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血脉论》释义(二)
— 慈诚罗珠堪布
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处?心外既无佛,何起佛见?递相诳惑,不能了本心,被它无情物摄,无自由分。若也不信,自诳无益。
“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处?”如果你说心外还有佛,那么佛在哪里?
“心外既无佛,何起佛见?”既然心外无佛,为什么你会有“除了自己的心以外还有一个佛存在”的执著呢?
“递相诳惑”。“递相”,相互、交替;“诳”,欺骗。欺骗与迷惑交替不断,烦恼和痛苦此起彼伏;或者不单自己如此,又将这些传给其他众生——六道众生就是这样彼此相互欺骗。
“不能了本心,被它无情物摄”,如果不知道心的本性是佛,就不能证悟心的本性;非但不能证悟心的本性,还会被外在的泥塑木雕的佛像乃至于生活中诸如房子、桌子等各种无情物所控制。比如许多人追求豪车、别墅,名牌的衣服、包包等,用现代的话来说,最后变成了一个物质主义者、拜金主义者,这就是“被无情物摄”——表面上是人被物质控制了,实际上是被自己的欲望所控制。
然后会怎么样呢?“无自由分”,一点儿自由都没有。整天为了这些物质而奔忙,得到以后又怕失去,一辈子身心都束缚在这上面,没有半点自由可言。这种人不仅不能证悟、解脱,连在世俗中过一个稍微幸福、安稳的生活都做不到,即“无自由分”。
“若也不信,自诳无益。”如果讲了这些以后还是不信,那就没办法了,自欺欺人毫无意义。
佛无过患,众生颠倒,不觉不知自心是佛;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
可是,我们心里不就有佛吗,为什么佛不告诉我们?这是不是佛的错呢?
“佛无过患”,虽然心的本性是佛,但心无法告诉我们佛就在自己心里。
“众生颠倒,不觉不知自心是佛”,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心的本性,所以最后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血脉论》从头至尾都在强调,除了自己的心之外没有其他佛,心的本性实际上就是佛,这是它的核心思想。实际上,如果通达了“心即是佛”这句话,其余都不需要讲太多,因为其他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的。
不仅是《达摩血脉论》,所有禅宗祖师大德们的语录、诗作等,还有弥勒菩萨的《宝性论》、龙树菩萨的《赞法界颂》,以及《维摩诘经》《大涅槃经》等许多三转法轮的内容,乃至于大圆满等所有密法,都在表达此意。从某种程度上说,第三转法轮以上的所有经论皆在讲佛性。然而,无论语言和文字讲得再多、再深,最后还是无法让我们知道真正的佛性是什么样子的。在关键问题上,常用的就是光明、佛性、空性等这几个词汇,但想要真正理解它们并非易事。
未证悟时,“心的本性是佛”“心即是佛”“心外无佛、佛外无心”等说法离我们很遥远,想要明白它的真正含义很难。我们只能在理论上笼统地、抽象地对佛性有所了解,并不明白具体的情形,哪怕说得再多、学得再多也是一样——即便把第三转法轮的大乘佛法、密法一本本地全部学完,最终也不过如此。
若是对证悟有稍许体会,基本上自己就会知道:“哦,佛性大概是这样的,光明是这样的,心的本性应该是这样,那么最终的佛的境界也应该是这样……”也就是说,从开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才真正了解心的本性、光明、佛性等这些词的含义。虽然这个感觉刚刚开始,证悟的层次还很低,但层次再低也是一种证悟。通过这种证悟的智慧,我们基本上能够明白佛的境界大概如何。
我们现在没有福报见到释迦牟尼佛的色身,因为佛已经圆寂了。但如果能够证悟,就能够见到佛的法身——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佛的法身都是无二无别的。所以,假如我们现在证悟了自己心的本性,也就等于面见了十方三世一切佛。
“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如果知道自己心的本性是佛,就不应该到心外寻找佛。佛就在自己的内心当中,还找什么呢?因此,需要的不是去心外找佛,而是要了解自己心的本性是佛。
什么是“心外觅佛”?多数人认为,我们现在的这个心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以及无数的杂念,这些全都是有漏烦恼,毫无益处;成佛就是把现在这个烦恼重重、有漏的、非常糟糕的心铲除、抛弃,然后再重新创造一个佛的境界。这种想法就是心外觅佛。小乘佛教和绝大多数大乘佛教显宗都持此观点。
为什么是“绝大多数”?因为显宗中比较明显提到佛性的经典,如《维摩诘经》《大涅槃经》等,加起来也不过二十多部;第二转法轮主要讲空性,尽管偶尔会提及佛性、光明,但不会强调;其余佛经大多是讲世俗的六波罗蜜多,比如布施、持戒、忍辱等。也就是说,真正的核心内容只有在第三转法轮中才有,而第三转法轮的佛经也并非全都在讲佛性,只有其中的少部分佛经才涉及此内容。
这部分佛经的主要观点是:烦恼本身就是佛的智慧,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所以无需心外觅佛,因为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藏传佛教著名的智者麦彭大师认为,尽管这类佛经出现在第三转法轮,但从内容上看,非显非密,处于显和密之间;或者说既是显又是密,虽不及大圆满法等清晰、深入,但较之其他大乘经典又更加深奥。
一般的大乘佛教认为,愤怒、嗔恨、仇恨等情绪非常糟糕,对个人、家庭、社会也不利。然而,如果我们证悟了心的本性,就会发现这些情绪或烦恼的本质其实是佛的五种智慧——显宗一般讲三身四智慧,密宗大多讲四身五智慧,意思都一样。
未开悟时,五毒就是烦恼,令我们造罪、堕地狱;一旦证悟,五毒即变成佛的五种智慧,它所投射出来的外在形象就是五方佛——在内叫做五智慧,于外叫做五方佛。在密法,尤其是宁玛派的大圆满里,这五种智慧的总体就是普贤王如来,又称第六佛。
若有一点儿开悟的体会,我们会对禅宗典籍里的每句话都深有感触。但未开悟时,我们对“烦恼即菩提,轮回即涅槃”等说法困惑重重:烦恼为什么是菩提?轮回怎么可能是涅槃呢?我现在是不是已经成佛了?如果已经成佛,为什么还要学佛?等等,会出现很多这样的疑问。而证悟之后,所有问题都将烟消云散。比如,当我们特别愤怒、生气的时候,如果当时证悟了,那么这个愤怒就不是愤怒,而是佛的智慧。为什么?因为此时的愤怒与佛的智慧没有什么区别,完全具足与之相同的所有功德,所以烦恼即是菩提。
证悟之后,将来还可以把这种境界带到中阴身,所有中阴身的修法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修。不过,如果活着的时候都未能证悟,死了怎么可能证悟?自欺欺人而已!届时很多中阴身的修法根本用不上,还不如好好念阿弥陀佛。
大家一定要好好修行,如果能够即生成佛,或者成为一地菩萨当然非常好,否则至少也要争取此生对“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等内容有稍许体会。这个体会就叫做开悟,虽然它的境界、层次不高,但也算是一个初步的证悟。此生必须好好把握,否则一切都将沦为空谈。
佛不度佛,将心觅佛,而不识佛。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
“佛不度佛”,心的本性就是佛,既然本身是佛,自然不需要他佛来度,即“佛不度佛”。
“将心觅佛,而不识佛”,如果我们用现在的这个心,去寻找此心之外的佛,这就是尚未认识自心本性的表现。
“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只向外求佛、不懂得向内寻找佛的人,都是不认识自己心的本性的人。
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
“亦不得将佛礼佛”,假如证悟了心的本性是佛,那么,佛不需要礼佛。
礼佛即顶礼,也就是磕头。修五加行要磕十万个头,这是我们对佛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是行为上的顶礼;而佛境界中的顶礼,是知道自己心的本性原本是佛,这是无上殊胜的顶礼,除此之外,不需要其他顶礼。
“不得将心念佛”,因为我们心的本性就是佛,所以,假如认为心外还有其他佛存在,如极乐世界等其他世界的佛,然后我们的心去念这个佛的佛号,也是不对的。
这里千万不能误会,以上都是针对证悟的境界而言,并不是说我们现在修行过程中不需要礼佛、念佛,这样理解就大错特错了!在现阶段,礼佛、念佛是修行的一种方法,达到最高境界时,才没有礼佛、念佛。
佛不诵经、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无持犯,亦不造善恶。
“佛不诵经、佛不持戒、佛不犯戒”,这里的佛指法身佛,也就是我们心的本性。法身佛当然不会念经、守戒、犯戒。
“佛无持犯,亦不造善恶”,佛不会持戒、犯戒,也不会造善恶业等。
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
“若欲觅佛,须是见性”,如果想寻找佛,就必须明心见性,也就是证悟,之后才能找到佛。
“见性即是佛”,见性就是开悟,禅宗经典里常讲见性即是佛,彻底见到自己心的本性就是成佛。这句话没有错,但我们不能理解为证悟就是成佛。见性只是成佛的开始,证悟了第一地之后还有很远的路,二地、三地……直到十一地才成佛。十地菩萨为什么还没有成佛?因为还有最后的一点点障碍,会影响到他彻底看清心的本性。当最后的这一点点障碍断除之后,他便彻底地看到了心的本性,然后就成佛了。因此,“见性即是佛”这句话永远都不会有问题,虽然并非一见性即成佛,但与之前相比一定会更快。
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
“若不见性”,如果不能见到心的本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诵经、持戒这些没有什么用处。因为,如果没有证悟,仅靠诵经、持戒不能成佛。
梁武帝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十分支持佛教事业。达摩祖师初到中国时,他向达摩祖师汇报了自己的善行,比如建了很多寺庙,持斋、受戒等,然后问有多大功德。达摩祖师一句话就否定了——没有功德!
达摩祖师当然不会否定善恶因果,他的意思是,以证悟的标准来看,建庙、持斋、受戒这些都属于世间福报,与证悟的境界没有一点关系,因此谈不上什么功德。不过,这并不等于持斋、念经等没有功德,只是因为站的高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不一样。这里也不能理解错了。
这时候一定要分清胜义谛和世俗谛。胜义谛是证悟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没有任何因果关系存在,因此可以说这些世间善法没有什么功德利益。但如果从世俗谛的角度讲,持斋、诵经等当然有功德!所以胜义谛和世俗谛一定要分开。
世俗谛和胜义谛也分两种,一种是第二转法轮时讲的世俗谛和胜义谛,此时的胜义谛指空性,也就是《坛经》里非常著名的一句话——“本来无一物”;另一种是第三转法轮时讲的世俗谛和胜义谛,此时的胜义谛即敦煌版《坛经》里讲的“佛性常清净”,指心的本性是光明。
无论是二转法轮的“本来无一物”,还是三转法轮的“佛性常清净”,从胜义谛的角度看,因果、善恶都不存在,持斋、念经等毫无功德,在这个层面上没有这些东西。那什么时候会有呢?只有回到世俗层面时,才有因果、善恶等,这个一定要区分清楚。
胜义谛和世俗谛就像打开佛经的一把钥匙,如果不懂得区分二谛,那我们永远无法了解佛经的真正涵义。比如一会儿说因果不虚,一会儿又说这些都不存在,令人颇为费解。所以,平时对佛法的学习非常重要,这样以后看任何一本书就能明白佛的意思是什么,不容易乱套。
很多人虽然身为佛教徒,但并未系统地学习,所以不一定能明白二者的区别。再早一百年,普通老百姓的知识储备、文化水平有限,学佛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那时候想要普及佛教理念很不容易,大多以念佛、持斋、行善积德等劝人向善方面为主。其他诸如四谛、二谛,空性、光明等内容,只有少部分专业人士可以学习。
现在,大家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上学佛并不难。只要自己有兴趣,再稍微投入一点时间精力的话,任何一个人都很容易明白佛陀所讲的这些理论。只不过许多人无缘接触到这些,故而不知道佛教是什么,对佛教的认识还停留在封建迷信的层面上。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
以上讲了念佛、诵经、持戒这些没有什么用处,接下来解释其中缘由。
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
“念佛得因果”,念佛会有善报,比如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或者在世俗生活中得到一些帮助,如健康、长寿、消灾等。
“诵经得聪明”,诵经可以变得聪明。
“持戒得生天”,持戒的果报是下一世做天人。
“布施得福报”,布施的果报是下一世可以成为有钱人。
但是,“觅佛终不得也”。虽然世俗中可以得到这些善报,但通过这种方式永远都不可能找到佛。
达摩祖师没有否定善恶因果,他承认“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在世俗中得到一些帮助,这些他都不否定。但若想以此成佛,却是休想!
(二)如何才能见到真正的佛
六道轮回中有很多佛的化身,比如:地狱中,佛以地狱众生的形象出现;畜生道里以动物的形象出现,尽管看起来与其他动物一样,但内在的证悟境界完全不同;人道也是如此,为了方便与凡夫沟通,佛度人类的时候就以人的形象出现……不过,这些根据不同众生的需求所化现的佛,并不是真正的佛。真正的佛是什么?是法身佛,也即自己心的本性,当我们证悟心的本性时,也就见到了真正的佛。
相较于那些永远都看不到、也无法体会的东西,探索和体会自己心的本性还是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如果让我们去相信某个神,或某个神秘之物,大家未必能够接受。因为这些神秘人物,若相信则什么问题都没有;若不相信,也永远无法证明它们是否真实存在。这就变成了神秘主义——既无法用逻辑来证明,也无法亲身体会,只能靠信仰支撑。这对于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说,可能比较难以接受。
禅宗和大圆满、大手印所讲的,表面上似乎也有些神秘,但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心,而且是以一种直接的方式让我们去看自己心的本性,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这种直截了当的方式叫做直指人心,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也挺难,因为我们的思维、探索、观察等,都只能停留在意识层面,要突破这个层面并非易事。但是,若能下一点功夫,并且方法正确,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心的本性。
1.依止善知识,切勿入魔道
若自己不明了,须参善知识,了却生死根本。
“若自己不明了”,如果自己不明了佛性,“须参善知识”,就要去寻找善知识,依止上师。这个非常重要!
“了却生死根本”,生死轮回的根本是无明,我们通过依止善知识获得证悟的智慧,然后以此智慧断除无明,便断除了生死轮回的根本。
那么,什么是善知识?我们应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善知识呢?
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
没有开悟的人,不能称为善知识。
这句话非常重要,这就是禅宗对上师的要求,或者说是禅宗善知识的标准。我们依止上师是为了开悟,若上师自己都没有开悟,那依止他有何用?只能念念佛、诵诵经等,证悟则指望不上,因此千万一定要找证悟的善知识。
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有出期。
“若不如此”,如果所找的善知识没有证悟,又或者自身没有证悟;那么,“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即便能够把十二部经讲得口若悬河、倒背如流,也不过是理论上说说而已,无法真正断除轮回之因,故而仍然不免生死轮回。
“三界受苦,无有出期”,最后还是要在轮回中受苦,无有解脱之日。
昔有善星比丘,诵得十二部经,犹自不免轮回,缘为不见性。善星既如此,今时人讲得三、五本经论以为佛法者,愚人也。
“昔有善星比丘,诵得十二部经”,《大涅槃经》中讲:往昔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善星比丘,精通三藏十二部经,“犹自不免轮回”,却仍然不能脱离轮回。
为什么?“缘为不见性”。主要原因是没有证悟——尽管善星比丘理论水平很高,却未能证悟文字背后的真正含义。
“善星既如此,今时人讲得三、五本经论以为佛法者,愚人也。”像善星比丘这么厉害的人都不能脱离轮回,更何况那些不过讲了三五部经书,便自以为通达佛法的人,这就是愚昧之人哪!
若不识得自心,诵得闲文书,都无用处。
所谓的闲文书,就是无关紧要的、与明心见性关系不大的书。假如不能认识心的本性,读这些不能使人明心见性的理论、书籍,一概没有用处。
从另一个角度讲,佛教中有很多像因明、逻辑这类的书是不是闲文书?当然不是。之前讲过,不同层次有不同标准,这点大家要清楚。
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
“若要觅佛,直须见性。”如果要寻找佛,想知道佛在哪里,就必须证悟、见性。
“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心的本性是法身佛,化身佛是人不是神,但他是人中至尊。为什么是人中至尊?因为佛断除了所有的无明、烦恼,没有任何事情能让他不自在——所有让人不自由的这些东西,他全都已经从本质上铲除了,所以佛是一个全然自由的人。
“无事无作人”,佛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这与佛经里的无学道是一个意思。无学道是五道的最后一个,“无学”,没有什么可学的了。在此之前,需要积累福报、断除烦恼、证悟心性等等,有很多事情要做;到了无学道时,该做的全都已经完成,也就没有什么事情要做了。从自利的角度讲,佛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再也没有提升的空间了,所以无事可做;但从利他的角度看,佛当然是非常忙的。
不过,此处讲的是法身佛,法身佛其实不是人,它本来就无事无作,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如此。从自利的角度而言,法身佛无事无作;从利他的角度来说,仍然无事无作——法身佛是以报身和化身去利他,而不是亲自出面。这里的“无事无作人”是这个意思。
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
“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未证悟时,我们天天忙于善法,一会儿念佛,一会儿放生,一会儿又做其他事情。“元来不得”,这样去觅佛的话,不可能得到佛的果位。
从证悟的角度看,这些只能间接地让我们证悟,所以都不是最重要的。当然,如果没有证悟的话,也不能说这些没有用。
切记,达摩祖师讲的是很高的境界,要把它当作一个高标准来看,不能现在就把这些用在生活中。为什么?因为达摩祖师讲的这些我们目前还难以企及,而原本能做到的,听了达摩祖师这番话之后也不做了——四加行、五加行不修了,出离心、菩提心不发了,连佛也不念了……这不就跟没学佛的人一样吗!
我们很容易陷入这种状态:想证悟,又证悟不了;能做的,我们又不做,高不成低不就,最终一无所得。所以千万不能理解错了,要循序渐进,逐步地靠近达摩祖师的境界。
虽无一物可得,若求会,亦须参善知识,切须苦求,令心会解。
“虽无一物可得”,虽然最终没有什么东西可得,也没有什么可证悟的,成佛不成佛等这些一概都不存在;但是“若求会”,“会”即通达、精通,如果想证悟、通达诸法的本性,“亦须参善知识”,就需要依止善知识,依止上师。
既然一无可得,为何又要参善知识呢?从胜义谛的境界看,确实无一物可得,但从世俗谛的角度讲,是可以修行成佛的,所以还需努力用功。也就是说,在世俗谛中需要用功,在胜义谛中则无功可用——功都不存在,怎么用?虽然听起来有点儿玄,但如果之前学习过中观,便会觉得很正常,二者并不矛盾。
凡是在学习和修行中涉及到空性、佛性时,必须要用二谛这把钥匙来打开这些难题,千万不要混为一谈。胜义谛中的“无”与世俗谛中的“有”,到底哪个是对,哪个又是错呢?
以吸毒为喻。吸毒者在吸食毒品的过程中,会看到很多稀奇古怪、不可思议的景象。这些景象在他们看来很真实,故时而高兴,时而恐惧。但是,若旁边有一个不吸毒的人,这个人根本看不到这些,对他而言这些东西自然不存在。因此,吸毒者看到的景象到底有没有,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在成佛之前,永远只有相对的对与错,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又如,六道轮回里的众生一起看地球,所见亦各不相同。人道众生看见的是地球,它已经存在45亿年了,未来还会如何如何;在天道众生看来,这里如同天堂一般美好;而地狱众生看到的,则是一番地狱景象。这当中到底哪一个是对的?若你是地狱众生,则地狱是对的,其他都是错的;若你是人类,那么地球就是对的……乃至成佛之前,一切没有绝对的错与对。只有达到最高境界时,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分别统统消失了,便可以说这是绝对真理。
轮回里有各种各样的现象,实际上并不真实存在,我们现在看到的并非绝对真理。当我们消灭了一个错觉,便减少了一分烦恼;逐步断除了所有烦恼、错觉之后,也就圆满成佛了。因此,存在或不存在、有无功德等,都是从不同的层面讲,不可一概而论,只有佛的境界里才有最终答案。不过,佛并未告诉我们任何答案——实际上,在佛的境界中是没有答案的。换言之,没有答案才是终极的、真实的答案。
总之,虽然从胜义谛的角度确实无一物可得,但在世俗谛中我们还是要去求,二者其实并不矛盾。正因为有世俗谛中的求,才能最终达到无求的胜义谛境界,即以有求达到无求。
达摩祖师的这些小册子,虽然言语不多,但是该讲的全都讲到了,包括一些疑点都阐释得非常到位。许多不了解禅宗的学佛之人刚开始确实有这样的问题:禅宗强调不执著、要放下,那为什么还要念佛、放生?达摩祖师不是说这些没有功德吗,为什么还要去做这些没有功德的事情呢?等等。我曾遇到许多学习禅宗的人士,甚至包括国外个别小有名气的禅师,他们说学禅之人不信因果轮回,佛堂里不供佛,也不礼佛。为什么?因为“佛不礼佛”——我就是佛呀,佛怎么顶礼佛呢!说得言之凿凿,教证、理证统统都有,但就是这些教证、理证,让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这样非常危险,也是对禅宗极大的误解!
不仅是禅宗,大圆满也有同样的问题。这并非大圆满、禅宗的过错,而是学大圆满、学禅宗的人理解有误。真正懂禅的人是不会这样的,只有那些似懂非懂,或者不懂禅却自以为是在修禅的人,才常有这样的情况——既没有禅宗的境界,又把念佛、放生等世间善法弃之不顾,最终落得一无所有!
什么叫放下?真正证悟的时候叫放下,并不是说现在就不做这些事情了。“虽无一物可得,若求会,亦须参善知识”这句话,针对的就是某些人的这种想法。
“切须苦求”,不但要求,而且一定要苦求。
什么是苦求?当年慧可法师在达摩祖师面前断臂求法的故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这就是苦求。苦求包含很多内容,比如四加行、五加行等。它并不仅指苦苦地求善知识传法,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善知识传讲完毕之后,大家就能够开悟吗?不会的。那该怎么办?放弃吗?当然不是。那个时候还要求,但不是再去求善知识讲法,因为讲过的话再反复地听,对于提升认知方面可能有帮助,对于证悟方面则收效甚微,所以这时候的苦求不是向善知识求,而是自己把基础的修行做好,这就是苦求的含义。
既然“无一物可得”,为什么还要苦求?这岂不是执著,且与禅宗说的“放下”相矛盾?如前所言,这是对禅宗的误解。这里讲得非常清楚,虽然最终一无可得,但如果自己对此不能领会、精通的话,就一定要依止善知识,而且在依止过程中一定要苦求。
“令心会解”。“会解”,即证悟。这样苦求以后,才能让自己的心证悟万法的本性。
生死事大,不得空过,自诳无益。
“生死事大”,对每个生命来说,最大的问题是生死问题,在生死面前,其他事情根本不值一提。无论信不信佛,也不论对转世轮回确信与否,每个人都必将面临死亡、投生,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虽然生活中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比如车子、房子、存款,孩子的教育,感情、婚姻等问题,桩桩件件都是大事,但这些都没有生死的问题来得重要。斯蒂夫·乔布斯在他的自传里写到,当他遇到一些困扰的时候,一想到死亡无常,就觉得这些事情不算什么问题。像乔布斯这样的著名企业家,承受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可是在死亡面前,这些根本微不足道。
“不得空过”,千万不能白白地虚度时光。
假如我们这一生在其他方面统统失败,唯有得到一个学佛的机会,也是非常值得庆幸的。因为暇满的人身极其难得,得到这个机会十分珍贵,大家一定要倍加珍惜。
在藏传佛教中,专门把人身难得作为四加行之一来修。但本论并未大篇幅展开论述,达摩祖师在此仅提及“不得空过”,没有讲具体的修法。
“自诳无益”,自己欺骗自己,毫无意义。
许多人自以为未来一切都会很好,于是得过且过,不做任何准备——这完全是一种盲目的自信,这叫做迷信。谁能确定未来一定会很好?自欺欺人是没有用的,一定要面对现实,未雨绸缪方能有备无患。
纵有珍宝如山,眷属如恒河沙,开眼即见,合眼还见么?
“纵有珍宝如山,眷属如恒河沙”,纵然拥有的金银珠宝堆积如山,身边的眷属如同恒河之沙无量无边;“开眼即见,合眼还见么?”睁开眼睛时都看得到,闭上眼睛还能看到吗?意思是,当死亡来临之际,这些世间人特别向往的财富、眷属、名声、权势等,还与自己有关系吗?一点关系都没有。
真正和自己有关系的是什么?生生世世以来,虽然换了一个又一个身体和身份,但有些东西一直跟随着我们:负面的,是杀盗淫妄等恶业;正面的,是闻思修行等善法。这些才是睁眼、闭眼都与自己紧密相关的。
假如拥有一些世间福报,便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什么都不需要做了——我现在已经非常好了,为什么还要学佛?为什么还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若有这种想法,说明自己非常愚笨,这就叫做自诳。今天过得好,不代表明天也会如此,至于未来更不好说。所谓“自诳无益”,就是这个意思。
故知有为之法,如梦幻等。若不急寻师,空过一生。
“故知有为之法”。凡是从因果中产生的事物,佛教称之为“有为法”。凡是有为法都靠不住,无论财富、眷属,还是名声、地位等,当有一天因缘不再具足,这一切都将消失不见。比如,虽然今天很健康,但谁知道明天或下个月又将如何?现在是活得好好的,但下个月、下一年又将怎样?连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我们都没把握,更何况其他身外之物!
“如梦幻等”,一切有为法都是如梦如幻的,就像梦见自己升官、发财……一觉醒来,梦里的一切便立即消失不见。因此,若真想发财的话,不要过度积累身外之财,而是要积累内在的财富,这个相对而言比较靠得住。
“若不急寻师,空过一生。”如果我们不赶紧去寻找善知识,这一辈子就空过了,白白错失所有机会。
虽然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我们也不能忽略,但一般情况下,即便忽略了也不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但若忽略了生死大事,后果将非常严重!
人有精神和肉体两部分,因此便有物质和精神两个不同的生活领域。生存需要物质,我们永远不会否定物质的价值,但物质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除了物质以外,人还需要精神财富。如果认为物质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除此之外什么都不需要,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幼稚、不成熟,甚至是非常愚蠢的想法。
当物质需求不被满足时,我们会感到痛苦;当精神需求不被满足时,我们甚至更加痛苦。精神空虚、浮躁以及压力的痛苦,想必大家都有体会,所以千万不要空过一生。
达摩祖师此处讲得很清楚,虽然胜义谛中无一物可得,但世俗谛中仍需努力,千万不要虚度人生!所以,不能听到禅宗的一两句“放下”“不执著”,便将二谛混为一谈,妄言放生、念佛等善法都是执著,统统都不需要做。实际上,这种说法本身就违背了禅宗祖师的教言,是极大的误解。这与我们的实际修行有密切关系,大家一定要搞明白。
然则佛性自有,若不因师,终不明了。不因师悟者,万中希有。
“然则佛性自有,若不因师,终不明了。”虽然佛性原本存在于各人内心之中,但若没有善知识的教导和指点,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心里有佛性。所以一定要依止善知识。
依止上师是五加行的修法之一。这不是藏传佛教的独创,所有佛教大德们都是这么讲的。
“不因师悟者,万中希有。”不需要上师而自己能够证悟的,这样的人有没有?基本上没有,假使有的话,一万个人里也未必有一两个。即便在历代高僧大德中,这种无师自通的人也非常罕见,更何况是普通凡夫!
若自己以缘会合,得圣人意,即不用参善知识。此即是生而知之,胜学也。
“若自己以缘会合,得圣人意”,如果是上一世修得非常好的人,这一世由于因缘都已经成熟,虽然他没有像一般人那样依止上师学习,但也可以得到圣者的证悟境界。
“以缘会合”的“缘”是什么?就是当下实实在在、点点滴滴地闻思修行。如果我们这一世没有踏踏实实地去修行,下一世就没有什么可会合。因此,创造这个因缘非常重要,我们下一世能否继续修行,就要看今生的修行基础。
“即不用参善知识”,像这样的人,不需要依止善知识。
“此即是生而知之”,这种人一生下来便已经觉悟。这个觉悟是上一世带来的,而非这一世学习所得,因此是“生而知之”。
人怎么可能一出生就有觉悟呢?这其实来自于上一世的闻思修行。如前所述,金银珠宝,房子、车子,衣服、包包,等等,这些睁开眼睛能看到,一闭眼就看不到了;而我们现在的修行,不管睁眼、闭眼,下一世必定还会跟随着我们——将来这些因缘会合时,如果因缘殊胜,说不定没有上师自己也能证悟。
“胜学也”,超越、胜过了普通人这一世的学习。这种无师自通的人,他生生世世累积、沉淀下来的智慧,远远超过一般人一生短短几十年的学习。
若未悟解,须勤苦参学,因教方得悟。
“若未悟解,须勤苦参学”,如果没有开悟,就不要异想天开,还是老老实实、点点滴滴地去做。一定要努力用功,不能想学即学,不想学便不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因教方得悟”,为什么要勤苦参学?因为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需要善知识的引导、教育才能够证悟。
无论是印度佛教,还是藏传佛教、汉传佛教,整个大乘佛教的证悟方式可归纳为两种:
一种根本不需要学习,一出生便具备了证悟的条件——就像现在许多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一样,只不过这种内在财富不是来自父母,而是来自于上一世的自己。因此,这一世依靠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便能够“言下大悟”。
惠能大师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连字都不识,每日以砍柴为生,但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文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一听到《金刚经》即生起一种无比震撼的、证悟的觉受。而其他一些高学历的知识分子,无论是别人诵或者自己念,听多少遍也没什么感觉。人与人之间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这就是过去有积蓄和没有积蓄的区别。
另外一种则不具备这样的先天条件,一切都要靠自己这一生的努力,这样也可以一步步地逐渐证悟。尽管这一世不是富二代,但这一生创造的财富,下一世可以继承,未来我们同样有机会成为富二代!也就是说,即便是一个根机普通的人,通过自己努力学习和虔诚地修行,一样能够证悟!
米拉日巴尊者依止上师刻苦求学的故事,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我们虽然做不到尊者这样,但是他的万分之一、千分之一,或者是百分之一的努力应该拿得出来。为什么?因为我们不是“生而知之”者,所以需要在善知识的教导下精进地修学!
达摩祖师讲的大多是高大上的境界,对于平时用功、努力这些方面说得很少,而在这部经里,他苦口婆心地说,不要虚度人生,要抓住机会!既然他这么强调,说明这件事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一点!
若自明了,不学亦得。不同迷人,不能分别皂白,妄言宣佛敕,谤佛妄法。
“若自明了,不学亦得。”如果自己能够明了,这种人当然可以不学,因为不学也可以得到。
“不同迷人,不能分别皂白”。“迷人”即普通人;此处“白”指胜义谛,“皂”指世俗谛。意思是,这种人前世的基础和根机非常好,跟普通人不一样;普通人没有什么根机,不学的话,根本分不清什么是胜义谛、什么是世俗谛。
“妄言宣佛敕”。“佛敕”,佛的教导、教诲。“迷人”没有证悟,根本不懂佛的意思,却谎称自己已证悟且精通佛法,随口乱说,以致误导他人——这完全是自欺欺人的行为。
“谤佛妄法”,结果就是毁谤佛法、曲解佛法。因此,如果自己没有学好,没有证悟,就不要随便乱讲。
如斯等类,说法如雨,尽是魔说,即非佛说。师是魔王,弟子是魔民,迷人任它指挥,不觉堕生死海。
“如斯等类,说法如雨”,这种妄言之人讲起佛法来,就像下雨一般畅快,但所说的内容都是错误的。比如,佛经里讲心的本性是佛,烦恼即是智慧,他却说,“虽然佛说心的本性是佛,但这个不可能”,或者“烦恼不可能是智慧,我知道这不是佛的本意,佛另有它意”,等等。
佛教历史上有这样的人,他们把佛经中最深奥的内容,以个人的想法妄加揣度,然后错误地解释给其他人。这样算是什么呢?
“尽是魔说,即非佛说”,像这样的邪师,无论他口中说得如何动听,因为完全误解了佛经的内容,所以都是魔说,不是佛法。
大家不要把“魔”理解为魔鬼,凡是对解脱制造障碍,给我们修行制造违缘的行为、语言、物质等,都叫做魔。
“师是魔王,弟子是魔民”,这样的“善知识”是魔王,他的跟随者就是魔民。
“迷人任它指挥,不觉堕生死海”,有智慧的人当然不会跟随这样的邪师,没有智慧的人则任其摆布。这些人不知道这样追随的后果是什么,沉沦于生死轮回的苦海而不自知。就像有些人非常相信神通、鬼通等,这类追随者人数众多,而且非常顽固不化。即便佛亲自告诉他们这样不对,似乎一时也无法改正过来。
但是不见性人,妄称是佛;此等众生,是大罪人,诳它一切众生,令入魔界。
“但是不见性人,妄称是佛”,这些没有证悟的人,妄称自己是佛。
“此等众生,是大罪人”,这样的人是大罪人。为什么?因为他们故意曲解佛法的内容,尤其是将最深奥的佛法要义改换成自己的一套说词,这叫做破坏佛的法身,其罪过不可思议。
其他像摧毁一座寺庙、一尊泥塑的佛像,或者一本纸质的佛经,大家也觉得罪过很大,但这些与法身并无太大关系,所以严重程度不及前者。
“诳它一切众生,令入魔界”,他们欺骗了一切众生,令其堕入魔界。
若不见性,说得十二部经教,尽是魔说;魔家眷属,不是佛家弟子。既不辨皂白,凭何免生死?
“若不见性,说得十二部经教,尽是魔说”,假如自己没有证悟,然后故意曲解佛经最深奥的内容,那么,无论表面上做得再好、说得再好,实际上已经造成了严重的错误,罪过极大,因此“尽是魔说”。
“魔家眷属,不是佛家弟子”,追随他们的人是魔的眷属,不是佛家弟子。
“既不辨皂白,凭何免生死?”他们连胜义谛和世俗谛都分不清楚,怎么可能了脱生死?
所以千万要注意,一定要找到标准的善知识,若是跟错了人,便一错千里,永远无法回头!关于依止上师,藏传佛教中有专门提到依止前如何观察上师,这个非常重要。
不仅是藏传佛教,达摩祖师在此也讲得非常干脆利落,他说这样的“善知识”是魔王,他们的追随者是魔民,这些都是魔!措辞如此严厉,足以说明后果非常之严重。
总之,如果自己不能证悟,就必须要依靠善知识,但对这个善知识一定要仔细观察,不能随便依止,否则后果极其严重。密法在上师的标准和依止的方法等方面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此处的文字虽然不多,但内容与四加行、五加行完全一致,只不过后者将这些内容展开论述而已。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