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敦珠法王自传》25岁

《一世敦珠法王自传》

— 索达吉堪布 译

25岁

 

我二十五岁那年到霍尔一带去化缘时,有一次在某位施主家念诵一个修法期间,看见坛城里众多勇士空行母云集,而且也对许多病人起到了作用。

在那一年的四月初十那天作了百数会供酬谢,当天晚上,一位身色红艳、身穿白色裙子的空行母对我说:“前世累劫之前,福德资粮与宏愿威力聚合的士夫你就是莲花生大士事业的领主,甚深伏藏法主,在玛多形似小箱子的红色岩石地方,隐藏着贝诺的藤杖伏藏,由此那里简称为‘绕塔’。那里保存着佛像、佛经、佛塔以及伏藏标题副标题的目录。时机成熟快快去取传家宝。”

我这样回答她:“奇哉!慈眉善目之佛母,无有定所乞丐我,外无多闻之智慧,内无修行之功德。无富裕财及受用,上无仰仗之靠山,下无依止辅助者,中无贴近之亲属。唯有嫉妒凌辱人,无有爱戴之益友,软弱无力之乞丐,想必无有伏藏缘,纵有也无利生想,唯独希望自成为,不惧后世好贫僧,实现所愿师垂念!”

空行母答复我道:“噫呀!善男子,你不要灰心,将来你的亲子、弟子如群星般涌现,虽然起初是无依无靠的弱者,但最后会超群绝伦,受到众人的敬仰、称扬,能利益与自己结缘的所化众生,并把他们领上解脱之路。按照我的嘱咐行事,就是你快乐的起点,受用会像上弦月一样增长,天神护法成办你所求之事,佛母、空行作为助伴,记在心中,具缘的善男子。”

她又嘱咐道:“到绕塔地方去,那里存放着萨绕哈巴的念珠和朱砂所造的度母像,连同伏藏标题,因此不可耽搁快快前去!”

遵照空行母的授记,六月初十那一天,我启程前往绕塔,我来到了那里时,有一块大岩石掉了下来,我观望落下岩石的原处,从炭堆里取出度母像紫胶小宝箧和一串陈旧、不太好看的念珠,在那个小宝箧内有一卷纸,我定睛观看封面,发现上面写着在“银鹰”岩石宛若金翅鸟的颈部有伏藏标题。于是我就走向那个地方,刚刚到那里,就看见太阳云雨浑然的界域内萦绕着虹光网,中央有一个身色黝黑、长着狮子头的人骑着一匹下蹄白色的黑马,他手里拿着一个系着绫子的剑,在岩山坡上,他挥剑一刺,一块岩石缝顿时裂开,里面有一轴卷纸。我一看,在封面上写有:土羊年十一月初十从色达下方金刚岩开取伏藏时,需要供给酬谢伏藏领主护法神的食子和对勇士空行作会供的所有方法。按照那其中所言,我在十月回到家乡,十一月初九那一天带着友伴德钦来到上师灿桑面前,请求恩赐我一个放伏藏代替物的宝瓶,上师也按照伏藏圣物所需筹集好,用蓝绸子缠裹给了我。

第二天,也就是初十,早晨,我去取伏藏,在色达下游地方看达则山坡时,所有岩山林园都被彩虹遮映着,土石树木全然不见,我满怀无比喜悦的心情行进,当到了名叫夏札多吉的附近时,一只獐子被网捕住,我把它放出来打发走。德钦问我:“这是怎样的缘起?是什么兆头?”我说:“缘起非常好,预示着将来所有具有缘分的所化众生都像野兽脱离网罟一样从轮回恶趣处领引出来。有着我依靠伏藏法广利众生的大必要。”

接下来,我们做了百数会供酬补,多多念诵供养祈祷。末尾,我让那个友伴坐在岩石脚下,吩咐他说:“你要不间断地念诵七句祈祷文。”我自己专注觉性法界中,即刻,从一个好似房门一样的岩穴里,不见人影,却传出一个女人的声音,那声音又尖又细:“诶诶玛!来了来了客人来,赠送赠送赠送你,如同野兽独行山,如若善巧与人等,不相接触方便行,那是最妙之缘起,山上下至山谷时,如若值遇豁嘴人,那是谣言之征兆。不知见解伏藏师,缘起吉祥之时鲜。色玛金刚岩山处,虽有许多伏藏法,因你不具明妃故,一半伏藏不能赐,携带开取之一半,伏藏替物善隐蔽。”说到这里,那声音就消失了。

德钦问我:“那个女人声音听起来很清脆,她在说什么?”我告诉他那是在给我唱歌。

我们逐渐顺着岩梯往上登,我带着舒畅、柔和的感受行走着,到了大约五步弓(一步弓相当于五市尺)的地方时,我用凿子凿击一块半圆形的岩缝,门打开了,我看见里面大量炭堆中央,柏树皮和桦树皮内有许多小宝箧,按照标题中所说只能取三次,我取了三次,只有七个小宝箧取到手,尽管眼睁睁地看着有许多佛像、佛经、佛塔,可是由于法主和明妃不全的原因而没能取到。随后,安放伏藏代替物,使之如前一样作了印封。当我们下去到了山脚下时,我回头一望,所有的梯阶全然不见了。

后来,友伴德钦说:“请您将所有伏藏品放在我的头上,替我发愿。”我也发了愿。

在我们返回来的路边,遇到了一个豁嘴的人在走。

德钦问:“这是什么缘起啊?”

我对他说:“那好像是我们俩快要遭谣言的兆头。”

当天晚上,一位佩带六种骨饰的空行母坐在我的面前,我问她:“你是谁?”

她回答说:“我是清凉尸林的空行母,名叫根杰玛,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昨天碰到一个豁嘴的人是什么意思。”

她说:“嗌!骑着快马是驶向,大乐捷径之相兆;背上背着医药包,除轮回疾之相兆;依愿结缘有缘者,悉皆解脱之相兆;陪同少年之友伴,是遇明妃之征兆。上唇裂缺则预示,遭受谣言恶果兆,缘起不坏缘起妙,妙中微有缺憾垢,掺入恶分别之心,岂非见解浅薄兆?轮涅本是大空性,呈现虚幻之妄相,若知此义有何害?认知此理是为要。”说着说着她就无影无踪了。

后来,阿哦穹友全部落的所有僧人俗人都说:“在寒冬腊月里看见漫山遍野布满彩虹,那肯定是我们的土地神制造的不祥之兆,你如果不把所取出来的所有伏藏品交给我们,那就等着我们发动战争吧。”

我说:“那正像莲花生大士所说:当有缘者遇到我的伏藏品时,藏汉所有凶暴的鬼神聚集起来,显示出各种现似吉祥的凶相,你们发动军队吧,我也有对付的好办法。”我如如不动呆着,结果他们没有发动军队,谣言蜚语自然平息,没有出现争斗。

后来,我外出到东方果洛地区,法主彭措札西和阿旺嘉措两人说:“现在就需要把所有伏藏法如理立成文字。”

我说:“还是要保密六年。”就这样没有立成文字,暂时搁了下来。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一世敦珠法王自传》24岁

《一世敦珠法王自传》

— 索达吉堪布 译

24岁

 

转年我到了二十四岁,在一月初十的晚上,我面见了圣者大悲观音,他圆满恩授我说是《寂集密意自解脱》的修法灌顶传承之后说道:“善男子,你如果能将此立成文字,很可能会利益一些众生,要把这件事记在心里。”说着就消失了。

打那以后,我就开始精进写书,中间有些伏藏文(空行符号)已经泯灭,而无法立成文字。在同年的四月二十五日夜晚,当我面见印度持明者吽嘎日时,他手掌中显示这个伏藏文,并且说:“如果把这个立成文字,那就好比是降伏佛教敌人的金刚霹雳,因此善男子,你需要《红黑仙巴夜叉》这部续,赠送你。”于是他圆满授予《仙巴玛林续》的灌顶、传承后就不见了。

在我勤奋立成文字的过程中,从霍科地方来到果洛的一个小僧人,名叫热温,他口口声声说“这所有伏藏法一定是邪法”,由此破坏了缘起,我也一边对他发恶愿一边把文稿烧了。

当年的十月十五日我和道友阿旺嘉措一起开始修行忿怒金刚法期间,十一月初十的那天,一位身色洁白的空行母来到我的对面说了这番话:“奇哉!勇士你同行道友,犹如雪狮之阿旺,好似猛虎札西巴,投胎转世之华丹。若妙众怙革勒巴,若凶轮回之坠石,此等人士以愿力,逐渐成为你眷属,于如来教大有利,从现在起十五年,彼等化现为君臣,不可能有平凡者,切莫忘记铭记心。东方女魔珠敦玛,魔装天尊布雅巴,此外土穹西日巴,南方等地将出现,谤你十七邪愿者,对此不言贤劣语。撒播口舌之恶果,盗窃信财二十八,恶魔化身将现世,护法神将协助你,并无祸患切莫忘,铭记在心善男子,初中末皆成善妙!”

她又接着说:“孩儿呀,你的弟子霍尔的僧人彭措札西,来到这里时,不要让他离开,作为执笔者,将来会广利众生。”说着就消失不见了。

当年冬季十二月份,霍尔僧人彭措札西来到我的地方,我们相依为伴,他当我的执笔者。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觉醒的勇气》阿底峡之修心七要 31

《觉醒的勇气》

— 顶果钦哲法王 著

开示27

 

第四章 修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这五种力量含藏所有佛法,而全部浓缩成一个“吽”字。这意思是说,一切修心的甚深复杂的教导,都包含在这五种力量之中。因此,我们应该热切地修持这五种力量。佛陀在其中一世就曾这么做;在那一世,他是皇室的隐士——忍辱仙人。

故事是这样的:忍辱仙人到森林中苦行。之后,他的弟弟继承王位。有一天,这个弟弟,也就是国王,出远门,在森林中一个地方停下来休息,睡着了。此时,王后、大臣及侍卫离开他,去见他们曾经认识的忍辱仙人,向他求教。国王醒来时,发现独自一人,以为王后、大臣和侍卫遗弃了他。他非常愤怒,起身寻找,发现他们围绕着一位隐士。他不知道这位圣人正在向他们开示,反而以为他在引导王后、大臣们走入歧途。

国王大喊:“你是谁?”因为哥哥远离世俗的时候,他年纪尚幼,因而不认识哥哥。
哥哥说:“我是忍辱仙人。”
国王说:“那我要看看你配不配这样的法号。让我看看你能忍辱多少。”边说,边把隐士的右手砍掉。“能够忍受吗?”他说。
隐士回答:“可以。”
国王接着砍掉隐士的左手,说:“你还是忍辱仙人吗?你还能忍受吗?”
隐士回答:“可以。”
国王接着把隐士的头砍掉,说:“你还能忍受吗?”
隐士回答:“可以。”

国王砍掉隐士的手和头,但伤口居然没有流血,反而溢出牛奶般的白色液体。国王平静下来,心想他可能不是一般的人。于是国王问随从他是谁?他们告诉国王:“他是你的哥哥,忍辱仙人。他过去放弃王国,到森林中修行。”听到这话,国王感到巨大的后悔,开始哭泣。因为忍辱仙人是一位菩萨,头被砍掉了,仍能说话。他说:“你一边问问题,一边把我的头手砍掉。在未来世,待我成佛之后,当你问我问题时,愿我同样能砍掉你的迷惑。”

事实上,忍辱仙人即后来的释迦牟尼佛。
在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他最早的五位弟子(其中一位就是过去忍辱仙人的弟弟)问他:“什么是轮回?”
佛陀说:“轮回在本质上就是苦。”
接着他们问:“苦从哪里来?”
佛陀说:“苦从烦恼的情绪来。”
他们又问:“我们如何消灭苦因?”
佛陀说:“你们必须遵循道路。”
他们再问:“遵循道路有什么好处?”

佛陀说:“遵循道路后,所有的业和烦恼将止灭。”透过这个开示,五位弟子成就了阿罗汉的境界。虽然忍辱仙人的头是在嗔恨中被砍掉,然而经由他强大的证悟愿望,而能够把恶业转化,让国王在未来世成为他的弟子。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到为什么佛法教导我们必须发愿。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一世敦珠法王自传》23岁

《一世敦珠法王自传》

— 索达吉堪布 译

23岁

 

转眼我到了二十三岁。六月里,一个名叫革勒旺里的人和他的侄子罗丹从果洛来到色达做生意,上师桑昂哲秋将此事托付给他,于是我和他俩一道去东方果洛地方。行途中,来到了玛库土地神达雅的隘口,遇到一位往上来的新娘,随同送亲的人们从马上下来,献给我两碗酒,我心里暗自思忖:在这个土地神的林苑内得到这样的饮料,那说明缘起非常好。想到这里不禁心生欢喜。

当天晚上,那里的一位空行母说是则勒曼的女子对我说:“稀奇!今天的事意味着什么,你懂了吗?遇到佩带装饰品、身穿美丽衣裳的新娘往上行,那象征着逢遇具相的明妃,如果没有具相的明妃,就打不开智慧脉,由智慧脉没有打开的过患导致无法显露密意境界宝藏。纵然他的著书有许多,也会出现不符续部的弊病。斟上甘露美酒,预示着不清净糟粕的显现转为精华,是很好的缘起。达雅地方,是曜和夜叉护法神双双护持佛法的象征。因为中了地方骨肉相残的晦气,一个月里身体会感到疲惫,但渐渐会如同日月破云而出般全然消失。”

最后她又说:“今天地神斟酒是缘起的开端,格外吉祥,现在你已经开始出人头地了。”说着说着她就不见了。

那个勒旺有个侄子名叫阿旺嘉措,是个小僧人,我给他传讲了忿怒金刚的一个修法。

随后,一个叫才敦的在家人来喊我去念经,我就去了他那儿。

过了一个月后,一位说是刚穹玛空行的女子来到我的对面说道:“奇哉!母亲爱子请倾听,不要再住此人家,白那之王来讨债。施主心胸极狭隘,观念经费太微薄,施主革勒之家园,愿力结成之寓所,雪哦华戒桑给尊,化现阿旺嘉措身,形影不离做友伴。玛多吉祥旋之处,前世殊胜之本尊,忿怒金刚大吉祥,作为第一胜本尊,出现旺修瑜伽士,彼前得灌顶传承,不久值遇已五次,诵咒到量老瑜伽,灌顶传承完整求,恒常实地而修行。不延多载数年后,遇至尊珠瓦滚波,七世最后之转世,殊胜化身其前得,圆满灌顶及传承。十月严格而闭关,集中精力而修行,会获些许之成就,智慧法界之空行,秘密甘露之威力,殊胜成就之象征,懂否莫忘记心中!”

她又警告我说:“不要住在这儿,赶快离开,这个施主家肯定只会供养你一张羊皮、三四斤酥油,除此之外不会再给什么。”说着说着她就消失不见了。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觉醒的勇气》阿底峡之修心七要 30

《觉醒的勇气》

— 顶果钦哲法王 著

开示26

 


第四章 修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总结教授精意:

应修持五力。

 

如果我们拥有五种力量,菩提心自然会在心中生起。这五种力量是:决心的力量、娴熟的力量、善因的力量、忏悔的力量,以及愿望的力量。

决心力。举例来说,我们下定决心在这个月,或在这一年,或直到死亡,或直到证悟,绝不放弃菩提心;即使被他人伤害,也不会屈服于嗔恨。我们必须不断强化这个坚定的决心。

娴熟力。在开始,禅修是困难的。但是如果我们坚持下去,它会愈来愈容易。俗话说:“没有任何事情是无法习惯的。”

曾经有一个非常吝啬的人,无法布施任何东西。他跑去见佛陀说:“我完全没有办法布施,怎么办?”

佛陀回答:“想象你的右手是你的,左手是一个可怜的穷人。从你的右手拿一些不喜欢或不需要的旧食物给左手。努力去习惯这么做。你要一直这么做,直到不吝啬为止。”

这个人开始练习,但他吝啬到在最初,只能给左手一点点他不喜欢或吃剩的食物。渐渐的,他开始习惯了,直到有一天,他感觉自己没有那么小气,于是他又去向佛陀报告:“我现在把食物从右手拿给左手,心中没有那么不舍。”佛陀回答:“仍然把你的右手当成自己,拿一些金子、丝绸或华服送给你想象是乞丐的左手,看看你能不能心中无贪念地慷慨布施。”这个人努力去做,养成习惯之后,又去见佛陀。佛陀说:“现在你可以成为功德主。你已从执着中解脱出来,可以把食物和衣服布施给需要的人。”

这个人从吝啬中解脱出来,济助许多乞丐和穷人。他渐进地修持,直到后来他的布施是稳定且不动摇的。他了解到,过度节省或执着于财富是无意义的。他后来出家,达到阿罗汉的境界。透过精进地修持,我们也能够成就两种菩提心。

善因力。此即积聚功德。我们到寺庙,在圣物前面做大礼拜、行供养时,心中应当祈愿:“愿我心中生起两种菩提心。愿我心中祥和,不对伤害我的人生起嗔恨。愿我能从对亲友一面倒的执着中解脱出来。”不断如此祈请,透过诸佛菩萨的力量,我们将成就这些功德。

忏悔力。经由仔细思考,我们可以看到此生经历的一切痛苦和烦恼,都是我执创造的灾难。我执是万恶之因。当它生起时,即使是一刹那,也应当立刻加以对治,如同在生病时,医师会给我们对治的药方。俗话说:“打猪打鼻子;油灯趁热清。”当一只愤怒的山猪冲向我们,用棍子打它的鼻子,它会受不了痛而立刻转身跑掉。趁油灯未冷却之前清洗,很容易就可以清干净。同样的,在我执尚未凝聚力量之前下解药,就不会受到它的影响。

愿望力。每当我们完成一些善行时,应当祈愿“从现在直到觉醒,愿我永不放弃两种菩提心。不论我遭遇任何冲突烦恼,愿我能够把它们当作修道上的踏脚石。”如此祈请,供养上师,三宝及护法,请求他们的协助。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