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四千问》59 活佛体制与转世(1)

《八万四千问》 活佛体制与转世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有时候我宁愿在城市的某个地方重生为妓女,那样我可以避开所有这些精神物质主义的贪腐而利益众生。

1. 仁波切,您下来就是佛教上师,所以般都对您是如何被抚养长常好奇。可否给我们讲讲您的童年?

按理说我应该是蒋扬钦哲确吉洛珠的转世,但我并不确定。因为对于蒋扬钦哲确吉洛珠和他的前世蒋扬钦哲旺波来讲,没有转世为更好的人,或者至少是同等的人,是一种耻辱。如果我真的是蒋扬钦哲旺波和蒋扬钦哲确吉洛珠的转世,那么,他们证悟的功德确实已经耗尽,所有烦恼和坏的一面都回来了。因果规律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不论怎样,不管真假,我无法摆脱蒋扬钦哲转世之名。我用了“无法摆脱”这个词,因为我不能撤销它。即使我撤销它,它依然会在那里。很不幸,它看上去没有有效期。

祖古(Tulku)[1]”这个词的意思是“化身[2]”或“化现的形式”。事实上,在大乘佛教的教授中,可以找到很多祖古化现的概念。菩萨化现为鸟儿、蝴蝶、国王、王后、政客、商人、桥梁、风扇、钢笔——各种各样的事物。在所有祖古中,最为至高无上的就是释迦牟尼佛,因此我们把他称为“无上化身”、“无上祖古”。

当讨论化现时,我们关注的是受众,化现是为他们化现的,因为如果没有受众,化现就没有用处。虽然“祖古”这一概念源自大乘佛教的基本哲学,但最近这个词也被用来指西藏活佛,这时必须非常谨慎,因为我们讨论的是一个不太一样的概念。

西藏的活佛系统是一种制度。所以这有点像“民主”和“民主党”这两个词,民主按说是很好的,但未必所有民主党成员——统治美国的两个党派之一的成员——都一定是好的。

西藏喇嘛所使用的“祖古”一词起源于“化身”这个非常神圣的概念。这个系统有它自己的目的,特别是在西藏这样的地方,很久以前,宗教机构——特别是佛教机构——在西藏社会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寺院是政治、经济乃至艺术、医药等方面重要活动的核心要地。有很多很多的人依赖那些寺庙。

所以,这其实是很有趣的现象。例如,西藏的甘丹寺有着在现代人观念中最为健全的活佛体系之一。在他们的体系中,“甘丹赤巴”是很高阶的喇嘛,是根据其功德、受过的教育、做过的事和完成的修炼而遴选出来的。所以很多甘丹赤巴都是通过一步步攀登阶梯而到达最高法座的人。此外还有萨迦和敏珠林家族,他们是通过家族传承的系统来运转。还有噶玛巴[3],众所周知的西藏活佛的概念就是从这里产生的。

严格从大乘观点来看,不能说这些经过认证和坐床仪式的活佛就是更加真实可信的活佛,而那些未认证的,比如示现为鸟儿、蝴蝶、狗、猎人和妓女的就不是活佛。

事实上,更有可能的情况是相反的——他们(鸟儿、蝴蝶、狗、猎人和妓女)是真的活佛,而坐在法座上的却不是。我们必须记住,所有系统都可能产生腐败。虽然甘丹赤巴系统看上去确实是最不容易腐化的系统,但我们知道,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腐败。

当一个法座或者传承变得非常有影响力,事情就会变得浑浊不清、容易腐化,因为精神的影响力一直是很大的。与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相比,佛教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可谓微不足道。但是精神力量可以是非常强大的!教皇、红衣主教或主教可以做非常广大的事业。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西藏,虽然规模要小很多,却还是有相当的影响力。例如,很多寺庙里的法座,尤其是年代久远的那些,也有着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影响力,因为这些世俗的影响力与精神的影响力是相关的。实际上,世俗世界中的行动常常是伴随着良好的意愿和目的而发起的。

蒙古人和满族人致力于寻觅精神的加持和教法,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成为了伟大喇嘛们的护持者。然后他们供养了印鉴、权力等,于是一些喇嘛就成为了元朝与清朝的御用祭司。对普通人来讲,这些事情成了很重要的现象。如果满族人供养佛陀一枚印鉴或印章,我想佛陀不会被打动,因为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们的大老板,他离开了皇宫,既没有法帽也没有印鉴。

然而,历史上也有一些了不起的活佛的行迹。例如,贝玛·勒遮·嚓[4],藏王赤松德赞的女儿贝玛·萨[5]转世,他往生时还有一些佛法的传授尚未完成,于是告诉弟子:“五年以后我会回来,那时,你必须把我的教授还给我。”果然,作为龙钦巴尊者,他回来了。类似这样的事情非常精彩,令人惊叹。

我听说在中国四川,有一尊大佛是由同一位僧侣的三次转世建成的。像那样,历史上活佛曾做出过很多非凡的贡献,而事实上这些活佛不一定有高级的头衔。

经过很多年,活佛的体系变得越来越腐败。现在它是如此腐败,几乎不能发挥什么作用。如果一个人有点儿理智的话,他甚至都不会声称自己是活佛。

2.仁波切,您提到,个上师不仅需要具有广博的佛教知识,也应该真切地理解众的痛苦。您是如此受欢迎,因为您好像就是我们当中的员,点也不遥远。在您的人生中,您认为是什么让您懂得您的弟们,理解他们的欢乐和痛苦?

我不确信我能理解人们的痛苦。我希望我能理解,我真的想理解,并且我认为,任何一个负责任的佛法老师都应该理解。这很重要,事实上这可能是一个老师应该知道的最重要的事。医生必须知道病人的症状,否则这个医生就没有用处。

我希望自己不仅能够了解人类的痛苦,而且了解所有众生的痛苦,并且不仅了解,我希望自己还可以有同情心与同理心。老实说那并不容易,我一直以来也没能做到。一次在摩洛哥,我看到一头小驴拉着货车,车上有很多行李。只是那一瞬间,我想到这头小驴可能是我前世的姐妹。然后我给了小驴一些水果,小驴吃掉了。离开小驴时,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今生最后一次看到她,因为那是在摩洛哥中部的一个集市上。那天晚上,我在想,小驴现在会在做什么呢,她的主人对她好吗,等等。然后第二天清晨来临,该吃早餐了,她就被遗忘了。有时候,当我看到自己拍摄的小驴的照片,我感到有点悲伤。我希望这样的感觉来得再频繁一些,然而没有,我的心已经变得像连环杀手的心一样麻木。

  • [1] 祖古(藏Tulku):活佛的同义词,字面意思为化身(Nirmanakaya),但通常指转世的喇嘛(上师)。
  • [2] 化身(梵Nirmanakaya):化现之身,变幻的形象。佛的三身之一。证悟的这个面向能被所有凡夫所见。
  • [3] 噶玛巴(Karmapa):噶玛巴活佛,噶玛噶举派的最高活佛,藏传佛教史上历史最悠久、转世最多的一大活佛系统。噶玛巴的法脉传承从第一世噶玛巴杜松虔巴(Karmapa Dusum Khyenpa,1110-1193)开始,一直不间断地传承至今。
  • [4] 贝玛勒遮·嚓(Pema Ledrel Tsal,八世纪):贝玛·萨的转世,龙钦巴尊者的前一世。莲花生大士在八世纪授予贝玛·萨心髓教法(Nyingtik Teachings)。贝玛·勒遮·嚓发掘了空行心髓教法(Khandro Nyingtik Cycle),并传授给他的主要弟子嘉·仁真(Gyalse Lekden)。贝玛·勒遮·嚓转世为龙钦巴(Longchenpa),并从嘉·仁真那里接受了完整的空行心髓教法。
  • [5] 贝玛萨(Pema Sal,十三世纪):藏王赤松德赞的女儿。当她在八岁死去时,莲花生大士将她复活,并授予她心髓教法(Nyingtik Teachings)。依喜措嘉将这些教法作为伏藏保存起来。几世纪后,贝玛·萨的转世贝玛·勒遮·嚓(Pema Ledrel Tsal)发掘了空行心髓教法(Khandro Nyingtik Cycle),而他的下一世是龙钦巴(Longchenpa)。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