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释义(八)

《六祖坛经》释义 定慧品(三)

— 慈诚罗珠堪布

 

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无念。 

“境”,是外境,指眼耳鼻舌身能接触到的万事万物,以及意识能想象、思考的一切事物;“染”,即执著。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一切外境不产生念头或执著,叫做无念。

这个“无念”,不仅是没有念头,还要没有执著。人们深度睡眠或昏迷时,对外境是没有念头的;修寂止的禅定,尤其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禅定,意识非常平静,没有任何波动,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念头。但这些只是没有念头而已,并没有做到“不染”。

比如昏迷的时候,所有意识都已经停止,此时有没有执著?有,这时候的执著就是我执。我执不是向外,而是往里,是针对阿赖耶识产生自我的执著。无论深度睡眠,还是禅定、昏迷时,都是有执著的——尽管没有念头,但这种执著一直存在。

平时有人会说,不要执著,不执著就没有问题!许多人对此理解为,当心里有愤怒、欲望、嫉妒等情绪,或产生善的、恶的、不善不恶的念头时,只要不执著它们就可以了。比如我们心里产生了愤怒,当第一个念头出现后,第三个、第五个、第八个……后面的念头接连出现,然后又冒出一个念头,对前面的这些念头产生执著,认为它好或者不好等等——许多人认为,只要没有这样的执著就没关系。

其实不是这样,未证悟时,我们的念头都是有执著的。比如,心里产生一张桌子或一尊佛像的念头时,内心早已默认这张桌子、这尊佛像是真实存在的,因此这个念头本身就是执著,不需要刻意去想桌子、佛像是否真实。假如必须追加一个“它是真实的,不是如幻如梦”的念头才叫执著,那我们24小时的无数念头中,基本上都没有执著——从未学过空性的世间人,根本没有空性的概念,不会有“这个是如幻如梦,那个是真实”的想法。难道他们99%的念头都没有执著?当然不是。因此,一定要搞清楚什么叫做不执著,什么叫做“只要不执著就没有问题”。

“只要不执著就没有问题”的真正意思是,证悟者虽然也有念头,但其中没有任何执著的成分,也就是说这些念头不会造业,因此不会有问题。念头何时才会彻底消失?直至八地菩萨。八地菩萨没有念头,只有智慧,通过智慧完成所有事情。八地之前的菩萨都有念头,不过他们的念头是“不染”的。

什么是“染”?比如看到一张桌子时,没有证悟的人心里就想着一张桌子,这时已经被染上了——因为他有执著,默认是真实的一张桌子,所以叫做染;证悟之后,同样看到一张桌子,但不会把它当作真实的——心里虽然有个这样的念头,但这个念头没有执著,所以“不染”。

“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无念”。“无念”有两种理解:

一是有念头,但没有执著。比如,修行人从禅定中无我的境界出来,处于日常生活状态时,他们也会有念头,但这些念头是没有执著的。

二是没有任何念头,只有禅定的智慧。比如一地以上菩萨入定后,就是非常标准的无念。这时他们没有任何念头,只有非常纯正、纯洁的佛性——大圆满或密法称之为“赤裸的觉性”。普通人虽然达不到这种层次,但是证悟之后,安住于证悟境界时,也不会有执著,甚至连不执著的念头都不存在。

以上两者都叫无念,都是“于境上不染”。

进入无念的状态,实际上也就是无住。“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对任何东西没有执著;如果有住,那就是“染”。无住、无念均无外境,自然也就无相。这三者本体其实是一个,只不过从三个角度来阐述。

 

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念生。莫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断即无别处受生。

“于自念上离境”。“自”,自性、本性;“念上离境”,每一个念头都没有对境。

“念上离境”也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每个念头都是心的本性,与外境不产生任何联系。因为没有对境,所以自然没有对对境的执著,这就是“离境”。二是证悟之后,虽然产生了念头,但对这个念头没有执著。意思是每个念头产生之际,当下就看到它的本性,时刻不离开智慧,这叫做“于自念上离境”,与之前的“于念而不念”“于相而离相”意义相同。

“不于法上念生”。“境”和“法”都指万事万物。如果分开理解,“境”主要指眼耳鼻舌身的对境,即感官的觉知;“法”主要指意识的对境,如抽象的思维等。“不于法上念生”,意思是对任何一个法都不产生念头。

这又是一个危险的误区。之前说过,修寂止的禅定,尤其四禅八定后面的无色界禅定,心境非常细微、平静,根本不会有什么念头。修行人往往会误以为没有念头就是禅宗讲的无念,所以惠能大师又开始解释这个问题。

“莫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不要什么都不想,停止、断除所有念头。

“一念断即无别处受生”。“断”,指念头全都停止,就像昏迷、深度睡眠时一样;“受生”,佛教中多指人死后再投生,但也不一定仅限于此。如前念消失之后,后面的念头接着诞生,如果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也可以称之为“受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念头都断了,便不会有任何念头再出现于其他地方。这实际上是一种断见。此处,宗宝本和曹溪原本是“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

佛教中,“断”与“常”相对。“常”即永恒存在,比如人们认为造物主是永恒的,灵魂是永恒的;“断”是以前有,之后断掉了,再也不会出现。佛教认为,一切既不是常,也不是断。为什么不是常?因为一切都是生灭无常、变化无常的。为什么不是断?因为因消失之后,果一定会出现,所以也不是断。如果认为无念就是念头断绝,后续再也不出现,这种观点属于断见,是需要破除的四种错误边见之一。

敦煌的三个版本都是“一念断即无别处受生”,有人认为“无”说不通,于是根据后来的曹溪原本改成“死”。我个人觉得这里不需要改,“无”也讲得通。

当然,把“无”改成“死”也没有错。此处“死”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断绝念头,念头“死”了,但“别处受生”就有点不好解释;二是把“死”理解为死亡。如前所言,如果认为无念是断绝念头、百物不思,像砖头、石块等无情物一样,不就跟人死了差不多嘛!人死亡的前期也是没有念头的。但即便这样也达不到解脱的目的,因为人死之后还会继续转世轮回,还要“别处受生”,所以这样的无念毫无意义。

“无”和“死”哪个是惠能大师的本意?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敦煌的版本因为没有太多后人附加的东西,“一念断即无别处受生”应该比较接近六祖的本意。大师之前说过,断绝念头的禅定是断见;既然是断见,自然不会有延续,即“无别处受生”,不可能在其他地方诞生、出现。从实修的角度看,两者最后理解的意思是一样的,改与不改没有什么差别。

有人会有疑问:《坛经》有时说念头断绝后即证悟法身,有时说断绝念头就跟砖头、石头等无情物一样,有时又说断绝念头则是死亡,这些该如何理解?

大家一定要注意,《坛经》中“断绝念头”,有时是正面的,指法身、开悟、证悟,有时则是负面的、错误的。总结而言,共有三种“断绝念头”:

第一,指证悟空性,即所有念头消失于法界,不产生任何念头。

第二,念头还在,但每个念头出现之际就看到了它的本质,从而断除了对念头的执著,其实就是见到了法身。

以上两者是正确的“断绝念头”。

第三,就像昏迷、深度睡眠时一样,没有任何念头,如果把这个无念当作证悟就是错误的。

以上三种“断绝念头”,大家一定要善加辨别,不仅在理论上区分清楚,实修时更要善自把握。

 

学道者用心,若不识法意,自错尚可,更劝他人迷;不自见迷,又谤经法。是以立无念为宗。 

“学道者用心,若不识法意,自错尚可,更劝他人迷”。六祖劝诫修行人,一定要谨慎、用心,不能太随意。如果不懂佛法的意义,“自错尚可”——自己错了就算了,影响还有限;但是“更劝他人迷”,若把错误内容传递给更多人,问题就严重了。因此,学道之人一定要谨言慎行,对佛经奥义不要随意乱讲、乱改。

“不自见迷,又谤经法”。自己不能见到自性、本性,即为“迷”;又因此毁谤佛经——传递错误信息给别人以后,大家都无法证悟自己的本性,导致人们对心的本来面目、佛性产生邪见,最后反过来诽谤佛法。

“是以立无念为宗”。因此,必须把“无念”作为禅宗的本原。

简言之,禅宗的无念跟断绝念头完全不同,千万不要把它理解为停止念头,或没有念头的昏迷状态,等等。这类无念属于四禅八定,除了佛教,外道也有类似的禅定。

以上“无住为本”“无相为体”“无念为宗”都已阐释完毕。

即缘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念从此而生。 

“即缘迷人于境上有念”。尚未证悟的愚昧之人,对所有事物都会产生念头,而且每一个念头,明显或不明显地均带有一定执著——其本质即是执著,这就是“于境上有念”。

“念上便起邪见”。什么是“念”?比如,我们看到或想到了某一个人,这叫做有念。什么是“邪见”?就是第二个念头——他是我的仇人,我要怎么怎么样……后续的烦恼、仇恨、抱怨随之而生,这叫做邪见。邪见来源于念,念即执著。当看到某个人时,假如对他没有执著,对他的仇恨、抱怨则不会产生;正因为对此人有执著,所以才产生了仇恨、欲望、嫉妒等后续一系列烦恼,这都属于邪见。

“一切尘劳妄念从此而生”。“尘劳”,即烦恼;“从此”,从有执著之后。自从有了执著,仇恨、欲望、嫉妒、傲慢等烦恼就产生了。

 

然此教门立无念为宗,世人离见,不起于念;若无有念,无念亦不立。

“然此教门立无念为宗”,禅宗顿教法门以无念为宗。为什么?因为有念,才起邪见;因为有邪见,才产生烦恼。烦恼和邪见的源头,就是境上有执著念,为了从源头上断掉烦恼,故而禅宗“立无念为宗”。

“世人离见,不起于念;若无有念,无念亦不立”。敦煌的三个版本中,敦煌原本是“世人离见”,敦博本和旅博本是“世人离境”。“见”和“境”,均指世间人的各种错误见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世间人通过修此教法证悟本来面目远离一切见,离见就不起执著念;若无执著念,则百物不思的无念也不存在,或者说,有念和无念都不成立。

从曹溪原本开始,以上几句便统统去掉了。比如宗宝本的这段话是:……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自性本无一法可得”。惠能大师开悟偈中,有一句“本来无一物”,与“自性本无一法可得”意思相同——本性是清净的,任何世俗之法甚至涅槃、轮回都是自己的分别念,本质上都不存在,所以“自性本无一法可得”。

“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如果认为从自性中可以得到什么,随之妄说灾祸、幸福、痛苦等都是存在的,这是烦恼、邪见。

“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这句话和敦煌本的“然此教门立无念为宗”,文字略有不同,但内容都一样。

 

无者无何事?念者何物?无者,离二相诸尘劳。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

“无者无何事?念者何物?”前面讲了“无念”,那么到底“无”什么?“念”又是什么?

“无者,离二相诸尘劳。”“无”,没有;“二相”,二元对立的事物;“尘劳”,由二元对立的见解、概念所产生的烦恼。没有二相,没有烦恼,就是“无”。

“念”是什么?“真如是念之体”。“真如”,即佛性、心的本性。每个念头的本体就是佛性、真如。这个特别重要,大家一定要切记。

为什么不直接说“无就是没有,念就是念头”?如果这样解释,之前对无念的误区依然存在,以为无念就是没有念头。惠能大师讲的无念,不仅仅是没有念头或者停止念头,而且是证悟了念头的本质,证悟了心的本性、佛性。因此,这种解释更贴切、更准确。

“念是真如之用”,念头是真如的作用,这与大圆满讲的是一致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做各种各样的取舍。如果没有念头,就没有办法进行取舍,三观都无法建立,怎么能正常生活?因此,念头的好处,就是在世俗生活中,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思维、判断,从而做出不同的取舍……这就是真如的作用。

在胜义谛或证悟境界中,念头派不上用场;但在世俗领域,它是不可或缺的。这个作用实际上是真如的作用,因为念头的本质就是真如、佛性。比如,气温0℃以下时,水变成固体——冰,但它的本质仍然是水。换言之,冰是水的作用,水是冰的本体。

同样,每一个念头的本质就是真如、智慧,只不过由于无明,在世俗领域中,它表现为念头;但在世俗谛中念头的本质依然是真如,只是我们看不出它的本质,只能看到它的作用。所以,此处的“念”,不是看它的作用部分,而是看它的本质,也就是真如、智慧。

现在,我们要想办法透过每个念头的外表,看到它深处的智慧。打个比方,我们的肉眼只能看到衣服表面,无法穿透衣服,更不用说皮肤和肌肉;X光则不同,可以穿透衣服、皮肤、肌肉,直接到达骨头。同样,我们的念头没有穿透力,只能看到情绪与烦恼;念头的本质是真如,真如的穿透力很强,若能用上真如,我们便可以藉此证悟。

那么,真如是证悟的对象还是证悟者本身?二者有什么区别?虽然语言上可以讲“用真如去证悟”,但实际上,证悟者或证悟的对象都是他自己,别无其他;也就是说,自己证悟了自己的本质,自知自明,这叫做证悟。

这句话的含义非常深奥,需要特定方法才能领会。如果有方法的话,可以抛开文字上这些复杂的逻辑、庞大的佛经描述等,直接去体悟自己的本性,立即就会明白每个念头真正的本质——智慧。

未证悟时,语言、文字、逻辑等越复杂,离其本质就越远。为什么?因为真如是语言无法表达、意识无法思考的,此时唯一的方法是证悟,等自己有切身体会之后,就可以很容易、很直接地感受到这句话的含义。

但我们不要以为一年半载便可以证悟,不然就埋怨修的法不对或佛法没有加持等。修行必须有恒久的耐心和长远的计划,不能急功近利。历史上许多了不起的禅师,也是花费了数十年功夫,最后才大彻大悟。

譬如,近代著名高僧虚云大师,他在所有照片中都是垂闭着眼睑,平时行住坐卧都处于禅修状态。他身边的侍者说,多年来从未见过老和尚的眼睛。即便这样用功修行,虚云老和尚也是到了五十多岁时才证悟。

当然,证悟的时间因人而异,快的两三年,甚至像惠能大师一样瞬间证悟;慢的则需要数十年;中间一部分人,可能要三五年、七八年不等。如果我们掌握了正确方法并努力用功,则有可能在今生获得证悟,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

如果这一生能够证悟,我们的轮回之路便从此停止。因为证悟的智慧摧毁了无明,破坏了轮回的原动力——尽管尚未彻底铲除,但是它的力量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再也没有能力让我们长时间流转轮回。这件事情意义重大,比世间的金钱、声望、地位、权力等任何东西都重要。

也许有些人不能理解这一点,仍然觉得世俗的东西最有意义,不愿意为证悟付出一些代价。不过,仍然有许多非常虔诚、用功并且愿意为解脱而付出的修行人——不仅出家人,也包括许多在家人,他们一定会成功的。

大家不要走极端的路,要么马上证悟,要么无所谓。佛教经常讲“不堕两边”,因此既不能操之过急——期望一两年之内,完成一遍四加行和五加行后马上证悟,这个很难;也不要悲观、失望——过去的高僧大德都是专修很久才能证悟,自己每天这么一点点时间会不会证悟?也有可能,但方法、次第等非常重要。

一般显宗的说法是,普通人想要获得解脱,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经过漫长的修行才能证悟——因为手里没有任何资本,所以成佛之路很难、很遥远;但是,从密法、禅宗或第三转法轮讲佛性的显宗的角度看,其实每个人早已具足资本,所需无缺,问题是怎么利用这些资本而已——如果掌握了方法,知道如何运用,成佛其实既简单、又迅捷。

言归正传,既然念头的本质是真如、佛性,那么,现在我们就要在每一个念头中,找到它的佛性部分。

怎样抛开念头的表象,去接触、感受它的本质呢?这时,文字上的理论知识虽然有一定帮助,却无法让我们直接领悟,唯一的方法,就是积累福报、忏悔罪过,增上对上师三宝、对法的信心,这些在四加行、五加行中全部包含了。因此,第一,把四加行、五加行修到位,五加行一辈子都要修,修得越多越好;第二,祈祷上师,上师瑜伽是五加行的最后一个,意思是终生都要修,永远没有止境;第三,可以看一看文字、听一听课,这些也有间接引导的作用。

这三者要不断轮番进行:看书、听课,同时修五加行,以及祈祷上师、修上师瑜伽。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感受、证悟心的本性。这是唯一的方法。

当我们因为种种原因,非常痛苦、悲伤的时候,祈祷上师,简单修一下上师瑜伽,然后立即直接去看这个悲伤。悲伤不就是念头吗?情绪正在波动的时候,去看这个波动的念头,说不定就看到了它的本质。实际上,嫉妒、仇恨、欲望等与慈悲心、信心一样,本质都是佛的智慧、真如。这时如果直接去看、去观察,让心自己去了解自己,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就看到了它的本性。所谓“看心”就这么简单,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

大圆满和禅宗有时说要去看心,有时又说不看,对此如何理解?一般所谓的心,一是情绪,一是阿赖耶识;平静时是阿赖耶识,胡思乱想时是意识。二者均称为心,但都不是智慧,看这样的心是没有用的,要看到心的本质才有意义,才叫做修禅定。

看到本性的强度、深度等等不一。有人能一下子看得非常清晰;有人刚开始只有一点点感觉,持续打坐之后,感受才会越来越清楚。大家不要以为,证悟时会有一个特别强大、异乎寻常的感受。这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证悟的过程、方法也不一样,未必人人都像惠能大师这样,开悟后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人的证悟就是一个很平稳的过程。

 

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维摩经》云:外能善分别诸法相,内于第一义而不动。

“性起念”,念头源自心的本性,也就是佛性。就像云朵是从空中出现,最后消失在空中一样,念头也是从佛性中产生,然后在佛性中消失。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感觉到念头的诞生和消失,却从未看到它的来处和去处。实际上,它的来处和去处就是它的本质。曹溪原本中这句话是“自性起念”

“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开悟之后,眼耳鼻舌身五个感官仍能感觉到外面的世界,它并没有随着我们的开悟而就此消失。不同之处在于,之前我们对外境有执著,现在则没有了,这叫做“不染万境”。

未证悟时,尽管拥有人身自由,可是内心对贪嗔痴的执著依然存在,因此感觉不到真正的自由、自在。从执著中解放出来后,我们的内心才得到了真实意义上的自在、自由,这就是“常自在”。

开悟之后,我们可以照样工作、生活,但这一切不会再给我们带来烦恼。如果再稍微用功修一段时间,日常生活中因为种种原因产生的压力、烦恼等精神上的痛苦,短期之内就可以得到控制。

肉体上的痛苦不太容易断除,即便阿罗汉也有生老病死的痛苦,因为构成肉体的物质本身就是这样,所以遇到一些与它不太相应的境况时,就会产生痛苦、不适;精神上的问题则比较容易解决,若能在这一生中努力用功,自己完全可以体会到这一点。

“《维摩经》云:外能善分别诸法相,内于第一义而不动。”《维摩诘所说经》讲,证悟以后,照样可以工作、生活,我们的智慧完全可以分别、判断外界事物的善恶、对错等,这就是“外能善分别”;与此同时,“内于第一义而不动”,第一义即胜义谛,也就是空性、证悟的境界,内在的证悟境界是如如不动的。

简言之,证悟之后,我们照样可以感知外面的世界。同时,内在证悟空性的智慧、境界不会动摇,二者并不矛盾。

 

小结:

《坛经》讲的都是顶端的法,大圆满讲心的本性、佛性时,用的也是这些文字。如果我们看不懂《坛经》,那现阶段去听大圆满也是这种感觉。

对于出离心、菩提心等具体、基础的修法,《坛经》没有涉猎太多,但是广学多闻、少欲知足这些也有讲到。此外,《坛经》里还介绍了一个非常好的忏悔方法,但前提条件是要证悟,在证悟的基础上忏悔就是无上的忏悔、无相的忏悔。

对于心的本性方面,《坛经》阐释得非常好。如果四加行和五加行修得到位,通过这些内容也可能会证悟;如果基础没有打好,修大圆满也不一定能证悟。因此,大家一定要从基础的出离心等一步步往上修,这样每个人都有希望。

敦煌本没有划分章节,如果分的话,这部分就叫做定慧品。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