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的奥秘(25/29)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观自在菩萨!
顶礼全知麦彭仁波切!
顶礼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尊!
丙五、应在自心上观察而认识过失
若能如是观相续者,诸先觉云:此因果时,校对正法,全不符顺,于此乃是我等错误,全无解脱。
如果能按上面那样来观察自相续,就可以照见平日三门与因果相违的过失。诸先觉说:“在修学因果法门时,以自相续对照正法,就会发现自相续与正法完全不符合,这些就是我们的错误,凭这种相续是不可能有解脱的。”
“若能如是观相续者”是连接语,即指上文所说:“对于缘起二业及诸因果发生定解,一切昼夜观察三门”,亦即在了知黑白业果的种种差别之后,应进一步观察自己的身口意何处为善、何处为恶。以造业的善恶轻重,就能决定将来是堕是升。
“诸先觉云”:这是以过来人的话语启发后学,应当这样趣入自觉之中。“此因果时”:修学业因果之时。“校对正法”:以自相续和正法互相对照。“全不符顺”是校对结果,即:正法说应当如是修持安乐之因,但自己却不修持;正法说应当励力断除这些苦因,自己却不远离。就像这样,二六时中如法之处少得可怜、非法之处刹那不断。因为如法极少的缘故,而说“全不符顺”。
“于此乃是我等错误,全无解脱”:这时,才真正有了自知之明,认识到这些都是自己的错误。凭这种相续,解脱根本没有希望。如果不从这里改过自新,决定堕落恶趣。
下面进一步显示智愚之别,以劝诫学人察过知过:
校对业果,是观顺否。若以法校自相续时,全无符顺,而能至心了知如是,是为智者。《集法句》云:“若愚自知愚,是名为智者。”
对照业果,是为了观察自相续和法符不符合。如果以法对照自相续时,发现完全不符合,而能够至心了知自己的现状,这就是智者。《集法句经》说:“如果愚者自知愚痴,就叫智者。”
若校法时,与法乖反,犹如负尸[1],自妄希为法者、智者、净者极顶[2],是为下愚。《集法句》云:“若愚思为智,说彼为愚痴。”
如果以法衡量时,发现自心和法就像背尸体一样完全相反,却还妄自希求成为修法者的极顶、智者的极顶或清净者的极顶,这是下愚之相。《集法句经》说:“如果愚人自以为有智慧,这就叫做愚痴。”
以上两种人虽然都是“与法全无符顺”,但是却有智愚的差别。这是从什么角度安立智慧和愚痴呢?对照两段论文,就可以明显看出:同样是有浑身过失,一者能至心了知,另一者却无自知之明,还妄想做大人物。这就是智愚的差别所在。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就是智者,便有改过自新的机会。无自知之明,自吹自擂,就是愚者。因为无惭无愧,将会一天天沦为禽兽而不自知。
下面举例说明:
佛世时,一位比丘说:“我是一位故意造堕罪的愚者。”世尊听到之后,说:“若愚自知愚,是名为智者。”
民国弘一大师在一次演讲中示现说:“到今年一九三七年,我在闽南居住,算起来首尾已是十年了。回想这十年之中,我在闽南所做的事情,成功的却是很少很少,残缺破碎的居其大半。所以我常常反省自己,觉得自己的德行实在十分欠缺!因此,近来我为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二一老人’。什么叫‘二一老人’呢?这有我自己的根据。记得古人有句诗:‘一事无成人渐老’,清初吴梅村临终的绝命词:‘一钱不值何消说’,这两句诗的开头都是‘一’字,所以我用来做自己的名字,叫做‘二一老人’。”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大师的真诚,正好对论中“而能至心了知”做了很好的注解。
《竹窗随笔》中有一篇题为“愚之愚”的短文,其中讲到:世人以不识字、不懂事为愚,这当然是愚,但不是愚之愚。读尽五车书,无字不认识,收尽万般巧,无事不能做,乃至于谈玄说禅,无不贯通,但是推究他的真实之处,却是颠倒迷惑,反而被上面所说的愚者取笑,这不是愚中之愚又是什么?这就说明了下愚之相,哪种相呢?就是不懂装懂。不懂是愚,不懂装懂是下愚。不知自己有过是愚,明知有过还妄自尊大,这是愚中愚。比如:一个人没有中医的真传和实践,连一些简单的病症都没有能力治愈,只会高谈理论,还自称是名医,这就是下愚之相。
为了避免沦为下愚,下面教诫说:
故其极下,亦莫思为于法已解。
所以,至少不要自认为对法已经了解。
此处,必须辨别清楚“仅仅字面上的了解”和“在自心上真正认识”的差别。“莫思为于法已解”:不要将字面上的了解——能记能说,当作是“在自心上真正认识了法义。”比如,一位电子专业的学生,可以把电子学教科书中的公式、定理、线路图等记得滚瓜烂熟,讲得头头是道,但如果他从未实际组装过一个电器,那就不能算是真正懂电子学。因为,他只是简单地在语言和符号上重复而已。
再回到业果这个主题上来说:
理证:业果(有法)必须在自心上认识,因为仅仅凭外观上了知,不会产生真实决定的缘故。
比喻:学习木工,只看是学不会的,必须实际操作才会通达。学医只看文字是学不会的,必须实地行医才会通达。
以这样来推,我们口中虽然高谈大中观、大手印、大圆满、大禅宗,但很有可能是在下愚的状态中故弄玄虚、自欺欺人。所以,这个教诫很深。
以下,引语录说明:真正反省的人对自己是何种认识。
又博朵瓦则引此《本生论》文观察相续,如云:“虚空与地中隔远,大海彼此岸亦远,东西二山中尤远,凡与正法远于彼。”此说我等凡庸与法,二者中间如彼诸喻,极相隔远。此颂是月菩萨从持善说婆罗门前,供千两金,所受之法。
博朵瓦也引《本生论》的论文,承许必须观察自己的相续。比如《本生论》说:“虚空与大地中间相隔极远,大海东西两岸也是相隔遥远,东山和西山相隔也远,但是凡夫与正法的距离更为遥远。”这是说,我们凡庸和正法的距离,就像这些比喻所说一样极为遥远。这一颂是当年月菩萨在持善说婆罗门前,供养千两黄金所得受的妙法。
朵垅巴亦云:“若有观慧而正观察,如于险坡放掷线团,与法渐远。”
朵垅巴也说:“假如有观慧而真正做观察,就会发现自己的心和正法越来越远,就像在陡峭的山坡上放置线团,将会越滚越远一样。”“观慧”:能观察自心相续与正法是否相应的智慧。
《了凡四训》说:“吾辈身为凡流,过恶猬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心粗而眼翳也。”凡夫心粗而没有观察的智慧,常自以为与法相应,其实这是愚者之相。浑身是病却自以为无病,这是无明,是对自己身为凡夫的自性毫无认识。相反,有了观察的智慧,越仔细去观察,越会发现自己过恶众多。看到自己一无是处时,才会真正害怕,知道应当惭愧、应当用功。
丙六、思已遮止恶行之理
如是思已,遮止恶行之理者。
“思”是前提,“遮止恶行”是思后止恶,或者“思”是察过知过,“遮止恶行”是改过。“不思”便不知自己的过恶何在,则过从何处改、善从何处修呢?所以,必定是在自相续上以法衡量,察出过恶之后,才能遮止罪恶。
古代的大贤人蘧伯玉,在他二十岁时,已经觉悟到以往的过错而完全改正;到二十一岁时,才知改得不彻底;到二十二岁时,回顾二十一岁,仍然像在梦中一样。这样年年改、月月改,改到五十岁时还知道四十九年的过错。我们应当这样常常察过知过,然后改过。察出一分恶,就用功遮止这份恶,这样才能真正离苦。六祖大师在《坛经》中说:“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又说:“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改过必定会引生智慧,袒护自己的短处而不遮止,这就不是贤者。)
下面正式宣说止恶的方法:
如《谛者品》云:“大王汝莫为杀生,一切众生极爱命,由是欲护长寿命,意中永莫思杀生。”谓十不善及如前说诸余罪恶,发起意乐,亦莫现行,应修应习,应多修习,静息之心。若未如是遮止恶行,虽非所欲,然须受苦,任赴何处,不能脱故。
遮止恶行的方法,就是数数修习防护之心。如《谛者品》所说:“大王,你不要杀生,因为一切众生对自己的性命都极其爱惜,因此你想爱护众生、使众生长寿的话,不仅不能杀,即使杀生之念也永远不要生起。”这是说,对十不善业及上述其余种种罪恶,连意乐也不应让它现行,而且应多修习止息罪恶之心。如前文所说,业是由事、意乐、加行和究竟组成,既然业是由意乐所发起,修时也应当从这个根本上防护,也就是应多修静息之心,遮止心中造恶之念,这样才能清净。
为什么要多修静息之心呢?论中说:如果不这样遮止恶行,虽然不想接受痛苦,但是由于恶业力的缘故,必然要受苦。不论到哪里,业始终随身而无可逃脱,以权势、金钱、避难处等都无法遮止。所以,要能离苦,只有止恶这一条路,不可能另有侥幸。
理证:罪业(有法)意乐才刚发起时便须遮止,因为由此意乐,虽然不愿接受痛苦,但也将会引发的缘故。
比喻:对于毒性剧烈的毒品,才刚生起想喝的念头就必须遮止。
下面引公案说明:
有一次,施主供养格西们酸奶。奔公甲格西排在行列中间,他见施主供养了前面的人不少酸奶,就动念头:“轮到我这里时,恐怕就得不到了!”这时,他马上观察到自己的念头不对,就自言自语地说:“像你这种比丘对喝酸奶具有这么大的信心!”随即把碗反扣过来。等到施主供养他酸奶时,他说:“我已喝过,不愿再享用。”
又有一次,施主前去拜见他。那天上午,他在三宝所依前陈设庄严供品。当时,他观察到自己是为了在施主前炫耀,于是就向供台上撒了一把灰,自言自语地说:“你这个比丘,不要这样虚伪!”帕单巴尊者得知此事后,赞叹在后藏的所有供品中,奔公甲的这把灰算是最好的。
公案之中,奔公甲常常反观自心,一观察到心中有贪饮食、贪名声的念头时,当下便静息下来,遮止了恶行。《了凡四训》中说:“大抵最上者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
丙七、何取何舍
是故现前似少安乐,然果熟时,虽非所欲,泪流覆面而须忍受,如是之业是非应作。若受果时,能感受用无罪喜乐,如是之业是所应行。
我们事先要知道何者应作、何者应止。这一段即指出了取舍的标准。
论中说:因此,如果现前看似有一些安乐,但果报成熟时,虽然不想接受,也必须泪流满面地忍受,像这种业就不应造作。如果受报时能感得受用无罪的安乐,像这种业就应当行持。
总之,对于能感召未来痛苦的业应当禁止,对于能感召未来安乐的业应当精进。人应为自己的未来着想。如果没有因果的远见,往往会为了暂时的少许安乐,而毁坏未来生生世世的前途。所以,为了未来的福乐,应尽量断除恶业,竭力行持善业。
《集法句经》说:
往昔,佛走到一条河边,看见一位渔夫正在杀鱼,佛便问他:“你最怕什么?”他说:“我最怕痛苦。”佛说:“你不要做伤害有情的事,不要使众生受苦。使众生痛苦,你也无法获得安乐。”然后,佛说了下面这些话:
《集法句》云:“若汝怖畏苦,汝不爱乐苦,于现或不现,莫作诸恶业。设已作恶业,或当作亦然,汝虽急起逃,然不能脱苦。任其居何处,无业不能至,非空非海内,亦非入山中。”
《集法句经》说:“如果你害怕痛苦、不喜欢痛苦,那么无论在明处或暗处都不要造恶业。如果已经造下恶业或者将来造恶,那么在业力成熟时,即使你急起奔逃,也不可能逃脱恶业的苦报。不论你藏匿在何处,决定没有业所不能到的地方,非空不能到,非海不能到,也非山中不能到。”
又云:“诸少慧愚稚,于自如怨敌,现行诸恶业,能感辛楚果。”
经中又说:“对于取舍之处愚蒙的智慧浅薄者,对待自己就如同对怨敌一样地损害。他们现在所造的种种恶业,能感召未来苦楚的果报。”这样自损很不应理。真正想为自己创造美好未来的智者,应当按以下所说来取舍:
“作何能逼恼,泪覆面泣哭,别别受异熟,莫作此业善。作何无逼恼,欢喜意欣悦,别别受异熟,作此业善哉。”
“何种业在造作之后能生逼恼,令你泪流满面地别别领受它的异熟果报,这种业你不去作就很好。何种业在造作之后没有逼恼,使人内心安祥喜悦,别别地感受安乐异熟,这种业你去做就很好。”
下面这一颂有一段缘起:
往昔,王舍城中来了一位饿鬼,他对舍利子说:“圣者,我曾经是王舍城中的富商,因为悭吝而造下受生饿鬼的各种恶业,因此死后堕入鬼道。我很想让我的亲人对佛和僧众多作美食等的供养。”说了诸如此类的话。佛为了显示业果,而教诫弟子们:
“自欲安乐故,掉举作恶业,此恶业异熟,当哭泣领受。”
“自己本来想要希求安乐,却在放逸之中造作身口意的恶业。须知业无虚弃,这个恶业的异熟果,将来自己是要哭着领受的。”
又云:“恶业虽现前,非定如刀割,然众生恶业,于他世现起。”
经中又说:“虽然现前造恶业时,不一定像刀割般受苦,但这个恶业在后世决定会现起惨烈的苦果。”比如:现在杀鸡,造业时并无大苦,但将来业力成熟,堕入众合地狱、被两山夹逼时,全身一切孔穴都会血流涌注,惨不忍睹。
“由其诸恶业,各受辛异熟,是故诸众生,于他世了知。如从铁起锈,锈起食其铁,如是未观作,自业感恶趣。”
以诸恶业,决定会别别感受痛苦的异熟,所以众生在他世才知道果报的严厉。就像一块铁生锈,最初虽不明显,但铁锈一旦扩散开来,就会把铁完全侵蚀毁坏。同样,不观察而造恶业,将因自业成熟而不得不感生恶趣。”比如:盗用常住财物,相续中因此生起罪业染污,如果不励力忏悔,这个罪垢一直增长,最后会把相续完全毁坏,根身器界完全变成地狱的苦相。论中将这个过程比喻为“如从铁起锈,锈起食其铁”。
以上都是告诫行人应知果慎因。如果造某种业时,暂时似乎安乐,而业果成熟时却须泪流满面地受苦,这种业应当禁止不造。比如:平民与王妃私通,暂时似乎快乐,但最后却须哭着接受酷刑的惩罚,毁坏自己的身体与寿命。
丙八、引古德教授说明修行业果之合理
康垅巴谓朴穷瓦云:“善知识说,惟有业果是极紧要,现今讲说、听闻、修习,皆非贵重,我念惟此极难修持。”朴穷瓦亦云:“实尔。”
康垅巴对朴穷瓦说:“善知识仲敦巴曾说,唯有业果极为紧要,可是现今人们对业果的讲说、听闻和修习都不是那么重视,但我认为单单这个业果也是极难修持的。”朴穷瓦也说:“确实如此。”
“讲闻修习皆非贵重”:比如,现在宣说业因果时,许多人认为这里没有一个可修持的甚深之法,所以不论听闻或修习,都不见人们重视此法。
又敦巴云:“觉沃瓦[3]心莫宽大,此缘起微细。”
仲敦巴仁波切说:“仁者,你的心不要太粗大,这个缘起是很微细的。”这也告诉我们,取舍因果务必小心谨慎。心粗大,就不能细致地把握,依靠小的方面容易造成大过患。莲花生大士也教诫说:“见解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要比面粉细。”如果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这样放逸而行,也是业果愚的表现,说明对细微业果不重视。
朴穷瓦云:“我至老时,依附贤愚。”
朴穷瓦说:“到了年老时,我是依附《贤愚因缘经》而修行的。”
霞惹瓦云:“随有何过,佛不报怨,是方所恶、宅舍所感,皆说是由作如此业,于此中生。”
霞惹瓦说:“不论有何种过患,佛从不抱怨这是因地方所导致的过失,或是因舍宅所感召的过失。佛都是说:这是由于造作如是业,所以从中产生如是果。”意思是,佛陀唯说业果。既然佛都处处以业果来说明、决定,作为佛弟子的我们,平时看待一切现象、希求一切乐果,也应唯一缘业果来思惟、抉择、修持。
理论:业果(有法)理应按照古德教言而取舍,因为你必须取舍因果,而古德教言又是对业果获得定解的词句之故。
比喻:世间耕种等方法,必须遵循老人们所传的经验。
以上总示宣说完毕。
[1] 负尸:比喻相违之意。藏地风俗,背尸体时,尸体脸部应背向背尸者,不能面对着背尸者的后脑。
[2] 极顶:顶峰、高层次。
[3] “觉沃瓦”是尊称。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