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释义 坐禅品 一
坐禅品
《坛经》的精华与核心是智慧品、定慧品和坐禅品。通过前两品,我们对《坛经》有了一定了解并体会到了其中的深义,但若仅仅知道内容非常殊胜、深奥,却不懂怎样实际运用,那也没有多大意义。因此,如何将其深奥的意义落实到修行中非常关键。坐禅品介绍了禅宗顿门的一些具体修法,能值遇这样殊胜的法门非常难得,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要去修行!
善知识!此法门中,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言不动。
“善知识”,惠能大师称呼当时的听法者,也就是他的弟子们;“此法门中”,禅宗对佛法的理解及修法不同于一般显宗,有其独特的殊胜之处,故而六祖一直强调“此法门”。
此法门有何独特之处?下面开始具体介绍。
“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言不动”。这三句话意义深奥,对实际修行尤为重要。不仅禅宗,修持大圆满、大手印等任何一个深奥的法门,都要牢记这三点。
第一句“坐禅元不著心”。“元”,本来、原本。意思是打坐时本来就是不著心的。比如一个证悟者打坐,进入禅定境界时,他是不会著心的。实际上,打坐的时候,无论面对内在的心还是外在的显现,但凡有所执著都是不对的。
第二句“亦不著净”,即打坐时也不要强调清净。第三转法轮中,“清净”二字用得特别多,我们平时也常说“心的本性是清净的”等等,但这里又否定了,说打坐禅修的时候不能著净。意思是,对任何东西都不能执著,不管净还是不净。
通俗地讲,就是不要给心的本性贴标签,说这是“清净”、这是“本净”、这是“本来清净”等。因为这些都是自己的意识妄想出来的,佛性或心的本性远离所有标签,语言也无以表达。既然如此,怎么可以贴各种各样的标签呢?因此,打坐的时候不要强调清净。
第三句“亦不言不动”。这一句旨在否定世俗禅定,即通常所谓的四禅八定。四禅八定的最高境界是无色界禅定,彼时一丝一毫的杂念都不存在,但也仅此而已。因为缺乏智慧,什么也悟不到。这样的平静就是“不动”。虽然这种禅定没有错,也是一个标准的禅定,但是禅定有许多不同的层次,这种世间的禅定与禅宗、大圆满、大手印无法相提并论,即使修得再好,也不过是进入了阿赖耶识的状态,于解脱无益。像虚空一样的空性境界中根本就不存在心、净、动或不动等一切事物。
所谓的心,即八识的总称。虽然阿赖耶识比眼耳鼻舌身和意识更加平静,但并没有超越心的范畴,仍属于八识之一。“坐禅元不著心”,而这种世俗的四禅八定实际上就在看心、著心,因此,单纯的“不动”不是禅宗的禅修。
禅宗不强调不动,也不鼓励修这种禅,所以说“亦不言不动”。
不著心(不看心)、不著净(不看净)、不言不动,以上三句是坐禅品的大纲,涵义深奥,对实修非常重要!看心、看净、不动与禅宗境界相违,都不是真正的禅定,修空性时一定要排除这三种情形。
这些话,只有在大圆满、大手印等非常具体的实修引导文中才会出现,很多关于密法的普通书籍,也未必讲得这么具体。如果学了大圆满、大手印,再来看《坛经》,会发现里面讲得既深奥又精彩;假如没有《坛经》的传承,也没有学过大圆满、大手印,恐怕难以挖掘到其中的深刻内涵。
这三个要点是具体修法的大纲,尤其在修空性、大圆满、大手印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它们也是衡量自己修行境界的重要标准,假如没有这些标准,在证悟之前,我们就不清楚应当如何取舍。
在证悟者看来,普通的世间禅定尽管非常平静,但与证悟境界相比却有天壤之别;对未证悟者而言,因为从未体会过真正的证悟境界,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证悟,所以难以分清二者的界限。因此,很多稍微有点世间禅定功夫的人,在坐上,心很平静、不动时,误以为这就是证悟的境界,然后给它贴个标签——这是光明、佛性,认为自己见到了光明、佛性,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是很大的误解,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
“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敦煌三个版本此处为“著”字,有的版本则是“看”,即“坐禅元不看心,亦不看净”。用“看”字也对,因为后文讲到“若言看净”,说明“不著心”也可以是“不看心”,二者文字上不同,但所表达的内容都一样。
“亦不言不动”,敦煌三个版本为“亦不言动”,缺少了一个“不”字,应该是“亦不言不动”。因为第一,少了“不”字,内容上不太解释得通;第二,后文解释的时候,“若不动者,不见一切人过患”中有个“不”字,这说明“亦不言动”这里少了一个“不”字。
接下来进一步阐述这三个问题。
若言看心,心元是妄,妄如幻故,无所看也。
“若言看心”。前面用“著”,后面用“看”,实际上二者意思一样。敦煌原本和新本都用“看心”,宗宝本用“著心”。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打坐的时候看心,会有什么问题呢?
“心元是妄”。“心”,指凡夫具有执著的八识;“妄”,是妄念、执著。无论有没有明显的实有、真实不虚的想法,凡是没有证悟的人,内心任何一个念头都是虚诳的妄念——八识中没有一个不是妄念,包括阿赖耶识也是细微的妄念,因此“心元是妄”。
“妄如幻故”,妄念都是假的,像幻觉一般没有真实性;“无所看也”,所以没有什么可看的。一切都是虚假的妄念,没有一个真实的东西,看了也没什么用,因此不要去看心。
《坛经》多次讲过要看心、观心,现在又强调不要看,该如何理解?
一方面,佛经里讲的“看心”,有时指看心的本质。尤其像《坛经》这样深奥的经典,还有大圆满、大手印等,虽然字面上是“看心”,但实际上不是看表面的念头,而是看念头的本质。
因此,“不看心”的意思,就是不要看心的表象。虽然念头的本质是佛的智慧、菩提,表象却是贪嗔痴烦恼。未证悟的人去看心,感受到的不过是思维、情绪等表面的意识活动——哪怕再清净也是阿赖耶识的状态而已;证悟者则不同,他可以穿透意识表面的妄念,直接看到其内在的本质——菩提、智慧。因此,《坛经》里有时讲“烦恼即是菩提”,有时又说“心元是妄”,到底是妄还是智慧?实际上两个都正确,要看站在哪个角度讲。很多时候佛经里不会分得很清楚,我们自己要懂得辨别。
另一方面,渐悟的初学者,看心还看不到本性时,可以先看表面的念头。为什么要看妄念?因为打坐寻找心的本性需要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可能直接看到心的本质,所以,第一步可以先看心的表面的念头。比如冒出一个念头的时候,去看它是如何诞生的,当下这个念头在想什么,过一会儿如何消失,等等。
虽然《坛经》说过不要看这个,不要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但是修行人不可能一步证悟到心的本质,需要循序渐进:先看表面,再看其本质。就像上楼时,我们不能一步跃至十楼,需要乘坐电梯一层层逐步攀升;又如采矿的时候,需要先把矿石挖出来,再逐步加以提炼,最后才能得到有价值的矿物质。
同样,刚开始打坐、看心时,可以同时看心的表象和本质。即使一时看不到本质也没关系,把看心当作过程而不是结果,通过这个过程,最后就能看到念头深处的佛性——就像石头中的矿物质,我们需要的就是它!因此,很多佛经里也鼓励我们去看心、观察心。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层次的修行者,“看心”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虽然没有哪个佛经、引导文会直接告诉我们看心有两种看法,但自己要懂得什么叫做看心,如何看;什么叫做不看心,为什么不看。不仅理论上明白,更重要的是打坐时能够真正用上。
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心的本质?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种是根机非常成熟的人,当下就能看到心的本性。就像六祖惠能大师,通过一句话就证悟了心的本性,好比满天的乌云,突然被一阵强风吹散,当下便看到了晴朗的蓝天一般。
另一种是根机普通的人,无法直接看到心的本性,需要其他方法加以辅助。在藏传佛教中,通过修四加行生起出离心,修五加行发菩提心,然后忏悔业障、积累福报,最后依靠上师的加持等,依靠各种力量证悟心的本性。
每个人心的本性都是光明、佛性,但心的本性隐藏在非常深的地方,被一层厚重的意识覆盖着,根机不成熟的人很难突破。假如突破不了意识层面,那么,不论打坐还是回到现实生活中,看到的都只是表面的种种妄念、烦恼,并且永远在这个层面上徘徊。
所以,根机不成熟的人需要很多基础方法,除了关键的四加行、五加行,还要加上一点禅修,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根机。等到根机与顿门差不多相应时,就有可能突破厚厚的意识层,看到心的本性,就像突破云层之后,看到清澈、纯净的蓝天一样。在大圆满里,这叫做“赤裸的觉知”。
因此,禅宗说“若言看心,心元是妄”,心的表面是贪嗔痴等妄念,看这些没有用;大圆满法中则说,一定要突破意识层,看到赤裸的觉性,看到没有念头、非常纯净的本质。这与佛经讲的“四不依”之“依智不依识”意义相同,意思是要依靠智慧,不要依靠意识。
以上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修行不能停留在意识层面的禅定中——无论四禅八定还是其他禅定,只要没有突破心的层面,这些禅定都是没有用的。
若言看净,人性本净,为妄想故覆盖真如,离妄念,本性净。不见自性本净,心起看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故知看者却是妄也。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功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接着解释为什么“亦不看净”。
“若言看净”,如果要看心的本性、光明;“人性本净”,每个人的心的本性本来就是光明、清净的。人人都有佛性,凡是有情感的生命,包括任何一个动物,都有佛性。
“为妄想故覆盖真如”。“真如”,即真相、佛性。尽管心的本性是佛性,但因为我们有妄想,所以佛性被厚重的意识层所覆盖,一般的智慧无法穿透它。如果这个意识层面一直突破不了,我们的思维、智慧便始终落在意识的范畴中,永远无法看到其背后真正的本性。也就是说,尽管每个人都具有佛性,但是普通人看不见。
“离妄念,本性净”,只有离开妄念,才能看到本性,因为本性本身是清净的。
“不见自性本净”,只有证悟之后,才可以说看心的本性、光明、本来清净等,还没有看到自性的本净时,“心起看净,却生净妄”,心里起了一个念头:我要看本净或当下这是本净!这个“本净”其实是妄念,是自己贴上的一个标签。
虽然这个念头是以本净、清净、光明的名义出现,不同于贪嗔痴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杂念,但实际上还是一个妄念。除此之外,以佛性、空性、大圆满、大手印等名义出现的念头,也都是妄念,只是名义不同而已——尽管外面的包装不同,里面的东西一模一样。
“妄无处所,故知看者却是妄也”。妄念虚幻不实,最终都不存在。因此,不要有所谓的看本净、看清净、看佛性的念头,这些全都是妄念。未证悟的时候,会有很多以禅定、光明等名义出现的念头,那时自己往往还不知道这是妄念。
另外特别要注意一点,真正实修大圆满之前,最好不要看大圆满正行实修的书。因为看了之后似懂非懂,尽管内容半点都没证悟,但文字却已掌握、精通;进入实修后,心稍微平静一点时,就会把这些文字拿来贴标签——我现在证悟了,这是空性,这是光明,等等。因此,这些法听过之后一定要修,否则不仅错失了珍贵的机会,而且会导致将来出现“贴标签”这种问题。这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特别重要。禅宗也是一样,最好等真正实修时才看这方面的书。
接着讲“净无形相”,清净本身没有任何形相。所谓净和不净、善与不善、心及智慧等,都是二元对立的概念,是为了方便沟通,由意识创造出来的种种名相,并非真实的存在,佛教中称之为二取。凡是二取都是执著,一定要远离,否则将无法证悟。
之所以说“心的本性是清净的”,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用人类的语言只能这样表达,总不能讲“心的本性什么都不是”吧!但这个清净也没有超越二元对立的范畴,因此佛教另外创立了一个名词——大清净。称之为“大”,是不是因为它很高大上呢?当然不是,是为了否定二元对立中的清净、不清净,表示它是另外一种清净,所以特地加一个“大”字。大中观、大空性,大圆满、大手印的“大”,都是同样的道理。
但是,假如我们始终执著于语言、文字,那么永远摆脱不了二元对立——有了大清净,自然会有小清净,依然还是处于对立之中。因此,如果不懂“大”的真正含义,仍然在大、小这个层面上理解,即便是再加上成千上万个形容词,也无法脱离二元对立的范畴,永远都不知道它的本意。佛经曾说,语言无法如实描述心的本性,原因就在于此。
简言之,佛经讲的清净、本净没有任何形相,根本不是二元对立概念中的“净”。所谓“看净”,实际上就是自己贴的标签。
“却立净相,言是功夫”,可是,有些人不但自己建立了一个净相,还鼓励别人这样去做:在这上面下功夫,一定会解脱的!
“作此见者,障自本性”,持这种见解、观点的人,障碍了自己证悟本性——因为贴了标签,就永远困在标签里面,实际上还是停留在意识范畴,与心的本性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永远无法证悟。
“却被净缚”,他们认为的空、净、光明等,实际上全是自己的妄想。若是以此为过渡,通过这个妄想来达到最后没有妄想也可以;但如果认为这是究竟的境界,则会被紧紧地束缚在这个念头、这种执著中不得解脱,这就是“却被净缚”。
比如,“一座山”“一条河”的念头,跟“清净”的念头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不同,本质上都一样。虽然“一座山”“一条河”以世俗的名义出现,“本净”则以涅槃的名义出现,但实际上都是妄念,最终的结果就是把人束缚在轮回中,因此称之为“净缚”。
下面继续解释第三句“亦不言不动”。
若不动者,不见一切人过患,自性不动。迷人自身不动,开口即说人是非,与道违背。看心、看净,却是障道因缘,今记如是。
“不动”有正反两种理解。如果认为禅定就是把心守住,不让它产生各种各样的念头,保持心平静,这种“不动”的观点是不对的。那么,正确的“不动”该如何理解呢?
“若不动者,不见一切人过患,自性不动。”比如我们看见某个人,尽管视觉中出现一个人的形象,但意识已经证悟人的本质是无我,这种无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不动”;“不见一切人过患”,人出现时看不到“人”,并非眼睛看不到,而是不执著于人相,更不执著于人的种种过患,这就是“自性不动”。这种不动才是正确的。
这段话的逻辑次第分明。前面讲“若言看净”,先说真正的净是“人性本净”,但如果是妄想,就反而成了束缚;“不动”的讲法和顺序同样如此,真正的不动即“不见一切人过患,自性不动”,若没有达到这种标准,所谓的“不动”不过是自己贴的标签,是以不动的名义出现的“动”,实际上仍然是念头。
“迷人自身不动,开口即说人是非,与道违背。”“迷人”,即未证悟的人;“自身不动”,他们打坐时身体不动,能够持续数小时之久;但是“开口即说人是非”,下坐不到一分钟,马上开始讨论别人的长短过失。这种人自称证悟了,实际证悟了没有,了解一下他的言行就清楚了。“与道违背”,这不是与道相违了吗?如果已经证悟,怎么会说人是非!证悟即不动,在不动的境界中没有这些过患。
《坛经》的这些话非常有意义,我们要用这些话来衡量自己,而不是衡量别人,否则就“与道违背”了。
这段内容宗宝本为:“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虽然多了“善恶”“即是”“长短好恶”等几个字,但内容上与敦煌本没有什么差别。
“看心、看净,却是障道因缘,今记如是。”这几句话是对前文内容的归纳总结,强调“不看心,不看净,不言不动”的重要性。这是辨别修行对错非常关键的三句话,惠能大师说“今记如是”,我们一定要如是记住。
坐禅品上半部分提及的三句要点,对于偏重理论学习和烧香拜佛的徒众来说,并不重要;但对真正想修行的人而言,却至关重要,一定要反反复复思维。
第一,不看心。如果只是看心,就会一直停留在心的层面,无法突破到佛的智慧。从禅宗的角度看,出离心、菩提心及四禅八定,这些仍处于心的层次,尚未达到智慧的层面。因为心就是念头,所有念头都是妄想、妄念,还不是佛性。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需要看自己的心,不断地观心、观照,但这只是一个暂时过渡的方法而已,一定要在此基础上突破。我们原本就是因为无明而流转于轮回,现在好不容易得到修行的机会,若只停留在心的层面不能突破,太过于遗憾了。
第二,不看净,即不要贴标签。当打坐稍微有些觉受的时候,立即把这种觉受贴上佛性、光明、空性、大圆满等各种标签。这些标签都是自己贴的,实际上未必如此,这些其实也是一种念头。
第三,不言不动。很多人以为,心静下来,没有杂念、念头就是禅定,安住在这样的状态就是修行。当然,刚开始修行时,如果连静下来都做不到,更何谈突破?在这种情况下,心静下来可以说是一种禅定。但是,以禅宗的高标准来看,还差得很远。虽然心很平静,但这平静也是心,还不是智慧。只有智慧才能断除我们的无明,所以我们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心。
以上是修行人一定要远离的三个误区。
很多佛经,包括五部大论的讲法都是这样,先简单列出框架,再逐个广讲,最后归纳总结,这样便于理解和记忆。《坛经》这三句话也是如此。先从正面讲什么是“清净”“不动”,再从反面讲什么不是,最后归纳前文,说这种看心、看净都是障碍修道的因缘。
像这样的实修内容,很多讲理论的佛经不会涉及。虽然《坛经》也讲了一些理论,但坐禅品讲的是具体修法,这在其他佛经中很难看到。这部分文字不多,但内容很丰富,很容易背下来,希望大家一定要记住,打坐的时候要运用上。
如果没有这些标准,我们会陷入迷茫,不知到底什么叫做证悟,也不知自己到底证悟了没有;有了这个标准,就可以衡量自己打坐时是否还停留在意识的层面。虽然惠能大师说不要看心,可我们现在最多也就是把心看得好一点、平静一点而已——由此可以确定,目前还没有脱离世间的禅定,更谈不上证悟。
修行中出现问题,无人可问的时候,自己依据以上所讲就可以确定,因此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最后提一下,“今记如是”这句,在三个敦煌本里有,宗宝本等很多的版本里没有。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