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前行
第十二章 上师瑜伽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著
金刚乘修法的目的是为了转化我們的显相,在前行的修持里,尤其是在「上师瑜伽」中,我们开始这种转化。为此,几乎所有的前行传承都会建议我们把修行之处转化为净土,把自己由凡夫、不净之身转化为清净之身。
如果你修持《龙钦心髓前行》的「上師瑜伽」,你就观想自身为金刚瑜伽母(Vajrayogini)。为何是金刚瑜伽母呢?因为在初次踏上修行之道以及登达巅峰之两者之间,我们将会在某一时刻证得心的本性,在此之后,我们成为集聚上师加持的法器。做为更有效引请这些加持的方法,同时也是为了召唤吉祥之缘起,你自关为女性本尊(金刚瑜伽母)的庄严身形。
(以下观想的细节是依据《龙钦心髓前行》,与你所遵循的不同前行传承可能有所差异。)
观想
观想自身为金刚瑜伽母,你周身呈红色,右手挥舞着一柄弯刀,左手持着嘎巴拉。你面呈半忿怒相,美丽且苗条,身体以精美珠宝做嚴飾,穿著虎皮裙,佩戴骨飾。你的三只眼睛凝视虛空中一朵十万瓣莲花,莲花中央有橫置的日轮,其上有月轮。
端坐於月轮之上的是你的根本上师,他是所有皈依之源与诸佛本质的体现,以莲花生(Padmakara)之相示现。他看起來不像凡人,毫无衰老或缺憾之相。相反的,他年轻、庄严又生气勃勃,身上穿着王袍。
莲花生大士——你的上师——坐在一轮巨大球形的彩虹內,周围环绕着以赤松∙德赞王(King Trison Deutsen)为首的二十五位弟子,其外又环绕着百万彩虹光球。上师头顶上的虛空中,端坐着所有大圆满(或大手印)传承的大成就者,包括无垢友(梵Vimalamitra)【译注30】、智经(梵Jnanasutra)【译注31】、师利∙与哈(梵Shri Singha)【译注32】、极喜金刚(梵Prahevajra,即格拉∙多杰[藏Garab Dorje])【译注33】等;其间的虛空中,更充滿了各个传承的本尊、空行母与护法。所以,在整个广大的虛空中,尤其是你面前的空中,滿布如云般众多的皈依对象。当你凝视着皈依对象时,尽量观想他们栩栩如生地就在眼前,但一定要记住,就如同清澈而宁静的水面所呈現的满月倒影,他們并非真实存在,不论呈现在水面上的月影是多么清晰、明亮,它仍然只是一个倒影。在「上师瑜伽」中,集结端坐于你面前的皈依对象,都应该以这种方式呈现。
如果你修持大手印、萨迦派或格鲁派的前行,你很可能是观想上师为金刚总持,环绕着与所修之法相关的众多传承上师。其中的本尊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大手印前行中,胜乐金刚(梵 Chakrasamvara)就非常重要;而在萨迦派或格鲁派的前行中,主要的本尊是胜乐金刚、密集金刚(梵 Guhyasamaja)与时轮金刚(梵 Kalachakra)。
【译注30】无垢友是最饱学的印度佛教大师之一。他在九世纪时与莲花生大士和毘盧遮那(梵 Vairocana)譯師译师一同将大圆满教法传入西藏,并编纂、翻译了许多梵文经典。他的精要教法是《毘瑪心髓》(藏 Vima Nyingtik),是大圓滿「心髓」教法之一。
【译注31】智经是大圆满持明者表示传承中的一位大学者,是师利·与哈的弟子,他接受了师利·与哈赐予的整套口耳传承,以及所有属于《內深精要之秘密心要》(Secret HeartEssence of the Innermost Quintessence)的教导。
【译注32】师利·与哈,或称吉祥狮子,是大圆满教法传承的文殊友(梵 Manjushrimitra)的主要弟子和继承人。其弟子當中,有智经、无垢友、莲花生和西藏译师毘庐遮那等四位出众的大师。
【译注33】极喜金剛,他从金刚萨埵与金刚手菩萨处亲受了所有大圆满的密续、经典与口传,而成为人间第一位大圆满传承的上师。他的主要弟子是文殊友,莲花生大士也直接从其智慧身领受了大圆满密续的传授。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