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二、发愿品 15、权巧方便度众生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二、发愿品 十五

–索达吉堪布

 

与我在此刹土发愿利益众生一样,我于恒河沙数刹土中均以殊胜智慧、三福德行持菩提道以利益众生。与此相同,无数劫以前,有一恶时劫名具善劫,现今之刹土那时名为尊胜妙音刹土、具足五浊。从尊胜妙音刹土往东越五十四大部洲,有一赡部洲欢喜刹土,我即以发愿力转生彼处。当时我为四大部洲尊主,名虚空转轮王。我令众生行持善法、趋入三乘法,并作广大布施。

一次,众多乞丐来到我面前,纷纷讨要黄金、蓝宝石等各种珍宝。我以欢喜心布施给他们,他们于是便获得了很多珍宝。我当时问诸大臣这些珍宝从何而来?他们回答道:‘此等宝物皆属龙王宝藏,我等世间之人只能获取其中一部分,国王布施之珍宝即属其中。’

听完这番话,我当时就发愿道:‘如我能于五浊兴盛世界成佛,则愿我誓愿皆得以实现:愿我在此世界每一部洲中,为利益众生能七次变为可开掘宝藏之龙王;每次变为龙王时,均能开取出诸如黄金、蓝宝石等千千万万无尽宝藏;每种珍宝皆可累积至一千由旬高;愿我能以种种珍宝利益、布施众生。

与在一个五浊兴盛之世界变为龙王一样,于十方恒河沙数世界中,愿我均能七次依次变为龙王,在每一世界中利益无量众生。’

当我发愿之时,天人降下花雨,赠予‘善哉’赞叹,并祝愿我之愿望均能实现。诸天天人于虚空中称我为虚空广施大国王,多有众生亲耳闻听此种称号。他们听闻后心想:如果此人能将很难布施之物舍予我等,则可担当此种称谓。如其不然,则名不符实。于是他们便向我索要王妃、儿女等一切一切常人难以弃舍之物,而我均欢喜施予。

有一喜星婆罗门当时要我王位,我立即赐王位与他,并为其行加冕大典,将整个赡部洲全权交付于喜星,且同时发愿道:‘我现今将王位交付于喜星,愿他能统领整个赡部洲,而且健康长寿,能以转轮王身份长久住世。待我成佛时,愿要我王位之喜星能成为我绍圣者,并获我授记。’

另有一婆罗门名欲妙,他向我索要双脚。我即以利刃砍断两足,且以清净心布施于他。

还有一婆罗门名护见,向我索要双目;而妙声婆罗门则向我讨要双耳;正明婆罗门又向我索取生殖器官;其余人众要我血肉等……我即令其各自割取,我自己则发心且作回向。

有一普行外道名叫泄奶,欲取我双手,我立刻用右手割断左手,至于右手则让其自行割断。我以清净心将双手布施于他,又为得无上菩提而作回向,此时我已浑身鲜血淋淋。我又发愿道:‘若以此布施能获无上菩提,则我剩余身体亦希望众生能索要。’当时之国王、大臣、众生皆无悲心,忘恩负义又无真智慧,他们不怀好意地说:‘已无身支,又丧王位,此肉团要它何用?’于是他们便以蔑视之态度将我肉身弃于城外尸陀林。

尸陀林中多有蚊蚋,吸血长嘴蚊便开始吮吸我血,所余身肉亦被恶狗、狐狸、鹫鹰统统瓜分。当时我用清净心再次发愿:‘我将王位、身体全部舍弃,并未生一刹那后悔心。如我所愿能实现,则愿我身体能增长至大山一般,愿身体增长后,众生吃肉、喝血皆如愿。’以此愿力,我之身肉再度复生,终至高十万由旬,宽五千由旬,以此肉身于一千年中满众生愿。最终,我所舍弃的仅舌头也如现今灵鹫山一般广大,我也发愿愿得广长舌。

释氏源流应化事迹–妙转法轮
因果经云。世尊往波罗奈国。至憍陈如。摩诃那摩。跋波。阿舍婆阇。跋陀罗阇所止住处。五人不觉。互来执事。观五人根堪任受道。
佛言。憍陈如。汝等当知五盛阴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所求不得苦。失荣乐苦。一切众生不知苦本。皆悉轮回。憍陈如。苦应知。集当断。灭应证。道当修。
世尊唤彼五人。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即成沙门。
时世尊问彼五人。汝等比丘。知色受想行识。为是常为无常耶。为是苦为非苦耶。为是空为非空耶。为有我为无我耶。
时五比丘闻佛说是五阴无常。漏尽意解。成阿罗汉果。即便答言。世尊。色受想行识。实是无常。苦空无我。
地神欢喜唱言。如来今日。于此转妙法轮。展转唱声。至三十三天。于是世间始有三宝。如来大圣是为佛宝。四谛法轮是为法宝。五阿罗汉是为僧宝。为诸天人第一福田。

在我死后,我以发愿力于赡部洲夏瓦达之地转生为取藏龙王。转生当晚,我即可开取成千上万无数宝藏。当时我亦向大众宣布:‘我于此处所开取之金、银等各种珍宝,你们可随意享用,只求大家都能行持十善道、趋入三乘法并发菩提心。’我如此共转生为七次龙王,并于无量时间中开取宝藏,令无数众生趋入三乘法而行善法。同时为得三十二相,我亦发愿。

与之相同,除此世界之其余世界中,以第二个世界为主之十方恒河沙数世界里,我于每一世界均以转生龙王七次之方式开取宝藏利益众生。

如来以精进猛厉心求三十二相而行菩萨行,除八菩萨以外,无人行持过。

无数劫以前,有一世界处青莲花恶劫,现今世界当时名为沙源,乃五浊兴盛刹土。我于四大部洲中为帝释善辨,眼见赡洲众生行不善业,我便幻变成非常恐怖、可恶之夜叉来到赡洲众人前。他们见到我后恐惧异常,颤声说道:‘你之所求我们定会满足、供养。’我闻言即说道:‘我欲食物。’他们便问:‘何等食物?’我便趁机回答说:‘我欲啖食人肉。除一生中断除杀生、邪见等十不善业,并趋入三乘法之众生而外,余众皆需被我食用。’言罢,我又幻变出一些众生,并将之吃掉,他们见后尽皆恐惧,于是各个发愿道:‘我等有生之年再不造作十不善业,并于三乘法中发心。’我如是令四大部洲众生皆行十善,并趋入三乘法。

以我发愿力,于十方世界中,我均以罗刹之形象令众生行持善法。那时我以猛厉形象使众生行持善法,后当我于菩提树下金刚座时,因我曾以恐怖形象应世之故,受此业报,魔王波旬及魔众亦给我制造违缘。

善男子,我行布施波罗蜜多菩萨道时,获得甚深安忍、总持、等持、世间五通,使无量无边众生善根在三乘法中得以成熟。又供养无量无边佛陀,于每一佛陀前都得到如大海中水滴一般功德。此外,我还供养了无数声闻、缘觉、父母、具神通之仙人。过去我以自己血肉满众生愿,而今我用佛法满众生愿。”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二、发愿品 14、灯显王利益众生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二、发愿品 十四

–索达吉堪布

 

释迦牟尼佛又接着叙说前世因缘:“善男子,过无量劫后,此佛刹成为月显刹土,五浊兴盛。我已成整个赡部洲大转轮王,名灯显王。与以前相同,我使整个赡部洲众生行持善法。一日,我出门游园,见一人正受刑罚,为绳索捆缚。问左右大臣此中缘由,众大臣回答道:‘大国王,国库粮食一年收入之六分之一用于供养国王及眷属日用生活,其余所有大小国事开支亦由此支付。但此人却拒不交纳赋税。’

闻听此言后,我随即说道:‘释放此人吧,从今往后不要再征收任何赋税,亦勿征收任何财物。’众大臣马上解释说:‘如若实施此方案,恐日后愿以清净心供养之人绝难找到。如此一来,国王、王妃、太子等诸人开销又从何而来?’听众大臣如此解释,我于内心顿感不安乐。我思量道:我将把整个赡部洲所有王权、财富分予诸太子。随后,我便让五百太子发无上菩提心,并将赡部洲所有财富分为五百份交予他们,自己则趋往森林中出家,行持梵净行,并苦行修法。

离南方大海不远处有片森林,我即在此以野菜、水果维持生活,并于昙花树下修禅定,禅修日久后终得五神通。

此时赡部洲有五百商人在大海中捞取众多宝珠,其中有一名有智慧之月亮商主,从海中获取如意宝欲带回。诸龙王不悦,于是开始兴风作浪,海上顿起风暴,居住在海里的诸天人也开始哭泣。

释氏源流应化事迹–梵天劝请

这时有一个以大菩萨发愿力而转生的呼吸仙人及时出现,他以种种努力使众商主皆得以安然过海。

而后又有一凶恶、专事损害众生之罗刹紧随商主,七日中又造出连绵狂风暴雨。商主皆迷失方向,于异常恐怖之际唯有大声哭叫。五百人一边哭喊,一边各自祈祷所信仰之田神、自在天、水神、身劣神等神明,父母子女均大声痛哭。

我闻听后即趋于其前安慰道:‘无需恐惧,我来指路,定能使你等顺利抵达目的地。’我于是便在布匹上倾倒芝麻油,包住手后便宣说谛实语:‘我为利益众生已于森林中二十六年苦修四梵住,平日以水果、野菜充饥,已成熟八万四千天人、夜叉心相续。如能使他们皆得无上圆满不退转果位的话,以我发心真实力、广做如上善事之成熟力,愿我手能燃烧为众商主指路,使五百商主能得真实指引,顺利到达赡部洲。’发愿完毕,我的手指即开始燃烧七日,这些商主均得以安稳抵达赡部洲。

我于是又发愿道:‘赡部洲无珍宝之时,如我无上菩提愿能实现,则愿我能成为赡部洲商主,七次前往海中取宝。愿以此世界为主之所有世界皆降下珍宝雨。’同时我又发愿:‘未来十方恒河沙数五浊兴盛世界中降下珍宝雨,愿我誓愿能实现。’我随后就于此世界中、恒河沙数劫里做商主,并令无量佛刹降下珍宝雨;于每一洲均七次前往海中取宝,且令珍宝雨降下。那时我如是令无边无际众生满愿,并使之趋入三乘法。善男子,请观如来布施,此为我布施珍宝之善根。

除此之外,无量劫前有一欢喜劫,有一五浊兴盛之糊涂刹土。众生寿命五千岁时以我发愿力,我转生为赡部洲一持诵吠陀之婆罗门日珠香。生存于此刹土中之众生大多持常见,且互相不和合、相互损害。我即以大威势为其宣说真谛:五蕴如敌;十二处如空城;诸法依因缘,皆为生灭性;正念内外呼吸等法要,使其善根回向菩提、发菩提心。随后我自己亦成为具五种神通之人,无边无际众生以我教言也终得五神通。同样,无边无际众生放弃争斗,趋于森林中享用水果、野菜,并修禅定,以修行四梵住而生存。

庄严经云。尔时大梵天王。与六十八拘胝梵众。来诣佛所。顶礼佛足。白言。世尊。如来为诸众生求无上觉。今得成佛。唯愿世尊转于法轮。世尊默然。观察世间。念言。我证寂静涅槃之法。为人演说。彼等皆不能了知。是故默然。
时大梵天王。及帝释天王。乃至三十三天众顶礼佛已。而请如来转于法轮。佛告梵王言。我证甚深微妙之法。最极寂静。难见难悟。非分别思惟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是故默然。
时大梵天。观摩伽陀国多诸外道等。于地水火风空。横生计度。着于邪见。以为正道。而彼众生虽修邪道。有应度者。今当度之。唯愿世尊。为此等众生故。转于法轮。
世尊以佛眼观见。诸众生上中下根。起大悲心。转于法轮。天王闻已。即于佛前。忽然不见。
尔时地神告虚空神唱言。如来今受梵王劝请。转于法轮。虚空神闻。展转传至阿迦尼吒天。

此劫即将终结时,众施主遍及于整个赡部洲。众人息灭互相之间的憎恨,非时之狂风暴雨亦消失无迹,大地滋润、庄稼丰收。虽如是,因众生业感所现,种种疾病复又出现。我即思虑道:我未能遣除众生疾病,应集中帝释天、梵天、世间怙主、护法天人、仙人等共造医学论典以利益众生。如是思索已,我即以神变赶赴那里,集中帝释天、梵天、仙人等至盐碱山,造能遣除风、胆、涎诸症候之医典。

依靠此种方式,无量无边众生疾病皆得以遣除。我于每一日中都使无数众生摆脱疾病,令其行持佛法、趋入三乘道,亦使之远离恶趣、获得善趣,并掌握智慧。以此善根令其皆得安乐。

我愿圆满后,以此刹土为主,我又于其他刹土中亦凭借此种方式利益恒河沙数众生,遣除他们疾病,为其宣说种种学问。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二、发愿品 13、微财转轮王施身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二、发愿品 十三

–索达吉堪布

 

释迦牟尼佛则继续说道:“善男子,妙喜、伸手与胜施、精劝、花藏、慧光灭迷乱共六位菩萨,乃我令他们初发菩提心,你们应谛听此中缘由。无数劫前,我们现今所居之刹土那时名为无尘山顶刹土。于某一大劫中,众生寿命一百岁时,有一莲花端如来教法已入形象法时期。我那时已成整个世界之转轮王,名微财转轮王。当时我有王子一千名,我令他们皆发菩提心,且使他们出家,以便在莲花端教法中广弘佛法。当时众王子中有六位不欲出家亦不愿发心之太子。我问此六人:‘你们因何不欲出家?’他们回答道:‘此时佛法已入末法形象时期,出家人不能圆满守持戒律,又远离圣者七圣财,将来必陷轮回淤泥中。即便偶得人天福报,多数时间依然漂泊恶趣中,故而不能圆满守持佛陀戒律。因此之故,我们不愿出家。’我随即又问道:‘你们又为何不发殊胜菩提心?’他们则回答道:‘如你能将整个世界赐予我们,则我们愿发无上菩提心。’

听罢此言,我内心非常欢喜,就自己寻思道:于此整个世界,我令众生皈依、持戒、趋入三乘法。我如把所有王位、世界交予六位太子,能令他们发无上菩提心,则我即可安心出家。思虑及此,我乃把世界分为六份,交予六位太子后便自己出家求道。此六国随后互相征战、争论、不和合,以此原因,导致整个世界灾荒频起、风雨不调、谷稼不生、草木难熟,飞禽等类众生饥寒交迫。那时我又思量道:我愿舍弃自己身体,用自身血肉满众生愿。于是我便来到护水山发愿道:‘我现今舍弃生命、身体,对众生慈悲,并非为自己追求善趣安乐。愿我身体能如山王般大,使人天众生均得利益。我舍弃自身美妙躯体不为魔众、梵天,只求变成血、肉利益人天众生。所有存在于山河大地上之人、天、夜叉、龙、非人们,你们谛听:我为利益众生养育此肉身,愿今能以血、肉满你们之愿。’

发愿完毕,整个三界、大山皆开始震动,诸天天人齐声痛哭,我于护水山顶舍身跳下悬崖。以我之发愿力,身体顿成山王般大,且生出数十万个头颅,高可一百由旬,宽一百由旬。此时,任何飞禽走兽及人等众生都来享用我之身躯。正当他们享用之时,我之躯体日日增大,最后竟至高十万由旬、宽十万由旬。体上头颅全成人首,且口出人言:‘诸众生,你们可随意享用、啖食我肉,渴饮我血,眼睛等物谁若需要尽可拿去。满足之后,则希望你们能于三乘佛法中发心。如欲享用我之躯体,则可无尽享用,不会有任何罪过。唯愿众生均能长寿。’头颅如此说后,多有众生于三乘法中发心,亦有众生发人天乘心。虽有大量众生享用我血肉身躯及眼睛,但凭我发愿力,肉体并未损减。众生享用之时,我之躯体亦同时在恢复。

一万年中,人、天、夜叉、飞禽走兽均已满愿。一万年中,我舍弃恒河沙数眼睛、四大海洋般鲜血、一千山王许之身肉、铁围山般之舌头、持双山般之耳朵、须弥山般鼻子、灵鹫山般牙齿,娑婆世界般之皮肤亦并舍弃。一万年中,我依靠一个生命舍弃无量无边身体,使无量无边众生皆得满足。如是做时,我从未生一刹那后悔心。

释氏源流应化事迹–二商奉食
本行经云。北天竺有二商主。一名帝梨富娑。二名跋棃迦。驾五百牛车。路经乳汁林。不远而过。车牛皆不肯行。
时守林神谓商主言。此处有佛。始成正觉。汝今最宜在前。将麨供养。
商主闻已。即各将麨酪蜜和揣。至世尊前。顶礼佛足。白言。愿为我等。受此麨酪蜜揣。
尔时世尊即以天王所奉石钵。从二商主边。受于麨酪蜜和之揣。即便咒愿。如法而食。食已即告彼二商主言。来从我受。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复受五戒。当令汝等长夜安乐。获大善利。商主闻已。即共白言。如佛圣教。我等不违。即便共受三自归依。并受五戒。于人世间最初得度。
商主白佛。愿乞一物。造塔供佛世尊。即与二商佛身发爪。而告之言。若见此物。与我无异。商主受发爪已。顶礼世尊。围绕三匝。辞佛而去。

我当时还发一愿:如我能获无上圆满正等觉,则愿我誓愿皆能实现。我之誓愿为:于一世界中,我愿用身体满足众生;愿我能在无尘山顶刹土之所有世界中,于恒河沙数劫中均能舍身、以血肉满众生愿;愿众生均能趋入三乘佛法;所有人、夜叉、罗刹、旁生,乃至阎罗世界众生享用我血肉后,愿望皆得满足;与我在一个佛刹中用肉身满足一切众生一样,愿我在十方恒河沙数佛刹中,恒河沙数劫中时均能用自身血肉满足一切众生所愿;为满众生愿,如我不愿舍弃自己肉身,或有求果报之自私自利心从而未能圆满誓愿,则我实已欺蒙十方无量无边佛刹中所有诸佛,愿我将来不得成佛、轮回中不闻三宝之名,亦不行六度万行,恒时感受无间地狱痛苦。当时所发愿如是。

与我在此世界舍弃身体一样,十方恒河沙数刹土中我亦舍弃过肉身,用血肉满足众生愿。我所弃舍之身体,如从南赡部洲向上堆积至三十三天亦会堆积充满。此乃我舍弃身体之布施度,亦为布施身体之简略介绍。”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二、发愿品 12、摄受浊时众生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二、发愿品 十二

–索达吉堪布

 

释迦牟尼佛如是宣讲完整个经过,随即又说道:“我即是当时宝藏如来正等觉之父亲、海尘婆罗门大悲尊者,我初发菩提心即从那时始。从初发菩提心以来,我已使无量众生发起圆满菩提心,此乃我最初所做诸事中最英勇者。宝藏如来圆寂后,我以自己发愿力转生于相斗刹土之低劣种姓中,当时我亦让众生行持善法,以自己之显赫威势最终得以成转轮王。我息灭南赡部洲之战争灾难,并终使众生寿命延长。我舍弃自己肉身,实乃我所做诸事中第二英勇者。

如是布施眼睛、皮肤后,我亦入灭,并转生于相斗刹土、成一低劣种姓之人,我以精进毅力令众生行持善法,后得转轮王果位,息灭战争、争斗,延长寿命,并最终将自己舌头、耳朵等布施舍弃。

从相斗刹土乃至转生于其他世界,我皆以此种大势力利益众生。自此之后,凭自己精进、毅力、誓愿力,我于恒河沙数劫中,于无量五浊兴盛世界里,令无边众生趋入善趣,且息灭战争带与众生之烦恼。其余如来发愿住持清净刹土,他们行菩萨道时,众生均不互议他人过失,也不互相威胁。此等如来不对众生宣说声闻乘法,所住持刹土无有犯戒行为,亦无有众生刻意持戒,一切粗言恶语、诸不善业之名亦难听闻。一切法皆清净,且全部宣流佛法之声,极为悦耳动听。居此刹土之众生依教奉行,整个刹土无有声闻乘法。

而我因发愿住持不清净刹土,故恒河沙数劫以来,于如来不住刹土中,我以言语暴粗、面目恐怖之方式,令众生断除杀生恶业,行持十善法并趋入三乘法要。现今,我住持之刹土具足烦恼、不善业,处处得闻不善业之名,众生屡屡造作不善业。于此刹土中,我仍宣说三乘法要。

 

过去发愿时,我未像其他如来一般发愿住持清净刹土、调化易于调化众生。以我发愿力,我精进行持菩萨道。我之发愿实如播种,故而现今得不清净刹土。

释氏源流应化事迹–四王献钵
本行经云。世尊思惟过去诸佛。皆悉持钵。而受于食。时四天王各从四方持四金钵。奉上世尊。世尊不受。将四银钵。世尊不受。四颇梨钵。而亦不受。四琉璃钵。亦复不受。四玛瑙钵。而亦不受。四砗磲钵。亦复不受。
时毗沙门天王。告余天王言。我念往昔青色诸天。将石钵来奉我等。白言。今此石钵仁等可用。受食而吃。复有一天子。来白我言。慎勿于此石钵受食。宜应供养。比之如塔。当来有佛出世。号释迦牟尼。可将此钵持奉世尊。
时四天王速疾还宫。各执石钵。盛满天花。以香涂钵。来诣佛所。共将四钵奉佛。白言。唯愿世尊。受此石钵。
世尊复念。此四天王。以信净心。奉我四钵。我亦不合受持四钵。若受一人。三人有恨。我今总受四王之钵。尔时世尊受四天王钵已。如是次第相重安置。左手受已。右手按下。神通力故。合成一钵。坚牢清净。四际分明。

我行菩萨行时,我所行布施不为以前众菩萨行持,亦不为未来众菩萨行持,唯除六菩萨。此六菩萨是何人?

一为胜施菩萨,住持普音刹土,成佛时号无合光如来。于众生寿命一百岁时宣说佛法,七日后即示现圆寂。

二为精劝菩萨,于东方无胜世界、众生寿命一百岁时示现成佛。恒河沙数劫中广做如来事业,后显示涅槃。此大悲尊者之遗体于五浊兴盛、无有如来住世世界中仍可广做如来事业。

三为花藏菩萨,以坚定誓愿、精进、慷慨布施行菩萨道。十恒河沙数大劫过后,花藏菩萨于从此往北之五浊兴盛刹土因正度世界示现成佛,号毁坏黑因王如来。

四为慧光灭迷乱菩萨,一大劫后于西方五浊兴盛世界具畏刹土、众生寿命一百岁时示现成佛,号日藏无垢光自在如来。

五为妙喜菩萨。此位菩萨过无数劫之后,于争浊无尽相斗劫时,在上方五浊兴盛世界能变积浊刹土、众生寿命五十岁时示现成佛,号离思普光如来。以前世发愿力,离思普光如来于十年中广做如来一切事业,后显示涅槃。圆寂当晚,佛法即告隐没,随后十年中,佛刹即进入空劫。

六为伸手菩萨。此位菩萨后因前世发愿力而于此能变积浊刹土、众生寿命三十岁时示现成佛,号妙法普光如来。妙法普光如来十年中广做如来一切事业,后显示涅槃。圆寂后,佛法住世七年。”

妙喜、伸手两位善男子当场蒙如来授记后,欢喜非常趋于如来前恭敬顶礼。二菩萨于佛前虚空中身量伸高至七多罗树高之处,且对佛以偈赞叹道:“如来如日极灿然,此世威严如山王,离垢度众具慧眼,顶礼如来正等觉。”两菩萨如此赞叹发愿。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