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敦珠法王自传》前言

《一世敦珠法王自传》

— 索达吉堪布 译

前言

在这里,有蓝得让人心醉的天,如诗如画的云,还有我朴实无华的小木屋……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喇荣山谷,不仅孕育了我的智慧生命,还长养了我的智慧身体。对她这份深深的情、浓浓的意、缱缱的眷恋,一般人尤其是没到过这方净土的人不会读得懂,但久居于此的道友,则定会产生共鸣。

提起喇荣,自然会想到一世敦珠法王。

一世敦珠法王,是莲花生大士座下最著名的二十五位大弟子之一——切穹译师的转世,是受莲师亲自委派的度生使者。他充当“第二大佛陀”莲花生大士的事业代表,曾于距今一百多年前,来到人间藏土,在我们这个喇荣山谷建立道场,培养弟子。其高足中,除了八大菩萨化现的八大身子之外,还涌现出一大批获得虹身成就的心子。当年大师身边的一百多位修行人中,就有十三位在此地虹光而逝,可以说在宁玛派教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一页。

至尊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亦源于此而建起了如今举世瞩目的喇荣五明佛学院。所以,感念本传的法脉、源流,我们内心尤为欢喜。

一世敦珠法王,在不同的神山、神湖中,开取了大量伏藏品,着重弘扬伏藏法。他不辞辛劳,将众多伏藏法门立成文字,留给后世,广泛利益了无量有情。

他这部自传与众不同,并非介绍普通人的生平事迹,而是展示了一位伏藏大师毕生中一幕幕的精彩片段:从诞生于世的因缘一直到临近事业圆满,六十二年的几许经历里,既有俗人所面临的生活拮据等问题,也有不可多得的教言,又有实地修行的秘诀。当然,大多数都是成就者超凡的境界、玄妙的梦境。

当你阅读这部传记时,仿佛走进了一个全新的神奇世界,种种不可思议的境界令人叹为观止、难以置信。但事实上,对凡夫来说,在大成就者的境界面前,见闻觉知的范畴极其有限,好似天盲一般,又与井蛙相仿。为此,书中提及的高深莫测之双运、降伏事业,希望大家既不要想当然地去妄加揣测、品头论足,也不可抱有偏见、邪见,更不能随意效仿而行,否则将会毁坏自己。

作为有识之士、有缘之人,通过翻阅此传,相信必会对甚深密法生起信解,并得到不可言表的加持。至于无缘者,我磨破嘴皮也起不到作用,因而只有随缘了。

此密传的翻译,是因嘉贡·阿旺罗吾兄弟二人多次诚挚劝请,本人实难推却,尽管法务繁忙,但还是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如今已经翻译圆满,然由于时间仓促,难免会有疏漏之处,万望诸位智者海涵。

最后,祈愿众生早日证悟真谛!

2008年10月5日

译者书于喇荣静处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觉醒的勇气》阿底峡之修心七要 8

开示 4

无常

 

如刚才所说,如果忽略佛法的修持,佛法就没有用处。此外,生命脆弱无常,因为死亡及死因不确定,我们随时会离开人世。或许我们会想:“啊,等年纪大一点再修行吧。我现在还年轻,我要过一般的生活,赚钱,超越对手,帮助朋友等等。”事实上,我们未必能够活到年老。只要想一想同辈就好了。有些人可能幼年夭折,有些人在工作岗位上,或因其他理由英年早逝。而我们自己也未必长命百岁。

再者,相较于畜牲,获得人身几乎是不可能。如果你在夏天检视一块泥土,你可能会发现,里面的生物数量可能比法国的总人口数还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单单以数量来看,人身非常难得。我们应下定决心修持佛法,不要把生命耗费在无意义的活动上。

藉由人身来成就佛法,如同跨越汪洋,寻获珍贵宝珠,满载而归;旅程的艰难也获得回报。空手而返多么可惜!如今我们拥有殊胜的人身,发现了佛陀的法教。透过上师的加持和慈悲,我们已能听闻、研读并修持佛法。但是如果我们把全部的时间用于俗世之事:从商、耕田、超越敌人、帮助朋友、期待重要的职位等等,在死亡之前没有挪出时间修行,一如入宝岛却空手而返。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浪费!因此我们要想:“我不要错失良机。趁我拥有这个珍贵机会,我要修持佛法。”当然,终身修持佛法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不能的话,起码要好好皈依,因为皈依是佛法的精髓,同时可以关闭堕入下三道之门。佛法是普世良方,可以应用于任何困境。因此,修持佛法是最重要的。

此刻,由于语言的差异,各位无法了解我所说的话,但你们都知道,我正在给予一些教导。等我走了以后,一切会被翻译出来,然后你们可能会想:“那位喇嘛教了一些重要的事情,我必须把它付诸实修。”如果你们真的可以每天实修,那么我的解说就会有意义。请大家确实用心留意。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