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悟者的100句心髓 — 顶果钦哲法王讲述 (六)

上师是一切加持之源,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之总集。《修行百颂》是十一世纪的伟大学者帕当巴桑杰的心灵证言,由顶果钦哲法王加以论释。其意义深奥又简明易懂。诚挚认真的修行者将发现,这些偈颂中的所有教导,都是正统佛法修持不可或缺的精髓。

11

你出生那天,死亡便开始接近,

听瑞的人们啊,

切记,没有任何时间是可以挥霍浪费的。

婴儿的诞生乃天下一大乐事。然而,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阻挡婴儿逐步迈向死亡的过程。在他的一生当中,无论他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方向,没有任何事物能够让他免於一死。俗话说:“太阳渐行渐远,西山之阴影则渐行渐近。生命愈是开展,死亡愈是逼近。”

当婴儿成长为青少年,他仍然认为自己来日方长。这真是大错特错!不断地把事情延后再做是愚蠢无知的。死亡可以在任何时刻降临。每一次呼吸,就更加趋近死亡一步,如同一支被领进屠宰场的动物,每走一步,就离死亡愈近。

今生只有一次;来生则无可计数。切勿牺牲无数的来世,来追求今生虚幻的安乐。如果我们日复一日地忽视佛法的修持,在死亡的时刻,我们将懊悔万分,而且为时已晚。一个垂死之人能够开始修行吗?当下即是献身於修行的时机。在死亡时刻,修行的觉受是唯一能够帮助我们的事物。

  12

从根本而言,没有所谓的迷妄,它的生起只是暂时的,

听瑞的人们啊,

检视造成迷妄生起的原因的本质。

无论你多么努力地擦洗黑炭,都无法把它洗成白炭。我们可以想象无明是自性的一部分,如同黑色是煤炭的一部分。果真如此,无明和迷妄就无法被根除。事实上,无明和迷妄不具有任何真实的存在。它们无法改变我们本俱的自性–佛性。佛性如黄金般纯然且不受改变。无明至多可以暂时遮蔽佛性,但佛性本质却不会改变。

在某些因缘之下,无明暂时形成,一如天空的云朵,暂时遮蔽了太阳的灿烂光辉。但当我们飞向云朵,进入云朵之时,却无法触摸到云朵。在这之前,云朵不存在,最后也将消逝在稀薄的空气中。至於太阳,则从未改变,完全没有受到云朵的影响。

无明制造的障蔽是偶然生起的,是短暂的,是无可执取的。它们无法改变或影响我们的本然自性,也不是本然自性的一部分。无明,一切迷妄之根源,诱惑众生进入轮回。然而,无论无明看似多么坚实,它也从来不具有一丝一毫的实相。既然无明从未生起,那么它也无法存在,更别说去止灭它的存在。一旦对於空性的了悟去除了无明的障蔽,成佛之自然本质将显现。一旦风吹散了云朵,从未停止照耀的太阳将显露出来。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