应仅限于此,佛教徒应该修更高一个级别的禅,即证悟的境界。

现在有各种各样的禅,比如动中禅等,它们真正的来源其实都是佛教的禅修。我觉得,未来类似的禅可能会更多,但无论修哪种禅,大家一定要知道它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譬如,佛教高标准的动中禅,前期必须要静下来打坐、修禅定,在具备一定禅定基础后,再结合走路、吃饭、说话等各种运动,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假如没有任何禅定功夫,一开始就在说话、吃饭、走路中修行,这种所谓的动中禅不会有什么效果,顶多对一些心理疾病有一定帮助。比如有焦虑症、抑郁症的人,平时对未来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担忧,修这种动中禅可以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运动本身,如脚的运动、说话时的声音等。如此一来,便没有太多时间胡思乱想,因而减少了对未来的种种担忧,这就是它的治疗原理。

因此,目前流行的这些名目繁多的禅,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禅,如果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治疗方法来用,应该没有太大问题,而且多少还有一些帮助;如果目标不是心理治疗而是证悟,那么修这些禅就无济于事,只有修正统的佛教的禅,在此基础上修光明、空性才真正有用。

 

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如灯光,有灯即有光,无灯即无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即有二,体无两般。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接着讲,“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定”和“慧”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应该是什么样子?

“如灯光,有灯即有光,无灯即无光。”就好像灯和光一样:有灯,肯定有光;无灯,肯定没有光。意思是,有定就有慧,因为定和慧是一体的,犹如灯与光一样。这是指惠能大师所说的定与慧,而不是四禅八定的禅定。

小乘佛教《阿毗达磨俱舍论》中,也介绍了有稍许智慧的禅定,但这个智慧,不过是知道如何打坐而已,还不是证悟空性的智慧。

“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实际上,除了灯以外,没有什么其他的光。灯是光的来源、本体,光是灯的作用。

这种比喻在佛教中经常出现。比如有些佛经里讲,寂止像灯,没有风的时候,灯焰很稳定,这就是禅修;智慧如光,光能遣除黑暗,智慧可以断除烦恼、无明。寂止即禅修,胜观即智慧,寂止和胜观的关系就如灯与光一般。

“名即有二,体无两般”,从名称上看,一个名为禅定,一个名为智慧,但表述的对象其实是一个。

“此定慧法,亦复如是。”惠能大师所讲的定和慧,就像灯和光的关系一样。

这与大圆满法如出一辙。大圆满法一般不讲四禅八定的定;大圆满的定,指在证悟的境界中持续安住时,其间一直平稳、稳定的部分。什么东西很平稳?当然是证悟空性的智慧,它本身没有动摇,一直都安住在空性中。因此定就是慧,慧就是定,二者无法分开,这才是禅宗真正的定与慧。

善知识!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迷即渐劝,悟人顿修。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悟即元无差别,不悟即长劫轮回。

然后又继续讲,“善知识!法无顿渐”。“法”,指心的本性、佛性。佛性没有顿、渐之说。

六祖之后,禅宗分成南北两派,南派即惠能大师的顿门,北派是神秀大师的渐门。顿和渐都是证悟的方式,这些方式在心的本性、佛性上存不存在呢?当然不存在,因为法本身没有顿与渐的分别。

但是“人有利钝”。法虽然没有顿、渐之分,但人有利根、钝根两种根机。大智慧的是利根,小智慧的是钝根。

这两种人该怎么修呢?“迷即渐劝,悟人顿修。小根机的人没有很高的智慧,称为“迷”,“迷即渐劝”——逐渐地去修,先修出离心,后修菩提心等,一步一步地修;像惠能大师这样上等根机的人,则可以“顿修”——无需修四加行、五加行等基础修法,直接修禅宗、大圆满等高法就可以证悟。

“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上等根机的人,不需要修前面的基础修法,直接修大圆满、禅宗,就能认识自己的本心,见到心的本性。

但是,假如下等根机的人去修这个法,则根本不可能证悟,修了也没有用,因为这个法是针对惠能大师这样的人设计的。那这种人怎么办?就要像神秀大师说的那样,一步一步地修,最后也能成佛。因此,大家不要以为法越高越好,也不要认为能听大圆满、大手印或禅宗的顿门就很了不起。尽管这些法门的确非常殊胜,但与自己的根机是否相应很重要。根机若跟不上,法再高也没有用——因为人的根机与法之间差距太大,根机与法不相应。这时候就要修一些基础修法,把距离缩小,待根机差不多成熟时,再修大圆满、禅宗顿门等,才有可能“言下大悟”。

由此可以看出四加行、五加行的重要性。修禅宗的人,即便不打算学藏传佛教、不学密法,修一修这些基础修法也很有帮助。

禅宗的修法很简单,就是参话头。比如念“南无阿弥陀佛”,没念出来之前叫做话头,念出来以后叫做话尾。所谓参话头,就是在“南无阿弥陀佛”这几个字未念出时,去看自己内心的状态。

另外一个,是在念佛过程中看念佛者是谁。近代一些禅师建议不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念佛者是谁”。后来虚云大师说,这还不如直接念“阿弥陀佛”,因为念“阿弥陀佛”有功德,念“念佛者是谁”没什么功德。

无论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佛者是谁”,或“嗡嘛呢叭美吽”“嗡班匝萨埵吽”都可以,主要是在还没念出来之前,去参、去看此时内心的状态。

念佛者是谁?应该不是身体。假如是身体,那么人死后也会念的……反复观察、思考之后,终有一天会发现,念佛者其实是自己的心。心是什么样子?这又回到根本问题上来了:没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前,它是什么样子?要在其中看到心的本性,这就是禅宗的方法。

对下等根机的人来说,参“念佛者是谁”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在大圆满的前行部分也有,可以依此而证悟。但假如根机不成熟,参话头也好,念佛者是谁也罢,想再多也搞不清楚,无非是自己的心在念,除此之外不会有什么觉悟。

实际上,心的本性非常简单,一点也不复杂。正因为太简单,所以很多方法都用不上。唯一的办法是让自己的根机成熟,这样便可以快速突破,否则永远都在禅修的层面上徘徊。

因此,无论修哪一种法门,都要从零开始,好好修四加行、五加行。大圆满和大手印本身有这样的安排;禅宗顿门目前还没有类似的基础修法,可能是以念佛或其他方法代替;神秀大师的渐门修法中,应该会有一些这方面的功课。通过前期一系列的基础修法,最后以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能证悟。

“悟即元无差别,不悟即长劫轮回。”“元”,本来。证悟之后,佛性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无论惠能大师的顿门,还是神秀大师的渐门,最后证悟的境界都是一样的,不过是证悟的时间稍有先后而已。“不悟即长劫轮回”,如果不悟,即便念经磕头、烧香拜佛、修路铺桥等功德做得再多也无法解脱,只能继续流转在轮回中。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已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禅宗从达摩祖师那时开始,无论顿门或渐门,都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是禅宗非常重要的三个修法,也是三种境界或三种见解:无念为其宗旨,无相为其本体,无住为其基本。无论顿门还是渐门,最后都要达到“无念、无相、无住”三种境界。

“无念”“无相”“无住”,一个谓宗,一个为体,一个是本。宗即宗旨,主要是果方面的;体,乃其本体;本即基本,主要是因方面的。般若经中以花为喻——种子是因,果实为果,本身谓本体,这三个包含了与花相关的所有东西。其他佛经对此有不同解释,这是其中一种理解方式。

定慧品后半部分非常深奥,无念、无相、无住是其中的三个要点。这三者的内涵其实都一样,只不过为了全方位地了解而分成三个角度予以阐述。实际上,只要能做到其中一个,另外两个也就涵括在内;如果能证悟,那么在证悟瞬间,便同时有了无相、无住和无念。

下面开始逐一解释无相、无念、无住。

 

何名为无相?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不念。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法身即是离色身。 

“何名为无相?于相而离相。”佛教里的“相”范围很广,凡是心里想得出来的抽象概念,以及感官和意识所感受到的天地万物、男女老少、高低长短、酸甜苦辣等具象事物,统统叫做相。

什么是禅宗的“无相”?是否这些相全部消失之后,就叫做“无相”?不是。所有相都在,眼睛可以看到颜色、形状等物质的相,耳朵可以听到声音的相,意识可以感受到思维、情绪的相……这些相并没有离开。但是,内心对此没有任何执著,完全通达一切都是无我、空性、如幻如梦,即“于相而离相”。

反之,眼耳鼻舌身五个感官没有感受到任何相,甚至第六意识也没有想任何相,不去想过去、未来、现在等任何事情,这难道是离相?不是。这是之前讲的“看心看净,不动不起”。大家一定要记住,无相不是没有相;离相也不是把相全部消灭,然后再去证悟这个相。证悟的时候,一切相都在,但对其无有执著。

那么,怎样才能“于相而离相”?证悟后就可以。证悟以后,通达一切事物如梦如幻,尽管眼耳鼻舌身能看到、听到、闻到……但是内心对这些相没有任何执著,自然解脱,这就是大圆满讲的六根自解脱。

因此,“于相而离相”不是于无相而离相,而是于相而离相——相在,但是对相的执著不在,这才叫做真正的证悟。这句话很关键,大家一定要记住。

然后,“无念者,于念而不念”。心中起了念头,之后停止、消失了,最后任何念头都没有——这是否无念?不是,这是边见、断见。

其实念头消不消失不重要,尽管念头层出不穷,但每个念头生、住、灭、空看得清清楚楚,真切感受到没有一个念头是真实的,一切都如幻如梦,这才是“于念而不念”。

证悟之前,我们不希望有杂念,让心平静一点可以更好地修习禅定,这时会对念头有所取舍;证悟之后,无需刻意追求平静,有念头没有什么过失,没念头也不会更好,因为二者是平等的。

无念不是没有念头,我们深度睡眠、昏迷时也没有念头,难道这是无念?当然不是。有念头,但对念头没有任何执著,这才是真正的无念。

无论禅宗的无念,还是大圆满、大手印的无念,都存在有念头的情况。虽然念头会出现,但在念头出现的当下,可以清楚看到其本质是空性的、不真实的,这叫做“于念而不念”。当然,也有没有任何念头像虚空一样的空性境界,这是最殊胜的无念。

念头的本质是无念,心的本质是无心。就像光可以穿透玻璃等透明物体一样,证悟的智慧可以穿透一切法。证悟之后,不会执著于任何一个东西。就像之前说的“道须通流”,有执著就停滞不前,没有执著便通达无碍。

最后一个是无住。无住是什么呢?

“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为人本性”,即人的本性;“念念不住”,不住即不执著。人的本性,最后还是归结为心的本性,由于心的本性是佛性,佛性不会执著任何东西,因此,每个念头都是心的本性,不执著于任何事物,这就是无住。

“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前念”为过去的念头,“今念”是当下的念头,“后念”即未来的念头;“念念相续”,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念头就像河流一样延续不断;“无有断绝”,“断绝”不能理解为停止,这里的意思是,念头出来时,没有通达其本质是空性,对任何一个念头都有执著,这叫做“无有断绝”。

我们以为每个念头都真实存在,当内心出现种种念头时,情绪随之此起彼伏,有时开心、愉悦,有时则伤心、难过……这就是不断绝。

“若一念断绝,法身即是离色身。”“断绝”不是念头停止,而是断绝其真实性。尽管念头仍然出现,但是看到每个念头的本质都是虚幻不实的,这就是“法身即是离色身”。

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深刻。色身指眼睛看得见,由物质所构成的身体;法身不是有形象的身体,心的本性、佛性就是法身。当看到一个念头的本性时,其实就是看到了法身。

此处,两个敦煌的版本都是“法身即是离色身”,与密法里讲的完全一致,宗宝本和曹溪原本则缺少这一句。其他版本,在“无住者,为人本性”之前都一样,有的是“无住者,人之本性”,除了“为”字以外都一样。

阿底峡尊者和他的弟子有一段著名的问答。弟子问尊者,当心里产生念头时该怎么办?尊者答,你去看念头,看到念头的本质时就看到佛的法身了。弟子又问,念头再出来时怎么办?尊者说,再出来就再看,如果一天有成千上万个念头,就可以看到成千上万次佛。尊者这里说的佛,指的就是法身佛。

此外,“断绝”还可以理解为念头融入空性,成为一片虚空。

那么,通达无念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又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宗宝本和曹溪原本中有这样一句话: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这是什么意思呢?

“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世间的善与恶、好与坏、美与丑,乃至亲人也好,仇人也罢,以及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语言上的讽刺、挖苦、欺骗、纷争等,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并将为空”——当下就知道,这都是虚幻不实的,如同梦里的争吵、善恶、好坏一样。

深深地体会到这些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不思酬害”,既不想报仇,也无仇要报。我们为什么要修无念?目的不就是断除自己的烦恼吗!当看到世间好坏、善恶种种现象,若知道这一切犹如梦幻泡影,我们便不会再仇恨、抱怨,纠缠不休。这是修空性和无念的作用,也是我们最后想要达到的目标。

接着进一步阐述无住为本、无相为体、无念为宗。

 

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是以无住为本。 

“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住”,就是把每个念头当作真实的,这是我们现在的心态;每一个念头都对万事万物不执著,即“于一切法上无住”。

“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如果有一个念头执著,后续的所有念头都无法证悟,至少在一段时间中,后面的每个念头都被当作是真实的,这叫做系缚。系缚,是因为自己的执著,把自己紧紧地束缚在轮回中,不得解脱。

“于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无缚”,即解脱、自由。如果对内外一切法都不执著,就没有什么可把我们束缚在轮回之中,这就是解脱。

“是以无住为本”。什么叫“以无住为本”?当我们生起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正在诞生、存在之际,立即看到它是虚幻的——其实这就是大圆满!大家切记,大圆满里就会这么讲。如果之前的基础修法修得特别到位,对上师三宝、对法也具足信心,通过这简单的几句话便可证悟。历代汉传、藏传的祖师大德们,最后都是这样证悟的。

若无法证悟,文字越多反而越复杂,最后跟因明、中观没什么区别,永远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禅宗直指人心,大圆满也是如此。所以,能否证悟要靠自己的修行,尤其要靠前行方面的基础修法。

以上是“无住为本”,接下来讲“无相为体”。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是无相。但能离相,性体清净,是以无相为体。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是无相。”什么是“无相”?“外离一切相”,即无相。

只要我们的感官存在并正常发挥作用,相就会存在。因此,千万不要把“外离一切相”理解为远离外面一切相,以为所有相不存在就是“无相”。之前讲过,“于相而离相”并不是于无相而离相,而是证悟了所有相——山河大地、善恶好坏、轮回涅槃等,没有丝毫真实性,一切如梦似幻。

因此,这里的“离”字要这样理解:譬如,我们在水幕电影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建筑物等,一旦走近就会发现,除了水雾之外并无其他;同样,证悟之后,虽然万事万物的相仍能看得到、听得见,但是自己对相的执著已经不存在了,深深地体会到一切相皆虚幻不实,这就叫做“外离一切相”。

“但能离相,性体清净,是以无相为体。”内心不执著,通达所有相都是不真实的,叫做“能离相”;证悟所有相本质上都是虚幻、空性的,就是“无相为体”。

不过,这种证悟还不是最顶层的证悟,最顶层的证悟是赤裸的觉性。为什么称之为“赤裸的觉性”?就像一个人赤身露体,没有任何掩饰一样,那时所有的相都不存在,唯一存在的就是内在的佛性、光明——这是大圆满所讲的证悟。

如果还带有一些与感官有关的内容,则属于较低层次的证悟境界。密宗的大手印以及禅宗在这方面讲得比较多,大圆满也有所涉及。比如,看到的相虽然如幻如梦,但仍属于内心的一种幻觉,还有一些不真实的成分在;这些统统消失之后,最后才是纯正、真实的佛性光明。

此处讲的虽然还不是最高境界,但如果能证悟到这里已经相当不错,不仅可以在此基础上进入赤裸的觉性或者纯正的光明,而且在生活中非常实用。当我们因为生活中的种种违缘,如父母去世、破产、离婚、失恋等,导致内心特别不开心、痛苦的时候,静下来看一看这个念头本身,说不定在其中就能看到它的本质。

这时,“若一念断绝,法身即是离色身”。“断绝”不是现象的断绝,而是它的生命力断绝了,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东西,形同空壳,这叫做“一念断绝”。因此,有时候伤感、愤怒、焦虑等烦恼对修行人来说未必是坏事,倘若此时去看这些念头,则很有可能看到它的本质,也就是“法身即是离色身”。

法身即心的本性,它没有金刚萨埵、阿弥陀佛等报身佛这样的形象,也没有释迦牟尼佛这样的肉身。我们每个念头的本性就是法身,若能藉此机会看到念头的本体,那特别有意义!

比如愤怒的时候,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往往是骂人、打人等,这是因为我们的习气根深蒂固,所以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世俗的方法。但作为一个修行人,此时要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在稍微冷静之后,接下来想到的,应该是一些佛教的处理方法。这时候不需要修慈悲心、不净观,只需看念头本身,就有可能看到烦恼的本性。

尤其在认真完成四加行、五加行,并对上师三宝具足信心的情况下,这时去看愤怒、悲伤等念头,确有可能看到它的本质。一旦看到其本质,烦恼便失去了生命力,不会再让我们造业。

因此,痛苦、烦恼未必是坏事。如果看到了烦恼的本性,就叫做“烦恼即菩提”。尽管之前在书上看过这句话,但此时才真切体会到它的含义。在这个层面上,显宗和密宗,尤其是禅宗和密宗无二无别。

以上是“以无相为体”,接下来是“无念为宗”。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