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四千问》29 学修佛法与日常生活(7)

《八万四千问》学修佛法与日常生活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佛教不是逃避现实,是从我们误认为是现实的那种幻觉中逃离。

 

10.除了正确的动机和为之外,对于商、政治家、演员、乐家以及其他等,有没有些具体的修持法,例如念诵某个咒?

有很多好的修持方法。对于那些还不是佛教徒的人,我建议他们每天拿出一点时间,哪怕只是短短三分钟,真正地独处并安静地冥思。在此期间,应该关掉手机、不管邮件、不看电视、不读杂志,也不回应其他人的要求。所有那些日常的事情都不要去做,只是安静地坐在某处,并观察你的身体。你曾有意识地注意到自己有两条腿吗?我知道理论上你知道,现在只要直接地、有意识地留心并观察它们。你记得自己上嘴唇的右边有一颗痣吗?

或者有一天,你可以不观察身体,而代之以静观自己的感受。你可能会感到焦虑、激动、困倦或者厌烦。不要做任何判断,只是观察。这种每天几分钟的安静注视与观察每个人都能做,我真的相信,这将带来很大的帮助。

如果你是个佛教徒,当然你可以用很多佛陀的教授来提醒自己。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那么提醒自己其他人也像你一样有情感、贪欲等问题,并且生起良好的动机,例如发愿对世界有所助益。

如果你想念诵什么的话,缘起咒总是很好的:

嗡耶达玛玛黑德抓巴瓦黑敦得堪达塔嘎多哈雅巴达得堪匝友呢若达诶旺巴德玛哈夏儿玛纳梭哈。

(嗡耶达儿玛 嘿德扎巴哇 嘿登得堪达塔嘎 多哈雅巴达 得堪匝友呢若达 诶旺巴德 玛哈夏儿玛纳娑哈)

 

11.我们有时作繁忙,且需要不断与许多世故的交往,在这样的活状态下,还能修佛法吗?

完成自己的日常工作而不被染污,就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一样。实际上,莲花也让泥水变得更漂亮。

我们中的一些人,由于某些原因,承担着与人交往的工作或者责任,为此需要穿着讲究,去奢华的餐馆,并去做些徒劳的事。修行者知道这一切都毫无意义,但还是会为了某种更高目的而去做这些事情,比如是为了利益他人,或者至少因为这就是你的工作。知其荒谬的同时而去做,佛教徒称之为方便法门。

很多时候,修行者会像一个伤者混迹人群那样去和别人交往,总是会小心提防,不落入人们的游戏,但也不让他人烦恼。参与他们的游戏,但不沉迷其中,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设法启迪人们的灵感。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