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为了快乐 — 前行修持指引》7 导言 2

导言 — 调整你的心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著

 

心灵修持会不断地改变

不论你是日常修「止」,或是长期闭关, 你的修持一定会不断地改变,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体验。例如,你可能会发现在早晨心智清晰,到了下午却昏昏欲睡——这是所有人类所受的苦,由于我们都陷在身、语、意三个硬壳中,因而受到五蕴(five skandhas)与五大(five primary elements,五大元素)所支配之故。

或者你也会经历情绪在两个极端之间震荡,例如,周二晚上你情绪稳定又快乐,但到了周三早上脾气却变得极为暴躁,甚至连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都会令你感到不愉快,这些状况都会在某些时候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又如今天令我们感到鼓舞的事,明日则会让我们气馁;今天令我们伤悲而决心出离世间的同一件事,改天又会是令我们一头栽进娑婆轮回深渊的原因。这些让情绪摆荡的罪魁祸首,就是完全依赖于五大的「蕴」(aggregate)。因此,我们的修持完全无法持续而连贯。正因为缺乏连贯性,所有的修行者——特别是初学者——更应以各种方式激励自己去修持。如同我们不会只给婴儿一个玩具玩耍,同样的,修行者也不应只以一种修持方式来自我设限。如果某一天,你觉得声闻乘的教法可能有助于厘清出离的利益,你绝对就应当去运用它。也许明天你发现,思惟现象如幻的本质更具启发性,因为它让你了解几乎没什么事物可以出离,你也应该毫不迟疑地去运用这个见地。你要善巧地以此时、此刻对自己能产生作用的方法修持,而不要限制自己,因为对初学者而言,对修持培养出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发现一、两种修持对自己最有效,你就应该专注于其上。这有点像迁居到城里去,一开始你到处游走,在住家与工作的地点之间尝试各种路径,直到终于找到最方便的一条路径后,才固定下来。

还有某些时候,任何寻常的逻辑都起不了作用,即使最明显的事实,像是「死亡迫在眉睫且无可避免,一切众生——包括朋友、家人,甚至是自己,都无法逃避」,你都无法接受。当你的心被这种顽强的愚痴占据时,你应当向上师、佛、菩萨祈请,请求他们帮助你能真正接受「死亡无可逃避」的事实。而且切勿落入圈套,以为必须先学习厌弃轮回,并培养强大的「出离心」,才能做这种祈请。伟大的蒋贡∙康楚∙罗卓∙泰耶((Jamgӧn Kongtrul Lodrӧ Tayé)曾说:「不论任何事情你都应该依赖上师,包括加持我们不再渴望轮回。」事实上,我们甚至应当祈请上师,请他让我们不忘祈请。

在修行者之间常有一种很普遍的误解,总以为如果要认真地修持,就必须移居到加德满都或某个洞穴里,然后修持就会自动完成。事实并非如此,你只要看看目前住在加德满都的学佛者,就能了解地理位置并不保证心灵的进步,这些佛法浪人有的已经住在加德满都三十多年了,然而他们却未曾有所改变。他们的心和当初到达时同样的僵硬,有些人还每况愈下。他们还是背负着一般人都有的世俗垃圾,却以「佛法修行者」之名来伪装。虽然这种伪装不难看破,可是一旦被识破,他们便无法承受这种屈辱。因此,你可以确定,为了能有效地修行而离家出走是不必要的。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