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血脉论》释义(四)
— 慈诚罗珠堪布
3.佛性恒常在,因迷不得见
问曰:“既若施为运动,一切时中,皆是本心;色身无常之时,云何不见本心?”答曰:“本心常现前,汝自不见。”
“问曰:‘既若施为运动,一切时中,皆是本心。’”“施为运动”,指我们所有的行为,包括身体的运动,意识的运动等。“一切时中”,即过去、现在、未来所有时候。“皆是本心”,这里的“本心”要理解为心的本性、佛性。
这句话是弟子向上师提问:既然行住坐卧、吃喝玩乐等一切时候,佛性、光明的心都始终未曾离开我们,那么“色身无常之时”,当肉体消失、死亡之际,“云何不见本心?”为什么仍然看不到自己心的本性呢?
在佛经里有很多这样的比喻。比如,将一盏灯放在壶中,从外面看不到任何灯光,但若是某天把这个壶砸碎了,里面的光就会照射出来。所以提问者认为,既然佛性就在自己的肉体中,而现在无法看见,那么,当肉体消失、死亡的时候,本心不就出来了吗,这时候应该能看见吧,为什么这个时候还是看不到呢?
“答曰:‘本心常现前,汝自不见。’”他的师父回答:实际上,本心永远都存在,并且永远都现前,你自己没有看到,并不代表本心不存在。
问曰:“心既见在,何故不见?”师云:“汝曾作梦否?”答:“曾作梦。”问曰:“汝作梦之时,是汝本身否?”答:“是本身。”又问:“汝言语、施为、运动,与汝别不别?”答曰:“不别。”
弟子进一步追问:“心既见在,何故不见?”这里的“见”应该是前文“现前”的“现”。意思是,既然心的本性光明、佛性一直都现前,为什么看不到呢?
于是,他的师父用了一个比喻来回答这个问题。
“师云:‘汝曾作梦否?’”师父问:你曾经做过梦吗?
“答:‘曾作梦。’”弟子回答:当然做过梦。
“问曰:‘汝作梦之时,是汝本身否?’”师父问:当你躺在床上做梦时,梦中的这个人是你自己,还是另一个人呢?
“答:‘是本身。’”弟子答:当然是我自己。
比如,我们在梦中打球的时候,虽然真正的身体在床上躺着,但梦里的自己根本不知道这一点,以为就是自己的身体在打球。这位弟子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回答“是本身”。
“又问:‘汝言语、施为、运动,与汝别不别?’”师父又问:你在梦中说话、做事、运动,这些与你自己是否为同一个呢?
“答曰:‘不别。’”弟子答:是的,就是我自己。
这是从梦者的角度而言的。实际上,梦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当然不是同一个人,只不过梦里的人永远都不知道还有一个身体躺在床上,始终认为梦中正在说话、做事、运动的身体就是自己的身体,这些行为就是自己的行为。
师云:“既若不别,即此身是汝本法身;即此法身是汝本心。”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首先,师父借用梦的比喻让弟子明白,虽然佛性永远都存在,但是我们却并不一定能意识到这一点;但哪怕不知道佛性的存在,佛性却还是与我们不别,它就是我们自己的本心。也就是说,佛性从未离开过我们,现在即与我们无二无别,只不过我们自己看不到而已。就像做梦的时候,虽然真正的身体就躺在床上,但是梦中的人却不知道。
躺在床上的这个身体就好比是佛性,而我们各种各样的情绪以及生活中的种种事件等,则好比是梦中的人。虽然梦中人从未离开过躺在床上的身体,但是梦里的他并不知道。同样,虽然我们都有佛性,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看不见佛性到底在哪里。因此,正如梦中人和躺在床上的身体并非两个,我们现在的各种情绪以及贪嗔痴烦恼等,也与佛性无二无别。
“既若不别,即此身是汝本法身”,既然此身与梦中的身体是一个,那么此身就是法身。这里的“此身”是指哪个身体呢?梦中的身体不可能是法身,所以应该是指躺在床上的这个身体。
可是,法身不可能是肉体,为何说这个肉体是法身呢?应该这样来理解:虽然我们的心里有法身,但自己却看不到,这就像我们做梦时感觉不到躺在床上的肉体一样。这是用借喻的方式说肉身是法身。如果这么理解就通顺了,不仅内容上不矛盾,逻辑也很清楚。
“即此法身是汝本心”,这个无始无终存在的法身,就是你的本心。所以,不要以为法身和你的本心是两个不相关的东西。
总而言之,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的心里存在着这么一个法身,它不是别的,就是我们心的本性、佛性;尽管法身与自己无二无别,但我们却看不见,就像我们在梦中看不到躺在床上的身体一样。看不见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无明。
“此心从无始旷大劫来,与如今不别;未曾有生死,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好不恶、不来不去。”
“此心从无始旷大劫来,与如今不别”,“此心”指佛性、心的本性和光明,它不是学佛以后才出现的,而是从无始以来到现在,都与我们无二无别。
“未曾有生死”,心的本性从来没有生过,也未曾死过,它是无生无死的。
“不生不灭”,它是不生不灭的。
“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从表面上看,现在六道轮回里的众生,有垢染,有烦恼,等到成佛之后,这个本心才得以清净;但实际上,心的本质永远都是不垢不净,有功德不会增加,有过失也不会减少。
佛经里有一个比喻:虽然蓝天永远都是蓝天,但我们从地面上看,有云遮挡的时候就看不见;云被风吹散之后,便可以重新看见蓝天。云时聚时散,蓝天也随之时隐时现。实际上,蓝天没有任何变化,变化都在云的层面。同样,增减、生死等都存在于世俗轮回的层面,心的本质上并没有这些。
“不好不恶、不来不去”。人们常说“人心本善”,但人心最深层次的、真正的本来面目,其实是不善不恶的。如前所述,善恶、增减、垢净等所有二元对立的观念都是互相观待的,有垢才有净,有生才有灭……这些由意识所创造出来的种种观念,在心的本性上都不存在。不从哪里来,也不往哪里去。
在证悟之前,我们只能从理论上这样表达,但理论上无论怎么讲也无法彻底讲明白,因此大家一定要去实修。实修之后,即使没有达到很高的境界,只是对心的本性稍有理解和觉受,自己也基本上可以确定,心的本性确实是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的!这个答案并非来自于书本,也不是来自于上师、善知识,而是从自己内心深处找到的,这才是最终极的、真正的答案!
从此以后,我们便永远不会有任何动摇。为什么?因为自己亲身体会到了,所以发自内心地相信。比如吃糖果,如果亲口尝到它是甜的,那么即使有再多的人说它不甜,我们也不会动摇。证悟也是如此。虽然精通理论可以让我们获得一些非常好的见解,但理论随时可能动摇,而证悟则完全不会。因此大家一定要证悟,证悟之后才是真正的知道。
那么,证悟心的本性到底有什么用呢?当然有用,大则可以从轮回里获得解脱,小则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
首先,为什么证悟可以让我们获得解脱?就像房屋里没有灯光的时候,到处漆黑一片,而开灯的一瞬间,黑暗便会全部消失。同样,因为在证悟的境界中不存在自我以及世俗的烦恼,所以,当我们进入证悟境界以后,内心如同点亮了一盏明灯,之前在黑暗中建立起来的你我他等分别妄念,以及贪嗔痴慢等烦恼都会一扫而空,以此便可以获得解脱。
此外,我们还可以轻而易举地化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痛苦,比如各种各样的压力、竞争,以及失恋、离婚、破产等。现代人的痛苦很多都是来自于精神方面,虽然也存在一些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如果改变心态,即使这些客观因素依然存在,我们也不一定会如此痛苦。例如,面对同一件事情,有的人恐慌,有的人淡定,有的人则可能非常开心……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心态处之,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如果证悟了心的本性,至少由生活琐事所带来的许多烦恼和痛苦,当下便可以得到化解。当然,如果没有任何证悟,这些永远都是空谈,实际上不会有太大帮助。
不过,即使没有证悟,这些理论和观念对我们也有作用,因为生活中的很多烦恼,都是源于自己的某些错误观念。因此,当外界发生了某件事情,我们不要因循守旧,试着换一种新的观念来看待,结果可能就会迥然不同。比如,当一些事情我们想不开时,就会越想越痛苦;假如观念改变了,就有可能打开心结,压力也就不复存在了。
简言之,如果我们只想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快乐、宁静、自由,那么证悟后完全可以得到这一切;如果我们的追求超越了这些,希望自己能脱离六道轮回,获得解脱,然后让更多人也脱离轮回、得到成就,那么证悟之后也能够实现。
可能有些人会想,假如大家都解脱、成就了,这个社会怎么办?事情由谁来做?没有必要这样担忧。虽然人的内在境界提高了,但照样可以从事各种活动,一点也不会影响生活和工作的正常进行。从事各行各业的人群中,也有很多是诸佛菩萨的化身。正当的事业是不会因此而间断的,只是世间杀盗淫妄、战争之类的事情会减少——因为这些人都证悟了。所以,证悟心的本性对我们的生活、解脱都极具意义,大家要争取证悟。
证悟的具体方法,《坛经》中有一部分,大圆满、大手印中也讲得非常清楚且内容丰富,很多方法我们都能够用得上。这才是真正的财富。其他身外的物质财富是无法带走的,而这个财富可以生生世世跟随自己,特别有意义。
另外提醒一下大家,无论《血脉论》《坛经》还是其他经论,讲的都是成佛的方法。假如只学习了理论,而没有掌握实操的方法,那么当生活或心理出现问题时,就会无所适从。这样的知识,无论佛学还是世间学问,都是空洞无物、华而不实的。因此,我们在学习佛教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思考如何将其应用于实修和日常生活,以及当自己或身边的人遇到生老病死等问题时,怎样运用这些理论来自利利他。假如不考虑这些实际问题,只顾埋头学习理论,那么理论永远学不完;即便全部学完了,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大家一定要投入到打坐、修行的行列中,这个非常重要。
“亦无是非,亦无男女相,亦无僧俗老少,无圣无凡;亦无佛,亦无众生,亦无修证,亦无因果,亦无筋力,亦无相貌。”
“亦无是非,亦无男女相”,心的本性没有是非之分,也没有性别。
“亦无僧俗老少”,僧、俗、老、少这些概念也都不存在。
“无圣无凡”,没有圣者、凡夫的分别。
“亦无佛,亦无众生”,在心的本性这个层面上,不存在佛与众生的分别。
佛是证悟、觉悟之意。世间凡夫从愚昧、无明,到后来了知万法真相,这就叫做觉悟,这是从世俗的层面讲。从心的本性这个层面讲,因为心的本性上没有觉悟和不觉悟的区别,所以佛与众生的分别也不存在。
“亦无修证”,心的本性永远清净,所以既没什么可修的,也没什么可证的。
有些人会有疑问:有时说需要下定决心证悟,有时又说无证无佛,什么都没有,这个要怎样圆融地理解呢?
此处需要区分清楚:就佛的境界或万法的本性而言,确实没有佛与众生、善恶因果、修行与证悟;但是从凡夫的角度来说,由一个普通人到逐渐步入佛的境界的过程中,当然有因有果,有善有恶,所以也有修有证。因此我们一定要发出离心、菩提心,要争取证悟。世俗谛与胜义谛这两个概念大家一定要理清,这在大乘佛教中非常重要。
“亦无因果”,如前所述,谈及佛的境界时,可以从本质上否定因果,大胆地说“没有任何因果”,不需要说“因果存在,但因果的本质不存在”。因为因果是从世俗中产生的,它是无明的产物,实际上就是我们的错觉,而佛已经彻底铲除了无明,所以它的产物自然也就不复存在。
“亦无筋力”,身体、体力也都是不存在的。
“亦无相貌”,也没有相貌。
这些于心的本性上都不存在,那么,心的本性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犹如虚空,取不得、舍不得,山河石壁,不能为碍;出没往来,自在神通;透五蕴山,渡生死河;一切业拘此法身不得。”
“犹如虚空”,心的本性犹如虚空,不存在任何实质性的东西。这句话非常重要。
在《血脉论》和《坛经》中解释过什么是真正的证悟,无论是用大圆满、大手印,或者是禅宗等方法,最终的目标就是体会到心的本性。真正的体会是什么意思?第一,不是靠逻辑推理、观察得来;第二,不是借用书本上的知识。
如果有人问,心的本性为什么是虚空呢?我们会说:因为佛和龙树菩萨这样说,所以心的本性应该就像虚空一样。这种回答实际上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见解,这些都是佛经以及龙树菩萨著作中的观点,我们只是复述了其中的内容。佛经是佛宣说的,我们不过是把佛经在自己的大脑里过了一遍而已,这不叫证悟。
而通过逻辑推理,虽然能够使自己明白一些道理,有一点自己的东西,但这仍是知识层面的理解,并不是切身的体会。打个比方,我们可以从理论上知道水是什么,它由什么化学成分所构成,但如果没有亲自喝过的话,永远不会知道水的真正滋味。
比如有两个人,其中一人虽然不知道水的成分,但他亲自喝过水;另一个人从未喝过水,但是他通过一些方法,把水的分子、原子甚至更细微的东西了解得清清楚楚。那么,二者的区别是什么?从来没有喝过水的人,讲得再多也只能称之为理论,若以这种方式来谈空性、佛性,这不叫证悟。而另一个人虽然讲不出水的成分,但是他亲口喝过水,真正品尝过水的滋味——就像六祖惠能大师,他不一定精通很多佛教理论,但是他通达佛经的精华要义,这才叫做证悟。
如果有一天,就像亲口喝到了水一样,我们用这种方式体会到心的本性“犹如虚空”,这就是证悟。这个说起来简单,却也不简单。如果简单的话,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证悟了呢?但是说难也没有那么难,因为它并非什么神秘、复杂的东西。如果让我们去了解一个根本看不见、听不到的神秘事物,我们当然无法相信,也无法找到真正的答案;而这里讲的是自己的心,它是什么就是什么,一看见心的本性犹如虚空时,不需要问任何人,自己就可以确定已经证悟了,至少已经拥有了初步的证悟。
初步的证悟有什么用呢?在这个阶段,原有的很多观念一定会转变,我们不再那么看重生死,对很多事物也不会过于执著,活得不会那么累。同时,在生活中也不会有太多的情绪波动以及恐惧等烦恼。不过,如果没有继续提升的话,也未必能够解脱。若是在此基础上继续修持,此后我们会对生老病死这些看得很淡、很透,甚至完全没有任何恐惧,同时慈悲心也会增长。慈悲心与执著没有必然关系,而烦恼、愤怒、欲望等则必须以执著为基础。
证悟非常有意思,它是往里看,不是往外看;是简单化,不是复杂化。因此说难也没有那么难,只需要看自己的心,不需要看其他任何东西。如果我们的福报足够大,就真的可以看到心的本性如同虚空一般。假如看不到怎么办?那就需要训练。比如做梦时,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肉体其实就躺在床上,但如果稍加训练,梦里的自己就会知道,现在这个身体实际上不是我,我真正的身体正躺在床上。这个训练就叫做梦瑜伽。
梦瑜伽是藏传佛教独有的修法,属于无上密宗。汉传佛教、日本佛教的密宗在藏传佛教中被称为外密,此外还有个更深的密宗叫做内密,大圆满、大手印、时轮金刚都属于内密。很多人以为汉传佛教没有内密,实际上汉传佛教的大藏经里有很多内密的续部,也就是书籍,只是翻译时没有被冠以某某续部的名称,而是被译为某某佛经。这样的佛经在汉传佛教中为数不少,不过由于现在失去了传承,实际中不一定用得上。
我们需要一些这样的训练,训练以后完全可以证悟。佛教从来不议论鬼神,也不崇拜任何一个鬼神,如果讲,也就是讲佛教的护法而已。佛教强调的是人的经验,所谓的修行就是体会、体悟,这些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经验。如果能够下功夫,稍微投入一点,证悟并没有那么难。它的唯一标准,就是“犹如虚空”四个字,如果把这四个字完完全全落实到自己心的本性上,这就是证悟了。
“取不得、舍不得”,既然心的本性原本就犹如虚空一般,那取什么,舍什么呢?没有取和舍。
“山河石壁,不能为碍”,山河大地等任何东西都不会成为它的阻碍。
因为外界的万事万物实际上是自己心的投影,所以不可能有什么阻碍。就像彩虹,虽然看起来很美丽,但其实它不在外面,而是在我们的眼睛里。因为彩虹的空气和水分里并没有颜色,颜色是因为有眼睛才出现的,所以彩虹实际上是我们的眼睛创造的。由于它没有真实的实体,并不占据任何空间,因此也不会有任何阻碍。假如我们把手伸过去,能够摸到彩虹吗?它会成为手的阻碍吗?不可能的!同样,宇宙、山河大地等所有一切都是自心的投影,当我们彻底了解自己心的本性时,任何东西都不会阻碍我们——因为内心没有执著,所以一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出没往来,自在神通”,出没往来都是畅通、自由自在的。因为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执著,所以一切通畅无碍。
“透五蕴山,渡生死河”。“五蕴”,即所有众生的生命结构;“透”,即看透、看穿。以证悟的智慧看穿五蕴的本质之后,就可以渡生死河。
“一切业拘此法身不得”,法身不会受因果法则的拘泥和限制。
“此心微妙难见,此心不同色心,此心是人皆欲得见。于此光明中,运手动足者,如恒河沙,及于问著,总道不得,犹如木人相似,总是自己受用,因何不识?”
大家要注意,“心”有时指我们的意识,有时指心的本性、佛性,要结合上下语境来看。
“此心微妙难见”。“此心”指心的本性、佛性,它从未离开过任何一个人,即便是再作恶多端的人,其心的本性也与他人一模一样。虽然从表面上看有善恶、好坏,但在最深的、心的本性层面没有这些分别,都一样是光明。“微妙难见”,尽管所有人的心的本性都是这样,不过,要发现这一点却没那么容易,如果发现了,就是明心见性、证悟了。
“此心不同色心”。“色心”的“色”指物质,“心”指意识。意思是,心的本性不同于我们现在这个世俗的心、意识。世俗的心(色心)有各种各样的情绪、烦恼,我们往里一观察就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开心还是烦恼……但是心的本性不一样,它很微妙,不是一观察就马上可以发现的,没有那么容易。
“此心是人皆欲得见”,这里的“人”指修行人,所有修行人都渴望见到自己心的本性。
“于此光明中,运手动足者,如恒河沙”。“此”指心的本性、光明。在这个光明的心中,众生的所有运动,无论是身体的活动,如动手、动脚、动嘴,还是精神的活动,如动意识(动心),都从来没有离开过心的本性光明。这样的众生,数量如同印度恒河里的沙子一般多。
实际上,六道轮回里众生的所有言行举止,无论是利益众生的善举,还是杀盗淫妄等恶行,任何一个举动都没有离开心的本性——哪怕是正在地狱道、饿鬼道受苦时,也没有离开过心的光明。心的本性永远如此,只不过因为自己的无明、愚昧,暂时遮蔽了心的光明。
尽管众生的行住坐卧、吃喝玩乐等所有行为都在这个光明的心中进行,但如果问他们,“你知不知道自己心的本性是什么”,他们会怎么回答呢?
“及于问著,总道不得”,即使问遍恒河沙数的众生,也没有一个能够回答,他们会说“我不知道”,或者什么都不说,总之得不到任何答案。
这时他们的样子像什么呢?“犹如木人相似”,好像木头人一样,哑口无言,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在世俗方面人们非常聪明,问什么都对答如流,但是一问到自己心的本性,即使像爱因斯坦这样被公认为聪明绝顶的人,也不知道它到底为何。
“总是自己受用,因何不识?”“受用”,即每个人每天都在使用自己心的本性,所有的念头、运动都没有离开过心的本性、光明。既然如此,为什么回答不出来呢?因为不认识自己的本性。
佛言:“一切众生,尽是迷人,因此作业,堕生死河,欲出还没,只为不见性。”众生若不迷,因何问著其中事,无有一人得会者,自家运手动足,因何不识?故知圣人语不错,迷人自不会晓。
“佛言:‘一切众生,尽是迷人。’”佛说,所有烦恼众生都是迷茫的——因为无明,所以迷茫。
“因此作业,堕生死河”,尽管人们知道的东西非常多,但全世界70亿人中,除了少数证悟者以外,谁都不明白心的本性,因此于生死轮回中无法出离。更何况,现在人们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和技术,因而也造下了更多的罪业,导致解脱更加遥遥无期。
“欲出还没,只为不见性”,虽然渴望解脱却还是堕入轮回,为什么?就是因为不能见到自己心的本性,没有证悟。
“众生若不迷,因何问著其中事,无有一人得会者”,如果众生不迷的话,为什么问到心的本性时,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呢?
“自家运手动足,因何不识?”我们的手足运动、行为举止等等,都没有离开光明,为什么还是不能认识到自己的心呢?就是因为没有证悟,所以感觉不到,就像梦里的任何一个行为举止都没有离开躺在床上的身体,但做梦的人却感觉不到。
“故知圣人语不错”,所以佛说的没有错,“迷人自不会晓”,每个人都有无明,如果不能开悟的话,就发觉不了自己心的本性。
故知此难明,惟佛一人,能会此法;余人、天及众生等,尽不明了。
“故知此难明”,由此可见,心的本性没有那么容易明白。
“惟佛一人,能会此法”,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佛才彻底明白这个道理。
“余人、天及众生等,尽不明了”,除了佛以外,人、天人,以及六道轮回中的其他众生,都不知道自己心的本性。
当然,我们每一个人最终也会成佛,总有一天,大家都会明白自己心的本性。
若智慧明了此心,方名法性,亦名解脱。生死不拘,一切法拘它不得,是名大自在王如来;亦名不思议,亦名圣体,亦名长生不死,亦名大仙。名虽不同,体即是一。
“若智慧明了此心,方名法性,亦名解脱。”如果我们有一天证悟了,用这个证悟的智慧彻底地明白了心的本性,这个心的本性就叫做法性,同时也叫做解脱。
“生死不拘,一切法拘它不得”,那个时候,我们就从生死轮回中获得了绝对的自由——生与死不能限制我们,万事万物都不能影响、阻碍这个智慧,这是一种绝对的自由!
“是名大自在王如来”,因为彻底地证悟了,所以叫“大自在王如来”,类似于大圆满里的普贤王如来。这时就是真正地成佛了,彻底地自由了,所有的烦恼都不复存在!
在世俗中,如果具备了所有外在的自由,但唯独没有解决自己内心问题的话,那么我们的内心仍然无法获得自在。只有证悟之后,才是得到真正的自由!
“亦名不思议”,这个境界是不可思议的。
“亦名圣体”,“圣”就是佛,这时就成为佛的本体。
“亦名长生不死”,这时没有死亡了。
“亦名大仙”,此处大仙不是指神,而是指佛。
“名虽不同,体即是一。”证悟的时候,我们可以说看到法性了,解脱了,或者是超越生死了……虽然说法不一,但它们的本体都是一个,就是证悟了自己心的本性。这个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能通过“犹如虚空”这样的比喻来描述。通过自己的修行证悟以后,所有问题都解决了,这就是真正的解脱。
大家不要以为,解脱就是一个人走了,再也不回来了;然后所有人都走光了,最后世界就空了……不是这样,这个世界还在,它会变成什么样呢?比如说,原先有一万个文盲,如果他们都去上学,那么毕业的人越多,文盲就越少,最后所有人都毕业了,这一万个人就全部变成了有文化的人。也就是说,人还在,但是没有文盲了。同样,六道轮回的众生永远都有,但是发动战争、掠夺资源、勾心斗角的人不存在了——因为他们都转化成佛和菩萨了!虽然这听起来非常理想主义,但如果所有人都能够修行的话,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然而,永远不可能所有人都去修行。但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修行、解脱了,然后再回来让一人、两人、十人、一百人解脱……能度多少度多少。尽管我们的实际能力有限,但仍要发心度一切众生,不能想着“我只度一部分,其他人我不管”。
释迦牟尼佛当初也发愿度一切众生,尽管到现在还是有这么多人没度完,但佛度化众生的事业永远不会停止,解脱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正如日落之后,尽管此处看不到太阳,但其他地方仍会得到阳光的照耀。同样,佛度众生的重点有时在我们这里,有时在别处,虽然有时我们无法看见佛,却始终能感觉到佛度众生的事业存在,所以所有众生最终都会成佛!当然,这是一个很遥远的未来,现在我们首先要解决个人的生死问题,然后再尽己所能地度一切众生。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