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释义(十)

《六祖坛经》释义 坐禅品 二

— 慈诚罗珠堪布

 

 

此法门中,何名坐禅?此法门中,一切无碍,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

“此法门中,何名坐禅?”惠能大师常讲“此法门中”,意思是,这是禅宗顿门自己的观点。比如,禅宗讲的戒定慧、六波罗蜜多,与普通显宗的理解有所不同,是禅宗特有的解释方法,并非所有大乘佛教的观点。

以戒定慧中的“戒”为例。一般大乘佛教所说的“戒”,是诸如菩萨戒、居士戒等戒律,而禅宗讲的“戒”是从证悟角度理解的:当安住在证悟的境界中时,没有杀盗淫妄等念头,因此打坐本身是戒,证悟的智慧也是戒。这与我们平时认为的证悟属于戒定慧中的“慧”不一样。

那么,是否有与禅宗观点一致的佛经呢?当然有。比如大乘《般若经》对戒定慧和六度的解释与禅宗相同,即一刹那间的证悟智慧中,已经包含了戒定慧和六波罗蜜多——这是一个很高的三学和六度。禅宗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解释的。所以《坛经》中常讲的“此法门”,指禅宗自己的观点或者方法,并不代表所有的显宗。

甚至禅宗渐门与顿门对于佛经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比如,神秀大师和惠能大师对于戒定慧的解释就不一样。《坛经》中有记载,神秀大师的弟子到惠能大师座前听法,惠能大师问他,你的师父如何解释戒定慧?弟子回答,戒为菩萨戒、五戒等戒律,定就是修禅定等等。神秀大师解释三学的方法与普通佛经的内容相同,而惠能大师理解的戒定慧,则全部涵括在证悟的境界中——证悟的境界既是戒,又是定,亦是慧。

概而言之,“此法门中”包含两层含义:第一,禅宗很多观点有别于普通显宗;第二,禅宗顿门与渐门也有所不同,当然,只是过程不一样,结果是相同的。惠能大师的意思,主要是强调自己法门独特的理解方式。

那么,禅宗顿门是如何定义坐禅的呢?

“此法门中,一切无碍”。“一切无碍”,虽然只有四个字,却是其核心要义。

首先,要了解“碍”是什么。很多人认为,“碍”是障碍,指修行道路上的违缘,如同公路上的路障一样。但在实修,尤其是修空性的时候,障碍是执著,任何一种执著都是障碍。

当我们证悟的时候,静下心来向内观察,可以体会到整个意识、精神、佛性都是畅通无碍的。就像人站在一个很高的山顶眺望,因为前方没有任何障碍物,所以可以看到无边无际的蓝天。同样,证悟者在打坐时,内心没有丝毫执著,因此一切都是畅通无碍的。

语言只能这样表述,有了切身体会才能彻底明白其中的深刻内涵。如果有了体会,除了“无碍”二字以外,什么都不需要;如果自己没有体会,那无碍就是无障碍,就这么简单地过去了,感受不到它真正的含义。

大圆满有外虚空、内虚空和密虚空的说法,三种虚空结合后就会有这种感受。大圆满的这种表达方式与“一切无碍”类似:在视野开阔的山顶等处打坐,向内观察时,整个人的心如同虚空一样畅通无碍,此时深刻、清晰地体会到,自己的内心与外面的虚空融为一体、无二无别,根本分不清哪里是外、哪里是内。这是证悟者才有的体会。

我们平时的心态并不是这样,内、外往往分得非常清楚。是什么隔开了内外?是我们的肉体把意识束缚在内,使之无法与外面的虚空融为一体。当然,真正的束缚还是自己意识的执著,我们把组成身体的一堆分子、原子认定是“我”,这是“内”;其他东西与“我”无关,那是“外”。如果打破了这种执著,内外虚空融为一片,就是一切无碍、无碍畅通。

我们一定要尝试体会这种感受,很多人喜欢感受蹦极等极限运动的刺激,但实际上真正有意义的是空性无碍的感受,一旦有了这种感受,此后永远都不会忘记。每当对人生感到绝望、情绪低落的时候,这种感受能够瞬间把我们从人生低谷提升到高处,感觉任何事情都没什么大不了,当下就可以找到生命的意义和活力,有了继续生存和奋斗的理由。

和菩提心一样,这才是我们能够带到下一世的真正财富,其他如声望、地位、资产等,再多也无法带走。我们一定要尝试体会这种奇妙的感受,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当我们特别愤怒的时候,只要想到这个,愤怒当下就会消失;人生走到低谷,绝望、失落的时候,也能让我们立刻感受到幸福快乐。这不仅有利于我们的修行和解脱,更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极大的力量。因此,“一切无碍”蕴含着非常丰富且有意义的内容。

接下来解释什么是“坐”,什么是“禅”。

“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一切境界”,指外面的世界;“念不起”,即不执著。对外面的世界不执著,叫做“坐”。

我们是如何接触外界的?当然是依靠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对于未证悟的普通人来说,当视觉中出现某样东西,意识会马上分析、判断这是什么。如果判断是人,就会分析此人是否熟识,是好人还是坏人;如果判断是建筑物,就会产生“我是不是应该买一套这样的房子”“能不能买得起”等念头。总之,意识产生后,后续会有很多念头接连不断出现,且每个念头都带有执著。比如,看到一座建筑时,意识会立即认为“这是一栋楼房”,并默认它是真实存在的,这叫做“起念”。

“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就是于一切境界上不起念头。这里的“不起念”是指不执著——修行人证悟以后,眼睛看得见,耳朵也听得到,但是意识清楚地知道,眼睛看到的画面和耳朵听到的声音,都如同虚幻的梦境和海市蜃楼一样不真实,因此不会执著。

“不起念”也有三种含义:

第一种,过于专注而不起念。这种情况在世俗生活中经常发生。比如,当我们非常专注地思考某件事情时,会对眼前发生的画面视而不见,或对耳边发出的声音充耳不闻。此外,特别开心或悲伤的时候,虽然看到画面、听到声音,但对这些根本没有感觉,不起任何念头。这是第一种不起念,它与修行没有关系。

第二种,过于平静而不起念。比如四禅八定中不同层次的禅定,心都处于非常平静的状态,虽然看得见、听得到,但对这些画面和声音不会起心动念。直到进入无色界的禅定时,人的感官才看不到世界。

第三种,证悟空性而不起念。证悟空性的人,虽然感官可以接受到外界的现象,但他能够深刻体会到万事万物都是感官产生的错觉,眼前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没有任何执著。这是因为修行者已经通达了空性,所以不起念。

这三种不起念当中,前两种对修行没有太大帮助,我们需要的是第三种。第三种不起念是“坐”的真正含义,彻底明白万事万物都是空性的,不会产生执著或念头。

那么,什么是“禅”呢?

“见本性不乱为禅”。“见本性”,见到自心本性的时候;“不乱”,不会有各种各样的妄念——这就是“禅”。

此处是从内和外的角度进行阐述:外是指对感官感受到的外面世界没有任何执著,称为“坐”;不仅对外面的世界没有执著,向内看自己心的时候,证悟、体会到了佛性,叫做“禅”。

简言之,证悟的时候,对外面的世界不起执著为“坐”,证悟自己内心世界的佛性是“禅”,这样内外通达的境界,叫“坐禅”。

惠能大师对“坐禅”二字的讲解,属于窍诀性的解释,大圆满也有这样的解释方式。虽然从语言文字的角度看,这样的解释与平时的理解不同,但是,这种解释方法可以揭示其深刻的奥义。在禅修的时候,或者对于证悟的禅定而言,这种解释完全可行。

以上解释了“坐”和“禅”,下面开始阐述“禅”与“定”。

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外若离相,内性不乱,本自净自定。只缘境触,触即乱,离相不乱即定。

“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曰禅”。“离相”,没有相。意思是,对于感官所感受到的世界没有任何执著,完全通达了如梦如幻的状态。外离一切相就是“禅”。

比如,对凡夫而言,意识会通过感官去抓取、执著外境,这就是有相;对证悟者来说,虽然感官可以感受外面的世界,但由于已经通达空性境界,因此内心没有执著,对于他来说,这个世界是离相的。没有相,就叫做“禅”。

那么,什么是“定”呢?

“内不乱曰定”。凡夫对万事万物有各种各样的执著,这是“乱”;证悟者的心融入禅定、空性的智慧当中,达到平静、光明、空性的状态,这叫“不乱”,内不乱即为“定”。

和“坐禅”一样,以上是从实修的角度解释“禅定”,与普通的解释有点不一样。

外若离相,内性不乱,如果达到外离于相,内心自然不乱;内心之所以会乱,是对外面的事物都有执著。这两者有密切的关系:外若离相,内心自然不乱;外若著相,内心当然会乱。

本自净自定。“自定”是什么?首先,我们要知道禅定有两种:

第一种是人为造作的禅定,即四禅八定的禅定。这种禅定可以让心达到很平静的状态,但这种平静不是天然、自然的,而是人为造作的,是修行人通过长时间精进修行而达到的,因此,这种平静不是“自定”而是“他定”。“他定”不是佛教的标准术语,只是权且这样命名。

第二种是自定。当意识、念头统统消失后,我们会发现一个更加平静的状态——佛性。这不是通过人为的努力达到的,它本身就是如此平静、不乱,所以称为“自定”。

定慧品对“自定”阐释得非常清晰,大圆满的解释与之相同,强调的都不是人为造作的禅定。就像上楼时需要借助楼梯一样,我们可以把人为造作的禅定作为临时的辅助手段,但它毕竟是人为的、造作的,不是绝对的定。我们最终需要达到的,是没有任何人为造作、完全自然的状态——佛性。进入这种状态时,就是真正回归到原始状态,这种回归即自定。

如果证悟境界比较高,安住在这样的境界中就是禅定。虽然用“安住”这个词汇来描述,但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人去安住——若意识不去干扰,则本性自然现前。这样修五分钟也具足定慧,而且这种定属于自定,是天然的、最高级别的禅定。

那么,什么是“自净”?本来清净就是自净。

自定和自净主要是讲胜观和智慧。就像定慧品中讲的,定和慧是分不开的。同样,定中有净,净中有定——不仅没有念头,甚至连阿赖耶识等造作的东西一概消失,最后剩下的就是真正的本性,它既是自净又是自定,禅定和智慧都在其中。

大圆满讲空性的部分叫做“彻却”,与《坛经》这部分内容基本没有差别。

麦彭仁波切是藏地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成就者,他在《定解宝灯论》中写到,中观的大空性或般若智慧的空性,与大圆满的“彻却”部分无二无别。惠能大师讲的空性,实际上就是般若空性,他是从窍诀、实修的角度来阐释般若波罗蜜多,与大圆满没有什么区别。

总之,外离相、内不乱,即“自净自定”。心的本性、本来面目原本如此,并非人为造作,因此,“自净自定”前面有一个“本”字。

既然心本来就是“自净自定”,又为什么会乱?

只缘境触,触即乱。“触”,不仅指身体的触觉,《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和《阿毗达磨俱舍论》将五种感官与外面世界的接触都称为“触”。当五种感官接触外境,加上我们本身无明,不能够认识到外境的真相,于是执著开始产生,然后愤怒、欲望、愚昧等各种烦恼随之涌现,心就乱了。

离相不乱即定。“离相”就是证悟了空性,对任何相没有丝毫执著,彻底通达如梦如幻的境界。离相不乱,就是定。

“离相”,并不是说要离开这些相,到一个没有相的地方。因为我们的感官是逃避不了的:只要睁开眼睛,一定会看到东西;只要有耳朵,当声波振动耳膜后,大脑一定会产生声音的感觉……只要带着感官就有相,无论到世界乃至宇宙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是如此。因此,离相不是逃避,而是面对。

如何面对?现在我们用无明来面对世界,所以世界带给我们很多痛苦;而修行人是用智慧、菩提心、慈悲心来面对世界,所以世界带给修行人的是幸福、快乐和满足。除了修行、解脱以外,仅从生活的层面,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非常有意义的力量,大家一定要努力亲自体会。

 

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故名禅定。《维摩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菩萨戒》云:本源自性清净。

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故名禅定。外离相称为禅,内不乱叫做定,外禅内定即是“禅定”。这是窍诀派和实修派的解释方法,是真正有实修实证的人对于禅定的理解,普通的论不会这样解释。

“《维摩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豁然”,恍然大悟,就像惠能大师在五祖座下言下大悟——突然间就证悟了,非常清楚地见到了自己心的本性。当然,证悟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并不是每个证悟者都是这样突然顿悟的,也有很多人是先通过闻思,初步了解空性或心的本性,之后不断地修行,对心性的体悟越来越清楚,最后恍然大悟——也有这样逐步证悟的。

“《菩萨戒》云:本源自性清净。”心的本性从无始以来都是清净的。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开始,假如非要有一个开始,那么从源头上,心的本性就是清净的。“本源自性清净”,这就是禅定。

要达到这样的标准,禅宗的方法很简单,几百年来多数禅宗道场用的方法,就是参话头。

什么是参话头?比如打坐时,以毗卢七法坐下,开始专注地念诵南无阿弥陀佛,数量随意,令心慢慢平静下来;然后停下佛号,专注地想“念佛者是谁”。这时会发现,并非是肉体在念佛——如果只是肉体在念,那么人死后照样可以念,但人死后是不会念佛号的。那么,除了身体以外究竟是什么在念佛呢?最后会发现是自己的心、意识的作用,在它的推动下身体才可以念佛。所以“念佛是谁”的“谁”字非常重要。

接着进一步观察,心是什么样子?这个时候就要参话头。所谓话头,是指前一声佛号结束,下一声佛号还没有念出的时候。如果佛号已经念出声音,或者默念的时候,已经在脑海中浮现出佛号,就叫话尾了。

为什么要参话头?因为在一个念头即将出现,但还没有出现的间隙,非常容易看到心的本性。大圆满也有类似的方法,就是离开了过去、现在、未来的念头,去看当下。这个“当下”实际上和话头的意思差不多。

我们这样去看的时候,也许还未看到什么,立即被另外出现的念头打断、破坏。尤其刚开始修行时,不可能幸运到一开始参话头,就立刻看到心的本性。但是只要坚持,打好四加行、五加行等必要的基础,再通过禅宗参话头的方法不断地去观察,就一定会有所发现。

密宗也有相似的方法。打坐时,首先皈依、发心、念诵上师瑜伽,祈祷上师融入自己的心,与自己的心无二无别。然后向内观察自心,这时会有两种情况:要么处于非常平静的状态,要么在胡思乱想,不会有第三种情况。无论哪种状态,我们都可以观察,即使在胡思乱想、妄念纷飞的时候,依然可以去看念头的本质。

我们要把念头的表面和本质区分开。念头的表面是妄念,而我们要看的是念头的本质。当然,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无法一下子把念头的表面和本质分开,去其表面,取其本质。因此我们可以先看念头的表面,也就是各种各样的念头,这样时间久了,就可以逐步看到念头最深的地方,即念头的本质。

如果能看到念头的本质,那么心平静与否都是一样的,不一定非要平静不可。不过,对初学者来说,心平静时更容易看到它的本性——理论上是这样,实际上也并不一定,如果能够证悟,胡思乱想的状态下反而更容易看到心的本性。因为心里没有念头的时候,如果没有证悟的境界,很难分清此时的状态到底是心的本性还是禅定的状态;而念头不断涌现的时候,反而更容易看到它的本质。因此,按照密宗的方法,如果四加行、五加行修得非常好,对上师和大圆满法的信心也到位,那么无论心的状态平静与否,都可以看到它的本性;反之,即便再平静也不过是四禅八定的平静,并不是证悟。

总之,在实际修持过程中,要记住三个字,即“住、动、明”。

内心非常平静、如如不动,停留在阿赖耶的状态,即为“住”;胡思乱想、杂念纷飞的状态,就是“动”。“住”与“动”没有好坏之分,无需做任何取舍。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明”,即对自己当下的内心状态自知自明。

以毗卢七法坐下后,如果心是“住”,我们要非常清楚地知道它正在安住,没有念头,非常平静;如果是“动”,同样要知道,现在有各种念头不断产生又消失。就像一群孩子在老人身边玩耍,老人不需要阻止,也不用做其他事,在一旁看着就可以。同样,当念头出来时,自己作为旁观者,不要去打击或者控制,也不要跟随,只需看着;没有念头的时候,不要希望持续平静,也不要害怕冒出念头,始终看着。这叫做自知自明,但还不是开悟。

自知自明有两层含义。一是意识的自知自明,对自己内心的状态一清二楚,这是世俗层面的自知自明。上述禅修方法就是这个自知自明,它是一个过程,不是最终结果。二是智慧的自知自明,即之前讲的“识心”,也即开悟。前提是加行全部修到位,对上师和法信心满满,这时去观心,当下看到每个念头都是如幻如梦的。再进一步往里观察,看到自己的本性是如如不动的佛性,这就是高层次的“明”,也即禅宗和大圆满所理解的“禅”。

意识层面的自知自明,我们随时可以做到,怎样把它提升到智慧层面的自知自明呢?禅宗使用参话头等方法,密宗则有非常多的方法。修行密法的人,先不要急于修高法。很多人还没有修完加行,就急着去听大圆满。虽然上师们慈悲传授,但自己并不会有什么收获,问题不在于上师或这个法,而在于自身。如果法器不成熟,什么样的法都没有用。

当年五祖弘忍大师门下有几百名弟子,他没有任何偏颇地传同样的法,有些人证悟了,有些人则没有,这就是法器的原因。有人说,“当然要着急,不是人生无常吗?”人生无常没有错,着急也要按顺序去做才能成功,否则不但不起作用,反而会帮倒忙。

修行密法的人,先要把四加行、五加行修好,然后修上师瑜伽——猛烈地祈祷上师,念诵上师瑜伽。猛烈祈祷之后,停下来往里看:如果在胡思乱想,就看胡思乱想的念头;如果非常平静,就看平静的状态。实际上,我们真正需要看的,既不是平静的状态,也不是各种各样杂念的状态,而是突破这两种状态,看到这两种状态背后的本质。这样向内看一会儿后,又开始念祈祷文,然后再看自己的心,二者轮番交替进行。

这就是具体的方法。如果基础修法没有修到位,到了这个阶段,根本不知道以什么力量把自己往前推。加行时还有数量的要求,有一些思维内容,我们可以努力、认真地完成,但此时没有任何可思考的东西,如何努力呢?这时候我们就会认识到四加行、五加行的重要性。

 

善知识!见自性清净,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

善知识!见自性清净,自修自作。意思是,见自己心的本性,最后的证悟必须要靠自己,不能只靠佛和上师。

那么,有些时候又说一定要靠上师加持,否则就无法证悟,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不矛盾。当然要靠佛和上师的加持,这非常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自己的努力和信心。如果没有信心,我们在念诵祈祷文的时候就只是念念文字而已,怎么靠呢?因此关键问题还是在自己这里。我们必须要有强大的信心以及积极的努力,这些都是自身要完成的,所以是“自修自作”,这个地方不能理解错了。

禅宗的论典以及达摩祖师的著作中,也提到佛不度众生,众生自己度自己,这个不能简单理解为佛、上师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当然有关系,我们需要依靠佛和上师的加持,但是谁去靠?还是自己去靠。自己要有信心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最后证悟的,也是自己心的本性。

自性法身,自己心的本性,就是佛的法身。

自行佛行,自己的行动、行为按照佛的要求去做,去行持佛的行为。例如,如何打坐,如何把打坐的境界运用到生活中,等等。

自作自成佛道,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佛。这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根本性的区别——其他宗教都是靠某个外在的神来解决、安排自己的命运,而佛教则认为要靠自己的努力,自己是最重要的。

佛和上师的力量、加持始终存在,但是,如果想得到佛和上师的加持,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假如什么都不做,自然而然就能得到加持的话,那普天之下所有众生都应该能得到。但事实并非如此。为什么众生有地狱、饿鬼、畜生等这么多等级?并不是佛和上师的加持有偏心,而是因为各自的努力不同。因此,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发现、发掘自己的本性,然后自己成佛,这叫做“自作自成佛道”。

 

小结:

这本书里《坛经》所涉及的内容,分析得比较深入。这些内容,无论从密法还是禅宗的角度,一般来说最好不要太公开。能否公开宣讲有一个前提条件,如果能接受空性,愿意并且欢喜听受,这样即使有成千上万的人也不算多;反之,即使只有七八个听众,却有三五个不能接受这样深奥的内容,那么人数再少也不可以宣讲。因此,公开与否,主要是看受众能否接受所讲内容,人数多寡并不是问题。

当然,我们无法知道每个人的接受程度。不过,禅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思想早已渗透到传统文化和佛教的各个领域,所以,大体上不会出现对《坛经》产生邪见、排斥和反感的情况。至于能不能证悟,就不太好说了。

本书的内容讲得深奥了一些,我不知道这样公开传授对还是不对。但我想,很多想实修的佛教徒,克服高原反应和生活不适应等诸多困难,到藏区去求大圆满、大手印等法,这些法的确殊胜,但语言障碍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很多上师不能直接用汉语讲法,只能借助于翻译;即使翻译人员汉语很好,但如果没有修证,对这些法也没有深入理解,翻译出来的不过是一大堆的佛教术语和专用词,如光明、空性、佛性等,或者串起来给大家念一下,真正的含义、真正核心的内容却讲不出来。虽然这些法不太依赖语言,但语言也是必要的。

一个真正想修行的人,越是想修深奥的法,障碍、困难就越多。我想,很多人可能没有太多机会听到这么深奥的法,所以讲得深了一些,把《坛经》的内容与大圆满的一些观点稍微结合起来讲。其实,《坛经》本身并不需要添加大圆满、大手印等密法,原本内容就是如此,这样讲只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

此外,我还讲了一些《坛经》里没有的方法,一个是禅宗的,一个是密宗的,最后修大圆满的时候其实就是这些方法。因为,要求每人依止上师,接受灌顶,然后再去修,确实很困难。《坛经》没有灌顶的要求,也没有严格的人数限制,我就钻个空子,多讲一些。实际上,内容上并没有超出《坛经》的范围,只不过讲得更清楚一点。大圆满最后讲的也是这些,但因为有灌顶的要求,所以不敢这样讲。

大家一定要好好修四加行、五加行,修完以后,如果实在找不到大圆满、大手印,那就修《坛经》。修禅宗的禅已非常之好,这也是为什么这次讲得稍微深奥、清楚一些的原因。如果大家现在修《坛经》的禅定,真实投入和感受的时候,就会体会到四加行和五加行的重要性——没有这些基础,根本不知道怎么去修。前进的动力是什么?如何往前走?方法是什么?都找不到。我们自己想出来的方法,不是方法而是障碍,所以必须打好基础。当这些条件都具备的时候,暂时不能证悟没有关系,总有一天会恍然大悟。

总之,修行要有长远的计划,不能急功近利,认为几个月或一两年就可以证悟,或者一两年没有进步就认为法有问题,觉得自己和法没有因缘而放弃修行。近代中国佛教史上公认的高僧大德虚云大师,花了整整25年时间才证悟。我们虽然没有见到虚云大师,但每次看到他的法像,感觉他就在禅定当中。即使是这样的大德,也是从31岁开始学禅,到56岁证悟。那么,是不是我们证悟就没有希望了?当然不是。虚云大师的证悟境界也许是级别非常之高,一般的证悟可能不需要这么长时间。只要能够坚持,一定可以证悟,因此精进、耐心非常重要。

《坛经》的内容基本上讲完了。后面选讲的几个段落,是《坛经》其他章节中对修行比较重要的部分,不会像智慧品、坐禅品、定慧品一样逐字去分析。虽然《坛经》分了十品,但我认为这三品是整个《坛经》的核心和精华,学好这三品,其余章节自然会明白,也不需要逐字去讲了。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